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林愛樂樂團

德國管弦樂團

柏林愛樂樂團(Berliner Philharmoniker,簡稱柏林愛樂),德國管弦樂團,成立於1882年,普遍認為柏林愛樂是世界級的管弦樂團。

柏林愛樂實行民主管理,首席指揮需通過樂團成員秘密投票,並且在獲得多數贊成的情況下才被認可。該團錄製了大量唱片,其中以卡拉揚指揮的貝多芬交響樂全集和K.伯姆指揮的莫扎特交響樂全集最有代表性。

樂團簡介


柏林愛樂樂團
柏林愛樂樂團
柏林愛樂原隸屬於柏林市政府,科學、研究與文化部,舊名為柏林愛樂管弦樂團。在2002年1月1日,柏林市議會通過並執行了關於柏林愛樂地位轉變的新法律,並改用現今的名稱。
尼基什曾任該團指揮達27年之久,他在任期間為樂團打下了牢固的基礎,使之成為全世界首屈一指的交響樂團之一。1954年,富特文格勒擔任該團指揮,此後樂團聲譽更盛。1955年後由卡拉揚接任該團終身常任指揮,由此進入卡拉揚時代,此間演奏會活動和唱片錄音更為積極,無論名與實,都成為世界交響樂團之冠,備受讚揚。1990年阿巴多接替去世的卡拉揚成為樂團的指揮。2002年西蒙拉特成為樂團新任指揮,樂團成員約120人。

