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斜鎮
江蘇省海安市轄鎮
角斜鎮位於江蘇省海安市,中國唯一的“紅旗民兵團”所在地,是中國名鎮和江蘇省“百家名鎮”;東臨黃海,南近南通機場和南通港,西臨新長鐵路海安站,海防公路橫貫境內,水陸交通便捷,年平均氣溫15℃左右,年平均降水量960毫米,氣候怡人,自然條件優越;人傑地靈,物富民豐,區位優勢明顯,有著“江海明珠,中國聞名”的美譽。
2011年10月經江蘇省人民政府批准由原角斜鎮和原老壩港鎮合併而成。同時成立江蘇省海安縣老壩港濱海新區管委會,實行區鎮一體化管理。鎮政府駐老壩港集鎮港府路68號,角斜鎮行政區域面積104平方公里,人口6.7萬人,轄1個居委會,20個村委會,距縣城35公里。
全鎮總面積104平方公里。角斜鎮是海安市轄鎮。位於海安市東部,總面積104平方千米。鎮人民政府駐地海港村港府路68號。
轄1社區、20居委會,有20個自然村,分別是:角斜社區,海港村,建場村,五凌村,江海村,新壩村,范塹村,顧陶村,來南村,角斜村,雙龍村,周庄村,五虎村,鎮海村,湯灶村,通港村,老莊村,灘河村,富港村,川港村。
人口6.7萬人。
角斜鎮人民
鎮黨委、政府通過行政推動,不斷消滅插花田,更新老桑,擴大桑園種植面積,角斜鎮桑園面積已從03年的3000畝擴大到4000畝。同時加強對蠶農的科技輔導,大力推廣五齡蠶條桑斜面育等新技術,使用小蠶自動增溫補濕器等新設備,有效地提高了蠶繭生產質量,桑園畝收入從03年的3000元增加到05年的4000元,2008年畝收入預計達到5000元。韭菜、韭黃是角斜鎮的傳統優勢產業,角斜鎮共種植韭菜、韭黃8000多畝,是江蘇省最大的韭黃生產基地。由於韭黃以往存在農藥殘留,一度時期處於價低難銷的狀態。角斜鎮先後實施了《韭黃品種優化及豐產栽培技術的推廣應用》、《無公害韭黃高效生產技術的研究與應用》、《出口韭黃安全標準監控體系的研究與應用》等3個市級農業科技項目,逐步推行無公害標準化生產,有效地解決了農藥殘留問題。韭黃順利通過了省無公害農產品的檢測、驗收後身價陡增,不但價格增加了20%,還出口到韓國、日本市場,韭黃畝增效益1000多元,終於使小韭黃長成了大產業。
角斜鎮利用農業資源優勢,推動角斜鎮的農業產業化進程,形成市場農業領頭跑的良好態勢。角斜鎮圍繞蔬菜板塊,形成了以鑫宏食品公司脫水蔬菜項目為主的乾菜加工、以天雨公司為主的凈菜配送、以藍鯨食品公司為主的醬菜腌制等特色產業格局。共引進建立了11家農業龍頭企業,其中海安縣華強絲綢公司投入200萬元,新上4組飛宇2000優選型自動繅,已正式投入生產,使企業的生產能力翻番,年產值可達4000萬元。
角斜鎮生態湖
角斜鎮風貌
以感情招商。在農業招商過程中,角斜鎮圍繞感情招商大做文章,做到以保證訂單觸動客商,以駐外推介打動客商,以貼心服務感動客商。光遠食品公司已將運用角斜韭黃生產的產品送日本檢測,以便投放日本市場。金來食品公司是山東平度市的一家以韭菜加工為主的農業龍頭企業,角斜鎮派駐膠州半島的招商人員多次到公司推介角斜的農副產品。角斜人的誠意打動了“金來”的經營者,這家企業已決定在角斜投資500萬元建設速凍加工廠,加工角斜的韭菜直銷韓國。速凍加工廠建成后,韭菜將成為角斜蔬菜自營出口的“第一道菜”。香港潤農生化公司於2002年收購了角斜農藥廠后,角斜鎮為公司收購后的生產規劃、手續辦理和市場營銷提供了全程服務。公司老總有感於角斜人服務熱心、守信用,於2004年年底又註冊成立了南通海亞農產品開發公司,準備投資120萬美元開發加工角斜的農副產品,春節前,已有38萬美元到賬。
清雍正時期,名費家灘場,為十大鹽場之一。後有一鹽官到此巡視,見此難地傾斜呈尖角之勢,故名角斜。
民國時期,屬東台縣。1949年初,劃歸入海安縣。1956年3月,角西、灘河2鄉井入角斜鄉。1957年10月,來南、周庄2多併入角斜鄉。1958年10月,成立角斜人民公社。1983年10月,改為角斜鄉。1986年1月,撤鄉,改設角斜鎮。2000年4月,沿口鄉併入。2011年9月,老壩港鎮併入。
海安花鼓發源於角斜,是倍受海安民眾歡迎的民間文藝節日,花鼓戲多於傳統節日、廟會、集期上表演,祈禱太平,祝福豐收,表演灰諧、風趣,以丑見美,習慣以三人一組或五人一隊,表演時敲鑼打鼓,伴之歌舞,過去角斜花鼓的代表人物要數卞公公,老漢70多歲時扮演紅娘子仍惟妙惟肖。2008年作為北京奧運會的表演項目,向全世界展示了海安花鼓的魅力。
