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十七字詩的結果 展開
- 古代民間流行的長起短結詩體
- 十七字詩
十七字詩
古代民間流行的長起短結詩體
十七字詩,是我國古代民間流行一種長起短結、滑稽詼諧、情趣盎然的詩體。“十七字詩”又稱“無賴體”,俗稱“瘸腿詩”、“吊腳詩”、“翹腳詩”,全詩四句,前三句均為五字,末句為兩字,共十七字。據說這種詩體是由張山人首創的,張山人善作長短句,以詼諧獨步京師。
從內容上看,十七字詩是亦莊亦諧的結合,前三句多是莊重的內容,后一句多是詼諧風趣的調侃;從形式上看,它是整齊與錯落的統一,前三句每句三頓,合轍押韻、通俗流暢,后一句跌落而為一頓,在節奏的起伏中增加了語言的音樂美。十七字詩不僅保持了一般詩歌的概括性、抒情性和音樂性,又往往在協調中增加不協調的成分,增加了趣味性、通俗性,極具幽默詼諧的韻味。來自民間,構思巧妙,尤其是最後二字,結構突兀,極盡詼諧幽默之能事,頗具“畫龍點睛”之妙。所以,十七字詩“雖為小道,亦有可觀焉”,很是為廣大勞動人民所喜愛。後來,這種變體詩最終發展成為一種“順口溜”(“打油詩”)式的民間曲藝形式,即人們通常所說的“三句半”。
明朝的時節,咱泉州出一個特殊的人物,叫做秦鍾震。史書記載伊是萬曆年間的進士,歷官知府,以目疾歸。性狷介、喜諧調,才藻橫溢。民間流傳伊很多傳說,主要一項是續對,一項是十七字詩。人咧褒揚寡婦守節,墓聯是:“六月夫婦三月遺,此志天長地久;七十老身二十寡,一生玉潔冰清。”秦鍾震共伊在下底一邊添兩字:“誰見”“焉知”,將褒變做貶。官府大門對聯是:“八閩形勝無雙地,四海人文第一邦。”伊也共人一邊添一字:“獄”、“敗”。伊自己貼一副對聯是:“嫖賭飲莫如我,撞?打不讓人。”知府看見就傳伊去責問,秦鍾震就將聯對念做:“嫖賭飲,莫,如我;撞?打,不,讓人。”給知府十一升擠斗。
秦鍾震是一個奇才怪才歪才,伊青盲了后,還會寫草書,會和人行棋。青盲對人目光,?去行錯,等於是人行光棋伊行暗棋。伊除了做對出名,還創造一種十七字詩。咱舊體詩五字一句,四句一首二十字,號做五言絕句。伊將五絕尾頭一句五字改剩兩字,二十字變做十七字,叫做十七字詩。尾頭這兩字是點題,很有力,也很幽默風趣。十七字詩和現時的小演唱三句半有淡薄相同,但是十七字詩卻是咱泉州人秦鍾震在三四百年前創造的,文學史應該共伊補一筆。
有一年,泉州苦旱,知府平時只會曉得搜刮民脂民膏,沒去抓農業生產,興修水利,建水庫,讓農民旱澇保收。到一遇著苦旱,農民沒辦法種作,到時錢糧田賦沒倘交,不但知府沒法中飽私囊,從中得利,還沒法上繳國庫,烏紗帽驚保?住。所以,知府就裝模作樣,假死假目白,叫農民扛佛出來乞?,知府自己出,上壇去跪拜。據說這個知府是一個擺腳的,伊去乞?,上壇落壇,擺起擺落,秦鍾震寫一首十七字詩來形容伊的醜態: “陸地當作河,駛船來佚佗;若到江中去———嗨唆!”知府自導自演的這場鬧劇搬去幾落日,天還沒落?。秦鍾震對這種勞民傷財、愚弄民眾的做法很反感,又寫一首十七字詩來諷刺: “太守求雨切,人人皆喜悅,半夜開窗望———月潔。”古早說“月暈而雨,礎潤而風”。月圍?就會落?,抱祧的石柱濕潤出水淋就會起風。月呀圓圓光光,就沒半點落?跡象。這兩首十七字詩一傳出去,知府很生氣,又將秦鍾震傳來責問。秦鍾震雖然是進士出身,也做著知府,算起來和伊平平是正廳級。但是秦鍾震已經沒做官咯,在職就管你退休的!