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調桄桄

陝西省漢中市地方傳統戲劇

漢徠調桄桄,陝西省漢中市地方傳統戲劇,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漢調桄桄,又稱漢調秦腔、南路秦腔、桄桄戲,是明代末年關中秦腔傳入漢中地區與當地方言和民間音樂結合而形成的梆子聲腔劇種,流行於漢中各縣區,併流傳到安康、湖北、川北、隴東等地。漢調桄桄的唱腔既有秦腔的高亢激越之美,又有陝南地方音樂優雅柔和之美。

2006年5月20日,漢調桄桄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遺產編號:Ⅳ—17。

歷史淵源


傳承人在表演
傳承人在表演
漢調桄桄作為民族戲劇,經過了漫長的萌芽、孕育,及宋代形成,進入繁榮、發展時期。漢調桄桄供奉楚莊王,不同於秦腔以唐明皇為庄王,這說明信仰的地域特色及源泉。從文獻和出土文物中可以發現某些端倪。
西漢時,出生於城固縣的外交家張騫西域諸國帶回胡茄、琵琶等樂器以及鼓吹樂“摩河兜勒”曲等,為戲曲音樂提供了借鑒。
唐德宗、僖宗逃難漢中,推動了參軍戲對漢中的影響。
宋韓億知洋州寫有記載西鄉、城固、洋縣戲劇活動的詩句“夜月人家奏管弦”“喧闐鼓吹迎神社”。蔡交知洋州有“郡官設幔帳樂與民同樂“的記載。陸遊更有從軍南鄭“華燈縱搏聲滿樓,寶釵艷舞光照席。琵琶弦急冰雹亂,羯鼓手勻風雨疾“等詩句。宋時略陽縣老廟、財神廟已各建戲樓一座。
民間藝人表演漢調恍恍
民間藝人表演漢調恍恍
洋縣城隍廟戲樓建於明洪武四年(1371年),傳統習俗每年農曆八月初二廟會中有兩個戲班在此樓賽演,每天三場,中午、下午各在邊台賽演,晚上在中台唱“攆台戲”,一家一折配演直到天明。這都證明了漢調桄桄在漢中戲劇的早期孕育和發展。
明朝萬曆年間(1573—1620年),老秦腔傳入了漢中地區。清朝乾隆年間(1736—1795年),洋縣一帶的秦腔藝人借用當地的方言、山歌、小調等,豐富了原來的唱腔曲調,使老秦腔的音調、風格不再像秦腔那樣高昂激越,那樣強烈急促,而變得柔和細膩、纏綿悠揚了。從而,就形成了漢調桄桄這個富有地方特色的劇種。

文化特徵


腔調

漢調桄桄劇照
漢調桄桄劇照
漢調桄桄的唱腔屬板腔變化體,既有秦腔的高亢激越之美,又體現出陝南地方音樂優雅柔和的特點,旦角唱腔高昂,講究唱“硬三眼調”;花臉擅用“犟音”,聲高八度,多以假聲演唱,尾音拖腔較長,人稱“老少配”。唱腔的板路包括二流、慢板、尖板、攔頭等多種,且有“軟”、“硬”、“快”、“慢”之分。“軟”為表現悲涼情緒的苦音,“硬”為表現欣悅情緒的歡音,“快”為快板,“慢”為慢板。

樂器

漢調桄桄的伴奏有文、武場之別,文場原以蓋板二弦為主奏樂器,后改為板胡,另有京胡海笛、三弦等與之配合;武場使用尖鼓、平鼓、鉤鑼、鐃鈸、梆子、牙子、木魚等打擊樂器。

技巧

校園藝術節
校園藝術節
漢調桄桄的表演追求大幅度誇張,有“箍桶”、“撒蓮花”、“耍椅子”、“棍架子”、“吊毛蓋”、“變臉”、“換衣”、“揣火”等許多獨特的技巧,還有不少刀槍、棍棒、拳腳、騰翻的特有身段。民國以前,漢調桄桄演出時,生、凈均不穿靴,常穿草鞋演出;旦角面部搽粉,頭上插花即可出場。其服飾和化裝雖簡單,唱工卻十分講究,當地人習慣於夜聽十里大調,且聽遠不聽近,名為“燕過梁”。

