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寨鎮

崔寨鎮

崔寨鎮,山東省濟南市濟陽區轄鎮,位於濟陽區最南端,西接天橋區大橋鎮,與濟南市區隔黃河相望。2017年5月,濟南市政府發布通知,撤銷崔寨鎮,以其原行政區域設立崔寨街道,街道辦事處機關駐原崔寨鎮政府駐地。全街道總面積87平方公里,轄69個行政村,人口6萬,耕地6萬畝。崔寨街道被列為濟南市城鄉統籌改革試驗區、山東省“百鎮建設示範行動”示範鎮、國家重點鎮。

近年來,崔寨街道黨委、政府立足實際、搶抓機遇、加快發展,舉全鎮之力建設承接北跨的“橋頭堡”,對接融合的“啟動點”,取得了一定成效。投資1.5億元,建設了中心大街商業街二期工程,實施了萃清路南延、解營路東延,對220國道沿線進行了綜合整治,打造了暢安舒美的交通環境。投資2300萬元建設了萃清小學綜合樓、餐廳樓、宿舍樓各一棟,對7處學區進行了重建、加固等,校安工程提前一年全部完工。

按照“政府引導、群眾自願,社會參與、互利共贏”的原則,建設完成了總建築面積9萬平方米的27棟住宅樓,3.2萬平方米王河社區一期,新陽、綠陽社區主體建設已完工。榮獲全國創建文明村鎮工作先進鎮、全國環境優美鄉鎮、“全國模範人民調解委員會”、“全國模範職工之家”、“全國農村基層團建示範鄉鎮”,山東省文明鎮、山東省先進基層黨組織、山東省小城鎮建設示範鎮、“平安山東”建設先進基層單位等榮譽稱號。

經濟建設


以富民強鎮為目標,緊緊抓住濟南“北跨”、220線拓寬、濟陽煤礦開採和北繞城高速公路建設四大機遇,做好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招商引資、小城鎮建設“三篇文章”,促進了全鎮經濟建設和各項事業的發展。2006年完成國民生產總值11億元,同比增長20% ;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4億元,同比增長57%;招商引資額完成7.5億元,同比增長97%;實現地方財政收入1040萬元,同比增長69%;農民人均純收入4850元,同比增長14%;二、三產業猛發展,基礎設施建設和工農業生產都實現了卓有成效的突破,先後榮獲“山東省文明村鎮”、“全國創建文明村鎮工作先進鎮”、“山東省先進基層黨組織”、“濟南市先進基層黨組織”、“濟南市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單位”等榮譽稱號。2001年,實現國內生產總值6.5億元,出口創匯290萬美元,財政收入80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897元。
領導下鄉關心農民生活
領導下鄉關心農民生活

歷史沿革


1945年以前,崔寨鎮(未置)歸屬歷城縣青、馬兩區管轄。
1945年9月,劃為濟陽縣轄區,並建立青寧區委。機關駐現崔寨鎮史家塢村。
1957年2月設崔寨鄉黨委,機關駐崔寨村。
1959年1月,建立崔寨公社,設黨委,隸屬臨邑縣委,
1961年10月,隸屬濟陽縣委。機關駐崔寨村。
1968年6月,崔寨公社革命委員會成立,機關駐地未變。
1981年1月,撤銷革委會,建立管理委員會,機關駐地未變。
1984年3月機構改革,撤銷人民公社體制,建立崔寨鄉人民政府,機關駐地未變。
2000年,全鄉轄31個行政村,50個自然村。
2001年3月崔寨撤鄉,與青寧鎮合併為崔寨鎮,下設崔寨、青寧兩管區。全鎮轄69個行政村,90個自然村。
2017年5月,濟南市政府發布通知,撤銷崔寨鎮,以其原行政區域設立崔寨街道辦事處,街道辦事處機關駐原崔寨鎮政府駐地。

地理環境


崔寨鎮位於濟陽縣南部,是濟陽縣的南大門,距濟南黃河大橋僅有3公里,南與天橋區交界,北與濟陽鎮、孫耿鎮接壤。屬沿黃鄉鎮,南北長12公里,東西寬8公里,版圖面積87平方公里,耕地面積5.8萬畝,東依黃河,西靠邢渡引黃乾渠,220線縱貫南北,正在施工的濟南繞城高速公路北段橫穿東西,有東郊、東城兩座浮橋和黃河大橋、三橋兩座公路大橋與市區相連。鎮村道路縱橫交錯,交通便利,總通車里程100多公里。

