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產感染

流產感染

流產感染指做完流產手術后陰道流血時間過長、有組織殘留於宮腔內而引起宮腔內感染,嚴重時感染可擴展到盆腔、腹腔甚至全身,併發盆腔炎腹膜炎、敗血症及感染,生休克等,此種情況禰為流產感染。

臨床表現


流產後陰道不規則流血,量時多時少,色暗紅污穢、腥臭,小腹疼痛。發熱、惡寒、全身不適、神疲乏力。舌質紅,苔黃膩,脈滑數或弦數。

中醫治療


五味消毒飲合大黃牡丹皮湯
野菊花12克,金銀花30克,蒲公英12克,天葵子12克,紫花地丁12克,大黃18克徠,牡丹皮9克,桃仁12克,冬瓜30克,芒硝9克。水煎服。
口燥咽干者,加生地黃12克,麥冬12克,梔子12克。

西醫治療


治療原則為積極控制感染,儘快清除宮內殘留物。若陰道流血不多,應用廣譜抗生素2~3日,待控制感染后再行刮宮。
若陰道流血量多,靜脈滴注抗生素及輸血的同時,用卵圓鉗將宮腔內殘留組織夾出,使出血減少,切不可用刮匙全面搔刮宮腔,以免造成感染擴散術后應繼續給予廣譜抗生素,待感染控制后再行徹底刮宮。
若已合併感染性休克者,應積極搶救休克。若感染嚴重或腹盆腔有膿腫形成,應行手術引流,必要時切除子宮。

影響


人工流產是避孕失敗的補救措施,雖然手術簡易,術后恢復較快,但難免也有併發症的出現。比較常見的是流產後的感染,多由於術前有性生活史,或術中消毒不嚴等因素造成。術后3~4天可出現下腹疼痛,陰道不規則流血;有的還有畏寒發熱,陰道分泌物有臭味。
炎症可波及子宮內膜、輸卵管、盆腔組織和腹膜。治療不及時可變為慢性,表現月經過多、經期延長、白帶增多、小腹脹痛不適。所以術前一周不應有性生活史,術中注意無菌消毒,一旦發生應及早、足量、聯合使用兩三種抗生素。
人流后感染還可造成宮頸、宮腔粘連,由於術中損傷術后感染引起,表現為術后閉經或月經稀少、周期性下腹脹痛、繼發性不孕。發生后可用子宮探針分離宮頸、宮腔粘連,放入節育環或油紗條防止再粘連。還可採用人工周期療法,使子宮內膜規則地增生、脫落,防止再度粘連。如果粘連不及時治療,將阻塞卵子精子運行和受精卵著床過程,最終導致不孕症。

注意事項


1、注意外陰衛生:所用衛生巾、衛生紙應選用合格產品,衛生巾要勤換;內褲應每日清洗。
2、術前1周及術后恢復期間不宜有性生活。術中應嚴格無菌操作。
3、注意休息,避風。術后不宜過勞,不宜接觸冷水。
4、注意飲食:維生素A可維護組織的健康,促進修復。蛋白質在感染的預防中不可缺少,大豆、各種肉食、蛋、奶乃至五穀都能提供蛋白質。
5、對存在宮腔感染誘因者,給予預防感染措施。
6、取半卧位,可使炎症滲出液局限於直腸子宮陷凹,防止感染擴散。
7、注意監測體溫,必要時在醫師的指導下使用抗生素抗感染治療。
8、一旦發生應及早、足量、聯合使用抗生素,以避免炎症波及子宮內膜、輸卵管、盆腔組織和腹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