齋宮

齋宮

齋宮位於紫禁城東六宮之南,毓慶宮西,為皇帝行祭天祀地典禮前的齋戒之所。明代和清前期,祭天祀地前的齋戒均在宮外進行。康熙後期,諸王子儲位之爭激烈,最終皇四子胤禛取得了皇位,同時也為自己樹立了政敵。胤禛即位后,宮廷內部的鬥爭仍十分激烈,雍正帝為確保平安,於清雍正九年(1731年)在紫禁城內興建齋宮,將祭祀天地前的齋戒儀式改在宮中進行。

齋宮來源


供齋戒用的宮室、屋舍。
《國語·周語上》:“王即齋宮,百官御事,各即其齋三日。”韋昭 註:“所齋之宮也。”
《史記·滑稽列傳·褚少孫論》:“為治齋宮河上,張緹絳帷,女居其中。”
宋 曾鞏 《兜率院記》:“其後院主僧某,又治其故而大之。殿舍中嚴,齋宮、宿廬、庖湢之房,布列兩序。”
明 馮夢龍 《東周列國志》:“九獻已畢,回至齋宮更衣,遣左右密召太史伯陽父,告以夢中所見。”

紫禁城


建築特點

齋宮
齋宮
齋宮系前朝後寢兩進的長方形院落。前殿齋宮,面闊5間,黃琉璃瓦歇山頂,前出抱廈3間,明間、兩次間開隔扇門,兩梢間為檻窗。殿內正中上懸乾隆御筆“敬天”匾。室內渾金龍紋天花,正中為八角形渾金蟠龍藻井。東暖閣為書屋,西暖閣為佛堂。東西各有配殿3間。正殿左右轉角廊與配殿前廊相連,形成三合院帶轉角的格局。后寢宮初名孚顒殿,后改為誠肅殿,面闊7間,黃琉璃瓦歇山頂。殿東西耳房各2間。東西各設游廊11間,與前殿相接。

功用

齋宮
齋宮
凡祭天祀地及祈谷、常雩大祀前,皇帝致齋於此。遇皇帝宿齋宮,恭設齋戒牌、銅人於齋宮丹陛左側。齋戒日,皇帝與陪祀大臣佩戴齋戒牌,各宮懸齋戒木牌於簾額。齋戒期間,不作樂,不飲酒,忌辛辣。

天壇齋宮


簡介

位於天壇西壇門內,佔地約四萬平方米,雙重圍牆,內牆四周有廊167間,是衛士們避風雨處,正殿為五間無梁殿,是京城著名建築之一。頂部用藍色琉璃瓦覆蓋,表示在天之前不敢稱尊。殿前露台上設有時辰碑亭和齋戒銅人亭,銅人高1.5尺,身穿古代文官服,手持一刻有“齋戒”二字的銅牌,相傳是仿唐朝宰相魏徵而制(魏徵以敢諫著稱)。正殿後是五間寢宮,為皇帝祭祀前齋戒的地方。

建築特點

齋宮
齋宮
齋宮是皇帝進行齋戒的場所,在皇室的各種祭祈建築中,都建有齋宮,現存最完整的齋宮建築是北京天壇的齋宮。齋宮在天壇圜丘壇成貞門外西北,坐西朝東,平面為方形。宮牆兩層,外層叫磚城,周長為66.07米;內層宮牆叫紫牆,周長為41.33米。圍牆正東有宮門2道,左右各有1座角門,角門前面又各有1座漢白玉石橋。紫牆四周有167間迴廊環繞,是守衛宮牆的八旗兵丁遮避風雨霜雪的地方。迴廊上畫有1300多幅人物、山水、花卉、翎毛等彩畫。迴廊外面有深池環繞,整個齋宮層層設防。石橋前面南北各有朝房5間,是侍衛和禁軍兵將的臨時住房。進二道宮門,迎面就是齋宮的五間正殿。殿座全是漢白玉石基和石柱。建築結構和正式宮殿一樣,重檐垂脊,吻獸俱全。但殿頂成拱券形,不露棟樑榱桷痕迹,故名無梁殿,是北京著名的古建築。殿前左右各置配殿3間,丹墀(露台)之上,左右各置一座高大的白石亭子,左邊的叫齋戒銅人亭,右邊的叫時辰亭。清帝入齋宮時,先在齋戒銅人亭內的小方桌上,鋪一塊黃雲緞桌布,上擺一尊銅鑄人像,烏紗玉帶,手持“齋戒”牌,以此警示皇帝要虔誠齋戒,切忌胡思亂想。這尊銅像,據說是唐太宗李世民的著名宰相魏徵,上祭時間到,銅像立即撤去。齋宮的東北角有一鐘樓,是乾隆時修建的。內懸掛著明朝永樂年間鑄造的大銅鐘。皇帝祭天的時候,從起駕出齋宮就開始鳴鐘,到皇帝登上壇台時,鐘聲即止,大祭禮畢,鐘聲再起。
齋宮
齋宮
正殿後面還有5間大殿,是皇帝齋戒時的寢宮。明清兩代帝王,按照典制規定。每到祭天的前3天,都必須先到帝宮內獨宿3晝夜,不吃葷腥蔥蒜,不飲酒,不娛樂,不理刑名(與司法有關事項),不弔祭,不近婦女,多洗澡,名為“齋戒”,又叫“致齋”。雍正即位以後,因擔心被人暗殺,不敢在齋宮中一人獨宿3晝夜,就想出一個“內齋”與外齋相結合的辦法。雍正九年(1731年)他下令在皇宮的內東路南端,另建了一座齋宮,叫“內齋”,將天壇內的齋宮叫“外齋”。從祭日的前3天開始,他在內齋獨宿三晝兩夜,叫“致內齋”;在祭天前一日的夜間11點鐘,他才從“內齋”移往“外齋”,叫“致外齋”。算起來他在天壇內的齋宮只停留4小時左右。帝王的寢宮,應該鋪黃色琉璃瓦,但齋宮鋪的卻是藍色琉璃瓦,而且採用坐西朝東的布局,因為封建帝王都自命為“奉天承運的天子”,是皇天上帝的兒子。既然要當虔誠祭天的孝子,當然不得在“父親”面前稱皇帝,也不得住黃瓦正殿。這就是齋宮坐西向東,不蓋黃瓦的來由。
此外,這裡還有茶果局、膳房、什物房等輔助建築,所有房屋都是五間一套,南北、左右對稱。

