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3條詞條名為黃若的結果 展開
黃若
音樂家
祖籍瓊海的黃若出生於1976年,黃若是被譽為繼譚盾、盛中亮、陳怡等旅美作曲家之後的第二代在美國樂壇冉冉升起的華裔作曲家和指揮家。
祖籍瓊海的黃若出生於1976年,6歲起跟隨母親來到任教於廣東音專(星海音樂學院的前身)的父親身邊。12歲,他考入
上海音樂學院附中就讀,師從鄧爾博教授。1995年,黃若連獲瑞士國際音樂電影節亨利·曼希尼大獎和美國歐柏林作曲一等獎,同年從上海音樂學院赴美領獎。後來,黃若更憑藉優異的成績拿到了歐柏林大學音樂學院的錄取通知書,那年他正值18歲。學成后的他一直在歐美樂壇耕耘,頻頻獲獎並擁有了自己的樂隊。
黃若曾被《華爾街日報》評價為“具有極度衝擊力和實力的年輕作曲家”,對於“衝擊力”的理解,黃若對記者說,那應該是一種感染力,以及令人耳目一新的感覺。就像《和——與梁祝對話》那般,與主題“梁祝”的主旋律既相似又相異,既環環相扣又不喧賓奪主,富有濃郁現代風格的曲調令人感覺欣悅。“對於我來說,出國深造是去學習技術的,至於情感則更多地來源於我的內心,這才是音樂的靈魂所在。”黃若說。近年,黃若更是“跨界”到指揮家的領域,沉醉其中。
上海之春國際音樂節,以小提琴協奏曲《梁祝》誕生50周年紀念音樂會為開幕式演出,以表達對這部中西合璧的藝術經典的敬意。在這台富有意義的音樂會的開始,一曲名為《和--與梁祝對話》的交響序曲,以獨特神秘的現代感,切入華裔作曲了與現場觀眾的深情對話。
這首短短12分鐘的序曲里有《梁祝》的影子與靈魂,但絕不喧賓奪主,為之後上場的《梁祝》做了完美的銜接和鋪
黃若
4月28日,從美國應邀回到上海參加音樂節的黃若在接受海南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梁祝愛情故事和粵劇《帝女花》中長平公主與周世顯的凄美愛情結局有著異曲同工之處,音樂上的“和”有著多重意義,是以一種現代人的角度思考前人,理解過去。
黃若在西方樂壇掀起一陣陣音樂風,其影響力不僅滲透到西方世界,在華人音樂圈也佔有重要地位。他的名字與越來越多在音樂節舉足輕重的人物聯繫在一起,不但與“亞洲樂壇天王”王力宏成為好友並惺惺相惜,更被西方樂評人士比作“譚盾之後華人最優秀的作曲家”。每年100多場的個人專場音樂公演,讓他的音樂迅速在歐美贏得美譽。
黃若心目中擁有著一個最樸實的願望,就是想令更多買不起門票的老百姓,也能欣賞到自己的音樂。他說美國曾將票價昂貴的歌曲拍成電影並在電影院中放映,目的就是為了要讓更多人以低廉的票價就能接觸和感受到這種文化,他認為這種做法很值得鼓勵。他之前在海南舉辦了一場義演音樂會。“那是一場不需要門票的演出,聽眾熱情深深觸動了我。好的音樂應該令更多人感受到。”
祖籍瓊海的黃若1976年出生於三亞林旺鎮。當時,父親黃英森正在廣東音專(星海音樂學院前身)任教,是廣東音樂界享有聲譽的音樂教育家,曾擔任星海音樂學院音樂教育系主任。1982年,6歲的黃若和母親黎良金終於來到父親的身邊,接受父親最早的音樂啟蒙教育。12歲那年,黃若考入上海音樂學院附中就讀,師從鄧爾博教授。1995年,黃若
黃若
