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駟驥

中國根藝美術大師

馬駟驥,男,筆名三馬,1938年出生於遼寧蓋縣。擅長電影美術、工藝美術。1961年畢業於中央美術學院附中。中央新聞紀錄電影製片廠攝影師兼編導,高級工藝美術師,中國根藝美術大師,中國根藝美術學會執行主席。作品有中國畫《連年如意》、根雕《雄鷹》等,論文《根的藝術》。出版有《中國根藝》《中國根藝美術家辭典》《中國根藝美術》《馬駟驥根藝美術畫冊》等。

人物經歷


馬駟驥是我國當代著名的根藝家、畫家、電影藝術家。他畢業於中央美專,曾師從常書鴻王森然常任俠劉開渠等美術大家。他具有中國根藝美術大師、國家一級美術師、高級工藝美術師、高級電影攝影師等多個高級學術職稱。原為中央新影廠攝影師兼編導,曾任新影廠駐西北記者站站長。現為中國根藝美術學會主席,兼任中國根藝學術評定委員會主任、三馬創作學術委員會主任和“劉開渠根藝獎”高級評委會主任,是當代中國根藝美術事業創始人和中國根藝美術理論奠基者。
馬駟驥從小深受家庭民間文化藝術的影響和熏陶,1954年開始跟隨父親創作根藝。1958年考入中央美專,畢業后從事新聞電影工作。曾在新影駐遼寧、西北等記者站駐站工作20多年,並歷時10多年為國家文化部外聯局拍攝了《中國美術》系列片10多部,主編出版了新聞電影圖書等,取得突出成績。在幾十年艱苦繁重的記者工作之餘,他從未間斷對根石藝術和繪畫的創作與探索,他的根石作品和繪畫深受專家好評,並形成了獨特的藝術風格。在他55年的藝術生涯中,尤其突出的是為國家創立了中國根藝美術事業,使中國根藝成為我國文化藝術領域中一個獨立的藝術門類;他發起成立了中國根藝美術學會,帶領全國根藝工作者繼承、發展民族傳統文化,發動了全國,影響了世界。

個人作品


根雕藝術
中國根藝美術學會執行主席馬駟驥曾介紹說,根雕藝術在中國民間有著悠久的歷史,特別在明清兩代,藝人們“變廢為寶,化腐朽為神奇”,巧妙利用樹根、竹藤等材質的天然造型、紋理和色彩,創造出各種頗具觀賞性的傢具、擺件,達到了很高的藝術水平。馬駟驥說:“根藝在近二十年裡,無論是參與人數,還是理論研究都取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已成為中國工藝美術領域中最具群眾性的藝術門類。”
美術三部曲
馬駟驥編導的“中國美術”三部曲,既有普及中國美術知識的作用,又有美術評論的價值。《中國畫》(1987)對新中國以來的國畫大師進行了扼要的點評:齊白石被譽為人民的畫家,李苦禪繼承了齊白石的遺風,徐悲鴻林風眠為中國畫的發展開闢了新路,潘天壽朱屺瞻筆墨酣暢色彩明快,嶺南畫家關山月把傳神寫意推向新階段,張大千的人物畫形神兼備雅俗共賞,范曾把詩書畫熔為一爐,劉海粟的山水畫氣勢磅礴,李可染的畫風博大凝重,吳冠中的作品充滿了大氣而富於激情。影片作者總結說,中國畫在繼承發展和變革的道路上健康地向前發展。《中國美術》(1987)探討了中國美術的悠久歷史:陶瓷彩繪出現在五千年到一萬多年之前,唐宋時代中國古典繪畫已經十分繁盛,明清時期出現了許多著名畫家。現代中國畫的風格樣式越來越豐富,徐悲鴻、齊白石、張大千、林鳳眠、劉海粟在中國近代繪畫史上發揮了重要作用,吳作人、李可染是當代著名畫家。農民畫和年畫鄉土氣息濃郁,現代工藝美術和民間工藝品得到了新的發展。中國古代的雕塑藝術有無數珍品,現代雕塑也有廣闊發展前景。影片作者相信,中國美術將在人類的歷史上永遠放射出燦爛的光芒。《中國工藝美術》(1988)概括介紹了中國工藝美術從原始人佩戴的串飾、古代工藝珍品到新中國成立以來工藝美術發展的主要品類和藝術特色,重點介紹了牙雕、玉雕、景泰藍、花絲鑲嵌、漆器、磁器、內畫壺、根雕、刺繡等,中國工藝美術蘊藏著中國人民的智能、融匯了中華民族特有的民族氣質和文化素養。

獲得榮譽


2008年,“馬駟驥根藝”被列入大連市“非遺”名錄;2009年,被列入遼寧省“非遺”名錄。馬駟驥本人也榮獲中國根藝界唯一“終身貢獻”榮譽證書。

人物事件


馬駟驥於1983年完成了1.2萬字的《淺談“根的藝術”創作》論文,並於1985年在《光明日報》上摘錄發表。1990年,馬駟驥所著《中國根藝》一書出版,較系統、全面地闡述了中國根藝的歷史、特點、現狀以及開創中國根藝事業的歷程等,對根藝創作進行了理論探討和經驗總結,填補了中國根藝理論的空白。《人民日報》《美術家通訊》等權威媒體均作了報道。
1991年,馬駟驥將自己多年創作的根藝精品,捐贈給大連人民。大連市政府在虎灘樂園建立了《馬駟驥根藝美術陳列館》,建館18年來,他依然堅持創作,不斷豐富館藏作品,使“陳列館”成為聞名全國的傳播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窗口。目前,遼寧省正在為申報國家級“非遺”項目作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