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粒浮子

七粒浮子

七粒浮子,軟骨硬鱗魚類。吻端至口部中線上約有7個瓣狀突起。

形態特徵


下位,口前具圓柱形吻須2對。下唇完整,不中斷。鰓膜與峽部相連。體具5列骨板,背矮條少於40,尾歪形。腸管具螺旋瓣。珍貴經濟魚類之一,終身生活在淡水水域.棲息於砂礫底質河道寬闊的河段。每年5月末至9月初為產卵期;產卵場在水流較急、水深2—3米的礫石底區域。幼小個體主要以底棲動物為食,魚捕食小型魚類。鮮魚卵可加工成鮮美的魚子醬;漂和脊索可製作魚膠。近年來由於人為的影響使其資源銳減,現已進行人工繁殖並實施放流。分佈於黑龍江水系
七粒浮子
七粒浮子
IUCN(1996)CR CITES(1997)附錄Ⅱ。 IUCN(1996)EN CITES(1997) 附錄Ⅱ。體長梭形,頭尾部尖細。頭部呈三角形,頂部較平。吻尖,平扁。口小,下位,橫裂,口唇具花瓣狀皺褶。吻腹面口前方有橫列的須2對,等長,須基部前方若干疣狀突,多數為7粒,故稱之為七粒浮子。體被5行縱列骨板狀硬鱗,各硬鱗上均具銳棘,鱗間皮膚粗糙。背鰭后位;胸鰭位近腹面,第一不分枝鰭條長,略硬;臀鰭位於背鰭基部之後;尾鰭歪形。頭部及背側灰褐色或黑褐色,腹面白色。

棲息環境


七粒浮子施氏鱘是一種典型的江河魚類,不作遠距離洄遊。屬於中下層魚類,幾乎所有時間都在活動。日常所見的多為單獨個體,很少群集。平時多棲息於大江之江心、江套以及旋流里,更喜水色透明、底質為石塊、砂礫的水域。平時行動遲緩,喜貼江底遊動,很少進入淺水區和湖泊;而當江中春季漲水及風浪大時遊動甚為活躍。冬季在大江深處越冬,解凍時游往產卵場所。性成熟個體一般長,在1米以上,重6公斤,年齡在9齡以上;雌魚稍晚。產卵期長為5月底至7月中,在江河幹流,小石礫底質環境中產卵,水溫為17℃,懷卵量為51~280萬粒。卵具粘性。鱘的食性依魚的不同年齡而異。幼小個體主要以底棲無脊椎動物水生昆蟲幼蟲為對象,成魚除索食底棲動物外,還食小型魚類,甚至捕食水蛙。性成熟的個體在產卵期索食強度很低,甚至停食。
鱘魚分佈於黑龍江流域,自黑龍江上游至俄羅斯境內的黑龍江河口均有。
鱘魚個體不及鰉魚大。1979年測量的136尾魚的平均長度為1.54米,平均重量22.5公斤,其中最大個體長2.44米。其壽命比較長,曾測量1尾長2.3米,重102公斤的鱘魚,約45歲。鱘魚為大型名貴的經濟魚類,具有較高的營養價值。除供鮮食外,可以熏制,其味更佳。其卵巢也是加工食品魚籽的原料。魚鰭可製成魚翅。鰾及脊索都為魚膠的原料。鰾與鰉魚鰾具有相同的藥效。

繁殖方式


由於本種是長壽型、性成熟年齡較遲的大型魚類,雌性最小成熟年齡為15年。由於捕撈過度和其它因素的影響,自20世紀30年代以來,漁獲量不斷下降。目前將臨近瀕危。
俄羅斯曾對本種的馴養和繁殖進行研究,獲成功后推廣為湖泊和水庫的養殖對象之一。我國自20世紀60年代始,開展了人工繁殖的試驗,並獲得成功,並在飼養的過程中積累了豐富的飼育幼鱘的經驗。目前正在開展鱘、鰉的人工雜交試驗,培育出雜交子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