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察大寺

青海省剛察地區的格魯派寺院

剛察大寺,藏語稱“剛察貢欽嘎丹卻佩郎”意為“剛察大寺具喜宏德洲”,原屬剛察地區最大的寺院,也是青海省剛察地區宗教活動中心,為化隆支扎寺所屬格魯派寺院,初建於1915年。

地理位置


位於今沙柳河鄉正北25公里處,即伊克烏蘭河與烏尼河交匯處北去3公里的歐爾乃地方。該寺始建於1915年,為化隆支扎寺所屬格魯派寺院。

文化特徵


現寺主為第五世色拉嵌巴·俄昂松熱尖措。寺院位於剛察縣城正北25公里處的沙柳河鎮恩乃村,德旦冷寶山與德欽文桑山之間,伊克烏蘭河與恩乃水匯合處。寺院依山而建,庭院樓閣,高低錯落,碧瓦宮牆,挑角飛檐,為剛察一大景觀。佛堂建築金碧輝煌,佛殿內珍藏頗多,雕塑、壁畫、絨綉具全。大經堂殿脊圖騰輝煌,空傘玲瓏,雙鹿欲奔。殿宇內雕樑畫棟,殿柱綉裹,經墊橫鋪,壁龕中數百尊佛像定居其中,香煙繚繞,佛燈長明,使人突增超凡脫俗之感。

相關傳說


據說,在此之前,西藏色拉寺的一位活佛雲遊到此,應當地千戶和牧民群眾之請,勘定寺址,並答應回去后即派高僧前來主持建寺活動。後來,該活佛到化隆支扎寺,發現一位年輕的日朝巴僧人很有學識,便派他到剛察負責修寺和開展宗教活動。這位日朝巴僧人到剛察后,在剛察千戶和眾人的支持下,首先建立了一座帳房寺院、由剛察千戶拉麻拉夫旦任寺主。他自己前往西藏色拉寺深造,學成后返回剛察帳房寺,後於1925年將帳房寺改建為土房寺院,命名為“剛察大寺具喜宏法洲”。主持建寺活動的日朝巴僧人後來獲得轉世資格,人稱“色拉欽巴活佛”,簡稱“欽巴佛”,其二、三世皆幼亡,第四世亦病故於1956年。該寺在1958年有大小經堂1座,僧舍97院,共有房屋910多間,寺僧217人(其中乾巴13人,僧官1人),由剛察千戶華寶藏繼任寺主。據剛察縣委統戰部1958年統計資料,當時該寺經濟實力雄厚,屬於活屬於活佛拉讓所有的財產有馬20匹,騾1頭,羊750隻;屬於經堂即眾僧公有的財產有牛300頭,羊2200隻,白洋6000元;屬於僧人私有的財產共有馬196匹,牛1278頭,羊4540隻。1958年後,財產沒收,建築拆毀。1962年西北民族工作會議后一度開放,新建經堂1座9間,僧舍50間,寺僧16人。1967年再次關閉,拆毀經堂。1981年經海北州委批准,,寺院又重新開放,初用一頂花邊白布帳房做臨時經堂。近年來重建大經堂1座,佛堂 1座,僧舍30間。現有寺僧35人,並有馬3匹,牛12頭,羊 120多隻。本寺無活佛,由尕藏達傑活佛(州政協,駐會委員、省佛協理事)兼任寺管會主任。

