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南康鎮的結果 展開

南康鎮

廣西北海市鐵山港區下轄鎮

南康鎮,廣西壯族自治區北海市鐵山港區下轄鎮,位於鐵山港區西部,東北臨大海,東連興港鎮,南接營盤鎮,西至銀海區福成鎮,北鄰合浦縣石康鎮,西北與合浦縣十字鄉交界,總面積175.4平方千米,境域海岸線長約15千米。清道光八年(1828年)至民國十七年(1928年),屬合浦縣珠口區管轄,稱南康局。1984年,又改為南康鎮,屬合浦縣管轄。1995年2月,北海市成立鐵山港區,南康鎮屬鐵山港區管轄。2018年末,南康鎮總人口7.36萬。截至2020年6月,南康鎮下轄2個社區和15個行政村。

2018年,南康鎮財政收入6.37億元,同比增長17.38%;工業總產值7.43億元,同比增長22%;農業總產值6.81億元,同比增長11.88%。

2015年2月28日,南康鎮被中央精神文明建設指導委員會列為第四屆全國文明城市(區)、文明村鎮。2016年10月,入選全國第一批特色小鎮。2020年7月,獲得2017—2019周期國家衛生鄉鎮榮譽稱號。

歷史沿革


開展法律宣傳活動
開展法律宣傳活動
清道光八年(1828年)至民國十七年(1928年),屬合浦縣珠口區管轄,稱南康局。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為合浦縣第三區南康鎮。
1951年6月,為合浦縣第六區南康鎮。
1957年9月,合浦縣撤區並鄉,南康鎮改稱南康鄉。
1958年,更名為南康公社。
1984年,又改為南康鎮,屬合浦縣管轄。
1995年2月,北海市成立鐵山港區,南康鎮屬鐵山港區管轄。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南康鎮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北部灣畔、北海市東部、鐵山港區西部,東北臨大海,東連興港鎮,南接營盤鎮,西至銀海區福成鎮,北鄰合浦縣石康鎮,西北與合浦縣十字鄉交界,總面積175.4平方千米,境域海岸線長約15千米。

地形地貌

南康鎮地勢平坦,無山無丘陵,瀕臨北部灣海域。

氣候

南康鎮氣候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年日照時數2190小時,年平均溫度22.6℃,無霜期340天左右,氣候受季風環流控制,雨熱同季,冬干夏濕,夏無酷暑,冬無嚴寒,全年最高氣溫37.3℃,最低氣溫4℃。年降雨量1500—1600毫米。全年的風向北風最多。

水文

南康鎮境內主要河流為南康江,幹流長31千米,流域面積181平方千米,年均流量4.57立方米/每秒。

自然災害

南康鎮由於各季節雨熱不均以及瀕臨北部灣,有颱風、暴雨、乾旱、低溫、陰雨及霜凍。

自然資源


南康鎮境內已探明地下礦藏有高嶺土石灰石石英砂、無煙煤等。其中高嶺土儲藏量約3億噸;石灰石主要分佈於鎮境沿海一帶,蘊藏量1億噸以上;石英砂分佈於南康各地,儲量700萬噸以上;無煙煤儲量約6億噸。海洋資源有石斑魚、蝦、蟹、魷魚、章魚等100多種,沿海一帶被稱為“黃金海岸”。境內有世界唯一的珍貴樹種華庫木林木。亞熱帶植物100種。

行政區劃


2018年末,南康鎮下轄2個社區和15個行政村。
截至2020年6月,南康鎮下轄2個社區和15個行政村:南康社區、濱海社區、陂塘村、水鴨塘村、高田村、火甲村、社內村、蓮塘村、黃麗窩村、掃管龍村、大塘村、夏塘村、雷田村、三塘村、龍門村、秋風塘村、裡頭塘村。

人口民族


2017年末,南康鎮常住人口53230人。
2018年末,南康鎮總人口7.36萬,全鎮人口出生715人,政策內生育671人,符合政策生育率為93.8%,其中男孩出生374人,女孩出生341人,性別比為109.7,比2017年下降1.2個百分點,死亡人數220人,人口自然增長率為7.7‰。