人口數據


總人口23939
12033
11906
家庭戶戶數6256
家庭戶總人口(總)23343
家庭戶男11704
家庭戶女11639
0-14歲(總)4922
0-14歲男2547
0-14歲女2375
15-64歲(總)16742
15-64歲男8593
15-64歲女8149
65歲及以上(總)2275
65歲及以上男893
65歲及以上女1382
戶口本地住在本地23375

所屬學校


濟陽縣崔寨鎮三合學區小學
濟陽縣崔寨鎮中學
濟陽縣崔寨鎮中心小學
濟陽縣萃清小學
濟陽縣崔寨鎮南五學區小學
濟陽縣崔寨鎮史家塢學區小學
濟陽縣崔寨鎮李善仁小學
濟陽縣崔寨鎮聯合學區小學
濟陽縣崔寨鎮青寧中學
濟陽縣崔寨鎮青寧中心小學

名門


崔寨鎮有著悠久的歷史和深厚的文化積澱。據《歷城縣誌。孫氏列傳》記載,孫大村孫姓村民的始遷祖原居直隸棗強縣大槐樹庄,於明代成化年間遷徙此定居。孫氏家族名人輩出,在當地影響頗大。
孫大村孫氏族譜
孫大村孫氏族譜
孫著,明天啟二年(1622年)進士,累官至直隸布政司參議、密雲兵備道、兵馬司指揮使。孫止孝,天啟二年進士,歷任直隸永平府盧龍縣知縣、戶部郎中、密雲兵備道參議。孫建宗,崇禎十六年(1643年)進士,累官至陝西布政使司左布政使。孫光祀,清順治十二年(1655年)進士。官至光祿大夫、兵部右侍郎。著有澹余軒集。孫緒祖,雍正八年(1730年)進士,授直隸大名府大樂縣知縣。明清幾代皇帝頒發10餘赦令詔命對孫氏幾代人嘉獎表彰。在蔡馬二庄附近的50畝祭田裡,有皇恩賜葬的石坊 1座,2石馬,2石虎,2石羊,2石獅,1翁仲及神道碑。孫氏祠堂遺址及祠堂門前祭祀用的大石桌猶在。傳說他們珍藏數百年的“紗帽籠”在1960年代“破四舊”中被燒毀。

遺址


風鈴寺位於青寧寺村北500米。青寧寺村原名風鈴寺村,因該村一座大寺而得名。整個寺院共有廟產120畝,寺院佔地20多畝。該寺鼎盛時,有和尚數十人。該寺座北朝南,北大殿磚石結構,青磚到頂,斜山轉角琉璃瓦,屋脊排列著各種吉祥獸雕塑,飛檐挑角,殿前房檐自西向東系著幾十個水杯般大小的銅鈴鐺,風一吹,鈴鐺叮咚作響。北大殿高約七八米,台階拾級而上。沖大殿門裡,如來佛泥塑巨像矗立,兩旁塑有四大天王、哼哈二將等多尊佛像。殿內雕梁畫柱,一派肅穆氣氛。東廊房內塑有十帝閻君等泥像,西廊房內有木雕南海觀音菩薩、碧霞元君等像。寺內東南角有鐘樓一間,內懸吊千斤鐵鐘一口。正月二十七日如來生日逢廟會,四面八方商賈雲集,人山人海,熱鬧非凡。是風鈴寺香火最旺之日。
風鈴寺建於何時無考。但當地廣泛流傳著“唐建寺”(風鈴寺)宋建廟(娘娘廟)的說法。娘娘廟位於風鈴寺村南。據說風鈴寺從建寺開始,寺院主持已歷40代。風鈴寺院中原有一古迹,即唐朝開國元勛尉遲敬德的兵器“打王鞭”。這青石模擬的這打王鞭,半截插在地中,三尺有盈露於地表。把柄上有“尉遲恭”字樣。清光緒年間風鈴寺曾大修一次。寺院120畝地產變賣一空,僅修起了一座空殿。此後日漸衰敗,和尚銳減,佛事凋敝。抗戰爆發后被拆除,磚石木料用於建立青寧寺小學。