2001年,黃若在歐柏林修完全部學業,離家6年之後的畢業典禮上,黃若才第一次在美國見到自己親愛的父母。6年來,只有苦讀才能沖淡離家之苦。兩個月後傳來好消息:經過嚴格的考試,黃若又進入有著“音樂界哈佛”的朱莉亞音樂學院,攻讀碩士與博士學位,成為這所著名的學府唯一的華裔作曲博士。
朱莉亞音樂學院是大師輩出的地方,從這裡走出去的華人學子還有大提琴家馬友友、鋼琴演奏家郎朗等。黃若兼具作曲家和指揮家的獨特稟賦,無疑給這座著名音樂學府增添異樣光彩。如今,黃若同時在朱莉亞音樂學院和紐約州立大學執教,他突顯的音樂成就和純熟的英語,實現了多年來華人音樂家站在西方知名音樂講台上的夢想。
天性單純樂觀的黃若比一般的音樂家骨子裡具有更深厚的中國文化素養,這對他創作出大氣象的音樂作品提供了先天優越的條件,也避免了一些無根的創作。
“我成長在中國剛開始風行穿牛仔褲的時代。我不但接觸了巴赫、斯特拉文斯基,還有披頭士、邁克·傑克遜以及搖滾。對於我來說,古典、民間音樂、乃至搖滾對我都有很強的吸引力。我從沒有把自己的創作局限在某一個特定的領域”。黃若坦誠地說。
1995年到美國深造后的黃若,學成后一直在歐美樂壇勤奮耕耘,他頻頻獲獎並擁有了自己的樂隊。每年100多場的個人專場音樂會公演,讓黃若的音樂在西方樂壇掀起一陣陣旋風。2003年,他的音樂會被《紐約時報》評為“全美年度十大音樂盛事”之一。《華爾街日報》評價黃若是“具有極度衝擊力與實力的年輕作曲家”。
近年來,他頻頻巡迴於美國、香港、上海、廣州、北京、海南之間,為電影譜曲,為音樂學院講課。不停地交流與吸收,讓他的生命豐富多彩,也為他的音樂創作增多了融會貫通的元素。
西方樂評人士將黃若比作譚盾之後華人最優秀的作曲家。“譚盾是黃若敬重的前輩音樂家,也是他音樂上的良師益友”。而作為音樂家的父親黃英森對兩人的音樂這樣比較:
譚盾和黃若是兩個不同時代背景長大的音樂家,1957年出生於湖湘的譚盾1980年代中期就到美國留學,接受了西方音樂元素的熏陶。譚盾的作品多注重視聽感受,譚盾善於將東西方音樂進行融合,《卧虎藏龍》中以非洲鼓伴和中國音樂,而在歌劇《馬可波羅》中,他卻把西方歌劇與中國京劇唱腔結合起來,創造了一種全新的歌劇語言,給國際樂壇帶來的震動至今猶有餘響。
黃若則是攜帶著中華文明的文化因子,卻又在美國這樣多文化交匯的地區成長的新一代作曲家。他15歲就到美國,接受美國最頂尖的音樂教育,而他的創作卻以古典樂曲為主,也創作一些電影音樂和流行樂。也許由於現代音樂技術手段的特性所至,他也創作一些趨向於理性、意象、遠古蠻荒、渾沌初開,或邊塞土風等的作品。他的《傷逝》、《分歧》等題材,大多遠離現實,甚至使人感到玄虛莫名,無法撲捉具體的音樂形象。
與在美國的上一代華裔作曲家不同的是,黃若的創作少有刻意表達民族標籤和政治意味的痕迹,他的創作理念更為開放、現代、隨性,更多是表達一種開放式的文化融合觀念。對於黃若來說,各種類別的藝術都是可以相互交叉的。嘗試不同形式的聲、光、色以及舞台等組合形式,更加能夠拓展他創作的思維和空間,讓他在視覺和聽覺的想像力和靈感中飛翔和馳騁。