發展歷程


初創時期
1867年,德國音樂家本傑明·比爾瑟在柏林創立了以他名字命名的樂團,並發展至70名樂師 。1882年,54名樂手因對工資合同不滿,聯合退出樂團,成立了一支名為“曾經的比爾瑟樂團”的新樂團,並在演出經紀人赫爾曼·沃爾夫的倡議下,更名為“柏林愛樂管弦樂團”;同年10月17日,在首任指揮路德維西·馮·布瑞納的執棒下,正式舉辦樂團歷史上的首場音樂會;同年10月23日,與德國指揮家弗朗茨·維爾納首次合作,此後維爾納在樂團的草創階段指揮了一系列音樂會 。
1883年1月3日,匈牙利小提琴演奏者、指揮家約瑟夫·約阿希姆與樂團演出貝多芬的小提琴協奏曲,在其幫助下,樂團開始增加與演奏者的合作機會;同年2月18日,鋼琴演奏者克拉拉·舒曼與樂團合作了舒曼的鋼琴協奏曲;同年11月12日,俄羅斯鋼琴演奏者、指揮家安東·魯賓斯坦與樂團演出貝多芬的《第五鋼琴協奏曲》 。
1884年,約阿希姆執掌樂團,但其曲目僅限於勃拉姆斯等少數幾位德奧作曲家;同年1月28日,德國作曲家約翰內斯·勃拉姆斯以獨奏家身份與樂團合作他的《第一鋼琴協奏曲》;同年11月21日,捷克作曲家安東·利奧波德·德沃夏克執棒,與樂團合作他的《G小調鋼琴協奏曲》。1886年,法國作曲家夏爾·卡米爾·聖-桑以獨奏家身份與樂團合作他的《第四鋼琴協奏曲》。
漢斯坦彪羅時期
1887年,德國指揮家漢斯·馮·彪羅正式出任首席指揮,用其經驗與人脈為正處於上升期的樂團帶來幫助,初步奠定了樂團的演奏基礎;同年10月21日,彪羅以首席指揮身份完成首場演出,曲目以維也納古典樂派的作品為主,包括海頓的《第十二交響曲》、莫扎特的《第四十一交響曲》、貝多芬的《第三交響曲》 。
1888年1月23日,德國作曲家理查德·施特勞斯首次與樂團合作,演出他的《義大利交響詩》;同年2月8日,俄羅斯作曲家彼得·伊里奇·柴可夫斯基以客席指揮身份,與樂團合作他的《第一鋼琴協奏曲》與《1812序曲》。1889年1月21日,在彪羅主持的音樂會中,挪威作曲家格里格首次執棒樂團,演出由他創作的《培爾·金特》組曲 。
1890年10月17日,奧地利指揮家漢斯·里希特首次與樂團合作。1893年12月29日,齊格弗里德·瓦格納首度與樂團合作,演出其父親理查德·瓦格納的音樂作品 。
尼基什時期
1895年,匈牙利指揮家尼基什正式接掌樂團,在他的手中,柏林愛樂形成了其聲音特徵、良好的控制力以及優美的音色;同年10月14日,在尼基什就任的首場音樂會中,演出貝多芬、肖邦、瓦格納的音樂作品,同時首次詮釋柴可夫斯基的《第五交響曲》;同年12月13日,奧地利作曲家、指揮家古斯塔夫·馬勒與樂團首演了由他創作的《第二交響曲》 。
1896年11月2日,在理查德·施特勞斯執棒下,首演了由他創作的交響詩《梯爾·歐倫施皮格爾有趣的惡作劇》,該曲也成為樂團的保留曲目。1897年5月,尼基什率團在德國、比利時、法國、瑞士展開巡演 ;同年10月8日,義大利鋼琴演奏者、作曲家、指揮家費盧西奧·布索尼首次執棒樂團,演出他的作品。
1898年12月5日,理查德·施特勞斯與樂團首演了他的交響詩《堂吉柯德》。1899年3月6日,在尼基什執棒下,比利時小提琴演奏者尤金·伊薩伊與樂團合作演出了拉羅的《西班牙交響曲》 。
1899年4月至5月,在尼基什的帶領下首次赴俄巡演,在聖彼得堡、莫斯科等地舉辦音樂會。1900年,漢斯·里希特率團開展了歐洲春季巡演,在26天內舉辦了25場音樂會,演出地履及波茲南、弗羅茨瓦夫、卡托維茲、克拉科夫、布爾諾、布拉格、威尼斯、米蘭、蘇黎世等城市 ;同年12月1日,時年13歲的鋼琴演奏者阿圖爾·魯賓斯坦與樂團合作聖-桑的《G小調鋼琴協奏曲》、莫扎特的《A大調鋼琴協奏曲》 。
1902年2月8日,羅馬尼亞小提琴演奏者、作曲家、指揮家喬治·埃內斯庫首度與樂團合作;同年11月15日,在布索尼指揮的音樂會中,芬蘭作曲家讓·西貝柳斯以客席指揮的身份,與樂團演出他的交響詩《傳奇》 。
1905年1月9日,在德國指揮家奧古斯特·夏博恩執棒下,西班牙大提琴演奏者帕布羅·卡薩爾斯與樂團演出舒曼的大提琴協奏曲;同年3月30日,奧地利作曲家艾米爾·馮·雷茲尼切克與樂團首演了他的《降B大調小交響曲》 。
1907年1月14日,馬勒與樂團演出他的《第三交響曲》,這也是馬勒最後一次執棒樂團。1908年,在美籍俄羅斯指揮家、低音提琴家謝爾蓋·庫賽維斯基首次執棒下,俄羅斯鋼琴演奏者、作曲家、指揮家拉赫瑪尼諾夫首次與樂團亮相,以鋼琴獨奏身份參與了由他創作的《第二鋼琴協奏曲》 。
1911年1月16日,在尼基什執棒下,庫賽維斯基首次以低音提琴家身份與樂團合作。1912年5月17日,荷蘭指揮家門格爾貝格首次亮相,與樂團演出馬勒的《第八交響曲》,這也是樂團首次演出該曲;同年10月28日,時年12歲的美籍俄裔小提琴演奏者亞莎·海菲茲首次與樂團合作,詮釋柴可夫斯基的小提琴協奏曲 。
1913年9月,與德國指揮家阿爾弗雷德·赫茨錄製了瓦格納的《帕西法爾》,該專輯採用了七十八轉的黑膠唱片,是樂團的錄音處女作 ;同年11月,與尼基什首次完整錄製交響曲唱片,曲目為貝多芬的《第五交響曲》;同年12月29日,猶太裔指揮家布魯諾·瓦爾特首次亮相,與樂團合作舒曼的《第一交響曲》、貝多芬的《第九交響曲》 。
1916年12月2日,匈牙利指揮家弗里茨·萊納首次與樂團合作,演出瓦格納的音樂作品;同年12月6日,首度與德國鋼琴演奏者威廉·肯普夫合作,詮釋勃拉姆斯的《第二鋼琴協奏曲》;同年12月19日,時年19歲的美國指揮家、作曲家喬治·賽爾首度與樂團合作 。
1917年12月14日,德國指揮家威爾海姆·富特文格勒首次執棒樂團 。1920年4月26日,時年17歲的智利鋼琴演奏者克勞迪奧·阿勞首次與樂團合作,演奏李斯特、舒曼的作品;同年10月4日,奧地利作曲家、指揮家弗朗茨·施雷克爾執棒樂團,演出曲目包括他創作的《浪漫組曲》,這也是他與樂團僅有的一次合作。
1921年4月1日,與時年18歲的奧地利鋼琴演奏者魯道夫·塞爾金首次合作,並與德國小提琴演奏者阿道夫·布希、大提琴演奏者保羅·格魯梅爾共同詮釋貝多芬的《三重協奏曲》。1922年1月9日,尼基什以柏林愛樂首席指揮的身份完成最後一場演出,此後於同年1月23日卒於萊比錫,時年67歲 。
富特文格勒時期
1922年,時年36歲的富特文格勒接任首席指揮,他在前任彪羅、尼基什的基礎上,繼續擴大樂團的聲譽,並以貝多芬、勃拉姆斯、布魯克納為基礎,同時也與樂團演出巴托克、斯特拉文斯基、普羅科菲耶夫等現代作曲家的作品;同年10月9日,在其作為首席指揮的首場演出中,選擇以布魯克納的《第七交響曲》開始,以瓦格納的《紐倫堡的名歌手》序曲作結,體現出曲目編排的新理念 。
1923年至1924年音樂季期間,在德國指揮家克勞斯·普林斯海姆執棒下,在超過10場音樂會中首次完整呈現馬勒的九部交響曲。1924年2月1日,埃里希·克萊伯首次與樂團合作,演奏德沃夏克的《第九交響曲》等作品;同年10月2日,與德國指揮家海因斯·昂格爾完成了樂團歷史上的首個現場廣播錄音,曲目為馬勒的《第二交響曲》;同年12月,在富特文格勒執棒下,美籍俄國作曲家伊戈爾·菲德洛維奇·斯特拉文斯基首次與樂團合作,以鋼琴獨奏的身份參與到由他創作的鋼琴協奏曲演出中 。
1926年1月18日,匈牙利作曲家巴托克首次與樂團合作,以鋼琴獨奏身份與樂團演出他的《為鋼琴和樂隊而作的狂想曲》,這也是他與樂團之間僅有的合作;同年10月25日,美籍俄羅斯鋼琴演奏者霍洛維茨首次亮相,與富特文格勒及樂團合作李斯特的《A大調鋼琴協奏曲》 。
1927年12月,富特文格勒率團首次赴英國巡演,在倫敦的女王大廳、皇家阿爾伯特音樂廳,以及曼徹斯特的自由貿易廳演出。1928年12月2日,富特文格勒執棒樂團,完成了美籍奧地利作曲家阿諾爾德·勛伯格《樂隊變奏曲》的世界首演,評價褒貶不一 。1929年1月31日,烏克蘭指揮家雅沙·霍倫斯坦指揮樂團,演奏奧地利作曲家貝爾格的管弦樂版《抒情組曲》,這也是該曲的世界首演;同年4月12日,年僅13歲的小提琴演奏者耶胡迪·梅紐因首次與樂團合作演出 。
1930年1月29日,英國指揮家托馬斯·比徹姆首次與樂團舉辦音樂會,演奏了埃爾加、莫扎特等作曲家的音樂作品。1931年10月26日,俄羅斯小提琴演奏者內森·米爾斯坦首次亮相,與樂團合作演出德沃夏克的小提琴協奏曲 。
1932年2月24日,在德國指揮家奧斯卡·弗里德執棒下,前蘇聯作曲家謝爾蓋·普羅科菲耶夫擔任鋼琴獨奏,與樂團合作他的《第三鋼琴協奏曲》;同年3月21日,與法國作曲家莫里斯·拉威爾首次合作,演奏其鋼琴協奏曲 。1933年10月31日,普羅科菲耶夫第二次、也是最後一次以獨奏家身份與樂團合作,演奏他的《第五鋼琴協奏曲》,這也是該曲的世界首演 。
