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觀

哲學觀

哲學觀是指人們對哲學和與哲學相關的基本問題的根本觀點和看法,這樣的根本觀點和看法集中體現為一種哲學學說或哲學理論所具有的核心理念和基本觀念。

介紹


我原本不是研究文化的,我對文化的關注,來源於學術本身的啟示和引導,以及現實給我的刺激。現實的刺激首先是經濟全球化。在中國28年來快速發展的歷程中,中國大地上出現了一些現象,這就是外來的文化進入中華國土,洶湧澎湃。從最初人們的一種好奇、一種新鮮感,到後來發現事物並不那麼簡單,這裡面還有一些不適應中華國土的東西出現。另一個刺激就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流失。人們心裡面的中華傳統丟失得太多,外來的文化水土不服,出現了社會上的文化饑渴。這樣,內外兩個刺激促使我進一步思考:中國的文化怎麼了?

爭論


古老文明

人類歷史上有四大古文明:兩河流域文明,埃及文明,印度文明,中華文明。其他文明都曾經中斷過,唯有中華文明沒有中斷,這說明中華文化在延續力上有自己的優勢。
中華傳統文化基於農耕生產,最後定型的也是在長期的農耕生產中成長的文化,我們的優勢在這裡;在進入工業化社會以後,我們的局限也在這裡。在農耕社會,幾十個人、更多的人辛苦勞作兩三年,使一塊黃土從生地變成熟地,人們不願意再捲起鋪蓋卷到別的地方重新開荒,所以輕遷徙重穩定。耕幾畝地,一兩個人不行,就希望整個家族一起耕作;為了保收成還要修水利,修水利也是一家一戶做不了的,因此農業社會還講究更大範圍的合作。等到產生私有制,分成家庭,出現了原始的“聯產承包”,又開始講繼承。土地要繼承,農具要繼承,農耕生產的技術也要繼承。講繼承就帶來一個敬祖的文化。同時,農耕生產需要逐漸積累。因此,人們不敢隨意揮霍,在生活上盡量剋制與節儉,省下東西留給孩子,自己的精神也留給孩子。
基督教文化最初是猶太文化,猶太教是游牧民族的教,當時的猶太人是靠游牧放牧生活的;伊斯蘭教也是游牧社會產生的宗教。游牧社會與中國的農耕社會相比,首先和大自然的親近不如農耕社會。游牧要逐水草而居,無須對放牧的地方進行過多的觀察、研究、愛護、治理,也不修水渠,因此對大自然的觀察沒有農耕社會那樣細膩,也沒有那樣的深厚感情。其次,游牧社會不太講繼承,一塊草地,能承載多少牛羊或者馬匹是有規律的,一對夫婦能夠放牧多少牲畜是有常量的,孩子長大了,就分給他若干只牛羊單獨去過,所謂繼承就這一次,沒有什麼生產工具,也沒有什麼技術。再次,一般的放牧都是個體放牧,無須這家跟那家有親密的合作,在生產上、生活中互助很少。最後,游牧社會重掠奪與貿易。因為牛羊馬牲畜所提供的生活資料有限,至於其他的生活用品包括鐵器、銅器都需要別的地方生產。
我們的文化產生於農耕社會,講合作,講和諧,講精神的流傳,要研究天文地理,要愛護大自然,這些是帶有普世性的,是我們的優勢。
我覺得需要對文化分層來認識。首先,最容易感知的也最容易變化的、看得見摸得著的是圍繞著衣食住行的文化,這就是我們的居食文化、裝飾文化、飲食文化、烹調文化等等。其次,是中層,就是一個民族的風俗、禮儀、宗教、藝術、制度、法律等等,我又稱之為制度文化。最後,底層是一個民族的倫理觀、價值觀、世界觀,也可以稱為哲學文化。我們中華文化是三層具備的。今天看來蘇美爾文化、巴比倫文化、古埃及文化之斷絕,是跟它三層不完全具備有關,最根本的是沒有形成明確的、全民族共識的底層。
我們中華文化最關心現實、關心人。有學者認為,我們應該向西方學習,學習文藝復興時期以人為本的人文精神。事實上,最早的人文精神產生於中華民族。孫中山先生,在1923年3月到12月期間,在今天的中山大學的中山堂,曾經做過幾十次的講演,講解他的三民主義。其中談到民權的時候他就說:“我不贊成提倡什麼平等,中國人向來是平等的。”這是什麼意思呢?在西方、在中世紀,那個民族太不平等才提出平等;而我們一向比較平等,任何一個平民經過苦讀和修養最後可以做到宰相。

