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3條詞條名為蓮子的結果 展開

蓮子

睡蓮科蓮屬植物

蓮子是睡蓮科植物蓮的乾燥成熟種子。蓮子藥性平和,味道甘、澀。歸脾、腎、心經。蓮子的化學成分包括水溶性多糖、黃酮、脂肪酸、礦物質、蛋白質、維生素、氨基酸等。其中,水溶性多糖和黃酮是主要活性成分。

分佈於我國南北各省。具有補脾止瀉,止帶,益腎澀精,養心安神之功效。常用於脾虛泄瀉帶下,遺精,心悸失眠

形態特徵


多年生水生草本;根狀莖橫生,肥厚,節間膨大,內有多數縱行通氣孔道,節部縊縮,上生黑色鱗葉,下生須狀不定根。葉圓形,盾狀,直徑25-90厘米,全緣稍呈波狀,上面光滑,具白粉,下面葉脈從中央射出,有1-2次叉狀分枝;葉柄粗壯,圓柱形,長1-2米,中空,外面散生小刺。花梗和葉柄等長或稍長,也散生小刺;花直徑10-20厘米,美麗,芳香;花瓣紅色、粉紅色或白色,矩圓狀橢圓形至倒卵形,長5-10厘米,寬3-5厘米,由外向內漸小,有時變成雄蕊,先端圓鈍或微尖;花藥條形,花絲細長,著生在花托之下;花柱極短,柱頭頂生;花托(蓮房)直徑5-10厘米。堅果橢圓形或卵形,長1.8-2.5厘米,果皮革質,堅硬,熟時黑褐色;種子(蓮子)卵形或橢圓形,長1.2-1.7厘米,種皮紅色或白色。花期6-8月,果期8-10月。

生長環境


產於我國南北各省。自生或栽培在池塘或水田內。蘇聯、朝鮮、日本、印度、越南、亞洲南部和大洋洲均有分佈。

主要價值


● 蓮子具有補脾止瀉、止帶、益腎澀精、養心安神的功效。
● 現代藥理研究表明,蓮子具有抗衰老、抗氧化、增強免疫等作用。
● 蓮子可以用於治療脾虛泄瀉、帶下量多、遺精滑精、遺尿尿頻、心悸失眠、怔忡健忘等。

鑒別


藥材性狀:略呈橢圓形或類球形,長1.2~1.8cm,直徑0.8~1.4cm。表面淺黃棕色至紅棕色,有細縱紋和較寬的脈紋。一端中心呈乳頭狀突起,深棕色,多有裂口,其周邊略下陷。質硬,種皮薄,不易剝離。子葉2,黃白色,肥厚,中有空隙,具綠色蓮子心。氣微,味甘、微澀;蓮子心味苦。

相關配伍


1、治久痢不止:老蓮子二兩(去心),為末,每服一錢,陳米湯調下。(《世醫得效方》)
2、治下痢飲食不入,俗名噤口痢:鮮蓮肉一兩,黃連五錢,人蔘五錢。水煎濃,細細與呷。(《本草經疏》)
3、治小便白濁,夢遺泄精:蓮肉益智仁龍骨(五色者)各等分。上為細末。每服二錢,空心用清米飲調下。(《奇效良方》蓮肉散)
4、補虛益損:蓮實(去皮)不以多少,用好酒浸一宿,入大豬肚內,用水煮熟,取出焙乾。上為極細末,酒糊為丸,如雞頭大。每服五、七十丸,食前溫酒送下。(《醫學發明》水芝丸)

相關論述


1、《本草綱目》:“蓮之味甘,氣溫而性澀,稟清芳之氣,得稼穡之味,乃脾之果也。土為元氣之母,母氣既和,津液相成,神乃自生,久視耐老,以其權輿也。昔人治心腎不交,勞傷白濁,有清心蓮子飲;補心腎,益精血,有瑞蓮丸,皆得此理。”
2、《玉楸葯解》:“蓮子甘平,甚益脾胃,而固澀之性,最宜滑泄之家,遺精、便溏,極有良效。”
3、《醫林纂要》:“去心連皮生嚼,最益人,能除煩、止渴、澀精、和血、止夢遺、調寒熱。煮食僅治脾泄、久痢、厚腸胃,而交心腎之功減矣。更去皮,則無澀味,其功止於補脾而已。”

食物營養成分


食物名稱蓮子
含量參考約每100克食物中的含量
能量89 千卡
蛋白質4.1 g
脂肪0.5 g
飽和脂肪酸0.1 g
多不飽和脂肪酸0.1 g
單不飽和脂肪酸0.3 g
碳水化合物17.3 g
葉酸28 μg
1 mg
56 mg
168 mg
367 mg
44 mg
0.9 mg
0.28 mg
維生素A1 μg
維生素B1(硫胺素)0.17 mg
維生素B2(核黃素)0.04 mg
煙酸(煙醯胺)0.43 mg
維生素B60.17 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