“紐約是一個變化多樣的城市,紐約的人才濟濟。有人搞音樂是為了謀生,也有人是為了愛好。對於我來講,我絕對不會單純為了謀生去作曲,我是因為熱愛才去作曲。”黃若說,作為一名作曲家,最難克服的是要耐得住寂寞和物慾的誘惑。因為作曲需要你全身心的投入,不能考慮它將帶來的經濟利益。正因為懷有這樣的生活態度,黃若的作曲都具有一種空靈的遊刃有餘的意味,在一個狂躁的年代保持自己清潔的精神,堅守著神聖的音樂理想。他的勤奮和苦讀,他的成就和榮譽,卻未曾改變他的質樸和童真。
黃若是一個來自熱帶的孩子,陽光燦爛,對周圍人的關切自然而然,讓人溫暖,歡喜。用溫暖、歡喜來形容黃若的音樂也許比較穩妥。
5月15日,在上海之春國際音樂節即將落幕的前夜,黃若在美國紐約接受了海南日報記者的越洋採訪。他時而用純正的英語,時而用地道的瓊海話交替著講述他的音樂和夢想。他說,與《梁祝》的對話,就是他與傳統的對話,與西方的融合。《紐約時報》把譚盾評為“國際樂壇最重要的十位音樂家之一”,之前曾把他罵得狗血噴頭:“這個中國人為什麼一定要讓我們把啤酒和葡萄酒混到一塊喝呢?為什麼一定要把小提琴寫成像京胡的樣子呢?”
“即使在西方也曾經有很多人說,東方就是東方,西方就是西方,這兩者從來就不可能搞在一起”,黃若沉靜地說,多年來,中國藝術家一直在孜孜不倦地探求一條逾越東西方文化鴻溝的道路,這種對話漫長而艱難,但突破這些隔閡卻很值得。藝術的純粹與融合之間的爭論一直沒有停止過,融合要不意味著新的生命力,要不什麼都不是。黃若堅信自己已經走在譚盾曾經走過的路上。一切都會如期發生,只要探索永不止步。
他的音樂跨越傳統與現代、東方與西方;他的音樂既開放又理性,既單純又細膩,在歐美一度颳起陣陣旋風。西方樂
黃若
他是祖籍海南的青年美籍華裔音樂人黃若。
“中國藝術家一直在孜孜不倦地探求一條逾越東西方文化鴻溝的道路,這種對話漫長而艱難,但突破這些隔閡卻很值得……”在近日舉行的上海之春國際音樂節上,黃若正是以風格獨特的交響序曲《和--與梁祝對話》,完美演繹了他“與傳統的對話,與西方的對話”。
黃若的作品都具有一種空靈的遊刃有餘的意味。和每一位背井離鄉探索知識的孩子一樣,黃若說,若真要去衡量得失,那便是必須忍受與親人分隔的離家之苦。但他表示並不後悔,因為明白有放棄才有收穫。
如今學音樂已從“小眾教育”,變為幾乎每位家長都願意大掏腰包的“大眾教育”。黃若認為這樣很好。“但是在專註於音樂培養的同時,家長們最好採用‘open-mindind’的教育方式,就是說不要強迫孩子死彈琴,而要擴寬眼界。”他說,“在國外,大多數學音樂的孩子都是多向發展的,他們既可以是很優秀的音樂家,同時也是一個優秀的畫家或者廚師,不同方面知識的掌握,對於音樂的領悟都有一種促進作用。”
黃若是被譽為繼譚盾、盛中亮、陳怡等旅美作曲家之後的第二代在美國樂壇冉冉升起的華裔作曲家和指揮家。他每年有100多場的音樂會公演。2003年,黃若的音樂會曾被《紐約時報》評為“全美年度十大音樂盛事”之一;《華爾街日報》評價黃若是“具有極度衝擊力與實力的年輕作曲家”,《華盛頓郵報》、《芝加哥論壇報》、《費城探尋者報》、《阿姆斯特丹人民報》等都曾對黃若的音樂發出驚嘆之聲。
黃若現任紐約州立大學作曲系教授,他在海南接受記者採訪時介紹,四川地震后,他創作的歌曲《傷逝》,主要表達對逝者的懷念和對生者的鼓舞,既蘊含著中國樂曲韻調,又要能夠引起世界人民的共鳴,充分發揮音樂作為“國際使者”的力量,讓聽者感同身受。