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

中華文化的核心就是倫理觀、價值觀、世界觀。
倫理觀很多前人概括過:忠孝、仁愛、信義、和平,仁義禮智信等,還有學者提出應該是人,人是核心的核心。我認為中華的倫理觀是忠、孝、仁、義、信。忠孝是連在一起的,實際上也是一種仁。子曰:“仁者愛人”。“仁”左邊是單立人、是個人,右邊是二,兩個人相處的原則就是仁。孝由此而生,父慈,愛自己的孩子,孩子應該孝敬父母,這個愛在父子兩代人之間是以孝來體現的。繼而推廣到國家,封建社會對國就叫忠。那麼作為個人怎麼處理和社會的關係、和國家的關係、和國君的關係?就是義。所謂義者,宜也,就是適當,就是自己處於什麼位置上應儘力做好自己的事情,自己的那份心,就叫義,所以我們說的義務就是自己在這個位置上該儘力的事務。朋友之間要講義氣,古人說的義氣就是作為朋友盡了朋友之道的風氣。信,孔子說,人無信不立,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一個人不講誠信在社會上是站不住的,是要被淘汰的。古人講立德、立言、立功,就是作為一種德性要留給社會,說的話要能對社會有用,還要做事情言行一致,要為社會立功。這是我們的倫理觀。
我們的價值觀是什麼呢?就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首先是自己要修養好,要學習,要深思。然後由己及人、及妻子(古代以男性為中心)、及孩子、及兄弟。如果自己的修養三尺高也讓其他人都達到三尺高,這就是所謂的齊家。為什麼用齊字?齊就是等,自己修養好了讓全家人都達到這個水平,就等同了。其次,要把家裡的道德倫理治家的方法再擴大開去,要治國,國不是自己的,因此是去“治”。最後是平天下。平是什麼意思?是均衡。不是要爭奪天下,而是大家都平衡、平均,這樣就和諧。
儒家特彆強調君子慎獨,就是獨處無人監督的時候、沒人教導的時候,自己提高自己。宋代理學大家概括了君子修身的方向,從那以後一千年成為知識分子的座右銘,即所謂“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什麼叫“為天地立心”?天地是無知的,但是天地的規律、大自然的規律就是它的心,我們要總結大自然的規律,總結一切客觀的包括社會的人事的規律。“為生民立命”,生民用的是詩經裡面的詞,就是老百姓,為老百姓立命。老百姓立命之本在哪裡?應該幫助老百姓有一個生存的環境,有一個美好的追求,有一定的物質與精神條件。“為往聖繼絕學”,這是講傳統。張載有感於古代原有一些精粹的儒家思想後來不大提了,所以他說要把往聖絕斷的學說繼承下來,讓它傳下去,主要指的是儒家的核心。最後,“為萬世開太平”,不是為萬世創太平,開太平是開個頭,後人繼續做。這就是中國人的價值觀。
世界觀就是一句話:唯物。中國的所謂天並不是神,更不是人格神。神是什麼?就是大自然。中國的邏輯是,人就是人,天是大自然,人不是大自然生出來的,但是大自然的一部分。《論語》上記載,有學生請示孔子關於死的問題,孔子說:“不知生,焉知死?”意思就是連活著的道理都沒弄明白,還研究什麼死。談到鬼神問題,子曰:“敬鬼神而遠之”,“子不語怪、力、亂、神”,這四樣東西孔子絕口不談,不進入他的視野。
回過頭分析一下我們文化的三個層次。底層是什麼?就是剛才所說的倫理觀、價值觀、哲學觀等等,其實就是“和合”,顯然是農耕社會的特點,是超時空的。中層,在我們的風俗、禮儀、宗教、藝術、制度、法律裡面都體現了底層。例如,過年過節走親戚全家團圓,這就是和合。日常生活也有。中國菜好吃,全世界聞名,這是因為烹調任何一個菜都是酸甜苦辣咸俱備,就是古人所說的五味調和。中國講五音和合,五味調和,五方和合。我們根本的東西在於中層和表層時時體現。今天來不及講佛教,原始佛教傳到中國,經過千年的改造到唐代形成了禪宗,禪宗也體現了中華文化,和合文化
三、中西方文化比較
首先,中華文明和其他文明孕育和生長的背景不同。別的文明主要是在游牧時代產生和定型的,雖然經過後代不斷改造,但是它的胚胎,它的基因基於游牧。
由此帶來第二點,精神來源不同。我們的精神來源於現實,來源於生產和生活,西方精神的來源是來源於神。
第三,人與人的關係不同。在這一點我們有優勢,我們講和睦、合作,講義、講各守其分,但並不妨礙個人努力,改變自己的命運。同時,農業社會必須構建一個金字塔式的國家機構和統治體系社會才能穩定,這樣就講等級,等級要靠仁、義、禮、信來維持。而西方文化中人和人之間的關係不重繼承,人跟人之間講競爭。
第四,人和天的關係不同。按照《聖經》上所說,地球上的一切都是上帝造的,造了亞當夏娃,還給他們安排了伊甸園。這是一種啟示,大自然是供人類使用的,是上帝關愛他的孩子們,創造了山川、草木、果實,因此人就應該是利用天、戰勝天、改造天。這在啟蒙思想家那裡有明確表述。這樣一來,天人是兩分的,人定勝天。全世界環境的惡化,莫名其妙的疾病突如其來等等,都是這一邏輯的結果。而中國人是敬天、勝天、補天。“女媧補天”暗意就是人類應該“補天”,這個補天我加了引號,是補大自然的不足。這樣,我們就是天人合一。
第五,對待現實和未來的關係不同。我們重現實,重繼承,重精神的傳播;而西方生來就重享受,為什麼呢?皈依上帝,救贖,就能回到上帝身邊,否則就下地獄。

