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釣台題壁的結果 展開
- 釣台題壁
- 郁達夫創作的七言律詩
釣台題壁
郁達夫創作的七言律詩
《釣台題壁》是近現代作家、詩人郁達夫於1931年創作的一首七言律詩。此詩是作者在當時的白色恐怖下,懷著苦悶、憤慨的心情,為感嘆時勢、關懷國家命運所寫。詩作將作者對反動當局鎮壓人民,卻不抵禦日本帝國主義入侵的憤怒和對國家前命運的關懷交織在一起,意境深遠,感人至深。全詩語言凝練,情韻雙絕,尤其次聯句,張狂之態畢出,而哀婉之情難掩。
這首詩,是在當時的政治背景下和環境氛圍中寫成的抒憤之作。
首聯一開頭,頗為真率。“不是樽前愛惜身,佯狂難免假成真。”講的是他在上海時,與友人們聚會,談起時事,嗒然銜杯,再也不象過去那樣嗜酒若命,開懷豪飲。所以這樣,害怕的不是怕傷身體,而是怕平時佯狂面世的心態成了真的了。詩人那憂國憂民的心態頓時一覽無餘。
頷聯“曾因酒醉鞭名馬,生怕情多累美人。”中,詩人深感以前走馬章台,詩酒風流的生活已成過去,內心自深表自責,渴望以國家興亡為己任。對“美人”句,可參照《離騷》,乃是用“美人香草”喻祖國與賢者,包括共同奮鬥者。 前幾句猶如江河直下,氣勢恢宏。
頸聯觸及主題:“劫數東南天作孽,雞鳴風雨海揚塵。”憤怒地斥指日寇侵略勢力,逐漸推向東南、上海,使得人民苦難重重。佛家稱“厄運”為“劫數”,此處泛指天災人禍意。“風雨如晦,雞鳴不已”,出自《詩經》,在此比擬時局黑暗混亂,就是大海也會揚塵,暗指日寇在沿海、長江的侵入,民族矛盾在第一位了。
尾聯“悲歌痛哭終何補,義士紛紛說帝秦。”坦言廣大知識分子對局勢擔憂,採用“狂歌當哭”的方式,是消極的無用的,以此來警醒知識分子,以筆為武器,拯救人民於水深火熱。“說帝秦”是典故,戰國時,趙國魯仲連去秦國堅持正義,反對強秦,為歷代愛國者所激賞。詩人把這一典故反其意而用之,悲憤指明,象昔日義士魯仲連那樣的人物,如今亦去依附賣國賊蔣介石了,例如胡適、陳布雷、羅家倫等等,再一次吶喊,希望知識分子用正確的方式來救國救民。
全詩語言凝鍊,情韻雙絕,確可稱為現代著名的愛國詩篇。郁達夫後來把這首詩寫入了他的散文名篇《釣台的春晝》。他的古體詩風格和技藝,近代以來無人能及。他周身洋溢著古代風流才子的曠世遺風,放蕩不羈之大性情讓人讚嘆不已。此詩直指紛亂世事,壓抑,放縱,張狂,無助,頹廢,哀痛,憤怒,追問,實在絕唱。
此詩為郁達夫1931年1月23日於上海所作。1931年1月7日,胡也頻、柔石、殷夫、馮鏗、李偉森五位‘左聯’作家國被捕,一個月後被殺。此詩戟刺時事,間抒中懷。作者原題為:“舊友二三,相逢海上,席間偶談時事,喏然有失,為之銜杯不飲者久之。或問昔年走馬章台,痛飲狂歌意氣今安耶,因而有作。”后3月中旬作者被迫離滬。後作者散文《釣台的春晝》中說:“一九三一,歲在辛未,暮春三月,春服未成,而中央黨帝,似乎又想玩一個秦始皇所玩過的把戲了,我接到了警告,就倉皇離去了寓居”……作者回到富陽家中,在訪桐廬嚴子陵釣台時就將此詩題壁以泄憤。
郁達夫,男,1896年12月7日-1945年9月17日,原名郁文,字達夫,幼名阿鳳,浙江富陽人,中國現代作家、革命烈士。曾留學日本,畢業於名古屋第八高等學校(現名古屋大學)和東京帝國大學(現東京大學)。
是新文學團體“創造社”的發起人之一,一位為抗日救國而殉難的愛國主義作家。在文學創作的同時,還積極參加各種反帝抗日組織,先後在上海、武漢、福州等地從事抗日救國宣傳活動,代表作《沉淪》《故都的秋》《春風沉醉的晚上》《過去》《遲桂花》《懷魯迅》等。
1945年九月十七日,郁達夫被日軍殺害於蘇門答臘叢林。1952年,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追認郁達夫為革命烈士。1983年6月20日,民政部授予其革命烈士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