實幹闖出新天地

隨著濟南市新一輪城建規劃的出台,“北跨”漸成濟陽發展的東風。作為最靠近市區的崔寨鎮,該如何面對?崔寨鎮黨委敏銳地感到,新的發展機遇已經到來。機不可失,失不再來。在短短兩年時間裡,崔寨人牢牢抓住機遇不放,憑著一股“拓荒牛”的精神,闖出了經濟振興的一片新天地。大手筆繪就新藍圖:規劃適度超前,基礎設施領先。在城鎮建設上,該鎮重視規劃工作,聘請濟南測繪研究院有關技術員測繪出全鎮現狀布局,邀請省魯建城市規劃設計院對三環兩側及三環以南的範圍進行了規劃,確保了規劃科學合理,操作性強,項目落地有的放矢。
為了實現與市區的積極“對接”,該鎮首先在城鎮建設上主動出擊,在概念性規劃拿出來之後,加快了城鎮開發建設的步伐。自去年下半年開始,新規劃了總長度42公里的10條鎮級框架路,拉起崔寨片區大開發的宏偉框架,小城鎮建設呈現成方連片的合理開發布局。
大項目築就增長極:看重招商引資,引來源頭活水。堅持“一站式”、“代理制”服務制度,落實各項優惠政策,對重大投資項目,組建招商引資專門班子,實行全過程服務、無縫隙服務,使客商切實感受到“投資崔寨,成功更快”。
繁忙的車間
繁忙的車間
實際利用資金3.6億多元。前10個月規模以上工業實現增加值3.88億元,銷售收入8.82億元,利稅1.16億元。提前完成了全年的各項經濟指標。煤礦片區企業採取循環經濟發展模式,對煤炭資源進行綜合利用。即在產煤的同時,利用煤矸石、粉煤灰發電、制磚,打造煤炭產業鏈條;把流出的污水處理成農業和工業用水,實現水的循環利用,進而形成集經濟效益、生態效益、社會效益於一體的無污染、花園式旅遊型企業。資6300萬元的泰山中大機械、投資6500萬元的濟南良達綠源、投資7300萬元的液壓機械製造等項目,是與煤礦配套的附屬企業,目前正在緊張建設,整個煤礦片區的總投資將突破10億元,年銷售收入可達8億元,年利稅3億元,可安置勞動力4000人以上。煤礦的開發建設,將成為崔寨鎮最大的經濟增長極。
讓崔寨鎮領導應接不暇的是,很多外地客商看到了崔寨的發展後勁,紛紛到崔寨鎮聯繫投資合作事宜。其中工業項目4個,物流項目3個,開發項目7個,服務項目2個,預計總投資93900萬元。
一下子在崔寨鎮征地1000畝,要建設可容納15000名學生的高等院校,該校不僅是濟陽縣第一所高等院校,而且也將是規模最大的學校。
大氣魄激發新活力:服務重點項目,打造時尚崔寨。青銀線濟南繞城高速公路北段(含黃河三橋)建設項目是國家級項目,在崔寨鎮境內戰線長7.6公里。投資10億多元的黃河三橋,是亞洲最大的單塔斜拉公路特大橋,建成后將成為濟南北部的標誌性建築。220國道是我縣境內最重要的交通要道,是我縣的經濟中樞,在崔寨境內近14公里,是崔寨鎮的南北交通大動脈。煤礦是我縣第一座礦井,是一座現代化的資源型企業,對今後我縣經濟發展的拉動將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邢渡乾渠是黃河上的大型水利工程,擔負著向濟陽、商河兩縣輸送農業用水的艱巨任務,防滲渠的建成將使大面積農田實現自流灌溉……一個個振奮人心的大項目大工程紛紛落戶崔寨,讓崔寨人看到了發展的後勁,看到了濟陽的希望,當然,崔寨人尤其是鎮上的機關幹部,流過血汗、流過淚水,有時一個星期不能回家一次,有時一個晝夜不能合一下眼。崔寨鎮黨委書記任道勝曾經感慨:我們今天就是在這裡種樹,後人乘涼時未必記得我們,但幾年後十幾年後,我們再來到崔寨,看到自己曾經奮鬥的地方的變化,我們會欣慰的,會自豪的!
按說,項目自有施工隊來干,崔寨鎮黨委政府在他們遇到麻煩的時候出面協調一下就是了。但崔寨鎮卻把對這些重點項目的協調服務看作自己份內的是,放到了服務全縣建設的高度去做,鎮領導給予高度重視。黃河三橋及北三環工程在該鎮境內佔地2223畝,涉及到史塢、蔡馬、鄧官、孫大、崔寨、前街6個村。為了讓惠及全縣全市的民心工程得以順利施工,他們成立了專門的指揮部,黨委書記親自上陣,帶領機關幹部和村幹部,挨家挨戶做群眾的思想工作,真正把實事辦好,把好事辦實。高速公路項目近2萬株樹株的清理、44529平方米的大棚拆遷、25戶居民10000餘平方米的房屋拆遷工作,220國道拓寬項目80多戶房屋拆遷和40多處的大棚等臨時性建築的拆遷工作,邢渡乾渠渠首改道工程上千畝廢棄地和新佔耕地的置換,極大的工作量讓鎮機關幹部付出了太多的汗水,“五一”長假,崔寨鎮的幹部竟整整加了7天的班。當他們將3000多萬元的補償款全部發放到戶的時候,他們才知道自己已經練就了面對農村複雜形勢的真本領,大家都為自己的工作感到欣慰,每一項艱巨任務完成後,他們的臉上都會露出會心的微笑。
辛勤的汗水換來了工程的如期建設和順利施工,崔寨鎮的協調服務工作也得到了省市縣項目辦領導的高度評價。當前,我縣境內的工程段是北三環全線中進展最快的,03合同段和B合同段橋樁澆築已完成大半。吉林交建、中鐵十四局施工隊及當地6個有關村莊,在每個季度工作中均被評為先進單位。崔寨鎮的協調服務工作為施工隊提供了安全、舒適的施工環境,工程進展十分迅速。