人與人的關係不同

我們農耕社會的文化到了工業社會有不適應的地方,這不適應不見得是我們不對,而是工業社會的弱點,我覺得要辯證看。比如,工業社會的學校教育系統培養什麼人?工業社會所要培養的是給資本家創造利潤、熟練操作機器的勞動力,因此要教他技術知識,進而要教他數理化,要教他成為科學家去創造利潤,因此,西方的學校不重視德的教育,不講究修身,但是可以用宗教和社區文化補足。清教徒提出來不擇手段地競爭,爭取利潤,就是為了在上帝面前對“原罪”進行救贖。它的理論是上帝把大自然給你們,供你們使用,各展才能,讓亞當夏娃的子孫都過上富裕的生活。怎麼富裕才體現上帝的意志呢?是不擇手段。所以資本主義的掠奪有宗教的基礎。但是,工業社會重視科技和競爭,也有它好的一面,蜜和毒藥是混在一起的,需要提煉分離。

人和天的關係不同

西方文化由宗教的開始就是二元對立,人和神對立,我和祖對立,人自身主觀客觀對立,人和人之間對立。他們認為,大自然是一部機器,人體也是一部機器,機器是可認識的,拆散了認識。這就導致學科分化,越研究越細,越研究越深,認識的規律越來越多。但是越分越細的結果是分到回不到整體了。這個問題在西方的各個領域,自然科學、社會科學,社會科學裡面的社會學、語言學等等都出現了。

