晦鳴學社

晦鳴學社

晦鳴學社,成立於1912年,被稱為中國內地傳播無政府主義之第一團體。

學社簡介


1912年,廣東香山縣人劉師復在廣州西關存善東街8號創建了“晦鳴學社”,被稱為中國內地傳播無政府主義之第一團體。骨幹人物有莫紀彭鄭彼岸、鄭佩剛、林直勉、世元、丁湘田、無等、抱蜀、天放、無為林君復、李希斌、劉石心等。他們以無政府共產主義為標榜,大力推崇無政府主義鼻祖克魯泡特金
這年夏天,劉師復在廣州西關寶源路平民公學設世界語夜校,聘請由法國留學歸來的許論博傳授世界語,實際借教授世界語之機來宣傳無政府主義。稍後他們還在廣州東園建立“廣州世界語學會”,短期內發展會員300多人,學員在接受世界語的同時,也受到無政府主義思想的熏陶。
1913年8月,劉師復創辦了“晦鳴學社”的機關刊物——《晦鳴錄》周刊(后更名為《民聲》)。在發刊詞中,力陳其反對強權、致力實行社會革命的無政府主義主張。他認為“今天下平民生活之幸福,已悉數被奪於強權,而自隱於痛苦穢辱不可名狀之境,推原其故,實社會組織之不善有以致之,欲救其弊,必從根本上實行社會革命,破除現社會一切強權,而改造正當真理之新社會以代之,然後吾平民真正自由之幸福始可言。”次年7月,劉師復又在上海成立了“無政府共產主義同志社”。他解釋說:“無政府共產主義者何?主張滅除資本制度,改造共產社會,且不用政府統治者也。”構想未來理想的社會是“無政府、無資本家、無首領、無官吏、無代表、無家長、無軍隊、無監獄、無警察、無裁判所、無法律、無宗教、無婚姻制度之社會。”①同月,他的追隨者劉石心等馬上響應,在廣州成立了“廣州無政府共產主義同志社”,並發表宣言,認為“政府者,萬惡之源,強權之母也。欲無強權,必自無政府始”,預料“今吾人生活於有政府之世,而鼓吹無政府之事,必將躬冒大難,以與強權相見矣”,並堅定表示為無政府而奮鬥,“吾人惟恃此至死不朽之精神以與之惡戰而已。強權愈凶,則反抗亦當愈烈。”②無政府共產主義者反對專制主義的黑暗統治,力圖通過社會革命清除舊社會的病根,創造自由平等的社會主張,在當時備受帝國主義和封建軍閥壓迫的廣州,無疑具有一定進步意義。這些主張迎合了廣大人民對封建制度的不滿情緒,因而很快在廣大群眾中,特別是在一批血氣方剛的青年知識分子中,引起強烈的共鳴,並逐步傳播開來,以致在廣州出現“自俄羅斯布爾什維主義成功后,世人非難現社會者日眾,而表同情於無政府主義者也日多”的局面。無政府主義者曾自豪地宣稱:廣州是無政府主義“輸人支那較先之地”,是“吾黨同志多數之產地”,“固吾黨之一小紀念地也”。

《晦鳴錄》廣州創刊


1913年8月20日,周刊《晦鳴錄》在廣州創刊。主編劉師復。系中國最早宣傳無政府主義團體晦鳴學社的機關刊物。刊物標榜"倡導世界革命,促進世界大同",內容多系介紹、闡發無政府主義,介紹無政府主義著作及關於未來社會的構想,對政治鬥爭冷漠態度。
《晦鳴錄》在"二次革命"期間創刊。在創刊號《政治之戰爭》一文中指出:"江西戰事既肇,全國汗駭,討袁之聲不絕於耳,記者屏營深念,獨漠然無所動於中"。"吾人當鼓吹準備之事正多,惟日孽孽,猶恐不給,更何暇及此隔靴搔癢之政治競爭乎!"
《晦鳴錄》採用中文及世界語對照。該刊出兩期后,為躲避龍濟光迫害,遷往澳門,從第三期起改名《名聲》。至第四期,由於澳門當局干涉,1914年遷往上海。1916年冬,出至二十九期停刊。1921年3月,又在廣州復刊,每月一冊,共出五期六冊(內增刊一冊),同年8月停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