1933年,因納粹當權者的種族主義政策,樂團受到影響,一些優秀的猶太音樂家被趕出樂團 ;同年1月3日,俄羅斯指揮家裡奧·波查德首次與樂團聯袂演出,曲目為海頓、貝多芬與勃拉姆斯的作品。
1934年2月18日,美籍德裔作曲家、指揮家保羅·欣德米特在Gala音樂會中第一次與樂團合作;同年3月12日,與富特文格勒演奏欣德米特的《畫家馬蒂斯》,這也是該作的世界首演,但作品內容觸動了納粹官方,后遭禁演;同年12月,富特文格勒憤然辭職,以聲援欣德米特 。
1935年3月13日,與奧地利指揮家卡爾·伯姆第一次合作,演出莫扎特、亨德爾與勃拉姆斯的作品。1937年至1938年,在托馬斯·比徹姆執棒下,首次完整錄製莫扎特的歌劇《魔笛》唱片 。1938年4月8日,奧地利指揮家赫伯特·馮·卡拉揚第一次與樂團合作,演出勃拉姆斯《第四交響曲》、莫扎特《第三十三交響曲》 。
1939年1月11日,法國大提琴演奏者皮埃爾·富尼埃首次以客席演奏者身份與樂團合作,演奏海頓的大提琴協奏曲。1941年1月1日,與德國指揮家約瑟夫·凱爾伯在新年音樂會中首次合作,曲目均為貝多芬的作品。1944年1月30日,柏林愛樂大廳在二戰期間被毀 。
二戰結束的過渡時期
1945年,臨近二戰尾聲時,富特文格勒因被盟軍指控是納粹的同盟,被禁止擔任指揮;同年5月26日,在德國納粹當局宣布無條件投降的兩周半以後,里奧·波查德執掌樂團,開始恢復演出,曲目包括門德爾松的《仲夏夜之夢》序曲,莫扎特的《A大調小提琴協奏曲》,以及柴可夫斯基的《第四交響曲》,演出得到好評;同年6月2日,因里奧·波查德的反納粹經歷、熟練掌握俄語、與佔領區高級官員的良好關係,被蘇聯佔領軍將軍尼可拉·伯扎林正式任命為樂團的音樂總監,以取代此時正在瑞士流亡的富特文格勒;同年8月23日,由於一場誤會,波查德被當時佔領柏林的美國士兵擊中身亡;同年8月29日,羅馬尼亞指揮家謝爾蓋·切利比達奇與樂團完成首場音樂會,此時他剛從柏林高等音樂學院畢業,里奧·波查德於同天下葬;同年10月14日,切利比達奇被臨時任命為樂團的首席指揮,舉辦了委任后的首場音樂會,此後他通過不斷擴充樂團的演出曲目、加大麴目排練力度,使樂團保持了高水平演出 。
1946年12月,經過一年半的調查取證,下達了對富特文格勒的判決,他被定性為“政治同情者”。1947年5月25日,經歷了納粹風波的富特文格勒重新回到柏林愛樂的舞台,名義上仍由切利比達奇擔任首席指揮,但他逐步取得了樂團的控制權 ;同年11月23日,與美籍匈牙利指揮家喬治·索爾蒂首次合作;同年12月7日,在柏林的海軍上將宮殿,富特文格勒執棒樂團首演了他的《第二交響曲》。
1949年4月24日,與德國指揮家、作曲家君特·旺德第一次合作;同年11月6日,喬治·索爾蒂在柏林的泰坦宮電影院以指揮、鋼琴獨奏雙職和樂團合作莫扎特的《第二十四鋼琴協奏曲》。1951年4月,富特文格勒率團首次赴埃及巡演,演出地包括開羅與亞歷山大 。
富特文格勒回歸時期
1952年1月6日,赫爾曼·什托布執導了以柏林愛樂為主題的黑白紀錄片《音樂的大使》,其中的音樂片段採用了實景實時拍攝,並出現了富特文格勒、切利比達奇、理查德·施特勞斯、布魯諾·瓦爾特等指揮家的身影 ;同年12月,富特文格勒被再次任命為樂團的首席指揮,切利比達奇位列客席指揮 。
卡拉揚時期
1954年11月30日,富特文格勒在巴登-巴登修養時因肺炎去世;同天,切利比達奇指揮樂團,這是他1992年重返樂團之前的最後一場演出;同年12月,因樂團赴美巡演在即,最後在五位候選人的比較中,選擇奧地利人卡拉揚為首席指揮,樂團自此進入卡拉揚時代 。
1955年2月至4月,在卡拉揚的帶領下首次赴美國巡演,在近5周的時間裡舉辦了26場音樂會,演出地點包括華盛頓、紐約、費城、匹茲堡、克利夫蘭、芝加哥、波士頓,以及加拿大的多倫多與蒙特利爾 ;同年8月,在英國愛丁堡的厄舍音樂廳,美籍匈牙利指揮家尤金·奧曼迪指揮了兩場音樂會,這也是他與樂團僅有的演出合作。
1956年1月26日,在富特文格勒的紀念音樂會上,與德國指揮家約瑟夫·凱爾伯演出了富特文格勒的《第三交響曲》,這也是該曲的世界首演;同年10月至11月,在卡拉揚的帶領下第二次赴美巡演,在六周時間裡舉辦了34場音樂會,此次巡演橫穿美國,從東海岸直至中西部地區 。
1957年5月15日至16日,在紀念樂團成立75周年之際,與美籍波蘭指揮家萊奧波德·斯托科夫斯基首度合作;同年5月24日,時年25歲的加拿大鋼琴演奏者格倫·古爾德首次亮相,在卡拉揚執棒下演出貝多芬的《第三鋼琴協奏曲》,這也是古爾德於1958年參與柏林聯歡周外,與樂團僅有的合作 ;同年6月,與斯托科夫斯基合作錄製了斯特拉文斯基的《火鳥》、《彼得魯卡》組曲,這也是樂團首張立體聲唱片;同年6月,在美國演出周中,樂團首次演奏了美國作曲家格什溫的作品,曲目包括歌劇《波吉與貝絲》中的四首分曲;同年11月,卡拉揚率團首次赴日本展開巡演,演出地涉及東京、廣島、大阪、仙台等城市 。
1959年,卡拉揚指揮樂團為DG唱片公司錄製了首張立體聲唱片,曲目為理查德·施特勞斯的《英雄的生涯》,自此,卡拉揚、柏林愛樂、DG構成了穩定的組合,開始了長期的錄音合作 ;同年1月8日,與美籍法裔指揮家洛林·馬澤爾首次合作,演奏理查德、施特勞斯、舒曼與勃拉姆斯的作品;同年2月18日,猶太裔小提琴演奏者歐伊斯特拉赫首次亮相,與卡拉揚、樂團合作柴可夫斯基的小提琴協奏曲。
1960年4月26日,與德國女中音歌唱家克麗斯塔·路德維希第一次合作,在卡拉揚指揮的貝多芬《第九交響曲》中擔任獨唱。1961年,法國作曲家、指揮家皮埃爾·布列茲首度執棒樂團,演出韋伯恩、德彪西,以及他自己創作的作品;同年9月18日,印度指揮家祖賓·梅塔首次執棒樂團,演出馮·埃納姆、舒曼與馬勒的作品 ;同年10月6日,在卡拉揚指揮的威爾第《安魂曲》中,義大利男高音歌唱家卡爾洛·貝爾貢濟首次亮相,此外他還曾於1965年與樂團有過兩次合作,指揮均是卡拉揚;同年12月29日,在卡拉揚執棒下,時年30歲的奧地利鋼琴演奏者阿爾弗雷德·布倫德爾第一次與樂團合作,此後成為樂團頻繁合作的客席演奏者 。
1962年,首次與DG、卡拉揚錄製貝多芬的立體聲唱片 ;同年10月26日,由德國指揮家、作曲家漢斯·維爾納·亨策執棒,演奏了德國作曲家、鋼琴演奏者阿爾貝特·萊曼的鋼琴協奏曲,萊曼親自擔任本場的鋼琴獨奏,此外本場演出也是該曲的世界首演;同年11月18日,英國指揮家科林·戴維斯執棒樂團,完成了布里頓《戰爭安魂曲》的德國首演 。
1963年5月12日,與美國鋼琴演奏者范·克萊本合作勃拉姆斯的《第二鋼琴協奏曲》,這也是范·克萊本與柏林愛樂僅有的演出;同年10月3日,法國作曲家達律斯·米約指揮樂團,呈現了他的音樂作品,這也是米約與樂團僅有的一次合作;同年10月9日,漢斯·維爾納·亨策執棒樂團,完成了他的《第四交響曲》世界首演;同年10月,樂團遷入柏林愛樂音樂廳 。
1964年,荷蘭指揮家伯納德·海廷克首次指揮樂團,呈現貝多芬的第一至第三、第五鋼琴協奏曲,擔任鋼琴獨奏的是克勞迪奧·阿勞;同年6月12日,阿根廷鋼琴演奏者、指揮家丹尼爾·巴倫博伊姆首次亮相,在布列茲執棒下,以鋼琴獨奏身份與樂團合作巴托克的《第一鋼琴協奏曲》 ;同年10月3日,俄羅斯大提琴演奏者、指揮家、作曲家姆斯蒂斯拉夫·列奧波爾多維奇·羅斯托羅波維奇首度以大提琴身份與樂團合作,帶來布里頓的《大提琴交響曲》的德國首演,此後成為樂團頻繁合作的客席藝術家 。
1966年,卡拉揚開始與法國導演亨利·喬治·克魯佐合作,將音樂會拍成電影、拓展樂團的影視業務,這一時期的代表作包括貝多芬的《第五交響曲》 ;同年9月21日,卡拉揚的弟子、日本指揮家小澤征爾首次執棒樂團,帶來貝多芬、舒曼、欣德米特的作品,此後成為頻繁合作的客席指揮;同年12月20日,義大利指揮家阿巴多第一次與樂團展開合作,在音樂會中呈現欣德米特的《交響變形曲》、普羅科菲耶夫的《第五鋼琴協奏曲》,以及舒伯特的《第四交響曲》。
1967年3月,卡拉揚在他的家鄉創辦了薩爾茨堡復活節音樂節,並率柏林愛樂駐紮音樂節,此後每屆音樂節的交響樂、室內樂、歌劇演出幾乎由柏林愛樂的成員包攬 ;同年10月10日,在柏林聯歡周中,義大利指揮家朱里尼首次與樂團合作。
