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扎克·帕爾曼
著名小提琴家
伊扎克·帕徠爾曼(Itzhak Perlman,1945年8月31日),男,以色列著名小提琴家。
4歲時因患小兒麻痹症成為終身殘疾。自幼表現出酷愛音樂的天性,十歲上電台演奏,後進入特拉維夫音樂學院學習。1958年曾赴美國參加“埃德·沙利文表演節”演出,移居美國後進入朱利亞特音樂學校。
伊扎克·帕爾曼(ItzakPerlman),1945年8月31日生於以色列特拉維夫,曾就學於特拉維夫舒拉米特學院,師從麗維卡-古爾德加爾特,後進入紐約朱利亞特音樂學院,師從著名的提琴教授伊萬-給阿拉米安和多羅茜-迪蕾。
1958年,13歲的帕爾曼在埃的-蘇里文的節目中演奏《野蜂飛舞》而一舉成名;
1964年,帕爾曼獲得了著名的萊溫特里特國際小提琴比賽的大獎,但讓他見諸報端倒不是因為他所獲得大獎,而是因為,在領獎的同時,他的瓜爾乃里GESU提琴在後台失竊,這把琴是朱麗亞特音樂學院貸款給他的,好在,後來這把琴在一間當鋪中被找到,失而復得。
199徠1年,他為EMI公司古典系列唱片錄製的《肖斯塔科維奇第一小提琴協奏曲》和《格拉祖諾夫小提琴協奏曲》獲得了該年度的格萊美大獎;
1996年帕爾曼於美國波士頓交響樂團合作錄製的《美國專輯》再次獲得了格萊美大獎。
馬友友和小提琴家伊扎克·帕爾曼
1993年,帕爾曼同馬友友、弗雷德里克-馮-施塔德一起隨同波士頓交響樂團參加了在布拉格舉行的紀念德沃夏克的演出。
帕爾曼有一雙靈活的大手,可以在提琴上任意隨行,他耳音極好。帕爾曼4歲因患小兒麻痹症下肢癱瘓,所以只能坐著演奏,但這並沒有影響他靈活的雙手創造無以倫比的天音,他的演奏音色豐富,風格獨特,對音樂有著他自己獨到的理解。
在舞台上吸引無數的觀眾的同時,帕爾曼是一位熱情的教師,他把很大一部分精力投入到對下一代音樂家的教育之中,他在紐約東漢普頓舉辦的《帕爾曼音樂項目》旨在為青年學生提供最高層次的音樂指導。這個音樂教育項目還為青年藝術家們提供了相互交流的天堂,參加這個教育節目的年輕人的年齡從11歲到18歲不等。
1999開始,帕爾曼在朱麗亞特音樂學院任教。帕爾曼是非常多產的錄音藝術家,在他的生活中,他的家庭扮演著極為重要的角色。帕爾曼與他的夫人托比住在紐約,托比本人也是著名的小提琴家,帕爾曼音樂項目就是由托比首先發起的。他們有5個孩子,諾亞、納瓦、拉米、麗歐拉和阿里愛拉,其中,拉米在大都會歌劇院的童聲合唱團中演出。帕爾曼曾經是《勤儉美食家》電視節目的特約嘉賓,而且,帕爾曼擅長烹飪。
作為無可爭辯的頂級小提琴演奏家,對於古典音樂家而言,帕爾曼享有著,絕無僅有的"超級明星"的殊榮。人們不僅熱愛他的音樂天才,更熱愛他的魅力、他的人性,全世界的觀眾對帕爾曼的肯定,也不僅僅在於他無懈可擊的演奏技巧,更多的是因為通過音樂的溝通,帕爾曼帶給人們的歡樂。帕爾曼與SONY公司製作的最新的專集《古典的帕爾曼:狂想》,同他錄製的室內樂、交響樂和電影主題音樂一樣,獲得了小提琴家錄製唱片的最好銷量。
