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益謨
俞益謨
字嘉言,號澹庵,別號青銅。祖籍明代北直隸河間府(今河北河間),因先輩參軍到陝西,安家於咸寧(今陝西宜川境內)。曾祖父時又遷居寧夏西路中衛廣武營(今青銅峽廣武),入籍寧夏。15歲入學,20歲中舉,次年登進士。
康熙十二年(1673年),正當俞益謨回到家鄉“后選”之時,鎮守雲南的平西王吳三桂,舉兵叛清自稱“周王”。陝西提督王輔臣、固原道陳彭等同時宣布反清,與吳三桂南北遙相呼應。一時間,陝甘許多重要城池被反清軍攻佔,清朝在西北的統治岌岌可危。此時寧夏兵將大多調征四川,“留者什之一二,人情惶迫,眾議紛紜。”俞益謨在康熙十四年(1675年),西北大局動搖的關鍵時刻,參加到寧夏總兵官陳福部下。在平定寧夏兵變的勘亂中表現忠勇,事平論功“授柳樹澗堡守備,”成為清軍一名下級軍官。陳福死後,清廷任命天津總兵官趙良棟到寧夏處理善後,首任寧夏提督。康熙十九年(1680年),寧夏和整個西北大局平定以後,清廷命趙良棟率部入川對吳三桂叛軍作戰,俞益謨隨趙從征。又因英勇善戰,屢立戰功,被破格賞“加一十七等,授左都督,管達州游擊事”,並“攝順慶郡篆”。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升任廣西郁林參將,三十一年(1692年)再升兩江督標中軍副將。
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北方蒙古準噶爾部叛亂首領噶爾丹,再次舉兵南犯,寧夏地區成為征討噶爾丹的軍事前沿陣地和軍需、兵源的補給基地,一時間各路大軍雲集寧夏。這年冬季,康熙皇帝召見了俞益謨,賞賜“五爪龍袍、龍緞”,命他回寧夏參加征討噶爾丹軍事行動。他在寧夏參予辦理一段糧運之後,就率部擔當征討噶爾丹大軍的前鋒,在殺敵戰鬥中屢屢建功。三十五年(1696年)春,被康熙再次召見,升任大同鎮總兵官。次年春,康熙皇帝親征噶爾丹,在赴寧夏閱兵途中,路過大同和四十一年(1702年)二月,康熙巡視山西五台縣射虎川時,又兩次受到召見。康熙皇帝前後賞他很多御用珍品,還親筆仿米芾和趙孟頫的字體,給他題書“焜耀虎符”四個大字。在當朝文武大臣中,享受如此“頻頻寵渥,浩蕩難名”,可算榮殊恩極了。四十二年(1703年)正月,湖廣提督林本植所部標兵嘩變,朝廷“以俞益謨為湖廣提督”,授權“提督湖廣全省軍務,統轄漢土官兵,兼軍衛土司,控制苗彝,節制各鎮總兵官,左都督加六級。”他只帶領少數親信官兵,馳驛湖南,“僅半月,馳抵武陵,鎮定嘩卒,”妥善處理完兵變善後事宜。同年八月,又撫平“紅苗作亂”事件。在湖南任間,曾“多所建白,皆合戎政機宜。其談兵料敵,言無不應。趙勇略、王奮威諸宿將,並稱其能。”甚至當時“廷臣眾薦,才兼文武,堪應總督之任”。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九月,他與湖南巡撫趙申喬發生矛盾,撫督相互參劾。康熙皇帝對於兩位鎮撫封疆大員的失和攻訐十分生氣,認為“有乖大體”,一怒之下,將二人都停職審查。令湖廣總督郭世隆負責查辦,派吏部尚書蕭永藻、都察院左副御史王度昭參加會審。查辦的結果是:雙方“所參俱實”。康熙皇帝對二人同時給予處分:“俞益謨著休致,趙申喬著革職留任”。俞益謨回到寧夏廣武家中,成為一名老百姓。在此期間,他一邊讀書,一邊整修水利、舉辦義學、主修鄉志等,成了名傳千古的歷史人物。在明代以前,整個寧夏,因歷史沿革變幻不定、戰亂頻繁及史志人員匱乏等諸多原因,也一直沒有自己的地方專志,更別說廣武營這個既非郡亦非縣的軍事堡寨了。但俞益謨撰修的《康熙朔方廣武志》。卻是寧夏古代唯一的一部地方鄉志,深為世人稱道。《康熙朔方廣武志》翔實地反映了廣武的地理風貌和屯田戍守的特點,也對俞氏一門的“文武功德”有詳盡的記述,成為我們了解寧夏古代文化、經濟、政治等方面極有價值的史料之一。
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三月,康熙皇帝為了隆重慶賀自己的60大壽,詔諭全國,已60歲以上的獲罪受到處分的官員,凡能來京祝壽者,俱著恢復原品,賜御宴。俞益謨便放下自己的60壽慶不做,即時趕赴北京去給皇上賀壽。他在京又一次受到康熙的召見,並向皇上“呈進方物”。康熙不僅開恩賜還了他的頂戴,還顧念他過去的功勞,又加封了榮祿大夫一品散官榮銜。俞妻張氏,亦被賜封為一品夫人。他的曾祖父俞大河、曾祖母曹氏;祖父俞天義、祖母張氏;父親俞君輔、母親趙氏等,都被追封榮祿大夫和一品夫人。俞家頓時滿門生輝,光照塞上。但是,樂極生悲,就在大慶當日,俞益謨參加完賀壽典禮之後,回到寓所等待賜御宴之時,因連日勞累和興奮而猝逝於館舍。享年60歲。歸葬於寧夏廣武營城西南3里的蔭子山。
俞益謨“平生不蓄私囊”,有“樂施樂育之義”,熱心於家鄉的公益事業,“瞻顧鄰里鄉黨,浚渠設塾,在在有記”。其中以整修水利、舉辦義學和主修鄉志等三件大事為代表為家鄉做了3件好事。
廣武鄉人民為了紀念這位為家鄉帶來驕傲和幫助的名人,特在城中建立牌坊,上有康熙皇帝御書欽賜的“焜耀虎符”四個大字。還在牛首山專為他修建一座“青銅君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