中國傳統文化與現代文明

文化發展有三個特點。第一是線性的特質,即不間斷地隨著人類的足跡、人類的歷史、人類的生產逐步向前發展。第二,在發展過程中不斷吐故納新。文化是生活方式,是人區別於動物的標誌。所以有哲學家說,人之所以成為人就是因為他有了文化。在文化發展過程中,隨著人類認知水平的提高,不斷有新的文化創造,也有舊文化的流失,最後形成浩浩蕩蕩、永不中斷的文化大流。第三,文化發展是由表及裡的演變。不同的文化之間接觸,最初吸收對方的,最初感覺到衝擊的全是表層,如衣食住行。但是表層是滲透著中層和底層的,這些東西久而久之就影響到中層,影響到底層。
中華傳統文化當中帶有普世性的成分。同時,中華傳統文化中有時代性的成分,因此有些適合古代不適合現代。愚忠、愚孝不值得提倡,等級森嚴不值得提倡,重視個人義務忽視個人權利不值得提倡,重視道德規範忽視法律管理不值得提倡。但是也不能走向另一個極端,只講法不講道德,否則那個法就無法執行。
中華傳統文化與現代文明的銜接要認識到它的總規律,要認識到我們的優勢和不足。優秀的傳統文化與時代精神相結合,是中華文化發展的重要途徑。什麼是優秀文化?第一,鼓勵人向上;第二,讓人追求崇高;第三,“人化”的東西。既然文化是人區別於動物的一個標誌,所以文化就是人化。時代的精神主要在時代特色,當今時代特色是經濟全球化、科技現代化、文化多元化和一體化的鬥爭以及中華的復興。對於經濟全球化,我們要保持清醒的頭腦。科技發展也是兩面刃,需要有清醒的認識。
對於今天的時代精神,我認為就是“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特別是文化的自覺。文化自覺的體現,就是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首先是文化自覺,其次是制訂國家文化發展的戰略,第三要文化體制改革。什麼叫文化自覺?我定義為國家的決策層和學術層對文化發展演變的規律,全球文化的走勢,有了認識就自覺了。比如宗教問題,農村問題,社區文化問題,非物質文化問題,文學創作、藝術舞台等等問題,要有清醒的科學的認識。
制訂文化發展的戰略規劃,我覺得有幾個問題特別重要。第一、研究弘揚優秀傳統文化。這方面研究開始多起來了,儘管還有爭論,爭論是永恆的。關於中華文化的問題,從先秦一直爭論到近代,但是公約數還是有的,共識部分還是有的,文化就在爭論中前進。第二、保護物質文化和非物質文化遺產。第三、解放文化生產力。文化事業體制改革就是要解放文化生產力。我們的文化界潛力很大,造詣很高,人才眾多,生產力沒完全迸發出來。通過體制改革使文化產品在創新中大大發展,滿足人民文化需求,滿足世界的需求。第四,中華文化要走向世界。世界各國對於中華文化需求的呼聲越來越強烈。像英國,全國24000多所學校,包括小學、中學、大學,他們的教育部已經下令,在2010年前每所學校必須和中國一所學校結成姊妹學校,就是要學習中華文化。這種例子不勝枚舉。
在全世界,190多個國家,七百多個執政黨當中,只有中國共產黨提出我們這個黨代表先進生產力發展的要求,代表先進文化前進的方向,代表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這是了不起的。從中國共產黨歷史看,從建黨之日起,就是文化起家,李大釗、陳獨秀不是文化起家嗎?蘇區從創建起就重視文化建設,部隊文化建設,到了延安,毛主席提出了眾多戰線,農業戰線,教育戰線,工業戰線,軍事戰線,其中一條就有文化戰線。把這一條戰線上升到建黨之基,立國之本,鼎立三足之一個,把文化提得這麼高,這是巨大的發展。有了這個自覺,有了這樣的思想,再加上文化體制改革、解放文化生產力,一步一步走,中華文化一定能在五千年的基礎上煥發青春。那個時候,我們才是真正強大。衡量我們國家強大不強大,不是有幾顆核彈,不是GDP,不是最高大樓在不在中國、最大的廣場在不在中國,而是最完美、不斷前進、最吸引人的文化是不是在中國。我就希望在我們這一代、我們的下一代,能為中華文化的復興進而帶來中華民族的復興,儘力做我們能做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