1945年,帕爾曼生於以色列,並在特拉維夫音樂學院接受了最初的提琴教育,後來,他來到美國,1958年通過蘇 里文"秀"的節目,一下被推到了世界音樂舞台的前沿。在朱麗特音樂學院跟隨加來米安和多羅茜-迪蕾,並在1964年,獲得了萊文特里特比賽的殊榮,並就此開始了他在全世界範圍的音樂生涯。自此,在世界各地,帕爾曼在各種不同的音樂會、藝術節上同世界上所有著名的交響樂團合作演出。1987年,帕爾曼加入以色列愛樂樂團,並對布達佩斯和華沙進行了歷史性的訪問,這是以色列愛樂和帕爾曼本人對東歐社會主義國家的首次訪問演出。還是同以色列愛樂合作,1990帕爾曼完成了對前蘇聯的訪問演出,演出在莫斯科和列寧格勒獲得了空前的成功。
伊扎克·帕爾曼近照
帕爾曼的唱片一直身居"銷量最高排行"之列,他已經獲得了15次格萊美大獎。在SONY古典的麾下,帕爾曼錄音製品的曲目範圍廣泛,並且同許多著名的藝術家合作過,比如:伊薩克-斯特恩、吉他演奏家約翰-威廉斯、波倫波伊姆、指揮家祖賓-梅塔、小澤征爾、朱麗亞特弦樂四重奏等。帕爾曼最近的錄音包括兩張通俗的電影音樂專集《電影小夜曲》和《電影小夜曲2:金色時代》,都是由5次奧斯卡最嘉音樂得主約翰-威廉斯指揮,都是在布拉格進行的錄製。帕爾曼還出現在指揮台上,他的指揮更讓他的樂迷們興奮激動。同時作為指揮家和獨奏家,帕爾曼已經同芝加哥交響樂團、費城交響樂團、達拉斯交響樂團、底特律交響樂團、休斯頓交響樂團、匹茲堡交響樂團、西雅圖交響樂團、多倫多交響樂團,在拉維尼亞藝術節、莫扎特藝術節演出,並同聖包羅室內樂團、紐約室內樂團、以色列愛樂樂團等進行過合作。2000年1月,他被任命為底特律交響樂團的首席客座指揮,並於2001年9月正式上任。
眾多的媒體和研究機構對帕爾曼備加關注,因為他在藝術成就和我們所處的這個時代的人文精神中佔據的重要地位。1980年4月《新聞周刊》把他作為封面人物故事進行報道,1981年,《美國音樂雜誌》在它的《音樂與音樂家目錄》中,把帕爾曼作為年度最佳音樂家刊發在該雜誌的封面上。包括美國的哈佛大學、耶魯大學等在內的著名大學相繼授予帕爾曼榮譽學位。1986年,美國總統理根向帕爾曼授予"自由勳章",2000年,美國總統柯林頓向帕爾曼頒發了"國家藝術勳章"。
在電視領域,帕爾曼通過各種電視節目的製作,為成千上萬的觀眾帶去了歡樂和藝術的啟迪。他所參加過的節目不勝枚舉,諸如:THELATESHOWWITHDAVIDLETTERMAN,SESAMESTREET,PBS系列中THEFRUGALGOURMET,TONIGHTSHOW,GRAMMYAWARDSTELECASTS,以及在林肯中心舉行的現場直播節目等。1992年PBS公司根據帕爾曼隨同以色列愛樂樂團對前蘇聯進行訪問而拍攝的音樂記錄片《帕爾曼在俄羅斯》,獲得了EMMY大獎的最佳記錄片獎。1994年,帕爾曼作為嘉賓參加了THETHREETENORS,ENCORE!,該演出在洛山磯的道吉體育場進行,對全世界進行了直播,億萬觀眾再一次目睹了帕爾曼的風采。
在帕爾曼引以自豪的成就中,有一項是與著名的電影音樂作曲家約翰-威廉斯合作,在著名電影導演斯皮爾博格導演的影片《辛德勒的名單》中,擔任音樂的獨奏部分,該片和該片的音樂同時獲得了奧斯卡獎項。
1995年,為慶祝帕爾曼50歲生日,帕爾曼在倫敦演出了四場系列音樂會,演奏了最主要的著名提琴協奏曲,同年,帕爾曼成為當年的\"EMI年度藝術家\",並且,作為提獻給當代最著名的錄音音樂家,出版了帕爾曼的作品合集。1995年,帕爾曼、馬友友、巴倫博伊姆與柏林愛樂樂團合作錄製了貝多芬的三重奏協奏曲,該錄音隨後由EMI公司進行了全球發行。