1968年3月20日,阿根廷鋼琴演奏者瑪塔·阿格里奇第一次與樂團合作,在德國指揮家歐根·約胡姆執棒下,彈奏巴托克的《第三鋼琴協奏曲》;同年8月4日,與英國大提琴演奏者傑奎琳·杜普雷首次合作,在祖賓·梅塔指揮下呈現德沃夏克的大提琴協奏曲;同年10月,成立卡拉揚基金會研究中心 。
1969年5月28日開始,卡拉揚率團赴莫斯科,在柴可夫斯基音樂學院開始了為期三天的演出,在第二天的演出中,前蘇聯作曲家德米特里·德米特里耶維奇·肖斯塔科維奇出席並欣賞樂團演奏他的《第十交響曲》;同年6月14日,繼五年前以鋼琴獨奏與樂團合作后,巴倫博伊姆首次以指揮身份與樂團合作,演出海頓、貝多芬與舒曼的作品,此後成為樂團長期合作的客席指揮家、演奏者 。
1970年,卡拉揚與樂團錄製的瓦格納歌劇《齊格弗里德》,獲得第12屆格萊美“最佳歌劇唱片獎”;同年4月12日,以色列小提琴演奏者平夏斯·祖克曼第一次與樂團合作,演奏柴可夫斯基的小提琴協奏曲;同年5月8日,卡拉揚第三次率團赴日演出;同年8月26日,義大利鋼琴演奏者毛里齊奧·波利尼首度亮相,在捷克指揮家丹尼克·馬克爾執棒下彈奏貝多芬的《第五鋼琴協奏曲》 ;同年9月30日,在柏林聯歡周期間,美國作曲家亞倫·科普蘭首次執棒樂團,曲目包括他的單簧管協奏曲等。
1971年9月27日,指揮家馬里斯·楊松斯屈居卡拉揚指揮大賽第二名,卡拉揚親自為其授獎,楊松斯也首次公開執棒柏林愛樂樂團,演奏了拉威爾的《達芙妮與克洛埃第二組曲》 。1972年6月15日,義大利指揮家里卡多·穆蒂首次執棒樂團;同年6月25日,卡拉揚聯合樂團成立了卡拉揚樂隊學院,這也是世界上第一個樂隊學院 。
1973年6月,在薩爾茨堡創立聖靈降臨節音樂節,卡拉揚攜樂團演奏了布魯克納的第四、第五與第八交響曲,以及《感恩贊》 。1974年3月24日,匈牙利鋼琴演奏者、指揮家與作曲家佐爾坦·科奇什首次與樂團合作,彈奏巴托克的《第一鋼琴協奏曲》;同年6月24日,義大利男高音歌唱家魯契亞諾·帕瓦羅蒂、義大利女高音歌唱家米雷拉·芙蕾妮在維也納金色大廳均首次與柏林愛樂樂團合作,演出威爾第的《安魂曲》。
1976年3月7日,拉脫維亞小提琴演奏者吉頓·克萊默第一次與樂團合作,在卡拉揚執棒下演奏勃拉姆斯的小提琴協奏曲;同年4月24日,波蘭指揮家庫特·馬祖爾首度執棒樂團,奏響欣德米特、莫扎特等作曲家的作品;同年12月16日,在瑞典指揮家赫伯特·布隆斯達特執棒下,時年20歲的波蘭鋼琴演奏者克里斯蒂安·齊默爾曼首度與樂團合作,奏響肖邦的《E小調第一鋼琴協奏曲》 。
1977年3月,在卡拉揚指揮的第五屆聖靈降臨節音樂會上,時年13歲的德國小提琴演奏者安妮·索菲·穆特第一次與樂團合作,演奏莫扎特的《G大調小提琴協奏曲》 ;同年11月6日,卡拉揚第五次率團赴日演出;同年12月31日,第一次通過電視轉播柏林愛樂新年前夜音樂會,曲目包括貝多芬的《第九交響曲》,自此每年電視都會轉播柏林愛樂除夕音樂會 。
1978年5月9日,美國指揮家詹姆斯·萊文首次執棒樂團,奏響巴托克的鋼琴協奏曲,以及舒伯特的《第九交響曲》,此後萊文成為了樂團經常合作的客席指揮;同年8月27日,在卡拉揚執棒下,華裔大提琴演奏者馬友友首次亮相,與樂團合作貝多芬的三重協奏曲,小提琴演奏者安妮·索菲·穆特、美國鋼琴演奏者馬克·瑟爾澤 。
1979年10月,柏林聯歡周期間,美國指揮家倫納德·伯恩斯坦執棒樂團完成了兩場音樂會,曲目為馬勒的《第九交響曲》,這也是伯恩斯坦與樂團僅有的合作 ;同年10月,卡拉揚率團首次中國演出,曲目包括莫扎特的《第三十九號交響曲》、勃拉姆斯的《第一交響曲》 。
1980年1月16日,義大利指揮家裡卡多·夏伊第一次與樂團合作,曲目包括勛伯格、貝多芬與柴可夫斯基 。1981年,卡拉揚與樂團錄製的馬勒《第九交響曲》、歌劇《帕西法爾》,榮獲留聲機雜誌的“年度最佳管弦樂錄音”與“年度最佳歌劇錄音” ;同年2月10日,與英國指揮家、小提琴演奏者內維爾·馬里納首度合作,演奏海頓的作品,以指揮身份完成迄今僅有的演出。
1982年4月30日至5月1日,值柏林愛樂樂團一百周年慶典之際,卡拉揚指揮樂團演出了莫扎特的《朱庇特交響曲》、貝多芬的《第三交響曲》、馬勒的《第九交響曲》;同年9月1日,瑞士人瑪德琳·卡勞佐成為第一位進入柏林愛樂樂團的女團員;同年6月12日,推出樂團歷史上的第一張激光唱片,曲目為卡拉揚執棒的《阿爾卑斯交響曲》 ;同年11月,卡拉揚在樂團經理格拉斯的幫助下,宣布聘用來自於巴伐利亞廣播交響樂團的女單簧管樂手薩賓·梅耶,試用期為一年,但此舉遭到了樂團的反對,至此卡拉揚與樂團就是否錄用薩賓·梅耶產生了矛盾。1983年5月,因薩賓·梅耶迫於樂團壓力主動辭去工作,導致事件升級,卡拉揚就此拒絕參加第十一屆聖靈降臨節音樂節,以示抗議,樂團改由洛林·馬澤爾執棒 。
1984年,由於柏林市議會、輿論均傾向於柏林愛樂樂團,卡拉揚妥協,藉由合作巴赫的《B小調彌撒曲》,與樂團結束對抗關係;同年10月,卡拉揚率團開始亞洲巡演,並於10月27日在韓國首爾的世宗藝術中心演出,這是樂團首次在韓國舉辦音樂會 。
1985年10月3日,芬蘭指揮家埃薩-佩卡·薩洛寧第一次與樂團合作演奏海頓、李斯特、尼爾森的音樂作品。1987年2月13日,德國女高音歌唱家瓦爾特勞·梅耶爾首次與樂團合作,曲目包括莫扎特的《安魂曲》、布魯克納的《感恩贊》;同年11月14日,英國指揮家西蒙·拉特爾首次執棒樂團,演奏馬勒的《第六交響曲》 。
1988年12月30日,時年17歲的俄羅斯鋼琴演奏者葉甫格尼·基辛第一次與樂團合作,在卡拉揚執棒下,彈奏柴可夫斯基的《第一鋼琴協奏曲》;同年12月31日,在新年前夜音樂會之際,卡拉揚完成了他在柏林愛樂的最後一場音樂會 。
阿巴多時期
1989年4月24日,卡拉揚正式向樂團遞交辭呈,辭去柏林愛樂樂團首席指揮與藝術總監 ;同年10月8日,克勞迪奧·阿巴多正式接任柏林愛樂樂團首席指揮,在其任期中,頻繁與當代作曲家合作,進一步擴充了樂團的曲目範圍;同年12月16日,阿巴多攜樂團舉辦了任職后的首場音樂會,曲目包括舒伯特的《第七交響曲》、《第九交響曲》等作品,同時選擇了馬勒的《第一交響曲》,以此預示新的開端 。
1991年5月1日,阿巴多攜手樂團來到捷克布拉格,開啟柏林愛樂樂團參加歐洲聖城音樂會的傳統,演出以紀念莫扎特逝世200周年為主題,此外,美國女高音歌唱家謝麗爾·斯圖德還與樂團合作了莫扎特的歌劇詠嘆調 ;同年9月25日,奧地利指揮家尼古拉斯·哈農庫特首次與樂團合作,奏響莫扎特的作品 。
1992年3月31日,在闊別柏林愛樂樂團38年之後,樂團前任首席指揮謝爾蓋·切利比達奇應前德國總統魏茲澤克之邀,借為羅馬尼亞孤兒籌捐善款之名再度與樂團合作,奏響布魯克納的《第七交響曲》 ;同年5月19日,樂團首次演奏美國指揮家、作曲家倫納德·伯恩斯坦的作品,曲目為他的《第二交響曲》;同年12月30日,在阿巴多執棒下,美國女高音歌唱家芮妮·弗萊明首次與樂團合作。
1993年11月8日,西蒙·拉特爾首次以錄像方式與樂團合作,音樂會曲目包括柏遼茲的《幻想交響曲》和讓·菲利普·拉莫的《北方人》 。
1994年5月1日,在麥寧根歐洲聖城音樂會中,阿巴多執棒樂團演奏貝多芬的《第五鋼琴協奏曲》,阿巴多學生時代的朋友、丹尼爾·巴倫博伊姆則擔任該曲的鋼琴獨奏,此外,演出地選擇在樂團第一任首席指揮漢斯·馮·彪羅曾經就職的地方,即麥寧根國立劇院 ;同年6月26日,德國指揮家卡洛斯·克萊伯最後一次指揮柏林愛樂樂團,曲目包括貝多芬的《科里奧蘭》序曲、莫扎特的《第三十三交響曲》,以及勃拉姆斯的《第四交響曲》;同年12月14日,在阿巴多指揮下奏響了匈牙利作曲家捷爾吉·庫爾塔格的《石碑》,這也是該作的世界首演。
1997年,阿巴多與樂團演出《德意志安魂曲》
1995年9月20日,在阿巴多指揮下,法國鋼琴演奏者埃萊娜·格里莫與樂團合作拉赫瑪尼諾夫的《第二鋼琴協奏曲》 。1996年6月24日,德國指揮家克里斯蒂安·蒂勒曼第一次與樂團合作,奏響普菲茨納、肖邦與舒曼的作品。
1997年4月3日,值德國作曲家約翰內斯·勃拉姆斯逝世一百周年之際,阿巴多於維也納金色大廳指揮樂團,演奏了其《德意志安魂曲》 ;同年6月24日,在西蒙·拉特爾執棒下,德國低男中音歌唱家托馬斯·誇斯托夫首次與樂團合作,演出海頓的清唱劇《創世紀》;同年9月11日,與德國指揮家因格·麥茨馬赫合作,奏響漢斯·維爾納·亨策的《第九交響曲》,這也是該作的世界首演 。1998年,阿巴多與樂團共同錄製的《欣德米特:室內樂》獲得第40屆格萊美“最佳小型合奏表演” 。
