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度嶺
九度嶺
九度嶺古道北起武康鎮長春村,南至餘杭安溪。長春村地處武康鎮城郊南端,形似峽谷,東西長2.2公里,南北長5公里,故有十里長春之稱。這裡青山、茶園、竹林環繞,村後有一竹徑小道,這就是杭寧驛道。驛道兩米見寬,多由山岩、塊石構築,在竹林中顯“之”字形盤曲而上,兩邊峰巒秀拔,古樹參天,清泉潺潺。眾人沿階攀登,路上幽靜無人,兩側為高大遮天的粗壯毛竹,山風刮來陣陣作響。
九度嶺關隘
名稱的由來有兩種說法;
第二種、“九度嶺”原屬杭縣安溪鄉地界(今屬良渚),歷史上最早南宋時稱呼為“狗頭嶺”《南宋臨安兩志》卷第八:狗頭嶺在錢塘縣治之北,到縣五十里(浙江人民出版社1983·版164頁),因嶺南山村康門裡(舊稱坑門裡)居民均是上八府嵊州移民而非安溪土著,又將九度嶺發·音成“九洞嶺”,於是同是一嶺就有三個名字。
“九度關隘”地處安溪西北十里左右,處康門裡自然村北之山崗上,因山崗名“九度嶺”,故稱之。此嶺為原錢塘與·武康之分水嶺,出關不遠即是原武康縣上柏鎮·之炭橋頭。西2公里為梯子嶺。
古道沿途風光
據史冊載,最早可上溯至唐朝。
“唐,杭州將李藏用,使溫升據狗頭嶺,以敗孫侍封之師(民國杭縣誌稿·卷四·十一頁上)”;上元二年(唐高宗二年公元675年)春正月,張景超引兵攻杭州……溫升馳據狗頭嶺擊敗之。”(民國杭縣誌稿·卷二·三十四頁上)·
相傳抗金名將岳飛曾率岳家軍在此九戰南下的金兵,因得名“九度嶺”。
元將阿婁罕過此關南犯臨安(杭州);
九度嶺
至今當地村民還流傳著“長毛翻過九度嶺,章神廟裡做戲文;殺人殺得鬧騰騰,安溪街上勿相信。”的口頭禪。
現存半截古城牆殘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