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增祿

許增祿

許增祿,中國醫學科學院教授,現任基礎醫學研究所人體解剖組織胚胎學系主任、博士生導師,在基礎醫學研究、高層次醫學研究人才培養方面作出突出貢獻。

個人簡介


中國醫學科學院教授,現任基礎醫學研究所人體解剖組織胚胎學系主任、博士生導師,在基礎醫學研究、高層次醫學研究人才培養方面作出突出貢獻。

研究成果


作為醫科院、協和醫大人體解剖與組織胚胎學學科帶頭人,從事的細胞外基質生物學的主要研究方向特色突出,在國內外發表了較高水平的學術論文。研究結果表明細胞外基質對胚胎器官形態發生中細胞的運動、粘附和錨定具有重要作用。
發現馬凡氏綜合征患者膠原異常,慢性缺氧大鼠肺外動脈I、III型膠原分佈發生變化。
首次發現精原細胞是EGF的靶細胞。揭示睾丸、附睾、卵巢細胞外基質發育規律。
研究小鼠睾丸生殖細胞凋亡及相關基因調控,結果表明Bcl-2、Bax 蛋白對生殖細胞的凋亡有重要的調節作用。
研究骨質疏鬆症I型膠原基因表達的變化,結果表明絕經后骨質疏鬆患者I型膠原合成和分解代謝發生了重要變化,I型膠原蛋白肽鏈上賴氨酸羥基化程度升高,提示I型膠原在骨質疏鬆的細胞外基質發病機理的重要作用。
首次建立了快速粘附法分選毛囊幹細胞的方法,可獲得最佳的毛囊幹細胞富集效果,成功分離培養人毛囊幹細胞,進行了毛囊幹細胞裸鼠移植研究,採用氨基端突變的β-catenin基因轉染的相關實驗證明了β-catenin對毛囊幹細胞增殖分化的促進作用是通過上調c-myc基因表達實現的。
骨髓基質幹細胞移植可以抑制心肌纖維化,降低細胞外基質基因表達,改善心臟功能,表明對心肌梗塞治療具有一定臨床應用價值。
棉酚甾體激素聯合用藥能夠增加大鼠生精細胞凋亡相關基因:fas、caspase-3、caspase-9的表達,促使細胞凋亡。並獲得對生精幹細胞功能具有影響的有意義的結果。
主持負責並完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衛生部基金,國家計劃生育委員會基金和高等學校博士點專項科研基金等多項課題。培養十餘名博士生,共發表論著112篇。

榮獲獎勵


作為中國協和醫科大學八年制組織胚胎學課程和研究生發育生物學課程負責人,出色完成教學任務,獲得師生好評。1978年“治療矽肺新葯漢防己甲素”獲國家發明三等獎。1997年“醫學生早期接觸臨床的教學實踐與體會”獲北京市教學成果一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