1999年6月23日,柏林愛樂120多名樂手經過一系列秘密投票,選中英國指揮家西蒙·拉特爾為下一任首席指揮,任期從2002年開始 ;同年7月16日,為紀念卡拉揚逝世十周年,阿巴多執棒樂團在其故鄉的薩爾茨堡大教堂演出 ;同年12月21日,在馬里斯·楊松斯執棒下,時年20歲的美國小提琴演奏者希拉里·哈恩首次與樂團合作,演奏肖斯塔科維奇的《第一小提琴協奏曲》。
2000年,西蒙·拉特爾與樂團共同錄製的《馬勒:第十交響曲》,獲得留聲機雜誌的“年度最佳管弦樂錄音” ;同年5月,阿巴多率團首次赴南美洲演出;同年6月22日,在漢諾威世博會上與德國蠍子樂隊合作演出 ;同年11月23日,阿巴多率團赴日本演出,在東京文化會館舉辦了三場音樂會版歌劇《特里斯坦與伊索爾德》。
2001年2月,在阿巴多任職樂團首席指揮的末期,與樂團演奏了貝多芬的全套交響曲與鋼琴協奏曲,地點選在羅馬的聖塞西莉亞音樂學院,瑪塔·阿格里奇、葉夫根尼·基辛、阿爾弗雷德·布倫德爾、毛里齊奧·波利尼三位鋼琴演奏者分別擔任協奏曲的鋼琴獨奏 。
西蒙·拉特爾時期
2002年1月1日,樂團正式轉型為受公法管制約束的組織“柏林愛樂樂團基金會”,此舉為樂團確立了現代的組織架構,賦予其一定的創作自由和財政來源;同年5月1日,在巴勒莫的歐洲聖城音樂會,拉開了阿巴多與柏林愛樂樂團最後一次巡演序幕,此後的巡演地履及那不勒斯、佛羅倫薩、費雷拉、布雷西亞、都靈與維也納 ;同年9月,西蒙·拉特爾正式接任樂團首席指揮,在他的任期內,進一步拓展了樂團的當代演出曲目,並利用新的音樂會模式、數字音樂產業進一步推廣古典音樂;同年9月7日,在西蒙·拉特爾上任的首場演出中,與樂團合作阿德斯的《避難所》、馬勒的《第五交響曲》,並由EMI錄製成唱片與DVD發行 。
2003年1月,西蒙·拉特爾率團參與了由托馬斯·格魯伯、恩里克·朗什共同執導的音樂紀錄片《舞動柏林》,該片講述了在柏林愛樂樂團的伴奏下,來自全球25個國家的250位兒童聯手完成了斯特拉文斯基的舞劇《春之祭》,同時,這也是樂團開展的第一個舞蹈教育項目 ;同年12月4日,在瑞士指揮家夏爾·迪圖瓦執棒下,德國男高音歌唱家約納斯·考夫曼首次與樂團合作,參與演出了柏遼茲創作的《浮士德的沉淪》。
2004年5月1日,在雅典舉辦的歐洲聖城音樂會中,西蒙·拉特爾率團與丹尼爾·巴倫博伊姆演出了勃拉姆斯的《第一鋼琴協奏曲》、《第一鋼琴四重奏》,它標誌著作為鋼琴演奏者的巴倫博伊姆與作為指揮的西蒙拉特之間的首度合作 。
2005年4月4日,在西蒙·拉特爾的執棒下,柏林愛樂樂團與維也納愛樂樂團首次“聯合行動”,在柏林愛樂音樂廳舉辦音樂會 ;同年10月27日,西蒙·拉特爾率團於柏林愛樂音樂廳演出了瓦格納歌劇《女武神》中的第一幕,劇中的齊格蒙德由西班牙男高音歌唱家普拉西多·多明戈飾演;同年11月,西蒙·拉特爾與樂團展開了亞洲巡演,並於11月4日在北京國際音樂節中舉辦音樂會,這也是時隔26年後柏林愛樂樂團再度回到北京演出 。
2006年4月21日,西蒙·拉特爾在柏林愛樂廳指揮樂團演出德彪西的《佩利亞斯與梅麗桑德》;同年10月5日,在美國指揮家大衛·津曼執棒下,樂團在柏林愛樂廳首演了法國作曲家馬爾克-安德列·達勒巴維的《長笛協奏曲》,由樂團的長笛首席伊曼紐爾·帕胡德擔任獨奏 。
2007年,由恩里克·朗什執導的紀錄片《柏林愛樂和第三帝國》上映,該片講述了在二戰期間柏林愛樂所扮演的角色,並就樂團被描述為”納粹樂團“的觀點進行了論證,目的在於識別真偽、澄清事實 ;同年10月16日,樂團在柏林愛樂音樂廳首次推出“午餐音樂會”,即在午間用餐時段,由樂團的樂手或柏林音樂大學的學生為觀眾們演奏室內樂作品;同年12月,西蒙·拉特爾與樂團宣布出任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的親善大使 。
2008年,在《留聲機》雜誌的“全球20大交響樂團”榜單中位列第二 ;同年2月,樂團與柏林本地的中小學生聯合呈現由海恩納·戈培爾創作的大型音樂作品《替補城市》,西蒙·拉特爾擔任指揮 ;同年2月28日,由托馬斯·格魯伯執導的紀錄片《亞洲之旅——尋找和諧》上映,該片記錄了柏林愛樂樂團在2005年的亞洲巡演情況 ,並於次年獲得古典回聲獎的“年度音樂DVD” ;同年4月25日,樂團延長了西蒙·拉特爾的首席指揮合約,直至2012年夏季;同年12月,樂團宣布開放柏林愛樂數字音樂廳,這也是全球首個數字音樂廳 。
2009年9月,在法國普羅旺斯地區的艾克斯,西蒙·拉特爾率團演出瓦格納的歌劇《諸神的黃昏》;同年9月13日,西蒙·拉特爾與樂團演出肖斯塔科維奇的《第四交響曲》、保羅·德紹的《聲》等作品,由拉爾斯·沃格特擔任鋼琴獨奏、安琪拉·德諾克擔任獨唱 。
2010年1月8日,奧塞梯亞指揮家圖甘·索契科夫完成了與樂團的首場音樂會,演奏拉威爾·拉赫瑪尼諾夫等作曲家的作品;2月,西蒙·拉特爾攜團與日本鋼琴演奏者內田光子合作,演奏貝多芬的全套五首鋼琴協奏曲 ;拉脫維亞指揮家安德里斯·尼爾森斯與樂團首次合作,在柏林愛樂音樂廳演奏肖斯塔科維奇的《第八交響曲》、阿爾班·貝爾格的《小提琴協奏曲》。
2011年2月3日,西蒙·拉特爾與樂團第一次共同演繹馬勒的《第三交響曲》 ;同年2月12日,在西蒙·拉特爾執棒下,樂團與其圓號首席斯蒂芬·道爾共同演出了日本作曲家細川俊夫的圓號協奏曲《花開時刻》,這也是該曲的世界首演 ;2011年10月20日,實況轉播樂團在新加坡濱海藝術中心的演出實況,這也是樂團首次嘗試3D轉播 ;同年10月29日,西蒙·拉特爾率團正式拉開了“深夜”系列音樂會的序幕,即在夜深時分演奏20世紀至21世紀的室內樂作品 。
2012年2月9日,西蒙·拉特爾與樂團上演了布魯克納的《第九交響曲》重構完整版 ;同年4月14日,西蒙·拉特爾攜手柏林愛樂樂團、柏林廣播合唱團共同演繹加布里埃爾·弗雷的《安魂曲》 ;同年4月21日,西蒙·拉特爾率團參加薩爾茨堡復活節音樂節,演出比才的歌劇《卡門》,這也是樂團最後一次參加該節,西蒙·拉特爾進一步消除了卡拉揚時代的印記;同年12月15日,樂團聯手西蒙·拉特爾、女高音歌唱家芭芭拉·哈尼根,演奏威廉·沃爾頓的《立面》 。
2013年2月7日,柏林愛樂數字音樂廳App在iPhone、iPad等移動端上線;同年3月至4月,西蒙·拉特爾率團舉辦了第一屆巴登-巴登復活節音樂節,演出莫扎特的歌劇《魔笛》 ;同年5月21日,前任首席指揮阿巴多與樂團合作了最後一場音樂會,此後於2014年1月去世;同年10月20日,值柏林愛樂音樂廳落成50周年之際,西蒙·拉特爾率團舉辦了慶典音樂會 。
2014年2月20日,西蒙·拉特爾攜團演出了奧地利作曲家格奧爾格·弗里德里希·漢斯的《黑暗之夢》,這也是該作的世界首演;4月24日,正式成立獨立廠牌“柏林愛樂樂團唱片”,併發行了首張專輯,曲目為舒曼的《第一至第四交響曲》 。
2015年6月,在歷經兩次投票后,樂團成員票選出俄羅斯指揮家基里爾·別特連科為下任首席指揮,任期從2018年開始 ;同年6月25日,鋼琴演奏者克里斯蒂安·齊默爾曼與樂團合作勃拉姆斯的《第一鋼琴協奏曲》。
2016年,西蒙·拉特爾與樂團共同錄製的《西貝柳斯:第一至第七交響曲》獲得國際古典音樂大獎 ;同年4月3日,西蒙·拉特爾攜男高音斯圖爾特·斯蓋爾頓、女高音艾娃-瑪利亞·韋斯特布洛克,與樂團演出瓦格納歌劇《特里斯坦與伊索爾德》 ;同年5月7日,首次以客席樂團身份來到中國台灣演出,並與西蒙·拉特爾演出貝多芬的第一與第九交響曲 。
2017年8月25日,西蒙·拉特爾以海頓的清唱劇《創世紀》,開啟了自己作為柏林愛樂樂團首席指揮的最後一個樂季 ;同年11月,西蒙·拉特爾率團進行亞洲巡演,這也是他最後一次以首席指揮的身份帶領樂團進行巡演 。2018年6月20日,西蒙·拉特爾最後一次作為樂團的首席指揮站在柏林愛樂大廳指揮,演出了他在初任首席指揮時的馬勒《第六交響曲》 ;同年6月24日,以該場森林劇場露天音樂會為標誌,西蒙·拉特爾正式卸下長達16年的首席指揮一職,柏林愛樂樂團的一個時代就此劃上句號 。
佩特連科時期
2019年8月23日,俄羅斯指揮家基里爾·別特連科正式上任,成為柏林愛樂樂團歷史上的第七任首席指揮,並於當晚的就任音樂會上指揮樂團演奏了阿爾班·貝爾格的《璐璐》組曲、貝多芬的《第九交響曲》;同年8月24日,佩特連科率團在柏林的勃蘭登堡大門前演出貝多芬的《第九交響曲》,這是柏林愛樂樂團首次在該地演出,也是慶祝柏林牆倒塌30周年活動的一部分 。
2020年4月20日,柏林愛樂樂團發布2020年至2021年音樂季,這也是指揮基里爾·別特連科就任樂團首席指揮的第二季 。

