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北解放紀念章

頒給華北野戰軍的銅製獎章

“華北解放紀念章”為銅製獎章,獎章由兩部分組成。章面圖為嘉禾圖案簇圍著一名英姿颯爽的解放軍戰士,持槍守衛著“萬里長城”和“八一軍旗”,獎章下方銘刻“華北解放紀念”六字:獎章另一部分由橫幅紅面黃杠的授帶組成,與章面連成一體:獎章後面刻有“1950”字樣。獎章整體看上去金光閃閃,威武豪邁,氣壯山河。

來源介紹


華北解放紀念章 2張
華北解放紀念章
新中國成立后,華北人民政府和華北軍區為表彰解放華北區參戰人員,經報請中央人民軍事委員會批准,決定頒發“華北解放紀念章”一枚。
華北野戰軍是一支與四大野戰軍齊名、由毛澤東和中央軍委直接領導的英勇之師。它是由抗戰時期八路軍晉冀魯豫軍區部隊主力和晉冀魯豫部隊一部,經編組改建而成的。與其他野戰軍一樣,這支部隊同樣人才輩出:聶榮臻、徐向前、羅瑞卿、蕭克、楊得志、楊勇、楊成武、蘇振華、耿飈、胡耀邦等一個個聲震中外的著名將帥,都曾在這支部隊中戰鬥過。解放戰爭中,它歷經大同、集寧戰役、張家口保衛戰、保(定)南戰役、正太戰役保北戰役、解放石家莊晉中戰役等,鋒芒所指,所向無敵,以其驕人戰績,令人信服地入列於我軍五大野戰主力的陣營中,為新中國的誕生做出了卓越貢獻。“三大戰役”勝利后,華北野戰軍改稱第五野戰軍。

解放軍主力


解放戰爭時期中國人民解放軍主力之一。1948年5月組成。轄第一、第二、第三個3個兵團,由聶榮臻、徐向前等領導。參加了解放太原、進軍綏遠平津等重大戰役。后改編為軍委直屬第十八、第十九、第二十兵團。
抗日戰爭勝利后,晉察冀軍區根據中共中央軍委命令,將所屬主力部隊編成第一、第二野戰軍。並於1945年9月至12月,協同嚴晉綏野戰軍進行了綏遠戰役。1946年9月,組成晉察冀野戰軍機關。蕭克任司令員,羅瑞卿任政治委員,耿飈任參謀長,潘自力任政治部主任。下轄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縱隊。先後進行了正太戰役、清倉戰役、保北戰役、清風店戰役石家莊戰役等,使晉察冀解放區與晉冀魯豫解放區連成一片。1948年5月,晉察冀野戰軍與晉冀魯豫野戰軍一部合編成華北野戰軍,並成立華北軍區,聶榮臻任司令員,薄一波任政治委員,徐向前、滕代遠、蕭克分任第一、第二、第三副司令員,趙爾陸任參謀長,羅瑞卿任政治部主任。下轄第一、第二兵團,北嶽軍區第一縱隊,冀中軍區第七縱隊等部。后增編第三兵團。而後第一兵團在徐向前領導下取得了臨汾戰役、晉中戰役、太原戰役的重大勝利。1948年10月,以主力部隊出擊綏遠,並配合東北野戰軍進行了平津戰役,解放了北平、天津等重要城市,1949年1月,遵照中央軍委命令將所屬3個兵團依次改編為第十八兵團、第十九兵團、第二十兵團。太原戰役后,第十八、十九兵團於5月撥歸第一野戰軍建制。
華北解放紀念章也溶縮了中國人民解放軍華北野戰軍的戰爭里程碑。
1948年5月,晉察冀和晉冀魯豫兩邊區合併為華北行政區,9月1日,根據中共中央決定,華北臨時人民代表大會正式選舉成立了華北人民政府。
1949年1月,平津戰役結束,華北各解放區連成一片。至此,華北人民政府成為當時解放區最大的地區人民政府,轄河北、山西、察哈爾、綏遠、平原等5個省及北平、天津兩市,共26個專區,334個縣市。
新中國成立后,華北人民政府和華北軍區為表彰解放華北區參戰人員和紀念華北解放,經報請中央人民軍事委員會總政治部批准,決定頒發“華北解放紀念章”一枚。
1950年8月15日,華北軍區政治部下發了《華北軍區政治部關於頒發華北解放紀念章的規定》。規定“在華北全區截止1949年5月6日完全解放。凡在此日前參加華北解放軍建制之部隊、機關、學校及軍事工業部門之全體人員和脫產之人民武裝工作人員,均發給華北解放紀念章”。
《規定》全文共分八條,每條內容均有細緻的解釋。為便於紀念章的頒發,《規定》下發后就一些問題,華北軍區政治部又下發了《關於頒發華北解放紀念章的補充說明》。為配合《規定》和《補充說明》的認真貫徹和紀念章的頒發,9月22日《人民日報》第819期二版全文刊登了《規定》和《補充說明》。
1951年1月10日,華北軍區政治部下發了《關於頒發華北解放紀念章規定中若干問題解釋》,再次對“解放戰爭時間”、“軍區建制”、“軍工部門軍齡”、“地方工作人員”等問題進行了政策性解釋。
“華北解放紀念章”的頒發,自1950年8月至1952年10月20日止,送發和收回頒發登記表共歷兩年多的時間,涉及到本區、外區的部隊、工廠、學校、農村、各級機關、醫院等。此項工作時間長、範圍廣涉及的人員複雜且人數眾多。從華北軍區到各大區、各省市民政部門,均做了大量細緻工作,使得紀念章順利無誤地頒發到每一個頒發對象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