產業集群理論
產業集群理論
產業集群理論是20世紀80年代出現的一種西方經濟理論。產業集群理論是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由美國哈佛商學院的競爭戰略和國際競爭領域研究權威學者麥克爾·波特創立的。其涵義是:在一個特定區域的一個特別領域,集聚著一組相互關聯的公司、供應商、關聯產業和專門化的制度和協會,通過這種區域集聚形成有效的市場競爭,構建出專業化生產要素優化集聚窪地,使企業共享區域公共設施、市場環境和外部經濟,降低信息交流和物流成本,形成區域集聚效應、規模效應、外部效應和區域競爭力。
產業集群理論綜述
北京國際城市發展研究院
郭金喜
摘要:產業集群的形成與變遷有其理論依據,首先大體按照時間先後順序對產業集群相關文獻進行了梳理和考查,闡述了產業集群的相關理論,然後提出了本文的產業集群觀點和相關政策建議,以期為企業家提供理論支撐,也為政府制訂產業集群的扶持政策提供理論依據。
關鍵詞:產業集群規模經濟競爭力創新
產業集群作為一種組織形式,其發展與產業結構調整、技術創新以及國家和地方經濟發展關係十分密切,而產業集群的形成與變遷有其理論依據。
亞當.斯密目睹了工業化初期生產分工和專業化生產所產生的效率。他認為,勞動分工是國民財富增進的源泉,是經濟生活的核心現象。他在《國富論》中分析到:勞動生產率上最大的增進,以及運用勞動時所表現的更大的熟練、技巧和判斷力,似乎都是分工的結果。斯密不僅一般論述了採取分工生產的方式可以提高勞動生產率,而且,深入分析了產生分工效率的原因。他將分工分為三種:一是企業內分工;二是企業間分工,即企業間勞動和生產的專業化;三是產業分工或社會分工。第二種分工形式實質是企業集群形成的理論依據所在。正是因為這種分工,企業集群才會具有無論是單個企業還是整個市場都無法具備的效率優勢,過細分工和市場分工都有一系列弊端。而企業集群保證了分工與專業化的效率,與此同時還能將分工與專業化進一步深化,反過來又促進了企業集群的發展。
馬克思認為生產組織方式的選擇必須滿足降低個別價值的目的,否則,資本增值的目標將難以實現。所以當事實證明新的生產組織方式——分工與協作具有更高的生產率時,採取這種生產組織方式就成為資本家的普遍行為,以便利用分工的優勢降低成本。馬克思認為,建立在協作基礎上的企業生產,可以產生比分散生產更大的效率。產生合力效應原因是:第一,協作性的集體生產在相同產量的條件下比分散生產節約了佔用的空間;第二,有利於在交貨期臨近或其它緊急情況出現時,集中生產能完成較大的生產量;第三,在集體生產的環境中,個人能力可以通過勞動效率間的差異表現出來,努力爭先的競賽,提高了生產率;第四,把不同的生產環節容納在一個企業中,有利於管理和控制,可以保持生產的連續性和比例性;第五,協作性的集體生產提高了生產資料的利用率。總之,對高效率和低成本的追求,成為產業集群形成的內在動因。
2.馬歇爾的規模經濟理論
馬歇爾(AlfredMarshall)在1890年出版的《經濟學原理》中提出了兩個重要概念:“內部規模經濟”和“外部規模經濟”。馬歇爾所指的外部規模經濟概念是指在特定區域的由於某種產業的集聚發展所引起的該區域內生產企業的整體成本下降。通過對英國一些傳統工業的企業集群現象的考察,馬歇爾發現了外部規模經濟與企業集群之間的密切關係,他認為企業集群是基於外部規模經濟而形成的。馬歇爾認為外部規模經濟與內部規模經濟同樣具有產業組織效率,因此是十分重要的,“這種經濟往往能因許多性質相似的小型企業集中在特定的地方——即通常所說的工業地區分佈——而獲得。”馬歇爾把專業化產業集聚的特定地區稱為“產業區”。馬歇爾對導致規模經濟的原因作了細緻的探討。他認為,大規模生產的主要利益,是技術的經濟、機械的經濟和原料的經濟。