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翹的結果 展開

漢語漢字

“翹”有舉起、抬起、向上,特出和(木、紙等)平直的東西由濕變干后不再平直等解釋,常用片語有翹材,翹楚,翹棱,翹盼,翹企,翹曲,翹首,翹望,翹足,翹足而待,翹足引領等。出自宋《營造法式》稱翹為華拱,無論長短。

字源演變


qiáo 群紐、宵部;群紐、宵韻、渠遙切。
qiào 群紐、宵部; 群紐、笑韻、巨要切。
會意兼形聲字。從羽,堯聲。先秦文獻已經使用此字,但《說文》以前的古文字材料中迄今未見,許慎始收錄。隸變后楷書作翹,主要是小篆的筆勢變化。簡化字作翹,由堯簡化為堯類推而得。本義是鳥尾長毛。《楚辭·招魂》:“砥室翠翹,掛曲瓊些。”引申指抬起、揚起。晉陶潛《歸去來兮辭》:“策扶老而流憩,時翹首而遐觀。”引申指傑出、拔尖之材。《顏氏家訓·文章》:“凡此諸人,皆其翹秀者。”疊用作“翹翹”,可以分別指高出的樣子、遙遠的樣子、危險的樣子等。《詩·周南·漢廣》:“翹翹錯薪,言刈其楚。”朱熹註:“翹翹,秀起之貌。” 《左傳·庄公二十二年》:“翹翹車乘,招我以弓。”杜預註:“翹翹,遠貌。”《詩·豳風·鴟鴞》:“予室翹翹,風雨所飄搖。”毛傳:“翹翹,危也。”以上讀qiáo。俗語指向上昂起,如“翹舌音”、“翹辮子” (死),讀qiào。

基本釋義


翹 qiáo ㄑㄧㄠˊ
● ● 舉起,抬起,向上:~首。~望。~企(殷切企望)。~足引領。 
● ● 特出:~才(高才)。~楚(喻傑出的人才)。
翹 qiào ㄑㄧㄠˋ
一頭向上仰起:~尾巴。~辮子(死)。

詳細釋義


翹 qiáo
〈名〉
● ● (形聲。從羽,堯聲。羽,鳥毛。本義:鳥尾上的長羽)
● ● 同本義[long feather]
翹,尾長毛也。——《說文》
斑尾揚翹。——潘岳《射雉賦》
砥室翠翹,掛曲瓊些。——《楚辭·招魂》
● ● 又如:翠翹(用翠鳥尾羽做的拂塵用具);翹英(華麗的尾羽)
● ● 鳥尾 [bird’s tail]
搖翹奮羽,馳風騁雨,游無窮兮。——劉向《九嘆》
● ● 泛指動物的尾部
詞性變化
翹 qiáo
〈動〉
● ● 抬起
翹思慕遠人。——曹植雜詩
翹然矜鳴。——《聊齋志異·促織》
● ● 又如:翹心(懸念;一心嚮往);翹思(翹首而思念,懸念);翹遙(輕舉的樣子);翹關(扛舉城門的門閘。形容力氣大。唐代列為武舉舉重的科目)
● ● 啟發 如:翹勤(奮發勤勉)
● ● 揭露
粗而翹之。——《禮記·儒行》。疏:“起發也。”
● ● 又如:翹過(舉發別人過失)
翹 qiáo
〈形〉
1. 才能出眾。如:翹彥(才智出眾的人);翹特(特出,超群)
● ● 高;危
翹翹錯薪。——《詩·周南·漢廣》
予室翹翹。——《詩·豳風·鴟鴞》
● ● 另見 qiào
基本詞義
翹 qiào
〈動〉
● ● [口]∶一頭向上仰起 [stick up;turn upwards]
翹足而陸。——《莊子·馬蹄》。謂舉足也。
翹尾而走。——《淮南子·脩務》
男子的鬍鬚多翹上。——魯迅《墳·說鬍鬚》
● ● 又如:翹鬍子;當他踏上這塊板時,板翹了起來
● ● 另見 qiáo

古籍釋義


康熙字典

廣韻》渠遙切《集韻》《韻會》《正韻》祁堯切,音䎗。《說文》尾長毛也。
又《廣雅》舉也。
又翹翹,眾也。《類篇》翹翹,高貌。《詩·周南》翹翹錯薪。
又《詩·豳風》予室翹翹。《注》危也。
又《禮·儒行》粗而翹之。《注》微翹發其意。《疏》翹,起發也。
又《左傳·庄二十二年》翹翹車乗。《注》遠貌。
又《後漢輿服志》鸞旗者,編羽旄列系幢旁,民或謂之雞翹。
又《爾雅·釋草》連,異翹。《疏》連,一名異翹。
又《廣韻》懸也。《類篇》企也。
又《廣韻》巨要切《集韻》祁要切。尾起也。