樂團成就


柏林愛樂樂團專輯
柏林愛樂樂團專輯
柏林愛樂雖然不是歷史上最悠久的交響樂團,但卻是當今世界最為優秀的交響樂團。在比洛、尼基什、富特文格勒、切利比達克、卡拉揚等偉大指揮家的長期嚴格訓練下,以及眾多傑出的客席指揮嚴謹的指導下,使得其演奏水平達到了最高表現水準。比洛為樂團奠定了一流的水準,尼基什使樂團的演奏發出了令人著魔的迷人色彩。富特文格勒的豐厚學養為樂團帶來了轉折性的突破,而卡拉揚的接任則使得柏林愛樂樂團在當代樂壇上更加耀眼奪目。
真正令柏林愛樂樂團受到世人尊重的是富特文格勒。富特文格勒是一位自學成才的音樂家,有著非凡的才智。能使每一位聽眾在他的音樂中,在精神上獲得最大的滿足並如醉如痴。富特文格勒對樂曲嚴謹、浪漫與即興的表現處理手法,令他成為德奧音樂的偉大詮釋者。
1954年富特文格勒去世,卡拉揚接任柏林愛樂的音樂總監,他充分彰顯了自己的音樂個性。在長達25年的時間裡,一直尋求使樂團成為“一件可塑性極強並可以表達在血管中奔流數十年的心聲的樂器”。最終,卡拉揚實現了他的夢想,將柏林愛樂樂團打造得無比輝煌,其美妙音響使得世界上所有樂團都黯然失色。
1990年,阿巴多開始執掌柏林愛樂樂團,對樂團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打破柏林愛樂百年來從不任用女演奏家的傳統,通過換血使樂隊年齡更趨於年輕化。與卡拉揚時代濃厚誇張的音響相比,柏林愛樂的音色變得更加透明靚麗,更適應現代審美的需要。西蒙·拉特爾2002年成為柏林愛樂樂團的掌舵人。他更加註重對當代作曲家作品的推廣與演奏,大膽推進與音樂劇、爵士樂、流行音樂的合作,使柏林愛樂樂團在世界樂壇風雲變幻的時期,仍能雄霸樂壇,傲視群倫。如今,柏林愛樂樂團在歷經諸多指揮大師的調教和風格轉換之後,已成為能夠演奏各類作品的“世界樂團”,在新世紀與時俱進,完成了一次“漂亮轉身”。
貝多芬、勃拉姆斯等人的作品,曾在柏林轟動一時;此後又演出了莫扎特、舒曼、肖邦、海頓等作曲家的作品,受到人們的歡迎。卡拉揚擔任常任指揮后,樂團經過他的嚴格訓練,在世界各地演出了大量古典和近代的音樂作品,贏得了很高的國際聲譽。團員都是來自德國和世界各國的出類拔萃的演奏家,具有高超的演奏水平,演奏技巧精巧絕倫,具有優異的反應力和適應力。
同歐洲許多傳統的樂團相比,柏林愛樂管弦樂團的歷史較短,但擔任該團指揮職務的大多是最偉大的指揮家,這就使他們的演奏曲目無限擴大,無論哪個指揮家統率該團,都能發揮其實力。

歷任指揮


樂團的歷任首席指揮有F.維爾納、H.von彪羅、J.利比切克、A.尼基什、W.富特文格勒和H.V.卡拉揚等。1922 年富特文格勒接替尼基什成為終身指揮,他去世后,卡拉揚於1955年成為樂團的終身藝術指導。1990年C.阿巴多接替去世的卡拉揚成為樂團的指揮。2002年西蒙拉特成為樂團新任指揮。

富特文格勒

富特文格勒
富特文格勒
尼基什於1922年去世時,團員一致選擇富特文格勒來接替。這位年輕的指揮在尼基什的成就上精益求精,他別具一格地打拍子方式,他奏樂時的激昂熱情與強大的感染力,在在要求樂師有極高的自主能力與卓越的靈敏感受力。富特文格勒強調偉大藝術作品應要能永垂不朽,因此尤其看重古典樂派與浪漫樂派的大師,他與柏林樂團成了貝多芬、勃拉姆斯和布魯克納作品名揚四海的演繹者。同時,他又為樂團的演出曲目拓展領域,涵蓋當時的作曲家,包括勛伯格、普羅科菲耶夫和斯特拉文斯基的作品。隨著頻繁的出國演出,樂團在國際樂壇中建立起頂尖管弦樂團的崇高聲譽。二戰結束后,由於政治原因,富特文格勒曾經短暫離任(其職由其副手切利比達克臨時接任),但富特文格勒已經為樂團留下了深深的烙印,使得樂團的風格仍然得到了保留。