因為,大工廠可以採用高效率的機械,從而極大地提高生產效率,從機械的經濟所獲得的各種利益是小工廠難以企及的。大企業的大批量採購可以獲得相對低的價格,而且大批量運輸保證了對運輸工具的充分利用,因此有著較低的運輸成本。企業集聚在“產業區”內,可以降低勞動力的搜尋成本和輔助生產成本,信息的溢出可以使集聚企業的生產效率高於單個的分散的企業,特別是通過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促進了知識在該地區的溢出。協同創新的環境也促進了企業集群的發展。
3.產業區位理論和新產業區位理論
德國經濟學家阿爾弗雷德?韋伯(AlfredWebber)在其1909年著作《工業區位論》中從產業集聚帶來的成本節約的角度討論了產業集群形成的動因。他認為費用最小的區位是最好的區位,而聚集能使企業獲得成本節約。一個企業規模的增大能給工廠帶來利益或節約成本,而若干個企業集群在一個地點同樣也能給各個企業帶來更多的收益或節省更多的成本,技術設備發展的專業化、搜尋勞動力的相關成本的降低,也都促進了企業集聚。他把集聚帶來的好處視為成本的節省和收益的增加,正是成本的節約促使企業產生了集聚的動因。專業市場的發展可以提高批量購買規模和銷售的規模,使企業享有購買原材料的便利和順利實現產品交易,從而降低了企業成本,提高了效率。企業集聚有利於道路、煤氣、自來水等基礎設施的建設和共享,從而減少經常性開支成本,從而促進了企業集聚。
新產業區理論從企業與其所處的社會環境之間的互動關係入手研究企業集群的形成動因。在對美國矽谷、德國巴登—符騰堡、義大利愛米利亞—羅馬格納等高技術產業綜合體實踐的研究基礎上,新產業區理論在20世紀80年代應運而生。該理論認為,決定一個國家、一個地區乃至一個企業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狀況最主要的因素,不是物資資本的數量與質量,而是與發揮人力資本潛力相關的經濟組織結構和文化傳統等社會環境因素。正如長期研究矽谷特徵的美國經濟學家薩克森寧所說:“矽谷成功的真正奧秘,是因為矽谷有了一個良好的有利於創新、有利於人才成長的文化生態環境。”此後,又出現了歐洲學派,它是由法國、義大利、瑞士區域科學家組成的GREMI(GroupementdeRechercheEupopeensurlesMilieuxInnovalieurs)小組(區域創新環境研究小組),他們的主要概念是文化環境(Milieu)。這個概念把產業的空間聚集現象與創新活動聯繫在一起,使該理論流派相當有影響力。5創新環境理論認為產業的本地化包括提升整個社區的技術和專業化水平,提供豐富的高素質勞動力,增加輔助的貿易和專業化服務,滿足眾多公司的需求,為採用更加專業化的機構創造條件。企業聚集使大家可以共享單個企業無法實現的大規模生產和技術以及組織創新的好處。創新環境研究強調產業區內創新主體的集體效率(collectiveefficiency),強調創新行為的協同作用,強調社會根植性。Capello(1999)、Hart&Simmie(1997)等人研究發現,在創新地區中,創新廠商群聚在特定區域,但通常保留他們彼此獨立運作,群聚區域內廠商運用的是區內良好的環境特質。
4.增長極理論
增長極理論也與產業集群的形成緊密相關。增長極概念及其理論是由法國經濟學家弗朗索瓦?佩魯(F.Perrour)在20世紀50年代提出來的。在分析經濟在空間上的非均衡增長時,佩魯引入了“推動性單位”和“增長極”的概念。所謂“推動性單位”就是一種起支配作用的經濟單位,當它增長或創新時,能誘導其它經濟單位增長。推動性單位可能是一個工廠或者是同部門內的一組工廠,或者是有關共同合同關係的某些工廠的集合。而所謂增長極是集中了推動性單位的特定區域。佩魯認為推動性單位具有三個特點:(1)新興的、技術水平較高的、有發展前景的產業;(2)具有廣泛市場需求直至國際市場需求的產業;(3)對其他產業有較強的帶動作用的產業。增長極同時具有“極化效應”和“擴散效應”。
