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腹絨鼠
哺乳綱嚙齒目動物
黑腹絨鼠(學名:Eothenomys melanogaster),是倉鼠科、絨鼠屬的動物。黑腹絨鼠體形小而肥壯,四肢、頸部較短,體形呈筒狀,體背褐色,腹部毛基灰黑色。
黑腹絨鼠以夜間活動為主,不冬眠,以植物為食,也食少量昆蟲,每年2胎,每胎2-6仔,棲息於海拔800米以上的中高山的森林及林緣等地,分佈於中國、印度、緬甸、泰國、越南。
黑腹絨鼠已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08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
(概述圖來源: )
合併圖冊
黑腹絨鼠吻鼻部兩側具黑白兩種鬍鬚。耳毛極短,幾乎裸露,黑褐色。體背由吻至尾基部棕褐色、黑褐色、暗銹褐色、暗褐茶色或淡茶黃色,背部中央散有一些黑色長毛,毛基為深灰黑色。腹部毛略短於背部,毛尖黑灰色,毛基灰黑色,下體毛色與上體體色近似。頦喉部毛較短,胸腹部及鼠鼷部毛稍長,胸腹部中央毛尖染有淡黃色、白色、茶色及棕色。足背暗灰褐色或黑褐色。尾背黑褐色或暗褐色,尾腹灰白色,尾尖具以一小束黑褐色長毛。
黑腹絨鼠頭骨小而扁平,骨縫清晰。額部略高,後頭偏低。顱全長26.5-28.5mm。吻部短,約為顱全長的1/4。鼻骨長大於吻長,前寬約為後寬的2倍,與額部連接處為頭骨的最高點。頂骨有一凹跡,幼體無此現象。顴弓粗壯而寬厚。矢狀嵴不發達。眶間較寬,眶間距4mm以上。眼眶較大,無眶上突。齶部長,超過顱全長的1/2,末端止於M前排齒嵴,齶孔細長,其長度約為寬度的3倍。聽泡大,其長度約等於上臼齒列長,寬度略小於高度。下頜骨短,關節突稍粗實。
黑腹絨鼠上下頜各具2枚大而向內彎的橘黃色門齒。成體臼齒無齒根。上頜M最大,具3個外側突和4個內側突,第1內外側突相匯通,形成一個最大的三角形。第2外側突和2、3內側突封閉,形成3個小三角形相互交錯排列。第3外側突和第4內側突相互匯通,形成一個大的三角形。M左右對稱,具3個內側突和3個外側突。M較前2枚小,與M相似,具3個內側突和3個外側突。M鄰近的三角突彼此匯通,成對排列,具4個內側突和4個外側突,M具3個內側突和3個外側突。M較小,具3個內側突和3個外側突。
黑腹絨鼠多棲息於海拔800米以上的中高山的森林及林緣等地,尤其選擇陰坡林下灌木叢生的林帶或灌叢作為棲息位點。
合併圖冊
黑腹絨鼠的洞道結構簡單是與其生活習性相適應的。洞道功能區分不明顯,其結構大致可區分為洞道、臨時巢、繁殖窩和土洞四個部分。洞道多呈網狀分佈,有許多盲道,平均距地面深度為13.46±9.09cm,最深的地方可達80cm。最淺的3cm。洞道平均長度為776.33±487.08cm,最長的洞道為2000cm,最短的283cm。臨時巢是洞道內膨大的部分,可能是其棲息、臨時貯食的場所。極少數洞道內有一個較大總巢,比一般的臨時巢大一倍以上。巢內連著許多外通洞道,估計也是用於其棲息的。平均每洞有臨時巢5.71±3.70個,最多的達20個。繁殖窩是雌鼠在繁殖季節臨時搭建的,以莎草科和禾本科植物築成,呈圓形或橢圓形,以圓形為多。直徑約為18cm,是雌鼠產仔、哺育的場所。繁殖窩一般只有一個,也有少數為兩個的。土洞一般是沿著腐爛的樹根深入(說明挖掘能力較弱),一般較淺,且為盲洞。
黑腹絨鼠以植物根莖、樹皮、嫩葉、嫩枝、果實、種籽等為主要食物,兼食少量昆蟲,隨著季節的變化,而取食不同的食物。
分佈於中國、印度、緬甸、泰國、越南。
中國分佈在雲南、貴州、福建、浙江、四川、湖北、安徽、甘肅等省。
黑腹絨鼠
黑腹絨鼠繁殖力強,每年可有2胎,每胎2-6仔。
黑腹絨鼠繁殖期也相當長,在不同地區有所差別,一般集中在春季和秋季,前期是4-5月,後期為9-11月。雄鼠的睾丸下降期也呈現出兩個峰期,前期2-6月,後期8-11月。
序號 | 中文名 | 學名 | 命名人及年代 |
1 | 黑腹絨鼠成都亞種 | Eothenomys melanogaster chenduensis | Wang & Li,2000 |
2 | 黑腹絨鼠福建亞種 | Eothenomys melanogaster colurnus | Thomas,1911 |
3 | 黑腹絨鼠台灣亞種 | Eothenomys melanogaster kanoi | Tokuda,1937 |
4 | 黑腹絨鼠滇西亞種 | Eothenomys melanogaster libonotus | Hinton,1923 |
5 | 黑腹絨鼠指名亞種 | Eothenomys melanogaster melanogaster | Milne-Edwards,1871 |
6 | 黑腹絨鼠甘洛亞種 | Eothenomys melanogaster mucronatus | G, Allen,1912 |
(資料來源:)
種群分佈不零散。該種在其棲息地很常見,種群數量趨於穩定。
中國2005年部分數據顯示,5、8月對黑腹絨鼠的標誌重捕表明,種群密度為39.96-51.82隻/hm,月存留率為0.756-0.807,平均為0.777,即每月約有1/5-1/4的個體被更替。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08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無危(L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