卡拉揚

卡拉揚
卡拉揚
1954年11月,富特文格勒與世長辭。翌年四月,柏林愛樂樂團選出的新藝術總監,是成立以來在任最長也是對樂團影響最為深遠的一位大師,那就是人稱“指揮皇帝”的卡拉揚。他與樂團緊密合作,全力以赴,琢磨出獨特又前所未有的完美精湛樂聲,那紮實根基,使樂團在國內外備受推崇,無論是音樂廳的演奏,抑或灌錄成數之不盡的唱片,都是音樂珍品。
不單如此,卡拉揚還為樂團拓展出多個新路向。1967年,薩爾茨堡音樂節成立,從此樂團擁有專屬的國際音樂節,並贏取了成為歌劇樂團的機會。接下來的新猷是開辦柏林愛樂樂團管弦樂學院,讓年輕有才華的器樂手從實踐中學習,以符合頂尖樂團的嚴格要求。新愛樂音樂廳也是在卡拉揚時代建成。自1963年10月起,樂團已以這個由沙隆設計的音樂廳為總部;1987年,音樂廳更於添置了一個室樂廳。但是,卡拉揚在任的最後階段,與樂團中的一些藝術家發生對立,起因是卡拉揚執意聘請單簧管手梅耶夫人成為樂團的首席單簧管。而樂團大多數樂手認為梅耶夫人的音色並不能很好地和樂團其他聲部相融。而事態最後發展成了樂團民主的運動。樂團希望樂團的最高權利應該是全團團員大會而不是音樂總監和終身指揮卡拉揚。這次事件直接導致這位“指揮皇帝”與柏林愛樂的決裂,並於1989年辭去了柏林愛樂的任職。而卡拉揚晚期更多的則是和柏林愛樂齊名的維也納愛樂合作,在這一時期,兩者錄製了很多的唱片,最著名的就是柴可夫斯基,布魯克納,和德沃夏克的作品。總體來說卡拉揚對柏林愛樂的發展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正是在他的任內,柏林愛樂一舉成為空前絕後的世界第一交響樂團,並一直把其霸主地位保持到了今天。

阿巴多

阿巴多
阿巴多
1989年7月,卡拉揚猝然離世。幾個月後,全樂團成員集體投票選出了卡拉揚的繼承人,義大利指揮大師克勞迪奧·阿巴多。阿巴多在1966年就已首度指揮過了柏林愛樂,並歷任斯卡拉歌劇院藝術總監,倫敦交響樂團首席指揮,芝加哥交響樂團首席客座指揮,維也納國家歌劇院藝術總監,並和另外一個世界第一樂團--維也納愛樂有著長時期的合作。阿巴多上任后,對樂團的曲目的行政管理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在保持卡拉揚時期側重的德奧曲目方面,上演了大量的現代派作品。使得柏林愛樂成為真正無所不能的樂團。而在樂團管理方面,阿巴多較卡拉揚更顯得民主,親切。全團團員大會成為樂團的最高權利機構,並決定樂團的重大的決議。而藝術總監則負責音樂季曲目安排和一些行政工作。而在聘用新樂手時,必須要經過樂團各聲部首席的審核。
在音色方面,阿巴多棒下的柏林愛樂較之卡拉揚時期顯得更加靈動,透亮。阿巴多時對柏林愛樂的貢獻主要有:保持了卡拉揚時期柏林愛樂的高水準和國際聲望,並在音色上面有了更多的改變。其次,拓寬了柏林愛樂的曲目,特別是對馬勒和一些現代派作品的詮釋。另外,確定了柏林愛樂常規音樂季的三大音樂會,既每年5月份的歐洲音樂會,6月份的夏季森林音樂會,和12月份的新年音樂會。
1998年2月阿巴多因為積勞成疾導致胃癌,並宣佈於2001-2002音樂季之後不再擔任樂團首席指揮。
2014年1月20日,阿巴多逝世

西蒙拉特爵士

西蒙拉特爾爵士
西蒙拉特爾爵士
新任的樂團總指揮西蒙·拉特,是年輕一代最令人不安的指揮之一,他的加入,為樂團注入了新活力,也帶來了更重的危機,其中最重要的一項,是把樂團正式轉變為受公法管制束縛的組織“柏林愛樂樂團基金會”,歸柏林城邦監督"保護"。此舉為樂團確立了最符合"現代精神"的架構,容許樂團有全新的創作自由與穩固的財政。德意志銀行擔任樂團的主要贊助商,讓基金會得到更進一步的支持。而另外一個支援則來自“柏林愛樂樂團之友協會”。
在2003至2004樂季中,柏林愛樂樂團基金會共安排了一百三十一場音樂會,其中僅八十六場由柏林愛樂樂團演出。除此之外,基金會只策劃了一個教育活動,名為“Zukunft@BPhil”(“Zukunft”在德文是未來、前景之一)。這項活動對拉特和樂團有特別重要的意義,可以經由這項活動把音樂與音樂教育帶到更廣大的群眾。拉特把這個心意說得很清楚:“Zukunft@BPhil提醒我們,音樂不是奢侈品,而是基本需求。音樂應該是所有人一生中極重要也不可或缺的成分。”在樂團經歷了一百二十年的歷史之後,這項活動標誌著樂團擴大了自己的文化使命,如今樂團正以一貫地投入精神,全力履行這項使命。

對外交流


柏林愛樂樂團曾於1979年由卡拉揚率領訪問北京。2005年11月,拉特爾曾率全團於東方藝術中心獻演兩場,在上海掀起"柏林愛樂熱潮"。

樂團編製


音樂總監、首席指揮:
Sir Simon Rattle
樂團首席:
Guy Braunstein
Daishin Kashimoto (鏗鏘大進)
Daniel Stabrawa
Andreas Buschatz
第一小提琴聲部,配置21位團員
第二小提琴首席:
Christian Stadelmann
Thomas Timm
Christophe Horak
第二小提琴聲部,配置20位團員
中提琴首席:
Amihai Grosz
Máté Szűcs
Naoko Shimizu
Wilfried Strehle
中提琴聲部,配置17位團員
大提琴首席:
Ludwig Quandt
Martin Löhr
Olaf Maninger
大提琴聲部,配置13位團員
Matthew McDonald
Janne Saksala
Esko Laine
低音提琴聲部,配置11位團員
長笛首席:
Andreas Blau
Emmanuel Pahud
長笛聲部,配置4位團員
雙簧管首席:
Jonathan Kelly
Albrecht Mayer
雙簧管聲部,配置5位團員
單簧管首席:
Wenzel Fuchs
Andreas Ottensamer
單簧管聲部,配置5位團員
低音管首席:
Daniele Damiano
Stefan Schweigert
低音管聲部,配置5位團員
法國號首席:
Stefan Dohr
法國號聲部,配置7位團員
小號首席:
Gábor Tarkövi
Tamás Velenczei
小號聲部,配置5位團員
長號首席:
Prof. Christhard Gössling
Olaf Ott
長號聲部,配置5位團員
低音管聲部,配置1位團員
定音鼓聲部,配置2位團員
打擊樂聲部,配置4位團員
豎琴聲部,配置1位團員
目前樂團團員配置,共128位團員。

