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船工業

造船工業

造船工業有悠久的歷史,但現代造船業是從19世紀以後才開始發展起來的。世界造船業的未來趨勢,從商船來說,仍將是向大型化、高速化、自動化的方向發展,多種類的專用船和兼用船將增加。中國現代造船工業始於19世紀中期。1865年在上海創辦了江南製造總局,製造軍火和輪船。

目錄

正文


從事建造船體、安裝發動機和整套的艤裝品,在造好的船舶上進行整修等作業的工業部門。
造船工業有悠久的歷史,但現代造船業是從19世紀以後才開始發展起來的。世界最初的鐵質船和鋼質船是1821年和1873年在英國建造。直到1956年以前,英國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造船國。1956年,日本造船量第一次超過了英國,而居世界第一位。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造船技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焊接建造完全取代了原來的鉚接建造,使很大一部分室外船台作業遷至室內作業,先焊成大型部件然後組裝。從而簡化了船體的生產工序,節約了鋼材和工時,大大降低了成本和船價。
由於技術進步,世界造船工業競相追求船的合理化、專業化、省勞動力和高性能化。結果不斷出現了大型、超大型的油輪礦石船,以及超高速的集裝箱船等等。這些船速度快、用人少,船員一般不超過30人左右。集裝箱船則既可大幅度節省裝卸時間,又便於海陸聯運
現在的專用船中有油輪、礦石船、液化氣船、運送汽車船、木材運輸船、化學藥品船等。兼用船中有油和礦石兼用船、礦石和散裝貨物兼用船、汽車和散裝貨物兼用船等等。這種傾向仍將繼續。
中國造船業歷史悠久,早在3000多年前的商代就出現了木質船。漢代木帆船已廣泛使用。明代鄭和(1371~1435)下“西洋”,率領擁有60多艘大海船和眾多輔助船的艦隊。當時中國的造船業居於世界前列。
中國現代造船工業始於19世紀中期。1865年在上海創辦了江南製造總局,製造軍火和輪船。從1865~1949年的80多年間,全國鋼質船舶總建造量只有50餘萬噸,平均年造6000噸。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后,船舶工業發展較快,由小到大,由修到造,由仿製到自行設計建造,由製造小型船舶到大中型現代化船舶,由為國內服務到擴大出口,逐步形成為從科研、設計、生產到配套的比較完整的船舶工業,能夠製造10萬噸級、修理7萬噸級以下的各種船舶。1985年,全國民用鋼質船舶建造量達166萬噸,為國防建設和經濟發展做出了重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