音韻集成


◎ 粵語:kiu4
上古音系
聲符韻部對應廣韻小韻擬音註解
ɡew
ɡews
廣韻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韻目調韻系韻攝廣韻目次高本漢王力李榮邵榮芬鄭張尚芳潘悟雲蒲立本推導現代漢語古韻羅馬字有女羅馬字註解
渠遙宵A宵A平聲三等開口宵A下平四宵gi̯ɛuɡĭɛuɡiɛuɡjæuɡiᴇuɡiɛugiawqiao2gjeugieu舉也懸也危也又鳥尾也渠遙切六
巨要宵A笑A去聲三等開口宵A去三十五笑gi̯ɛuɡĭɛuɡiɛuɡjæuɡiᴇuɡiɛugiawjiao4gjeuhgiew尾起也巨要切又巨堯切一
蒙古字韻
八思巴字八思巴字 修正八思巴字 其他形式音譯音譯 修正音譯 其他形式擬音聲調註解
ꡀꡦꡓkÿawgjɛw平聲
中原音韻
小韻聲母韻母韻部聲調四呼寧繼福註解
蕭豪齊二蕭豪陽平齊齒呼kʰiau
洪武正韻牋
小韻反切韻目韻部聲調
祁堯十二蕭平聲
分韻撮要
小韻聲母韻母韻部聲調註解
第十一朝沼照陽平高也企也又翹首舉

用法搭配


相關組詞

翹竦、翹板、翹佇、翹敬、翹注、翹企、翹車、翹首、翹敏、翹棱

相關成語

翹首企足、翹首引領、翹尾巴、翹足而待、翹足引領

常用片語

⒈ 翹材 qiáocái
人中之龍鳳,多比喻才能出眾的人
⒉翹楚qiáochǔ
比喻傑出的人才或事物
劉炫於數君之內,實為翹楚。——孔穎達《春秋正義序》
醫中翹楚
⒊ 翹棱 qiáoleng
板狀物因由濕變干而彎曲不平
⒋ 翹盼 qiáopàn
企盼,形容盼望殷切
翹盼捷音
⒌ 翹起qiáoqǐ
翹頭踮足,形容盼望急切的樣子
⒍ 翹曲 qiáoqū
平面彎曲或摺疊,借喻發生曲解或偏向
木板由於日晒雨淋而翹曲了
⒎ 翹首 qiáoshǒu
抬頭
擁替國門,翹首不盡。——《三寶太監西洋記通俗演義》
翹首以待:抬起頭盼望等待。形容急切等待。
⒏ 翹望 qiáowàng
⑴ 抬頭遠望
翹望天邊
⑵ 熱切盼望
翹望官人歸
⒐翹足qiáozú
踮著腳,形容盼望殷切的樣子
翹足而立
⒑ 翹足而待 qiáozú’érdài
一抬腳的工夫就會到來。極言時間短
澌亡可翹足而待。——清·梁啟超《飲冰室合集·文集》
⒒ 翹足引領 qiáozú-yǐnlǐng
把腳踮起,把頸伸長,形容殷切盼望的樣子
是以立功之士,莫不翹足引領,望風響應。——三國魏·陳琳檄吳將校部曲文
12. 翹足而待qiáozú’érdài
[be on the tiptoe of expectation] 翹足:抬起腳跟。抬起足跟即可等到。謂時間很短就會實現
大臣內叛,諸侯外反,亡,可翹足而待也。——《史記·高祖本紀》
13. 翹足引領qiáozú-yǐnlǐng
⑴ [long eagerly] 形容熱切盼望
是以立功之士,莫不翹足引領,望風響應。——三國魏· 陳琳《檄吳將校部曲文》
⑵ 亦作“翹首引領”
⒈ 翹板 qiàobǎn
[seesaw] 一種活動器械,木板中部用東西固定,兩頭可上下起落,多供兒童遊戲玩耍。也叫“翹翹板”、“壓板”
⒉ 翹辮子 qiào biànzi
[kick the bucket] 謔語,即死。清代男人也梳辮子,劊子手殺人時要把辮子提起,翹辮子也就成為殺頭的同義詞,後來借指死亡
⒊ 翹尾巴 qiào wěiba
[get cocky] 比喻驕傲或自鳴得意
我這個人最大的毛病就是愛翹尾巴
方言:張家口方言中,“翹”取才華出眾之意。如:“外孩子真翹。”意為:這個孩子真優秀
有時也是做事坦蕩的意思。

字形對比


內地、台灣、香港字形對比。
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