帕爾曼演奏的曲目範圍涉及幾乎所有的標準古典曲目,同時,涉獵了很多現當代作曲家的作品。帕爾曼一直為EMI錄製作品,同時,也為其他的唱片公司錄製作品,其中包括:德國的DG公司、CBS的大師系列、SONY古典、DECCA、RCA,他的錄音從來都被列入最暢銷唱片的目錄,並且他的錄音曾多次獲得了格萊美大獎。
伊扎克·帕爾曼演奏時刻
伊扎克·帕爾曼從三歲半的時候,就開始拉小提琴。他嫻熟的技巧無人能及。即使他演奏那些現在看起來已經過時的曲目,也會讓人心曠神怡。
伊扎克·帕爾曼年輕時照片
帕爾曼一周大概要去朱麗亞特學校上課三四次,學校不在林肯中心,在第120號大街上,已經改名為曼哈頓音樂學校。每次出門,他都在賣酒小鋪前的一個角落那裡等計程車。下雪的時候,他就滑進車裡去,總是剛好倒在計程車前面,然後剛好能滑進車裡。在那個時候,沃爾多夫·阿斯托里亞的酒店經常舉辦舞會,在那種地方拉小提琴和別的場合可不一樣。人們在那兒吃晚餐,用甜點,吃完以後,他們就會說:“好了,讓我們來聽一聽年輕的帕爾曼給我們演奏《野蜂飛舞》和布魯赫的《尼根》(Nigun)”。通常到了午夜十二點的時候,人們就開始嚷嚷:“天哪,是誰在那兒拉琴呢?”這時候,帕爾曼就走上臨時搭建的舞台,聽著服務員收刀叉的聲音,開始拉他的《野蜂飛舞》。沒有什麼比這更讓人不快、更難辦的事情了。因為,你得努力地去吸引聽眾的注意力。他當時只有十四歲,在那兒演出也並不是很好,但他還是在那裡演奏了好幾年。後來,他在卡內基音樂廳舉行首演的時候,演奏就要輕鬆多了。這些人到音樂廳是專門聽他演奏的!他們不是在吃東西,喝雞尾酒;他們沒有抱怨那些硬硬的麵包卷,也沒有抱怨那些添塞了輔料的雞。他們來這兒就是為了聽帕爾曼拉小提琴的,這對於他來說真的是一種樂趣和享受。多年的磨練沒有白費。帕爾曼在卡內基音樂廳的首演大獲成功。他輕鬆地完成了在朱麗亞特學校的學業,並獲得利文特里特獎。但他也有感覺受挫的時候,因為他沒法兒玩籃球,沒法兒去滑冰。實際上很多事情他都不能做。不過他有一套自己的處理辦法。他是一個籃球迷,他會在頭腦中想像在籃球場里跑來跑去的情景。他很喜歡做教學方面的工作,因為在音樂會上演出時,在聽自己的演奏時,就會默默地跟自己說話。他會問自己,為什麼有的地方拉得不是太好呢?然後,心裡又說,想一想自己是怎麼教導學生的,現在照著做吧,事實證明確實挺有幫助的。這是第一點。第二點是,幫助別人、幫助年輕人是一件很好的事情。他認為,如果演奏時沒有激情,演奏效果是不會好的。如果在浴室、廚房或者其他什麼地方演奏時,自己感覺非常興奮,那就會演奏得很好……對他來說小提琴不僅是件樂器,更是他身體的一部分,是他殘缺軀體的最好慰藉。聽著他弓弦間跳動的”魔鬼的顫音”,看著他面龐爽朗的笑容,讚歎著他精湛的技藝,誰又能把他與”殘缺”聯繫在一起呢?帕爾曼——這個視音樂為生命的猶太人,用自己的行動為”殘疾”一詞做出了新的詮釋。
1964年3月,在世界著名的愛德加·列文垂特國際小提琴比賽上,一位坐在輪椅上演奏的年輕人——19歲的伊扎克·帕爾曼,以其精湛的技藝獲得了最高獎,被人們稱作“小提琴王子”。然而,他並沒有“白馬王子”那樣幸運。他1945年出生在以色列的特拉維夫,4歲時因患小兒麻痹症而不能行走,成為終身殘疾。然而帕爾曼沒有向命運低頭,他以頑強的毅力學習小提琴。他相信“上帝只幫助那些自助的人”。
