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國
戴國
徠戴國(?—公元前713年):西周至東周春秋時代的一個諸侯國,位置在今河南省商丘市民權縣東偏北處。國君子姓,爵位為侯爵。
戴國位於宋國與鄭國之間,鄭、宋兩國不和,戴國多受欺凌,春秋初期戴國勢力較弱,戴國實為鄭國附庸。
《左傳·隱公十年》載,公元前713年,蔡國、衛國隨從宋國伐鄭國,並乘機侵入戴國,一貫善謀的鄭莊公,抓住這一時機,在戴國圍殲了三國之師,又順便將戴國佔為己有。
(概述地圖所示:戴國在民權縣東北處)
周武王滅商后,為協調和牽制各方勢力,鞏固新建的大周王朝政權,分封子姓諸侯國,戴國即為其中一個諸侯國,國境位於今河南商丘市民權縣東北。
春秋初年,戴國位於鄭、宋兩強之間,國力較弱,常遭欺凌,此時的戴國實為鄭國的附庸國。
公元前713年,蔡、衛隨宋國伐鄭,乘機侵入戴國。
鄭莊公以救戴國為名出師,帶兵進入戴國,並在圍殲蔡國、衛國、宋國三國之師后順便滅掉了戴國。鄭囯侵佔戴國后,改名谷城。
戴國滅亡后,戴國國君後裔及其子民為紀念故國,遂以國為姓,成為戴姓的一支。
《左傳·隱公十年》載,前713年,鄭國打著周王的旗號,聯合列國進犯宋國,當時宋國的國王宋殤公聞聽聯軍來襲,跟司馬孔父嘉商議后決定向衛國求援,請求衛國進攻鄭國的都城新鄭以解宋國之危。孔父嘉連夜到衛國,將宋國珍藏的蟠虺紋曲銅鼎送給衛宣公。這蟠虺紋曲銅鼎,用黃銅製作,近一人高,上面飾著兩隻彎曲虺蛇,屬當時天下最精美的工藝品之一。衛宣公得到蟠虺紋曲銅鼎后,極為高興,當即同意出兵,派右宰丑同孔父嘉從小道出其不意,率軍直逼鄭都新鄭。
鄭國世子姬忽和大夫祭足見宋、衛軍突然來襲,急忙傳令守城。宋衛聯軍急攻數日,未見效果。孔父嘉對右宰丑說:“凡是襲擊,就應乘其不備,見好就收。要是這樣耗下去,鄭國大軍回救,我們到時候想跑也跑不了。臨近的戴國國君與吾國國君同為殷商後裔,大家同出一宗,我們不如借道戴國,安全撤回。我想,我們離鄭之時也就是鄭離宋之際。”右宰丑聽從他的話,派人去向戴國借道。戴國當時的國君戴叔慶父看到宋衛聯軍其勢洶洶,他錯誤地判斷宋衛聯軍是來侵犯戴國的,完全不相信孔父嘉只是借道回國而已,以為宋衛聯軍是以借道為借口來侵犯戴國的,便下令緊閉城門,嚴加防守。孔父嘉、右宰丑十分惱怒,便在離戴國都城戴城十里的地方紮營,輪番派兵攻城。戴國將士拚死固守,雙方互有傷亡,又成僵局。孔父嘉急忙派人前往蔡國搬兵相助。
這時候鄭莊公率聯軍攻克了宋國的郜城、防城等地,正要將矛頭指向宋都睢陽時,鄭國世子姬忽的告急信簡送到了鄭莊公手中。鄭莊公惟恐新鄭有失,急急撤兵回趕。走到半路,又接到世子姬忽的信簡,大意是都城新鄭已解圍,宋、衛兵馬移師攻打戴國去了。鄭莊公微微一笑道:“看來孔父嘉聰明一世,糊塗一時,目下宋國自顧不暇,哪還敢另惹是非?我們不妨來個將計就計。”於是命令公子姬呂、公孫姬子都以及大夫潁考叔、高渠彌等四位臣僚各率一支兵馬,分頭向戴國秘密進發。
宋衛聯軍正賣力攻打戴國,又請了蔡國軍隊前來助戰,滿指望很快就攻下戴國都城,誰知道戴國國家雖小,但全國軍民卻眾志成城,英勇頑強,拚死保衛自己的家園。宋衛蔡三國聯軍連續攻打了多日卻一點進展都沒有,正在一籌莫展之際,忽聽有人來報:“鄭國派公子姬呂領兵救戴國來了,目前已經進城了!”孔公嘉說:“戴國本來唾手可得,想不到鄭兵來助,這可如何是好?”右宰丑說:“戴國既然來了援軍,必然會有新舉動,我們先觀察一下城裡的動靜,再考慮對策。”兩位將軍正說話間,忽見戴城城牆上人頭攢動,一下子插滿了鄭軍旗號。姬呂全身披掛,站在城樓上高聲喊道:“多謝各位將軍的幫助,我鄭軍已經取下戴城了!”