濃墨重彩繪新圖

立交橋效果圖
立交橋效果圖
作為國家級創建文明村鎮工作先進鎮,崔寨鎮黨委認識到,讓先進文化在農村紮根,關鍵是以精神文明創建活動為抓手,突出農村特點,突出時代特色,用先進文化改造鄉村文化,提升民俗文化,引導群眾文化。兩年來,鎮黨委把精神文明創建工作納入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規劃,擺上重要位置,堅持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連片創建,整體推進,不斷充實建設內容,創新活動載體,使全鎮的精神文明建設不斷躍上新台階。美生活環境,擦亮文明窗口。化崔寨鎮是連續三年的濟南市文明單位,還是省級平安建設先進單位、省級先進基層黨組織,眾多的光環使崔寨鎮精神文明建設站在了一個更高的起點上。怎樣才能百尺竿頭,更進一步?鎮黨委把點子打在了環境建設上,提出了“傳承先進文化,營造現代風格,彰顯區域特色,建設最佳人居”的新思路。2004年,全鎮以“文明一條街”為載體,掀起了環境建設新高潮。尤其是原來一些較富裕的村,村級路已開始老化,同時,前街、崔寨、太平、解營、鄭家5個村正在進行村莊規劃。結合今冬這次全縣宅基地清理清查工作,崔寨鎮各村的村莊規劃工作將全面鋪開。鎮級框架路中的經二路長10公里,是崔寨鎮境內220線以外又一條南北交通動脈,也是崔寨鎮的一個看點。該鎮一開始就把眼光放得很遠,建設紅線留到了70米,兩側各完成了50米的速生林綠化帶,為將道路建成高標準文明路打好了基礎。邢渡乾渠兩側的萬畝豐產林,是崔寨鎮的又一看點,這裡曾是濟南的北部沙源,曾是寸草不生的沙丘,短短几年的時間,鎮黨委政府帶領全鎮人民戰天鬥地,在這裡營造了蔥蔥鬱郁的豐產林,使這裡成了濟南北部的一處“天然氧吧”。即將開工的崔寨住宅小區,首期工程68棟樓房,可容納1500戶,環境優美的崔寨鎮將成為我縣開發區之後又一個高水平居住區。為提升鎮村環境水準,鎮黨委按照“綠化、美化、凈化、亮化”的標準,深入開展創建文明村鎮活動。兩年來,全鎮已投入700多萬元,完善駐地排水渠道、硬化綠化道路、安裝路燈、幫助村裡完善“文明一條街”建設,使鎮容村貌煥然一新。走在崔寨鎮的馬路邊,勞動在田間地頭或施工現場,人們普遍感到,崔寨鎮變化太大了,太快了,崔寨變綠了,變美了,變亮了。
夯實文化陣地,搭建文明平台。建設文化強鎮,實現口袋腦袋一起富,是崔寨鎮的一條寶貴經驗。在文明村鎮建設過程中,鎮黨委提出了“四位一體”的新思路,以“兩室一場一校”為重點,兩年來投資50多萬元,大力加強文化基礎設施建設。全鎮共有文化活動室18個,文體活動場所22處。青寧村辦公室經常將大彩電搬到大街上,播放科技電影、農村文化小戲,人們紛紛從家裡跑出來看“公家的電視”,大家覺得有趣且有益。鎮村幹部在宣傳黨的富民政策、法律知識、科技文化的同時,文明新風也吹進了家家戶戶。讓群眾教育有課堂、交流有地方、活動有去處、娛樂有場所,已成為崔寨鎮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載體,成為農民群眾的“精神家園”。截止目前,全鎮已有65個村建立了遠程教育教室,很多村的電腦實現了寬頻上網,義和村張富林已經在網上銷售瓜菜好幾年了,真的成了“種啥先試驗,網上找婆家”。
激活創建主體,提升文明素質。群眾是精神文明創建的主體,只有深入群眾、融入百姓,精神文明建設才能有足夠的發展後勁、廣闊的發展空間和強大的生命力。正是基於這樣的認識,鎮黨委把精神文明創建活動作為民心工程來抓,讓群眾唱主角,當主力,做主人,使群眾在活動中實現了自我教育、自我約束、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改造、自我發展。全鎮廣泛開展了“十星級文明戶”創建活動,孫大村、前街村等先進村採取年終總評、動態管理的方法,年終由村幹部公布文明戶名單,還發獎品,照相留檔案。評星活動激發了廣大農民學習先進、爭做先進的巨大熱情,不少村出現了“小孩門前數星星,婦女串門議星星,田間地頭談星星,男女老少爭星星”的創建熱潮。全鎮新增“十星級文明戶”200多戶。同時,鎮黨委從群眾需要出發,大力實施現代農民教育工程,積極開展好村民、好媳婦、好家庭、好能手等“四好”評比活動,湧現出了孫修樞等模範家庭、解方軍等種菜能手等一大批先進典型,柳編能手張德蘭、養豬能手牛傳龍的先進事迹還上了中央電視台。豐富多彩的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切實滿足了群眾求知、求樂、求富的願望,改善了村風民風。團結和睦、互幫互助的多了;打牌的少了,學習實用技術的多了;閒遊亂串的少了,上市打工的多了。