1958年,13歲的帕爾曼被美國電視台選中,不久移居美國,受到著名小提琴家思特恩的賞識,並得到“以美基金會”的獎學金,進入美國著名的音樂學府——朱麗亞特音樂學院深造,從師於加拉米安和多羅西·狄雷。簡直無法想象,一個普通的、甚至受人歧視的殘疾人,每年都要在世界各地舉辦一百多場音樂會。帕爾曼在小提琴演奏方面是位難得的全能演奏家。精湛的技巧,豐富的情感,以及絕高的悟性使他在演奏不同時期不同作曲家的作品時都能做到遊刃有餘。古典主義的嚴謹性和浪漫主義的熱情不羈被他揉捏的恰到好處。帕爾曼是當代世界十大小提琴家之一。然而,他時刻沒有忘記自己是一個殘疾人。他用自己的錢,在紐約和哈瓦那等地籌建殘疾兒童醫院,為殘疾人事業作出了貢獻。他是“美國國際殘疾人善後組織”成員。有一次,一位殘疾婦女見到他感慨地說:“見到你沒有自暴自棄,我太羨慕你了。”帕爾曼卻幽默地回答說:“太太,我的‘麻痹症’僅僅是在腿上”。
伊扎克·帕爾曼唱片
自從帕格尼尼的《24首隨想曲》(作品1號)於1820年在義大利的米蘭出版以來,就已經成為眾多專業小提琴演奏家的最大挑戰。該作品還挑釁性的標以“獻給演奏家”,但是帕格尼尼同時代的演奏家中,幾乎沒有人具備能演奏該系列隨想曲的能力。
伊扎克·帕爾曼作品
夠演奏這些有史以來最令人恐懼的小提琴獨奏曲所需的多種技能。進入20世紀,即使樂器的演奏技術取得了長足的進步,現代錄音技術也日新月異,而且編排也越來越有利於演出,我們這個時代也依然很少有人敢錄取全部24首隨想曲。傳奇人物雅沙·海菲茲(帕爾曼稱其為“神”)錄了3首,耶胡迪·梅紐因也只錄了6首。一生都在宣揚帕格尼尼音樂作品的義大利藝術大師魯傑羅·里奇(RuggieroRicci)是錄製了全部24首的第一人。但是,誕生於以色列的帕爾曼於1972年成功錄製了權威性的24首隨想曲唱片,時年26歲。1/4個世紀以來,他的演繹,已經成為所有其他人演奏的評判標準。
在這張唱片里,帕爾曼吸收了所有他所受到的影響,創造出與眾不同的音質,並用敏銳的樂感在這張唱片中充分地表現出來。帕爾曼取得如此成功的地方就在於他捕捉到了隨想曲中的智慧、個性以及神韻,同時體會到了更深一層的音樂共鳴。演奏的結果給我們的感受是,充滿技巧炫耀的表現,卻依然能引起聽眾的強烈共鳴。像一個色彩斑斕的風笛手一樣,帕爾曼引導他的聽眾進入了一個不同的世界,一個帕格尼尼早已認同的變化多端的古老魔鬼的世界。
帕爾曼於20世紀70年代錄製的這個版本是此曲眾多版本中演奏水準與錄音水準俱佳的經典之作,入選日本《唱片藝術》最佳唱片,可謂實至名歸!
《留聲機》評價說:“凝聽帕爾曼演繹這些依然困難重重的作品的確是令人愉悅的經歷。”
格萊美最佳室內樂演奏獎。
弗拉基米爾·阿什肯納齊,林恩·哈雷爾&伊扎克·帕爾曼《貝多芬:鋼琴三重奏全集》(1988年格萊美獎)。
弗拉基米爾·阿什肯納齊,林恩·哈雷爾&伊扎克·帕爾曼《柴科夫斯基:a小調鋼琴三重奏》(1982年格萊美獎)。
平查斯·祖克曼&伊扎克·帕爾曼《雙小提琴樂曲(莫什科夫斯基:雙小提琴組曲/肖斯塔科維奇:二重奏/普羅科菲耶夫:雙小提琴奏鳴曲)》(1981年格萊美獎)。
弗拉基米爾·阿什肯納齊&伊扎克·帕爾曼《貝多芬:小提琴奏鳴曲》(1979年格萊美獎)。
格萊美最佳器樂獨奏或合奏獎(管弦樂伴奏)。
格萊美最佳器樂獨奏獎(無管弦樂伴奏)。
格萊美最佳古典專輯。
格萊美最佳錄音製作,古典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