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春村

浙江省湖州市德清縣武康鎮下轄村

長春村隸屬於浙江省湖州市德清縣武康鎮,地處武康鎮城郊南端,三面環山,形似峽谷。東與龍鳳村交界,西與雙燕村相連,南至杭州市餘杭區瓶窯鎮,北接上柏村,東西長2.2公里,南北長5公里,故有十里長春之稱,總面積7.91平方公里。轄12個自然村,即:陸家莊、柏山寺、橫路頭、大郎、里山塢、大平地、青山廟、白芷塢,水庫、梨塘塢、炭橋頭、九洞嶺,有資料顯示,18個村民小組,427戶,1502人,村委駐地陸家莊。

有耕地面積980畝,山林面積9550畝,其中:用材林1768畝,薪炭林760畝,毛竹林2587畝,小竹林1986畝,早元筍2132畝,干水果林65畝,茶地2畝,其他250畝。是個以水稻為主,兼營林業、早元竹。

歷史沿革


村貌
村貌
歷史遺存
歷史遺存
長春村唐、宋時屬武康縣崇仁鄉南青山,明時屬崇仁鄉五都,清時為武康 縣南鄉五都上管一保六庄、七庄、八庄、九庄。民國三十年屬武康縣防風區湘溪鎮,民國三十四年屬湘溪鎮一保,三保。解放初期屬上柏區鳳燕鄉第三村,1956年為上柏鄉青山高級合作社。1958年為上柏公社長春生產隊,1961年調整社隊規模,為上柏公社長春大隊。1983年恢復鄉鎮建制,為上柏鄉長春村。1987年上柏鄉改鎮。1999年上柏鎮併入武康鎮,為武康鎮長春村。
解放初與白燕合併稱第三村,1956年與白燕分開,成立青山高級社。1957年在長春嶺建造長春水庫,更名長春村。長春村三面環山,一條峽谷長約十里,是個山多地少的山區。
古迹:
柏山寺:明嘉靖《武康志》載:在縣南二十里,宋紹興三年潤節(公元1133年穀雨)宋衛王建,古樵禪師開山,為功德院。祀將軍姓已失名濟字益之,世為武康人。
迦陵庵:清道光九年《武康志》載:在縣南二十里,明崇禎十七年(公元1644年)僧尼隱如開山,清乾隆八年僧尼正之重建波思橋側。
古井:在波思橋側,約建於明末清初。
九度嶺:九度關隘,俗稱“九度嶺”,史上亦稱“安溪關”,也有“狗頭嶺”、“九洞嶺”之別稱。相傳南宋時,金兵入侵南方岳飛曾率兵在此與金兵開展9次殊死爭奪,故稱九度嶺。後人以訛傳訛,叫“九洞嶺”。“九度關隘”地處安溪西北十里左右,處康門裡自然村北之山崗上,因山崗名“九度嶺”,故稱之。此嶺為原錢塘與武康之分水嶺,出關不遠即是原武康縣上柏鎮之炭橋頭。西2公里為梯子嶺。是歷史上“杭寧古間道”必經之地,加上九度嶺地勢險峻,故兩邊巨石壘牆,疊門成關,既是南下北上交通要隘,又是歷代兵家戰時必爭之地。由於地形優勢,居高臨下,有一人把關萬夫莫奪之勢。原先南京、湖州南下杭州,必經此關走此古道。
《武康志》照片
《武康志》照片

經濟作物


竹及筍
竹及筍
長春村一直來以農為主,種植水稻,1941年遭受旱災,田土龜裂,顆粒無收。1965年水庫乾涸,400多畝糧田沒有收成。1984年遭受洪水侵襲,140多畝良田受淹,2005年種植水稻845畝,總產380噸,單產超過往年。

工礦業信息

農家小墅
農家小墅
長春村60年代開辦的糧食加工廠,后辦塑料廠。2003年開辦南奧礦業有限公司與良盛礦業有限公司。

學校信息

長春水庫
長春水庫
長春村於1952年在青山廟開辦青山小學。炭橋頭開辦小學1所。1977年,長春兩個小學發展到9個班級,其中小學6個班級,初中2個班級,高中1個班級,學生計150名,教師10人。1982年,學生縮編為5個班級,163人,教師6人(其中炭橋頭小學班級一個,教師1人,學生17人)。1987年,青山小學4個班級,5個教師,學生96人,炭橋頭小學1個班,1個教師,學生19人。2000年之後,還設有一個幼兒班,幼師1人,幼兒20餘人。至2004年,併入上柏小學。

水庫信息

道路寬闊整潔
道路寬闊整潔
長春水庫籌建於1957年,動工於1958年,歷時6年,1963年建成蓄水。水庫建成后,蓄水量22萬立方米,受益良田1500多畝。

新農村建設

四季如春
四季如春
2003年建設村組公路,總投資300多萬元,歷時3年,澆灌柏油路面4.66公里,水泥路面3.8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