功用

皇帝來天壇祈谷、祈天前,首先要到齋宮齋戒沐浴。齋宮實際就是一座小皇宮。齋宮位於西天門內南側,坐西朝東。按照明清兩代帝王的典制規定,皇帝需在祭天的前三日來齋宮齋戒,不沾葷腥蔥蒜,不飲酒,不娛樂,不理刑事,不弔祭,不近女人,多洗澡,名為“齋戒”,又稱“致齋”。清朝雍正九年(1731年),朝廷擔心有人暗算皇帝,不敢讓皇帝一人在天壇齋宮獨宿三晝夜,但祭天又是國家大典,不能擅自廢除典制而不祭。於是想出了一個外齋和內齋相結合的辦法,即在皇宮(故宮內)東路南端另建一座齋宮,即內宮。每逢祭天先在內宮獨宿三晝兩夜,即“致內齋”,在祭天前一日的子時才來到天壇齋宮“致外齋”。因而實際上皇帝在天壇內的齋宮只停留4-5小時。
走進齋宮,感到這裡雖不及紫禁城金碧輝煌,但也幽雅清靜。齋宮正殿紅牆綠瓦,分外壯觀。據說這種綠瓦表示皇帝在此不敢妄自尊大,而只可對天稱臣。齋宮正殿是一座無樑柱磚結構拱券建築,故又稱“無梁殿”。屋頂覆蓋著綠色琉璃瓦,檐下斗拱都是琉璃燒制而成,具有很好的防火作用。
祭天大典從冬至日的拂曉正式開始,據說冬至這天夜裡陽氣開始逐漸增強,而陽氣能使萬物滋生繁衍。拂曉時分儀式開始時,圜丘壇內掛起燈桿,懸著大燈籠,叫作天燈,此時壇內通明。皇帝從齋宮坐車來到事先搭好的大帷幕內更換祭服,脫去鞋子,然後才能登壇行禮。

日本齋宮


「齋宮」一詞的原意,考察「齋宮」一詞的原意,最初是指「齋王所住之宮(如同京都的皇宮)」,後來漸漸開始指代「齋王」自身。除去傳說時代,「齋王制度」自天武天皇(てんむてんのう)之女,大來皇女(おおくのひめみこ)開始,至南北朝被廢,一共延續了660年。
齋宮
齋宮
除去傳說時代,「齋王制度」自天武天皇(てんむてんのう)之女?大來皇女(おおくのひめみこ)開始,至南北朝被廢,一共延續了660年崇神天皇在位時,天照大神(あまてらすおおみかみ)的祭祀是與倭大國魂神(やまとのおおくにたまのかみ
)一起在皇宮中進行的。但是,考慮到將兩位神祇合於一處祭拜多有不敬,因此朝廷決定把天照大神的御座移往倭的笠縫邑,並讓崇神天皇的女兒?豐鍬入姬命(とよすきいりひめのみこと)主持祭禮。這就是最早的齋王。因為齋王本身是神祇的依代(よりしろ),所以又稱「御杖代(みつえしろ)」。
垂仁天皇朝,年老的豊鍬入姬齋王卸任,垂仁天皇之女?倭姬命(やまとひめのみこと)繼承其位。這位倭姬
便是日本古代英雄日本武尊(又名倭見命)的叔母。她重新尋找鎮座天照大神的祭址,在宇陀~近江~美濃一帶訪察,最終到了伊勢。在那裡,倭姬命得到神諭,遵天照大神之旨建造了神社(即伊勢神宮的前身),同時於五十鈴川岸邊附築了供齋宮凈身的宮殿。這就是「伊勢齋宮」的由來。
日本傳說中的齋宮,指侍奉伊勢神宮神靈的內親王。開始崇神天皇在位時,令皇女豐鋤入姬在倭元笠縫邑祭祀天照大神。后垂仁天皇在位時,開始由倭姬代替豐鋤入姬作為伊勢的齋宮進行侍奉。這以後雖然有時中斷,但是每逢天里即位時,常常是選定未婚的內親王前去傳奉。這種做法一直延續到后醍醐天皇治世期間。派遣去伊勢之前,先要在宮城內的初齋宮裡閉門齋戒,然後再去宮城外的野宮裡齋戒沐浴3年之後,才能去伊勢國多氣郡的齋宮。在臨行前,天皇要召見齋宮並賜予一把額前梳子。這種梳子叫離別梳子,伊勢之行叫群行。途中每到一處都要進行袚祭。齋宮慣例是在天皇駕崩或讓位時才能解任。但是也有因其父母喪亡或患病而被解任的。也有因過失被解任的。如盤隅皇女就是因在任期間與皇族男子交往犯了錯誤被解任的。

地圖位置


天壇齋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