執政為民譜新篇

群眾辦不了的事,他們千方百計去辦,讓群眾的掌聲響起來。兩年來,崔寨鎮黨委堅持以人為本的公共投入取向,對群眾關注的、自身力量難以解決的大事進行了認真梳理,納入到全鎮工作的重大議事日程,掀起了為群眾辦大事、辦實事的熱潮。2004年,全鎮鎮村兩級投入100多萬元,在村村通公路、村村通自來水、村村通有線電視這“三通”工程上為群眾提供了熱心幫助,截止目前,65個村通了公路、38個村通了自來水、54個村通了有線電視,農民群眾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引導幫助鄭家村率先建起了村集體祠堂,今後村裡不再規劃墓地,節省了寶貴的土地資源。投資120多萬元用於學校硬體建設,為鎮中學、中心小學等修建了操場、實驗樓等。為敬老院擴建了20多間辦公室和宿舍,讓老人有了規範的娛樂場所。投資翻修了崔寨村大街,遷移了農貿市場。在一個個“民心工程”的竣工儀式上,在群眾得到實惠的一個個瞬間,群眾發自內心的熱烈掌聲一次次在崔寨鎮的各個角落響起。金杯、銀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金獎、銀獎,不如老百姓的誇獎,群眾用自己的掌聲為崔寨鎮黨政班子執政為民的實績作了最高的評價。群眾增加收入的事,他們全神貫注去辦,讓群眾的腰包鼓起來。崔寨鎮黨委書記任道勝講:“讓群眾富起來的能力,是基層黨委最大的執政能力”。針對全鎮實際情況,鎮黨委扎紮實實地開展了以群眾致富為目標的“錢袋工程”。一是讓土地收益增上來。崔寨鎮地少人多,土裡刨食的老辦法,滿足不了農民增收的需要。為此,鎮黨委在農業產業結構調整上大做文章,讓農民在“基地加市場”的規模經營模式中牽住了增收的牛鼻子。該鎮生產的大棚西芹、西紅柿已經佔到了濟南最大的蔬菜批發市場七里堡市場的“半壁江山”。牛家村的養豬、谷廟村的柳編、鄭家村的板條加工都已遠近聞名,全鎮蔬菜大棚超過了10000個,養殖專業戶達到360多戶,個體工商戶超過800戶。二是讓農民負擔減下來。鎮黨委以農村稅費改革為契機,在全部減免農業稅的基礎上,認真做好糧食直補和良種推廣工作。有的村免掉了農民全部種地費用,代為群眾交納了水費。三是讓富餘勞力轉出來。鎮村建立了農民工檔案,有針對性地幫助農民工提供外出務工信息;組織農民工進行技能培訓,實施“農民培訓、政府買單”的政策,鼓勵農民在二、三產業領域賺錢。在南部幾個管區的農村,形成了“婦女在家種菜,男人上市打工”的流行致富模式,使80%的富餘勞力實現了“農”轉“工”。四是把困難群眾帶起來。一方面,鎮黨委高度重視低保工作,採取動態救助、動態管理方針,建立健全低保檔案,實行跟蹤管理,做到了應保盡保。另一方面,結合黨員先進性教育,積極開展“三個一”、“三到家、三促進”主題實踐活動,採取“一幫一”、“多幫一”等形式,對貧困黨員、特困家庭進行結對幫扶。