經濟


2011年,南康鎮固定資產投資4.12億元,招商引資實際到位資金6700萬元,財政總收入1.65億元,比上年增長9.48%,其中地方財政收入7725萬元,比上年增長16.43%,上划兩稅收入6958萬元,比上年增長8.69%,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20523元,比上年增長9.2%。農民人均純收入6590元,比上年增長11.3%。
南康鎮農產品主要有水稻、甘蔗、木菇、西瓜花生、玉米等。2011年,全年糧食作物播種面積3996公頃;其中水稻2030公頃,產量13043噸,玉米562公頃,產量3440噸;經濟作物面積6817公頃,其中甘蔗3034公頃,產量185754噸,木薯1668公頃,產量20016噸,花生2085公頃,產量6696噸;農業總產值3.68億元,比上年增長7.6%。
2011年,南康鎮有企業2785家,其中集體16家,個體2769家,工業總產值53536萬元,比上年增長10.4%。
2011年,南康鎮有5個功能齊全的市場,有南康佳匯超市和宏發商城2個大型超市,各種商業鋪面1000家。有酒店9家,大排檔20家,茶館5家,酒吧2家,美容醫療室18家,旅館招待所11家,網吧6家。
2011年末,南康鎮有農業銀行分支機構1個,郵政儲蓄銀行營業所1個,農村信用社營業所2個,保險公司3個。
2018年,南康鎮財政收入6.37億元,同比增長17.38%;工業總產值7.43億元,同比增長22%;農業總產值6.81億元,同比增長11.88%。
2018年,南康鎮“走出去”招商5批次,依次接洽招商36批次,落實項目4個,投資總額1億多元。

文化


地名由來

民國十七年(1928年),稱為南康局,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1950年,為合浦縣第三區公署南康鎮,后此名稱一直沿用。

文物古迹

南康鎮解放路騎樓老街,全是中西合璧式建築,為北海市目前唯一保存完好的鄉鎮級法式街道,還有三婆廟、洗太廟、天波府、三帝廟等眾多廟宇。

交通


南康鎮海上從鐵山港出港可直達廣州、海口、香港、越南等地,陸上有距北海41千米的一級公路,至浦北二級公路已動工擴建;距北海機場20千米,南康至南寧、廣州、湛江等大城市直達快班已開通。
2011年末,南康鎮區27條道路,總長17.41千米;鎮區公共交通線路4條,全長105千米,公交運營車輛40輛,其中汽車40輛,萬人擁有量為8台,年客運量112萬人次。

社會


教育事業

2011年末,南康鎮有中學4所,其中高中1所,初中2所,職業中學1所,小學21所。在校生13000多人,教職工2800餘人。其中鎮駐地有中學3所,小學2所,在校生8000多人,教職工409人。學生入學率年均99%;小學升學率99%以上;中學升學率99%以上。南康一中等11所中小學被評北海市評為“園林式學校”。

文體事業

截至2018年末,南康鎮有專業演出團體1個和業餘文藝隊伍31支;增設8條行政村羽毛球柱、乒乓球台等一批文體活動基礎設施。年內開展春節系列文體活動、三八國際婦女節風采廣場舞聯歡活動、農民豐收節系列文體活動等,組織文藝隊伍下鄉惠民演出12場次,戲曲進校園活動共培訓表演43場次,農村公益性電影放映184場,開展傳統愛國主義教育影片校園放映活動10場。弘揚傳承“非遺”項目,抓好“非遺”發展保護,開展戲曲進校園活動,聘請北海市“非遺”中心粵劇專業老師教學戲曲知識,並在南康第一小學設立粵劇傳習基地;創作《賣雞調》曲本4本,宣傳中共十九大精神,講好南康的故事,共舉辦12場“進村、進社區、進機關、進校園”活動。

醫療衛生

2011年末,南康鎮有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2所,衛生院1所,保健院1所;病床119張,其中公立衛生機構床位119張,每千人擁有醫療床位1.8張,固定資產總值2401.64億元。專業衛生人員231人,其中執業醫師67人,執業助理醫師12人,註冊護士89人,平均每千人擁有衛生技術人員3.6人、執業(助理)醫師1.2人、註冊護士1.4人。2011年,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22.39萬人次,住院手術597台次,出院病人5641人次。
2011年,南康鎮農村安全飲用水普及率100%,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54.6%,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99.9%,孕產婦死亡率0/10萬,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嬰兒死亡率、新生兒死亡率分別為0.59%、0.45%、0.19%。