5.技術創新理論
美籍奧地利經濟學家熊彼特(Schumpeter)認為,技術創新及其擴散促使具有產業關聯性的各部門的眾多企業形成集群。因為創新不是孤立事件,幷且不在時間上均勻分佈,而是相反,它們趨於群集,或者說成簇地發生。這僅僅因為,在成功的創新之後,首先是一些,接著是大多數企業會步其後塵;其次,創新甚至不是隨機地均勻分佈於整個經濟系統,而傾向於、集中於某些部門及其鄰近部門。熊彼特在解釋經濟周期或經濟波動時認為,除戰爭、革命、氣候等外部因素外,創新的群集和增長的非周期因素是經濟波動的主要原因。上述認識,有兩點是極為重要的:首次創新會比隨後類似的創新要艱難得多,一旦突破入門障礙,對後來者的啟迪,包括觀念、認識、信心及行為都有極大激勵;創新是一個學習過程,首次創新的失敗教訓和成功經驗,都會給後來者提供少走彎路,快速實現創新成功幷較快獲得超過社會平均贏利能力的機會的借鑒。兩點重要性造成的結果將是客觀誘導後來者蜂擁而至,即形成技術創新的群集現象。歷史上有頗多類似的例子,比如由於合成材料在化學上的相似性,某公司的首次創新肯定會增加下一項發明的可能性;計算機問世后引發的多次再創新和換代產品的周期迅速縮短,正是群集的功績。
6.基於競爭力的產業集群理論
在經濟日益全球化的今天,在跨國公司全球化的供應鏈和市場戰略下,投入要素可以從許多不同的地區獲取,但運輸成本的降低幷未使許多公司不把公司設立在原料來源地或者大的市場所在地。哈佛大學教授邁克爾?波特(MichaclePorter)率先提出全球經濟下的產業集群理論,從一個全新的視角——競爭力的角度來看待和分析產業集群現象。10產業集群在競爭日趨複雜、知識導向和動態的經濟體中,其角色也愈來愈重要。波特提出了由四種關鍵要素所形成的“鑽石體系”理論,從競爭力角度對集群的現象進行分析和研究,結果顯示集群不僅僅降低交易成本、提高效率,而且改進激勵方式,創造出信息、專業化制度、名聲等集體財富。更重要的是集群能夠改善創新的條件,加速生產率的成長,也更有利於新企業的形成。雖然群內企業的慘烈競爭暫時降低了利潤,但相對於其它地區的企業卻建立起競爭優勢。
7.其它與集群相關的觀點
(1)錢穎一(1999)運用“棲息地”(habitat)的概念來解釋集群企業的競爭優勢。他認為企業集群區是創業公司的“棲息地”,它至少包括七個方面的因素:①開放型的生產結構;②人才流動頻繁,跳槽的情況常有發生;③法律環境較為寬鬆,使跳槽變得容易;④容許失敗;⑤生活和工作觀;⑥外國移民多;⑦美國的全國創業板股票交易系統(NASDAQ)市場。
(2)台灣學者注重運用社會關係網路理論解釋台灣中小企業集群的形成與發展。他們認為長期以來,中小企業之間緊密的產業集群關係是台灣經濟得以蓬勃發展的重要基礎(陳慧娟、吳秉恩,2000)。這種集群關係是建立在群內企業之間彼此承諾與信任關係之上的(王如玉、曾淑婉;1992),而這種承諾與信任則是需要依靠企業主之間的社會關係來建立,因此企業主之間的社會關係是維持群內企業安定的主要力量。由同家庭、同民族、同鄉、同學、同事等所形成的關係在無形中規範幷維持了集群區內的運作次序(陳介玄,1994)。
(3)內地學者對於企業集群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經濟發達的江浙與廣東一帶,特別是在江浙地區。由於中小企業集群在江浙的迅速發展,江浙的學者們對這個問題從區域經濟(方民生,1997;張仁壽,1999;武雲亮,2003)、產權制度(應煥紅,2001)、制度變遷(朱康對,1999;林毅夫,2003)等方面進行了一些探討,也得出了相關的結論;廣東學者則更著重於從企業網路或者企業家網路的角度來研究企業集群,同時也強調企業家的創新精神在集群發展中的重要作用(李新春,2000;吳國林,2001);北京大學王緝慈(2001)把企業集群看成是適合創新的空間,幷將其中原由歸結為地理鄰近和社會根植兩組效應。