角斜民兵是一支具有光榮鬥爭歷史的革命隊伍,在革命戰爭年代他們積極參軍、參戰
角斜鎮景點
海安縣角斜鎮黨委政府以“兩治理一推進”主題教育活動為載體,以機關工作作風建設為抓手,不斷加強隊伍建設、改進工作方式、狠抓制度落實,積極打造一流的角斜機關,努力為角斜的發展提供保證。一是加強隊伍建設。圍繞加強和改進機關工作作風,要求機關各部門深入開展大討論,激發機關幹部的內在動力和工作熱情,讓機關幹部在帶領加快角斜發展的實踐中充當排頭兵,在各自崗位上發揮模範帶頭作用,自覺在日常工作生活中樹立起良好的工作作風。二是改進工作方法。把落腳點放在虛心接受社會評議和監督,深入查找在機關作風建設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上,採取“請進來、走出去、重評議、廣交流”召等多種形式,廣泛聽取群眾意見,不斷改進工作方法:一是請進來。利用各部門、各單位召開的各種業務會議,徵詢服務對象及幹部群眾對機關工作作風建設等多方面的意見和建議;二是走出去。要求機關工作人員深入基層,主動上門服務,一方面徵求他們對角斜鎮機關工作作風建設的意見,加強相互之間的了解和溝通;另一方面深入基層開展調查研究,幫助基層單位解決實際問題;三是重評議。向社會公開了機關作風建設舉報電話,設置了作風評議徵求意見箱,加大社會評議和社會監督的力度。4月下旬,鎮“兩治理一推進”領導小組向社會各界發放《角斜鎮機關作風評議表》450多份,徵求意見、建議15條;四是廣交流。各部門、各單位把大討論作為立足自身查找問題的主要方式,認真檢查本部門、本單位及本人在工作作風和工作方法上的不足和差距,既找出了作風建設上存在的突出問題,又提出了加強機關作風建設的具體措施。
三是狠抓制度落實。一是成立角斜鎮加強機關作風建設領導小組。下發《關於成立角斜鎮加強機關工作風建設領導小組的通知》文件。就加強機關作風建設召開了各部門、各單位的責任會議。二是完善政務公開制度。完善鎮政務公開欄,明確政務公開明細,強化對權力運行的監督制約。進一步強化政務公開的功能,落實好各項有利於加快發展、優化發展環境的一切政策措施。三是建立健全機關內部規章制度。出台了崗位責任制、首問負責制、服務承諾制等內部管理制度,增強機關工作人員的事業心和責任感,提高工作質量和效率。四是建立監督檢查制度。聘請5名原則性強的科級非領導職務幹部擔任機關效能建設監督員,對與群眾利益和經濟發展息息相關的窗口服務單位(行業)定期或不定期地開展明查暗訪進行監督,針對存在的問題提出意見和建議,並督促被評議單位認真整改。
角斜鎮始終堅持弘揚紅旗精神,發揚名鎮優勢,繼傳統、創新業、抓機遇、促發展、奔小康,經濟總量保持較快增長,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是角斜鎮歷史上經濟發展最快,社會事業推進實績最好,集鎮面貌改變最佳的時期。據統計,2008年完成工農業總產值51.7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為8276元。社會大局穩定,人民安居樂業。角斜鎮響亮地提出了“生態保護,經濟發展,社會和諧”發展思路,全鎮上下牢固樹立“環境優美就是資源,健康就是財富”的理念,做到既要“金山銀山”,更要“綠水清山”。2005年被評為南通市環境優美鄉鎮,2007年12月順利通過全國環境優美鄉鎮驗收。
城鎮建設
現有工業企業近百家,主要待業有絲綢、包裝、磁材、天鵝絨、漁網織造、化工、彩印、機械、織針、建材、工藝編織等,產品遠銷國內外。農業結構調整已見成效,“庭院經濟”享譽省內外,“金葉”牌韭黃與中國“超大”和“光遠”兩大公司聯姻,暢銷中國各地。糧棉油種植上水平,特種經濟作物上效益,家禽養殖上規模,先後榮獲中國青年科教示範項目“神家獎”和南通市“優秀農副業產品基地”稱號,各項社會事業全面發展,集鎮基礎設施配套齊全,民兵、文教、隆重、體育、計劃生育、社會治安等項工作全省領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