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春牛

中國民俗

立春時節在迎春儀式上“打春牛”,又稱為鞭春。民俗,流行於中國許多地區。“春牛”,用桑木做骨架,冬至節后辰日取土塑成。身高4尺,長8尺,畫四時八節360日12時辰圖紋。立春前一日,人們到先家壇奉祀,然後用彩鞭鞭打,把“春牛”趕回縣府,在大堂設酒果供奉。男女老少牽“牛”扶“犁”,唱栽秧歌,祈求豐年。解放前後又出現了“打春牛”的耕作戲,一人系犁,一人掌犁,邊耕邊舞,或游於鄉間,或演出於舞台,增添節日氣氛,也表達了中國勞動人民對美好生活的熱愛、嚮往和追求。

起源


打春牛 圖片蠟像來自深圳博物館
打春牛 圖片蠟像來自深圳博物館
作為一種古老的中國民俗文化,據說自西周時期興起.《禮記·月令》記載,先秦時期,每逢孟春之月,天子就要率領三公九卿到郊外迎春。後來,這成了官民共同遵守的禮俗,歷代最高統治者都照行不誤,每年春季"出土牛以示農耕早晚", 縣府的開耕儀式由縣官主持,鄉村的春耕儀式由民間組織主持。歷代沿襲,唐宋尤盛,至今已有3000多年。這種習俗,一般以四人抬泥塑春牛為象徵,由春官執鞭,有規勸農事、策勵春耕的含義,也是喜慶新春、聚會聯歡的形式。這儀式發展到了明清,更是隆重,據清人的《燕京歲時記》載:“……立春先一日,順天府官員至東直門外一里春場迎春,立春日禮部呈進春山寶座,順天府呈進春牛圖,禮畢回署,引春牛而擊之,曰打春……”男人們“鞭春”時,女人們“戴春”,她們頭戴色彩艷麗的純幡,也用裁剪的春燕、春蝶做飾物,老人和孩子則不忘“咬春”,也就是吃春卷、春餅。從這種祖祖輩輩延續不斷的迎春活動中,人們得到一種生命活力的釋放,更獲得一種民族文化的認同。

製作


製作春牛時很有講究,春牛的牛身長三尺六寸五,象徵一年365天;牛尾長一尺二寸,象徵一年12個月;四蹄象徵四季;柳條象徵春天;同時柳條鞭子長二尺四寸,代表24個節氣。

來源


打春牛
打春牛
傳說神農氏嘗百草、分五穀,開始了農業,三皇五帝,都很重視農業,到周朝的時候,務農的事被提到朝 議上,一面制歷,一面責令地方官每年舉行一次迎春的儀式。農為百業之本,春為一歲之首,這“迎春”的儀式,當然要隆重了。立春的前一天,各地的官吏們都要洗澡,穿素服,不坐轎子不騎馬,步行到郊外,聚集鄉民,設桌上供。焚香叩頭之外,還要在供桌前做一個土牛,讓扮作勾芒神的人舉鞭打土牛,這土牛被稱為“春牛”,“打春牛”意思是打去春牛的懶惰,迎來一年的豐收。
“打春牛”從打土牛開始,過了許多年,土牛又換成紙牛,一個紙糊的牛裡面裝上五穀,被當作“春牛”,在迎春會上讓“勾芒神”舉鞭狠打,牛被打倒,紙被打爛,裡面的五穀流出來,這象徵著打出一年的五穀豐登。
又過了許多年,紙春牛又換成了真春牛。據說是有個清廉的大官犯了罪,把他貶去做小官,上任那天,正是迎春之日,他看到地方官在郊外聚眾舉行迎春儀式,“勾芒神”正在用勁鞭打紙春牛,他覺得可笑,於是寫了半首詩,題名叫《春牛榜子》,詩寫道:不得職田飢欲死,兒儂何事打春牛?
他上任以後,認真地關心起農事來,常常脫去官服,走到田間,跟農民一起談桑論麻,還親自跟老農學干農活。他上任后的第一個春天,就把“迎春”的儀式挪在“立春”那天,既不壘土牛,也不糊紙牛,搬來了犁杖,牽來了黃牛,讓衙役們弄個竹筒子扎在地上,裡面裝個絨雞毛,看看究竟是什麼時候立春。常言說,立春時刻陽氣升,他守著竹筒等著,等到立春的時刻到了,只見那絨雞毛輕輕地向上浮動,徐徐地出了竹筒,輕飄飄地上天了。就在那雞毛輕輕地飄出竹筒時,他迎天抽了個響鞭。牛走了,犁動了,春耕開始了,他犁了一遭又一遭,直犁到日頭落山時才回到衙門。晚上,他詩興大發,提筆在上年寫的半首《春牛榜子》詩下邊,又添了兩句:歲首常思盤中餐,脆鞭一響打出春。從這以後,人們就把立春這天叫“打春”

照片記錄


川西農俗“打春牛”
川西農俗“打春牛”
此照攝於1911年的川西鄉村,記錄了農俗“打春牛”場景。照片中,春牛頭碩體肥,耳尖目圓,呈非牛非馬相,樸拙可愛,春童更是憨態可掬。打春牛,意在喚醒冬閑的耕牛,以備春耕,並寄託著對豐收的期盼。數千年間,此俗得官方之助,遍布全國,是自然經濟、農業立國意識的反映。

古典詩詞


觀小兒戲打春牛

作者:楊萬里 朝代:宋

詩詞

小兒著鞭鞭土牛,學翁打春先打頭。
黃牛黃蹄白雙角,牧童緣蓑笠青篛。
土脈應雨膏,不似今看樂。
兒聞年登喜不飢,牛聞年登愁不肥。
麥穗即看雲作帚,稻米亦復珠盈斗。
大田耕盡卻耕山,黃牛從此何時閑?

作者簡介

楊萬里(1127-1206年),漢族,字廷秀,號誠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縣)人。南宋傑出的詩人。紹興二十四年(1154年)中進士。授贛州司戶,后調任永州零陵縣丞,得見謫居在永州的張浚,多受其勉勵與教誨。孝宗即位后,張浚入相,即薦萬里為臨安府教授。
(唐)盧肇《謫連州書春牛榜子》
陽和未解逐民憂,雪滿群山對白頭。不得職田飢欲死,兒儂何事打春牛。

考證


“打春牛”不能算是民俗。如果沒人組織,明天它可能就消亡了,什麼是民俗?民俗是不需要誰來推動的,比如春節回家,不論多麼困難,大家還是自發地去做,這才是民俗。
作為活動,可能它是成功的,搞得很熱鬧。但它不能算“民俗”,因為普通人參與不進來,只是看看熱鬧。此外,它與傳統記載不符,過去“春牛”是從東直門進北京的,要舉行一系列的祭祀和展示活動,非常莊重,如今變得太娛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