原來姬呂回兵之時,先給戴國國君戴叔慶父去了一封書簡,說宋衛蔡三個大國實在太不象話,聯軍欺侮弱小的戴國,作為正義之師的鄭國一定要匡扶正義,維持法統,將出兵來救援戴國。戴國畢竟是個小國,經過宋衛蔡聯軍連日來的攻城,國內已經快撐不住了,而且就算一時守住,宋衛蔡畢竟是大國,這樣拖下去戴城遲早要被攻破的,國家就會滅亡。再加上本來戴國和鄭國就是友好鄰邦,多年來鄭國一直都在一定程度上充當戴國的實際保護者的角色,鄭軍正好在節骨眼上趕來,又欺騙戴叔慶父假裝說是領兵來救援戴國的,雖然其實是藉機佔領戴國。戴叔慶父想都沒想就答應了,鄭軍不費吹灰之力就進入了戴國的都城戴城(在今河南商丘民權縣與蘭考縣一帶),鄭軍進城后兵不血刃就佔領了戴國。國君戴叔慶父後悔不已,但事已至此,無可奈何,看看實在復國無望,戴叔慶父只好領著家眷,逃亡而去。戴國亡國后,戴國的原子民為了紀念國民團結一致抵抗宋衛蔡聯軍的英勇事迹和輕信狡詐的敵人的深刻教訓,遂以國為姓,全體姓戴,這也是當今戴姓來源的重要一支。
宋國孔父嘉、衛國右宰丑見鄭軍白白佔了戴國,肺都要氣炸了,齊聲說道:“我們和鄭國誓不兩立!”正說著,鄭軍自戴城派人送來戰書。孔父嘉、右宰丑當即批下迴文,約好第二天決戰。誰知當晚鄭軍突然襲擊三國聯軍營寨,宋衛蔡聯軍大敗,此役后,死裡逃生的孔父嘉憤憤地說:“從古至今,戰爭都有禮節。我們周禮中的軍禮規定,不打無約之戰,不追逃跑將領,不殺花白老人,不擊受傷軍士,不傷及無辜民眾。如今這規矩被鄭國破壞了,可惱呀!”逃走路上,孔父嘉又在思索:人無禮不生、事無禮不成、國無禮不寧,可有些小人為了獲取私利,去刻意破壞這禮,鄭莊公就是個破壞禮法的小人啊!正是鄭莊公的陰謀詭計滅掉了戴國。
戴國 | |
國君姓氏 | 子姓 |
爵位 | 侯爵 |
國都 | 戴城,治所在今河南省商丘市民權縣東偏北 |
開國君主 | 不明 |
始祖 | |
興亡年代 | 不明 至魯隱公十年(前713年) |
滅亡原因 | 被鄭國鄭莊公所滅 |
史書記載 | 《左傳·隱公十年》 、《通志·氏族略》、《左傳》 |
國君稱號 | 姓名 | 備註 |
戴平公 | 子某公 | 戴國第一任國君 |
戴叔朕 | 子朕 | 戴國第二任國君,戴平公之子 |
戴叔慶父 | 子慶 | 戴國第三任國君,戴叔朕之子 |
此後世系不明,前713年被鄭莊公所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