黃若的作品被費城交響樂團、朱莉亞音樂學院交響樂團以及美國作曲家交響樂團等諸多歐美著名室內樂團演奏。其創作的音樂也在歐美許多音樂廳如卡內基音樂廳、荷蘭音樂大廳等演奏,風靡歐美。近年來,黃若在西方樂壇掀起一陣陣旋風,其影響力不僅滲透到西方世界,在華人音樂圈也佔有重要地位。
黃若祖籍海南瓊海,1976年出生於三亞,4歲隨母遷離海南。其父黃英森是廣州星海音樂學院教授,曾任該院音樂教育系主任。黃若極有音樂天賦,4歲開始學鋼琴,並以特異的音樂感悟力及演奏水準,考進了上海音樂學院附中就讀,師從鄧爾博教授。1995年,黃若連獲瑞士國際音樂電影節亨利·曼希尼大獎和美國奧柏林作曲一等獎,同年從上海音樂學院赴美留學,就讀於俄亥俄州奧柏林音樂學院,取得學士學位。其後,又進入全美最高音樂學府朱莉亞音樂學院取得碩士學位和博士學位,專修作曲和指揮。有著“音樂界哈佛”的朱莉亞音樂學院,走出的大師包括世界女高音芮妮·弗萊明、小提琴家伊扎克·帕爾曼、平夏克·祖克曼、大提琴家馬友友,而黃若,則是這所著名的學府唯一的華裔音樂博士。
黃若的創作以古典樂曲為主,但也創作一些電影音樂和流行樂。天性單純樂觀的黃若在與記者的交談中,不時發出爽朗的笑聲,讓人深受感染。
黃若由於家學淵源,他比一般的音樂家骨子裡更具有中國文化元素,這對他創作出大氣象的音樂作品具有先天優越的條件。他的作品中,光是曲名你就能看到中國文化對他的潛在影響。他的代表作之一《無言》來自南唐李後主的原詞:“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黃若創作的“協奏曲”則是一種聲音的盛宴。
他的創作中,不同形態的聲音相互交融並存,流露出來的大師氣魄尤其受到紐約樂評人的稱讚。在作品中,黃若不追求純粹中國的旋律與調試,而是把握住關於音樂的精神層面的界定,在音響的狂亂舞動中體現中國式的韻律,但同時又有西方的審美情趣,行走在東西方文化之間的黃若對此似乎駕熟就輕。他演奏的古曲《滿江紅》,並不拘泥於現成的詞與曲,而更多地將字句和樂曲拆開,融合在他的音響世界中,樂曲終止在“空悲切”的“空”字上,更多地體現了作曲家對這段歷史的感嘆與惋惜。
職務/職稱:教授、博士生導師
所在單位:北京理工大學機械與車輛工程學院 熱能與動力工程系
學科方向:動力機械及工程
研究方向:內燃機渦輪增壓與排放控制,葉輪機械及轉子動力學
社會兼職:中國內燃機學會基礎件分會副主任、中國兵工學會高級會員
黃若教授,於1983年7月畢業於北京理工大學車輛發動機專業,長期在國防系統從事車輛動力技術及管理工作,1995年底任某廠總工程師,1999年晉陞研究員級高級工程師,2005年轉為教授。先後主持省、部級重點產品開發、工藝科研、技術引進等十幾個項目,1995年至2001年主持工廠國防重大科研“一二三”工程,國防重點技術改造“三0”工程、國防重大專項“9910”項目。獲省、部級與國防科技進步獎4項,1998年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2001年獲中國兵工學會第六屆青年科技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