第二批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開展以來,全鎮機關黨員幹部共下訪聯繫困難群眾130多戶,捐款捐物價值超過萬元,幫助群眾解決問題130個,辦實事好事65件,提供致富信息近200條,幫助發展項目15個,參與黨員達500多人次。70歲的王志純於1995年退休以後,回到老家濟陽鎮閆家村。近年來,身患腦血栓的老王,行動十分不便,家庭經濟困難。鎮黨委了解到這一情況后,為老王送去了2000元的救助金,為老王解決燃眉之急。張仙村的趙積臣考上了中國石油大學,但家庭貧困,難以支付上學費用,鎮政府送去了500元慰問金,通過宣傳報道為其家庭籌集了2萬餘元的社會捐款,聯繫學校免去了他的學費,並幫助他獲得了國家級獎學金。
在崔寨鎮,還湧現出了派出所長王興軍、敬老院長張清富、優秀教師趙元鋒等一大批先進典型。邱窪村黨支部書記邱學田無私向村民傳授香瓜一年多茬種植技術,解家村共產黨員解方軍免費為村民提供菜苗,黨員幹部為群眾做好事的例子不勝枚舉。
群眾安居樂業的事,他們一心一意去辦,讓群眾的心放下來。在發展實踐中,崔寨鎮黨委深深感到,發展是硬道理,穩定也是硬道理。基層平安建設搞不好,就會影響黨的執政環境,就會阻礙發展進程。為給全鎮人民創造一個安定祥和的生活環境,鎮黨委緊緊圍繞中心工作,實施平安建設工程,全鎮堅持“打防結合,預防為主”的方針,以專業力量為主力,大力開展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積極開展平安創建活動,強化治安防範措施,村村成立了治安巡邏隊,80%以上的村級巡邏隊實行了“治安承包”。今年以來,崔寨鎮矛盾調處中心進村入戶,查民情,解民憂,共調解各類糾紛78件,調處率100%,調處成功率90%以上,做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農民安心發展生產,村裡村外和諧友善。該鎮還在每個管區辦公室成立了警務聯繫點,每天都有聯防隊員與管區幹部共同值班。這些警務聯繫點成為打擊犯罪、群防聯控的“遙控器”。現在,全鎮社會治安形勢明顯好轉,人民群眾的安全感普遍增強。
崔寨人傑地靈,區位優勢、交通優勢、資源優勢、傳統優勢已經讓崔寨成為全縣關注的焦點;這是一塊投資的熱土,百舸爭流,千帆競發;這是一片幸福的家園,到處欣欣向榮,群眾安居樂業。當歷史的車輪即將駛進2006年的時刻,一個更加宏偉的畫卷展現在全鎮人民面前:建設工業強鎮,實現稅收超千萬元,打造濟南北跨“橋頭堡”,爭創全縣經濟第一鎮!奮鬥沒有止境,崔寨鎮的明天一定會更加美好!

工業園區


崔寨鎮工業園區分青寧工業園和煤化工產業園兩個園區。青寧工業園規劃面積400公頃,被列為山東省濟北開發區的南區。
煤化工產業園是以新陽煤礦為核心,充分利用煤炭資源優勢,延伸產業鏈條,所形成的煤化工生產工業園。礦井佔地300畝,井田面積49.5平方公里,與之相配套煤礦機械、煤礦支護設備和建築安裝公司等5家附屬企業已開工建設。運輸公司、新型建材等擬建配套項目正在選址。預計到2007年底,整個煤礦片區的總投資將突破10億元,年銷售收入可達8億元,年利稅可達3億元,可安置勞動力4000人以上,工業園區已成為全鎮工業發展的支柱。