行當

漢調桄桄的行當,過去只分生、旦、凈、末、丑五大類。在劇團演出人員緊缺的情況下,小生、小旦可互補,大凈要帶演老旦戲,二花臉要帶演彩旦戲,丑角包演雜角。隨著歷史的推進,劇目的豐富,觀眾欣賞要求的提高,行當隨之擴大,角色分配更細。藝人們統稱“八大行”,即一凈、二末、三生、四旦、五丑、六老、七小、八雜。

代表劇目


漢調桄桄劇目豐富,傳統劇目有七百多個,其中本戲五百六十多本,摺子戲一百七十多出,其中《劉高磨刀》、《鑌鐵劍》、《夕陽山》、《水灌晉陽》、《紅纓披》等百餘種劇目為漢調桄桄所獨有,《帝王珠》、《無影劍》、《呢喃閣》、《草坡面理》等劇目在其他劇種中已經失傳或殘缺。

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漢調桄桄作為漢水流域尤其是漢水上游地區的傳統地方戲,在傳承華夏民族共同的價值體系和準則的同時,又體現了該區域獨特的地域文化特徵,地理環境的影響和地域文化的熏染使漢調桄桄有了屬於自己的獨特的精神內涵及聲腔、音樂、表演程式等等,依然有其存在價值與認識價值。

保護現狀

近年來,漢調桄桄觀眾日漸減少,班社、劇團紛紛解體,藝人流散,傳統劇目、曲牌、表演技藝已經或即將失傳。目前僅有南鄭縣一個劇團還在維持演出,仍面臨經費困難、人才青黃不接的窘境,難以長久堅持下去,須採取切實可行的措施予以搶救和保護。

傳承人物

陶和清,男,漢族,1940年生,陝西南鄭人。
許新萍,女,漢族,1941年生,陝西城固人。
張天明,男,漢族,1940年生,陝西洋縣人。
漢調桄桄劇照
漢調桄桄劇照

保護措施

漢調桄桄《韓信拜將》
漢調桄桄《韓信拜將》
南鄭縣解決了縣桄桄劇團學員的工資待遇問題,從根本上解除了傳承人隊伍的後顧之憂。2009年,在南鄭縣委、縣政府的支持下,劇團演員工資由每月480元提高到1500元;2011年7月1日始,南鄭縣桄桄劇團被列為全額財政撥款事業單位。2011年後再次調整到3000多元。
1986年,南鄭縣桄桄劇團舉辦戲訓班,培養青少年演職員40人。從全縣小學畢業生中選拔了60名14歲左右的學生,在縣職教中心開設了漢調桃桃戲劇培訓班,聘請專業老師,按照戲劇人才培養的規律,為漢調桄桄培養新一代傳承人。2013年,招收以小學生為主的60名學員,集中在縣職教中心辦學,學制三年,為桄桄戲劇培養造就後繼人才。
南鄭縣縣財政列支18萬元專項資金,為全縣90名縣級非遺保護項目代表性傳承人每人每年發放2000元傳習補助經費。2013年,經,南鄭縣委宜傳部推薦,《韓信拜將》獲陝西省省委宣傳部文化項目扶持資金50萬元。
在南鄭縣縣文化館、漢山鎮高庄村、黃官鎮水井村設立了非遺傳習館,定期組織開展傳習活動,鼓勵老藝人帶徒傳藝。2014年,劇團搬進了政府修建的新劇場。

社會影響


榮譽表彰
2002年,新編歷史劇《千金買笑》獲陝西省第三屆藝術節十項大獎。
重徠要演出
2017年9月29日至10月6日,漢中南鄭區漢調桄桄亮相於北京中國戲曲文化周。
重要活動
1951年春,由同樂、聚樂、協和三個班社的藝人成立了南鄭縣新民劇社。1951年6月25日開演,後幾經更名,發展為南鄭縣桄恍劇團,至今成為漢調桄桄劇種唯一。傳承演出的專業劇團。
衍生作品
2011 年,《個性化漢調桄桄郵票珍藏冊》發行,2012 年印發20張《漢調桄桄明信片》。
2012年,張昌文和魏義友主編的《漢調桄桄》(志書)由陝西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
2013 年,出版新編桄桄歷史劇《千金買笑》音響製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