社會保障

2018年,南康鎮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參保率95.46%,60周歲及以上參保人員養老金已發放7347人;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參保率96.45%;共接收企業退休人員1778人,城鎮新增就業人數310人,實現農村勞動力新增轉移就業426人。民政救濟工作方面,農村低保金髮放10296人次,發放金額263.58萬元;城市低保發放1502人次,發放金額75.27萬元;特困供養戶保障金髮放2493人次,發放金額146.88萬元。

脫貧攻堅

2018年,南康鎮確定應納盡納貧困戶16戶55人,返貧戶3戶13人,錯評剔除戶5戶27人;同時開展老人戶動態管理工作,繼續建檔立卡老人戶17戶22人,作自然減貧老人戶11戶18人,合併老人戶2戶4人;抓好產業扶貧,投入81.1萬元,扶持737戶建檔立卡貧困戶發展到戶產業,投入143.5萬元入股企業發展努比亞山羊養殖項目,投入40萬元發展黃麗窩養牛構樹種植項目;通過黨建+脫貧攻堅的形式,年內建成一個殘疾人托養中心,一個現代農業創業孵化基地,建立6個扶貧車間,實現100多人貧困戶對象在家門口就業;“雨露計劃”學歷教育投入38萬元扶持貧困學子202人次;貧困人口大病專項救治住院費用報銷90%以上,慢性病門診費用報銷比例80%以上;全年實現貧困戶115戶501人高質量脫貧,順利通過自治區“四合一”核驗。年內,南康鎮村級集體經濟收入共137.29萬元,實現全鎮16個村(居)委會集體經濟收入均超5萬元,其中南康社區實現集體收入46.6萬元。

鄉鎮建設

2018年,南康鎮投入2123.4萬元完成31.8千米村屯道路硬底化;完成農村危房改造56戶、改廚改廁共2400戶;修復一批水利設施,投資350萬元修復大塘下擔海堤,投資30多萬元修復清理中坑——鷓鴣塘排洪溝,投資8萬元修復高田樟木洞排洪溝,投資108.1萬元安裝太陽能路燈項目共7個、安裝路燈320盞。
2018年,南康鎮結合創城和環境提升年活動,圍繞“垃圾不落地南康最美麗”主題,宣傳、整治兩手抓,共開展入戶宣傳30餘次,印發宣傳資料2000餘份,製作宣傳板報,張貼標語500條,簽訂“門前三包”責任狀1800份;開展街道集中整治行動50餘次,拆除銀豐東路、長安街等違章違法建築(含鐵柵)60起,拆除違搭棚亭1100平方米,糾正亂停車輛200多輛次,規範擺賣攤鋪300多攤;投資1300萬元開展朝陽大道、銀豐大道風貌改造提升工程,老街排污及路面改造,老街供電線路改造;完成民主路、文明路、慶豐路、南濱廣場太陽能路燈安裝,完成鎮區交通標線重新噴塗;完成南康中心市場改造、南濱廣場美食街建設。投入180多萬元開展特色小鎮核心區規劃,鎮容鎮貌明顯提升。

整治環境

2018年,南康鎮按照中央環保督察“回頭看”整改要求,完成歷年非法採礦坑生態修復6個,其中生態復綠5個11.2公頃、恢復水面養殖1個1.4公頃;繼續保持“打非治違”的高壓態勢,進一步加大對非法違法生產經營建設行為的排查打擊力度,建立南康鎮礦產聯合執法巡查制度,實現24小時巡查值班。全年共組織礦產執法巡查110次,出動執法人員260人次,執法車輛110台次。共發現並口頭制止非法採礦行為10起,立案查處非法開採行政案件5起,收取罰沒款17萬元;立案查處土地違法案件2起,收取罰沒款6萬元,配合公安機關查扣非法採礦機械5台;大力開展水源保護和大氣污染防治工作。落實“河長制”,加強河道管理;治理揚塵、禁燒秸稈、嚴控廢氣排放。
風景
風景

獲得榮譽


2015年2月28日,南康鎮被中央精神文明建設指導委員會列為第四屆全國文明城市(區)、文明村鎮。
2016年10月,入選全國第一批特色小鎮。
2018年,上榜“2018年度全國綜合實力千強鎮”。
2019年9月11日,南康鎮入選“2018中國西部鄉鎮綜合競爭力50強”。
2019年10月,南康鎮入選“2019年度全國綜合實力千強鎮”。
2020年7月,獲得2017—2019周期國家衛生鄉鎮榮譽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