(4)日本學者青木昌彥(MasahikoAoki,2001)從創業投資者對創新企業的控制權角度入手,提出了“只能在一群創新式企業和一組創業投資者之間的相互關係這一背景之下才能理解矽谷模式”,幷提出了錦標賽制度的創業資本治理機制。青木主要從企業治理角度探討企業集群的發展問題,開創了企業集群研究的一個嶄新思路。但他過分強調代理人市場對企業治理機制形成的影響而忽略了其它方面。
(5)Dunning(1988)提出“國際生產折衷理論”,認為區域優勢取決於要素投入和市場的地理位置狀況、基礎設施等,而這些正是聚集效應的體現。Dunning(1993)又認為“隨著經濟全球化的迅速發展,跨國公司的區位選擇不僅要考慮傳統的要素及其成本,又要考慮聚集經濟和交易成本、動態外在經濟性”。
(6)Krugman(1991)從區域經濟與規模經濟的角度,解釋了工業活動的集中性,聚集效應的關鍵是規模經濟,特別是外部規模經濟,聚集能導致生產某一產品的平均成本下降,進而產生遞增的規模效應。
1.產業集群理論簡評
綜上所述,產業集群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產業集群的機理、技術創新、組織創新、社會資本以及經濟增長與產業集群的關係研究、基於產業集群的產業政策和實證研究方面。國內外學者從不同方面研究產業集群,但仍然沒有形成系統的理論體系,國外的研究偏重於實證分析幷在此基礎上的歸納。而且關於產業集群的研究大多以研究論文的形式出現,缺乏系統研究的專著。歸納起來,產業集群存在和發展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依據:
(1)外部經濟效應。集群區域內企業數量眾多,從單個企業來看,規模也許幷不大,但集群區內的企業彼此實行高度的分工協作,生產效率極高,產品不斷出口到區域外的市場,從而使整個產業集群獲得一種外部規模經濟;
(2)空間交易成本的節約。空間交易成本包括運輸成本、信息成本、尋找成本以及和約的談判成本與執行成本。產業集群區內企業地理鄰近,容易建立信用機制和相互信賴關係,從而大大減少機會主義行為。集群區內企業之間保持著一種充滿活力靈活性的非正式關係。在一個環境快速變化的動態環境里,這種產業集群現象相對垂直一體化安排和遠距離的企業聯盟安排,更加具有效率;
(3)學習與創新效應。產業集群是培育企業學習能力與創新能力的溫床。企業彼此接近,激烈競爭的壓力,不甘人後的自尊需要,當地高級顧客的需求,迫使企業不斷進行技術創新和組織管理創新。一家企業的知識創新很容易外溢到區內的其它企業,這種創新的外部效應是產業集群獲得競爭優勢的一個重要原因。此外,產業集群也刺激了企業家才能的培育和新企業的不斷誕生。
2.後續研究展望與政策建議
(1)我國產業集群的實證研究有待加強
上述理論均是從某一個方面或角度對產業集群的產生、發展進行分析和論述,幷且主要針對發達國家的情況。對於發展中國家來說,集群理論無論從研究的寬度和深度來說,都有一定的差距,尤其表現在對產業集群的實證分析上。Poter等人對美國、德國、義大利、日本等國家和地區的產業集群的研究,進行的深入、具體、系統而富有成效,幷且實現了資源共享。國內的研究主要停留在理論層面,受到產業集群實證研究的複雜性和企業信息披露的不規範性等因素的制約,深入的實證研究很難開展,即使有也僅限於宏觀資料的處理和再加工。國外理論及其實證研究成果不能照搬照抄,必須研究我國的產業集群,探索適合中國國情的產業集群發展理論,這也是二十一世紀產業集群研究的熱點和難點。