特色產業


香瓜
香瓜
該鎮是典型的瓜菜生產專業鎮,生產瓜菜己有18年的歷史,2001年全鎮發展香瓜3000畝,紅提葡萄2000畝,蔬菜大棚11000個,形成了"一瓜"(香瓜)、"一菜"(大棚菜)、"一果"(紅提葡萄)的產業結構格局,綠陽牌香瓜和青寧牌紅提葡萄己成為知名品牌,被省農業廳認定為"山東省無公害農產品"。

“綠陽”牌香瓜

“綠陽”牌香瓜是崔寨鎮農業生產的主導品種和特色產品,以香味濃郁、味美甘甜、耐貯耐運而深受消費者喜愛。“綠陽”牌香瓜已由國家工商局註冊,同時被省、市農業部門認定為“山東省無公害農產品”和“濟南市放心農產品”。 “綠陽”牌香瓜主要有四個品種:一是“伊麗莎白”----果實近圓形,皮光滑,成熟時成呈黃色,單果平均重600-800克,果肉白綠色,含糖度高達18%,品質極佳,清香可口。二是“狀元”----果實橄攬形,皮金黃色,單果重1000-1500克,果肉白色,肉質細嫩,含糖度16-18%,品質上等。三是“明月”----果實近圓形,皮乳白色,果面有白色絨毛,單果重1000-1500克,果肉橙黃色,含糖度16-18%,品質優良。四是“翠蜜”。果實近圓形,皮綠色,有濃密網紋,單果重1500克左右,果肉黃綠色,含糖度18%以上,入口脆嫩,十分香甜。
崔寨鎮香瓜種植面積2002年發展到3000畝,其中冬暖式大棚500個,大拱棚1500個,種植面積呈逐年增長趨勢,已成為濟南市面積最大的香瓜種植基地和山東省三大種植基地之一。
崔寨鎮香瓜生產嚴格按照無公害標準進行種植和管理。鎮政府為此專門配備了無公害化肥、農藥專賣店、殘毒檢驗室及檢測人員,特約省農科院、山東魯青公司的農業專家為常年顧問,高薪聘請壽光香瓜“土專家”常年駐鎮指導,定期對種植戶進行技術培訓,使香瓜栽培達到了標準化生產,無公害栽培的要求。
在香瓜生產上,該鎮對所有香瓜從苗期全部實行了新技術。經檢測,香瓜硒含量達到5.82ug/kg,含糖量達到18%以上,完全符合人體健康需求,使香瓜由普通果品成為營養保健食品。同時,推廣了香瓜多種多收技術,由一年一茬種植變為一年二茬、三茬種植,提高了複種指數,增加了農民收入,使香瓜收入由每畝1萬元提高到2萬元以上。

“綠陽”牌香瓜

紅提葡萄
紅提葡萄
紅提葡萄又名紅地球,歐亞種。其最大特點,晚熟,粒大。果肉硬脆,落地不碎。含糖量高,風味佳,果刷長,著生牢固,極耐儲運。是調整葡萄結構,延長鮮果供應期的首選品種。1、樹體特性成年樹勢強壯,幼樹偏弱,枝條中下部綠色,嫩梢先端帶紫紅色條紋,成熟枝條淺褐色,梢尖嫩葉淡綠色。葉片五裂刻,葉面和葉背均無絨毛,葉柄窪較大,葉柄微紅。2、果實性狀果實紅色,紡錘形,平均穗重670g,最大穗重1492g。果粒近圓形,平均粒重11g,最大粒重18g,果肉硬脆,果皮果肉易剝離,含可溶性固形物17%。果粒大,果刷長,果粒著生牢固。3、物候期在本地區,3月31—4月3日幼芽萌發,5月25日開花,9月1日開始著色,9月28日前後成熟。從萌發到果實成熟170天左右。有效積溫2532--2604°C。4、生長結果習性植株萌芽率高,成枝率強,花芽形成好,結果枝佔90%左右,二次梢結果能力強。定植第二年掛果2kg/株左右,第三年進入豐產期。5、抗逆性經過幾年的栽培觀察,抗白腐病,幼苗期抗黑痘病較差。
紅提為果實商品名(又名紅地球、晚紅),原產於美國加州,紅提葡萄幼嫩新梢上部有紫紅色條紋,中下部為綠色;一年生枝淺褐色。梢尖3片幼葉微紅色,葉背有稀疏絨毛;成齡葉五裂,上裂刻深,下裂刻淺,葉正背兩面均無絨毛,葉片較薄,葉緣鋸齒較純,葉柄紅色(或淡紅色)。幼樹生長旺盛,結果后趨於中庸,幼樹易貪青生長,枝條成熟較遲,枝條成熟后,節間短,芽眼突出,飽滿,結果枝率為70%左右,結果係數1.3,有二次結果習性。在遼寧興城地區,該品種4月底萌芽,6月上中旬開花,9月底至10月初果實成熟,果實生育期100天,從萌芽到果實完全成熟135天,成熟期稍早於龍眼葡萄
果穗大,長圓錐形,平均穗重650克,最大穗重可達2500克,果粒圓形或卵圓形,平均粒重11-14克,最大可達23克,果粒著生鬆緊適度,整齊均勻;果皮中厚,果實呈深紅色;果肉硬脆,能削成薄片,味甜可口,風味純正,可溶性固形物>16.5%,刀切無汁,品質極上。果柄長,與果實結合緊密,不易裂口;果刷粗大,著生極牢固,耐拉力極強,不脫粒;果實可遠途運輸和長期貯藏,可貯藏到翌年3月份。