人是地方父母官,有權有勢,沒驚官只驚管,土地公讓你?得罪得!人說桌頂?,由人搓圓捏扁,偏偏秦鍾震專吃不爛芋,傳就傳,看你要怎麼。秦鍾震就到府衙見知府。知府先禮後兵,說:“秦老兄台才高望重,為何不用在正道?下官為民求雨,老兄台何故出言相戲?”秦鍾震雖是文人,最不愛說話假斯文,就說:“大人,我是實話實說,你咧乞?,百姓人恰信篤篤,讓你騙呀捂捂旋,其實哪有路用呀?咱平時若會曉得興修水利,就免看天吃飯,哪有驚天公不落?呀!”知府說:“你敢逆天!”其實知府是讓秦鍾震揭著老底,擊中要害,所以來壓伊。這個時節,知府的夫人聽說秦鍾震來咧,就出來僻咧屏風后偷聽。知府這個嫫,很愛搞夫人參政議政,甚至干預政務,翁嫫兩個一個內一個外,一個鏗一個鐸,一唱一和,狼狽為奸。秦鍾震看見屏風後有一雙婦仁人的腳,順嘴就念: “屏后一女娘,弓鞋三寸長,為何如此短———橫量。”古早婦仁人都縛腳,腳愈細愈?,所以才有“三寸金蓮”這個詞。秦鍾震說知府夫人三寸金蓮是橫量,哪那雙腳有偌大??輸龍船!古早相親,不是看頭面,是先看腳,大腳婆就嫁沒人得。讓人說大腳婆,和讓人罵做娼做婊同款歹聽。知府夫人聽見秦鍾震用詩來褻伊,就大聲哭入去。知府幾落過讓秦鍾震變弄,這次連嫫也讓伊嘲笑,新仇舊恨做一下發作,九領牛皮要做一重趕,不管三七二十一,就將秦鍾震演落去打二十大板,衙役同情秦鍾震,打較輕,知府就大聲叫打、打、打!衙役煞多打一下。秦鍾震念說: “做詩做十七,打板二十一,若作千字文,會?!”知府怙叫秦鍾震驚伊咧求饒呢,就說:“驚再打就罰銀三百兩。放你倒去提來交。”秦鍾震又念: “知府大老爺,放我回老家,罰銀三百兩,請賒!”知府看見秦鍾震沒油倘?,就說伊妖言惑眾,將伊關起來,按算多捏造一些莫須有的罪名要將秦鍾震判刑。秦鍾震寬寬坐咧等伊。秦鍾震有一個叔公不放心來探監,一見面目滓流目滓滴,秦鍾震一時感動也流目滓。叔公是一目,秦鍾震就念: “牢內見叔公,未知吉與凶,兩人齊流淚———三孔。”叔公一聽咧諷刺伊一目青盲很生氣,秦鍾震趕緊說是咧和伊滾笑,請叔公免苦免氣,最後念說: “一目觀天象,二目無中用,叔公免生氣———樂暢!”果然過沒偌久,秦鍾震的朋友出面交涉,知府不敢將秦鍾震加罪,放伊回去。
正德間,有無賴子好作十七字詩,觸目成詠。時天旱,府守祈雨未誠,神無感應,其人作詩嘲之曰:“太守出禱雨,萬民皆喜悅。昨夜推窗看,見月!”守知,令人捕至,曰:“汝善作十七字詩耶?試再吟之,佳則釋爾。”即以別號“西坡”命題。其人應聲曰:“古人號東坡,今人號西坡。若將兩人較,差多!”守大怒,責之十八。其人又吟曰:“作詩十七字,被責一十八。若上萬言書,打殺!”守亦哂而逐之。
明朝正德年間(1506——1521),有位無賴子好作十七字詩,對平常過目的事物都能出口成章。當時天氣乾旱,該地太守去祈雨,卻因心不虔誠,鬼神未達其願。那人遂作詩嘲諷太守:“太守出禱雨,萬民皆喜悅。昨夜推窗看,見月!”太守得知此事,命差役將那人捕來,對他說:“你不是擅長作十七字詩么?那麼便請再作一首,若是作得好,便放了你。”於是太守用自己的別號“西坡”為題,命那人作詩。那人應聲吟道:“古人號東坡,今人號西坡。若將兩人較,差多!”太守大怒,將他重責十八大板。那人又吟道:“作詩十七字,被責一十八。若上萬言書,打殺!”太守忍俊不禁,便把他趕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