(2)集群研究資源亟須整合
產業集群的研究涉及到集群的概念、分類、背景、條件、機制、行業結構、企業規模結構等理論分析,以及世界各國尤其是我國的地方產業集群的地理分佈、統計、經驗教訓等實例分析,還有相關政策與戰略的探討,是十分龐大的工程,必須發揮集體智能。目前存在的問題是信息交流平台欠缺,缺乏有效溝通機制和整體布局,低水平重複勞動現象還較多,有些研究流於形式和表面文章,欠缺理論深度和實際指導意義。亟須整合資源,建立系統性、科學性的研究機制,利用集群研究的熱潮,形成有效的“集群式”研究新局面。
(3)注重競爭優勢與比較優勢的統一
競爭優勢理論非常強調產業集群對於企業和產業創造競爭優勢的重要性。但必須指出的是,在違背比較優勢的經濟發展戰略下,一個具有良好發展前景的產業集群是很難出現的。首先,如果一個產業不符合經濟的比較優勢,完全的民間投資就難以持續贏利,進而也就不會出現足夠的民間投資來進入該產業。由於國家能夠建立的或是能夠得到國家補貼的企業是有限的,這樣趕超企業就不可能有足夠的相關和支持性企業來支持。另一方面,政府的直接進入或者扶持又必然涉及相關企業的計劃協調問題。在信息不對稱的條件下,計劃協調的成本可能會相當高。在這種情況下,一個產業集群是很難出現的。相反,在那些符合經濟比較優勢的產業獲利的可能性高,投資的企業會很多,分工也就可以比較細,新的相關或者支持性企業將不斷出現,產業集群的出現也就是一件非常自然的事情。事實上,江浙、廣東出現的產業集群,都屬於一些勞動密集型產業集群,其原因也在於此。比較優勢是競爭優勢的基礎和必要條件。只有充分發揮經濟的比較優勢,企業和產業的競爭優勢才能出現。
(4)以可持續發展觀統領產業集群政策
90年代中期以來,很多國家的地方政府在總結國際經驗的基礎上,都把公共政策重點轉向了促進地方企業集群的培育、發展和升級,其核心是通過區域治理,把增強本地生產系統的內力和利用國際資源結合起來。加入世界貿易組織,這標誌著我國更深地融入全球化大潮。此時,與國家命運息息相關的產業群戰略特別值得各級政府的高度重視。國外大量實證研究表明,產業集群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要經歷至少十幾年、幾十年的時間,期間要經過殘酷市場競爭的優勝劣汰,持續創新能力的磨礪,不斷適應挑剔客戶的需求。國內企業集群也不例外,初級的“企業扎堆”必須經受市場的洗禮,長期的信用培育最終才能修成正果。若不顧產業集群客觀發展規律,急功近利,勢必適得其反,造成資源和信息的浪費,損害國家和地方的利益。因此,企業和政府的決策人員應具有長期和可持續發展的觀念,來推動和培育產業集群的形成和健康發展。
(5)老工業基地振興要與產業集群結合起來探尋新思路
我國已經進入產業集群與產業競爭力密切關聯的階段,而且這種關聯將隨著時間的推移而逐步加強。老工業基地基本上是在計劃經濟條件下形成的,企業的內部大而全,小而全,企業之間條塊分割,形式上看一個區域內集中著大批企業,但專業化的分工程度很低。這種形態只能說是一種企業集中區,與產業集群有著實質性區別。隨著我國產業結構的調和升級,較高技術含量和附加價值製造業的發展、裝備工業有很大可能迎來重要的發展機遇。但這種機遇是否就一定屬於老工業基地,恐怕還很難說。如果老工業基地不能通過改革、市場發育、技術創新,形成新的專業化分工體系,實現由傳統工業區向市場經濟意義上的產業集群的轉變,將會與這一機遇失之交臂。因此在進行產業發展時,一定要考慮產業集群效果,在老工業基地的發展上要從產業集群創新方面探尋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