行政村


濟陽縣崔寨鎮北趙村委會濟陽縣崔寨鎮南趙村委會濟陽縣崔寨鎮南辛村委會
濟陽縣崔寨鎮南郭村委會濟陽縣崔寨鎮史家塢村委會濟陽縣崔寨鎮史家村委會
濟陽縣崔寨鎮周孟村委會濟陽縣崔寨鎮周家村委會濟陽縣崔寨鎮大馮村委會
濟陽縣崔寨鎮大劉村委會濟陽縣崔寨鎮大柳店村委會濟陽縣崔寨鎮大釗家村委會
濟陽縣崔寨鎮天興村委會濟陽縣崔寨鎮太平村委會濟陽縣崔寨鎮婁家村委會
濟陽縣崔寨鎮孔家村委會濟陽縣崔寨鎮孫大村委會濟陽縣崔寨鎮孟家村委會
濟陽縣崔寨鎮封劉村委會濟陽縣崔寨鎮小劉村委會濟陽縣崔寨鎮小蒯村委會
濟陽縣崔寨鎮小賈村委會濟陽縣崔寨鎮小釗村委會濟陽縣崔寨鎮崔寨村委會
濟陽縣崔寨鎮張仙寨村委會濟陽縣崔寨鎮張歐村委會濟陽縣崔寨鎮張紙村委會
濟陽縣崔寨鎮三義村委會濟陽縣崔寨鎮東萬村濟陽縣崔寨鎮東孫村委會
濟陽縣崔寨鎮東賈村委會濟陽縣崔寨鎮東辛村委會濟陽縣崔寨鎮義和村委會
濟陽縣崔寨鎮蘭家村委會濟陽縣崔寨鎮前街村委會濟陽縣崔寨鎮張辛村委會
濟陽縣崔寨鎮徐家村委會濟陽縣崔寨鎮李善仁村委會濟陽縣崔寨鎮李大村委會
濟陽縣崔寨鎮楊家村委會濟陽縣崔寨鎮武大村委會濟陽縣崔寨鎮牛家村委會
濟陽縣崔寨鎮王河村委會濟陽縣崔寨鎮福興村委會濟陽縣崔寨鎮程袁村委會
濟陽縣崔寨鎮老窪村委會濟陽縣崔寨鎮花二庄村委會濟陽縣崔寨鎮范鋪村委會
濟陽縣崔寨鎮蔡馬村委會濟陽縣崔寨鎮褚家村委會濟陽縣崔寨鎮西萬村委會
濟陽縣崔寨鎮西孫村委會濟陽縣崔寨鎮解家村委會濟陽縣崔寨鎮解營村委會
濟陽縣崔寨鎮諸茂店村委會濟陽縣崔寨鎮謝家村委會濟陽縣崔寨鎮譚家村委會
濟陽縣崔寨鎮谷廟村委會濟陽縣崔寨鎮趙和村委會濟陽縣崔寨鎮路寨村委會
濟陽縣崔寨鎮辛街村委會濟陽縣崔寨鎮鄧官村委會濟陽縣崔寨鎮邢渡村委會
濟陽縣崔寨鎮邱窪村委會濟陽縣崔寨鎮鄭家村委會濟陽縣崔寨鎮青寧村委會
濟陽縣崔寨鎮韓萬高村委會濟陽縣崔寨鎮馬店村委會濟陽縣崔寨鎮高道口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