歷史變遷


清同治五年(1866年),剛察群眾遵照已故老千戶喇嘛拉布旦的遺囑,經過卜擇,在那仁溝地建起一座蒙古包經堂,四頂牛毛帳房規模的帳房寺院,入寺僧侶8名。據說當時“俄博”高壘,經幡高懸,海螺聲聲,鼓聲陣陣,入寺點燈、磕頭頂禮者絡繹不絕。清宣統二年(1901年),因久旱不雨,畜疫流行,人心惶恐,經世襲千戶角巴卜算和活佛的判斷,認為原寺址並非吉祥聖地,要另擇凈土,才能消災去難。經過反覆卜選,最後遷至伊克烏蘭河畔西山角下,這時有牛毛帳房8頂,入寺僧人16名。
民國四年(1915年),繼任千戶聶布旦昂傑遵照已故千戶遺願和為剛察族修建一宗教活動中心的寺院,赴化隆支扎寺拜見夏瑪巴活佛,經活佛推薦,將曾在西藏色拉寺深造的“日朝巴”苦行僧請來剛察建寺,並廣泛發動群眾向寺院奉獻布施,興建永久性寺院。“日朝巴”色拉欽巴為牧民誦經、占卜,深受群眾信賴,聲望日漸增高,后被信教群眾推崇為剛察大寺第一世活佛,法名色拉欽巴,已繼任五世。後來重新卜定,在德日旦冷寶山前建土房寺。從1915年開始興建,至1958年,陸續建起1630平方米的大經堂一座,殿宇56間,樓房56間,僧院99處,僧人禪房776間。寺院前後左右還建起了“賢康”(彌勒佛殿)6間,“贊康”(地祗廟宇)4間,“斗格日康”(白傘聖母殿)2間,“達熱康”(救度聖母殿)5間,“吉哇”和伙房等6間。寺院依山傍水,建築雄偉,結構精巧,布局合理,極為壯觀。剛察大寺之所以興旺,除了藏族群眾有著比較深厚的民族宗教意識外,還有著其他深刻的社會根源和政治背景。剛察歷代千戶均有子嗣入佛門,千戶虔信佛教,致力於寺院維護和發展。首任千戶喇嘛拉布旦,曾在青海貴德縣尼爾貢巴寺削髮為僧。相傳他在當完德(學僧)時,一天清早牽馬去飲水,走至河邊,聽見幾個女人正在議論剛察族13個部落頭人慘遭殺害。為了部落的興旺強盛,他還俗任部落千戶,但他對佛教的信仰依然虔誠如故。二任千戶角巴,也篤信佛教,不論政事或其它大小事務,均依活佛卜算而定。三任千戶吉合加。四任千戶聶布旦,對寺院的布施和興建更為虔誠,普察眾情,樂善好施,是全力興建大寺的首要人士之一。五任千戶華寶藏,更是佛門忠實弟子,曾入貴德尼爾貢寺當完德,學佛經多年後還俗,24歲時襲任千戶。他聰明善辯,被四川甘孜德格佐欽寺活佛認定為喇嘛拉布旦的轉世靈童,群眾稱他為“剛察紅寶苟洛”,即千戶兼活佛之意。不論行政或日常事務,均以活佛卜算旨意而定,極力維護宗教寺院的利益,關心寺院的鞏固和發展,全力支持剛察境內寺院的一切宗教活動,對各寺院均一視同仁。因而各寺院之間能相互團結而相安無事。1958年後,經堂和禪房被拆毀。1962年西北民族工作會議后,寺院一度開放,新建經堂一座9間,僧舍50間,寺僧16人。1967年再次關閉,經堂拆毀。1981年4月5日,大寺重新開放,初用一頂花邊白布帳房做臨時經堂。群眾積極布施,於1982年在舊經堂遺址重建寺院,佔地528平方米,新建的大經堂比原來殿堂更為華麗堂皇,上下共50間,並建彌勒殿、白傘蓋佛母殿、度母殿、護法神殿、“吉哇”等分佈在大經堂周圍。寺院的東西則還建有三座潔白秀麗的舍利靈塔。大經堂殿脊法輪輝煌,寶傘玲瓏,雙鹿欲奔。殿宇內雕樑畫棟,殿柱綉裹,經墊橫鋪,壁牆中數百尊佛像安放其中,香煙繚繞,佛燈長明。佛殿內壁畫30餘幅,塑像20餘尊。正中供奉塑像“多目巴”,左側塑“德欽智化”、右側塑“吉牙巴”像。兩側格架千佛並列。最上面是宗喀巴大師像,下面是班禪額爾德尼遺像。主要宗教活動有:正月十五日祈願法會,三月十七日晒佛會和四月十五日守齋戒會等。剛察大寺有演繹藏戲的傳統,每年3月17日,演繹藏戲《米拉日巴》,當地群眾將此日當作節日對待。
藏戲米拉日巴。米拉日巴(1040—1123年)即北宋仁宗康定元年—北宋徽宗宣和五年)俗名米拉日巴·特巴尕,法名協貝多吉,一般人稱為得道者米拉日巴。生於后藏貢塘地方(今後藏吉隆縣北部,靠近阿里)。其父米拉·喜饒堅參以經商為業,兼及農耕,家境富有。在他七歲時,其父去世,家產被伯父、姑母所奪。米拉與母親、妹妹被趕出家門,孤兒寡母無依無靠,過著貧窮、受人欺凌的生活。後來,他以咒術報了霸佔家產之仇而生了懺悔之心。於1078年去山南拜當時有名的佛教大譯師瑪爾巴·卻吉洛哲為師,為瑪爾巴建房蓋樓,勤服勞役,受盡苦難。歷經六、七年始學得佛法要旨,乃潛入深山野林苦修,過著及其艱苦的非人生活。得成就后,便收徒傳法,成為噶舉教派的祖始之一。米拉日巴虔信佛法,反對空談,主張苦修,是一個徹底的出世主義者。他與其得意弟子熱瓊巴·道吉扎巴(1083年—1161年)和塔保拉傑·索南仁欠(1079—1153年)形成了噶舉派中的修行派。
米拉日巴生活在吐蕃王朝崩潰后的四分五裂、地方勢力各自爭雄征戰而民不聊生、慘遭塗炭的時代。當時,佛教的各教派興起,各派僧徒競相宣傳佛教教義和本派的主張。米拉日巴自幼喜愛唱歌,大家都喜歡聽他唱歌。晚年成了名僧以後,創作了許多正道性的詩歌,向眾弟子及信徒們宣傳佛法。這些詩歌,經後世的門徒搜集記錄、整理編撰成詩歌集,稱為《米拉日巴詩歌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