獲獎記錄


留聲機雜誌唱片獎
▪ 2006 留聲機雜誌-年度唱片最佳錄音 克勞迪奧·阿巴多-馬勒《第六交響曲》(獲獎) ▪ 2004 留聲機雜誌-最佳協奏曲 馬里斯·楊松斯-格里格與舒曼的鋼琴協奏曲 (獲獎) ▪ 2000 留聲機雜誌-年度最佳管弦樂錄音 西蒙·拉特爾-馬勒《第十交響曲》 (獲獎) ▪ 1984 留聲機雜誌-年度唱片最佳錄音 卡拉揚-馬勒《第九交響曲》 (獲獎) ▪ 1981 留聲機雜誌-年度最佳管弦樂錄音 卡拉揚-馬勒《第九交響曲》 (獲獎) ▪ 1981 留聲機雜誌-年度最佳歌劇錄音 卡拉揚-瓦格納《帕西法爾》 (獲獎)
格萊美獎
▪ 2009 第51屆格萊美-最佳合唱表演 西蒙·拉特爾-斯特拉文斯基《詩篇交響曲》 (獲獎) ▪ 2001 第43屆格萊美-最佳管弦樂演奏 西蒙·拉特爾-馬勒《第十交響曲》 (獲獎) ▪ 2000 第42屆格萊美-最佳古典類演唱 托馬斯-托斯誇夫-《馬勒:少年魔號》 (獲獎) ▪ 1998 第40屆格萊美-最佳小型合奏表演 阿巴多-《欣德米特:室內樂》 (獲獎) ▪ 1979 第21屆格萊美-最佳管弦樂演奏 卡拉揚-《貝多芬九首交響曲》 (獲獎) ▪ 1970 第12屆格萊美-最佳歌劇唱片 卡拉揚-《瓦格納:齊格弗里德》 (獲獎)
德國古典回聲獎
▪ 2017 古典回聲-無國界古典音樂獎 柏林愛樂12把大提琴-《皮亞佐拉的素描》 (獲獎) ▪ 2016 古典回聲-合奏/交響樂團 《西貝柳斯:第一至第七交響曲》 (獲獎) ▪ 2014 古典回聲-年度音樂會錄音 穆特、霍內克-《德沃夏克作品》 (獲獎) ▪ 2013 古典回聲-年度最佳交響樂演奏 《斯特拉文斯基:春之祭》 (獲獎) ▪ 2012 古典回聲-年度最佳交響樂演奏 《勛伯格作品》 (獲獎) ▪ 2009 古典回聲-年度合唱錄音 西蒙·拉特爾-《詩篇交響曲》 (獲獎) ▪ 2009 古典回聲-年度音樂DVD 《亞洲之旅-尋找和諧》 (獲獎) ▪ 2007 古典回聲-年度合唱錄音 西蒙·拉特爾-《勃拉姆斯:德意志安魂曲》 (獲獎) ▪ 2006 古典回聲-年度音樂DVD 《舞動柏林》 (獲獎) ▪ 2006 古典回聲-年度最佳交響樂演奏 阿巴多-《馬勒:第六交響曲》 (獲獎) ▪ 2005 古典回聲-合奏/交響樂團 柏林愛樂12把大提琴-《時光流逝》 (獲獎) ▪ 2003 古典回聲-年度合唱錄音 《勛伯格:古雷之歌》 (獲獎) ▪ 2001 古典回聲-無國界古典音樂獎 柏林愛樂12把大提琴-《南美大逃亡》 (獲獎) ▪ 1995 古典回聲-年度音樂會錄音 穆洛娃-《勃拉姆斯:小提琴協奏曲》 (獲獎)
全英古典音樂獎
▪ 2007 全英古典音樂獎-年度古典音樂唱片 西蒙·拉特爾-《行星組曲》 (獲獎) ▪ 2003 合奏/年度管弦樂專輯 西蒙·拉特爾-《第五交響曲》 (獲獎) ▪ 2001 樂評人獎 西蒙·拉特爾-《馬勒:第五交響曲》 (獲獎) ▪ 2001 合奏/年度管弦樂專輯 西蒙·拉特爾-《馬勒:第十交響曲》 (獲獎)
法國金音叉獎
▪ 2016 金音叉-年度金獎 西蒙·拉特爾-《貝多芬:第一至九交響曲》 (獲獎) ▪ 2015 金音叉-年度金獎 西蒙·拉特爾、齊默爾曼-《魯托斯拉夫斯基:鋼琴協奏曲》 (獲獎) ▪ 2014 金音叉-年度金獎 西蒙·拉特爾-《馬太受難曲》 (獲獎)
國際古典音樂大獎-ICMA
▪ 2017 ICMA-交響曲 《克勞迪奧·阿巴多:最後一場音樂會》 (獲獎) ▪ 2016 ICMA-交響曲 《西貝柳斯:第一至第七交響曲》 (獲獎)

樂團爭議


國家社會黨(納粹黨)的專制統治為德國的文化局面帶來無法彌補的損害,柏林愛樂樂團是受害者之一:統治政權推行的瘋狂種族政策,令樂團失去了多位珍貴的樂師;樂團發現自己地位孤立,無法再與國外交換獨奏家和指揮;同時,政府又有意要把德國這個代表樂團變為官方文化政策的工具。即使如此,在二次大戰期間,富特文格勒與樂團仍能使樂團固有的藝術內蘊倖存。

動態


2020年3月11日,柏林愛樂樂團宣布即日起停止公開演出至4月19日,但會對3月12日西蒙·拉特指揮貝利奧與巴托克作品音樂會在Digital Concert Hall進行免費線上直播,並可以在14日之前觀看演出回放。
2020年3月14日,德國柏林愛樂樂團稱,將把原來每月14.9歐元訂閱費的數字音樂廳免費開放至3月31日,並詳細介紹了觀眾如何在官網或手機上免費觀賞音樂會的相關流程。

主要作品


音樂專輯

德沃夏克:大提琴協奏曲/柴可夫斯基:洛可可主題變奏曲 2019-09-13
瓦格納:管弦樂作品 2019-06-21
伯恩斯坦:第二交響曲焦慮的年代 2018-09-07
馬勒:第一交響曲 2017-04-21
貝多芬:第一與第八交響曲 2016-12-02
庫特·阿特伯格:第六交響曲 2016-08-08
貝多芬:九首交響曲 2016-01-15
德沃夏克:第九交響曲 2014-07-01
馬勒:第七交響曲 2013-11-12
柏林愛樂之古往今來 2013-09-06

重要演出

新年前夜音樂會
年份主題指揮主要獨奏/獨唱備註
1977年貝多芬《第九交響曲》卡拉揚新年前夜音樂會又被稱為“除夕音樂會”,是柏林愛樂樂團三大音樂會中歷史最久的,由樂團前任首席指揮卡拉揚創辦於20世紀70年代,在每年的12月31日在柏林愛樂樂團的大本營,即柏林愛樂音樂廳舉行。指揮若無特殊情況,會由樂團時任首席指揮執棒。
1978年歌劇管弦樂選段卡拉揚
1983年卡拉揚
1988年柴可夫斯基《第一鋼琴協奏曲》卡拉揚基辛(鋼琴)
1992年阿巴多阿格里奇(鋼琴)
1996年吉普賽風格阿巴多文格洛夫(小提琴)
1997年致敬卡門阿巴多普列特涅夫(鋼琴)
1998年愛與希望之歌
2000年威爾第百年阿巴多羅斯特(女高音)
2001年邀舞巴倫博伊姆
2002年小鎮故事西蒙·拉特爾
2003年拉威爾與格什溫西蒙·拉特爾馬丁(鋼琴)
2004年博伊倫之歌西蒙·拉特爾
2005年致敬莫扎特西蒙·拉特爾艾利克斯(鋼琴)
2006年西蒙·拉特爾內田光子(鋼琴)
2007年俄羅斯之聲西蒙·拉特爾
2008年美國現代音樂西蒙·拉特爾托馬斯·誇斯托夫(男中音)
2011年西蒙·拉特爾基辛(鋼琴)
2013年東歐風情西蒙·拉特爾
2014年西蒙·拉特爾梅納漢姆·普萊斯勒(鋼琴)
2015年法國情調西蒙·拉特爾穆特(小提琴)
2016年西蒙·拉特爾丹尼爾·特里弗諾夫(鋼琴)
2017年西蒙·拉特爾喬伊斯·迪多納托(女中音)
2018年莫扎特與拉威爾丹尼爾·巴倫勃伊姆
2020年美國風情基里爾·別特連科黛安娜·達姆嬈(女高音)
森林音樂會
年份主題指揮主要獨奏/獨唱備註
1992年法蘭西之夜普萊特費舍爾(鋼琴)“森林音樂會”全稱為“柏林愛樂森林劇場音樂會”,是在柏林郊外一個名為“瓦爾德尼森劇場”舉行的露天音樂會。從1989年開始,每年夏季,柏林愛樂樂團都會在這裡舉行當年演出季的最後一場音樂會,時間基本為當年六月的最後一個周期,如有特殊情況會延後。
1993年俄羅斯之夜小澤征爾
1994年舞曲與狂想曲之夜楊松斯盧迪(鋼琴)
1995年美國之夜西蒙·拉特爾馬歇爾(鋼琴)
1996年義大利之夜阿巴多喬治烏(女高音)
1997年聖彼得堡之夜梅塔巴倫博伊姆(鋼琴)
1998年拉美之夜巴倫博伊姆威廉姆斯(吉他)
1999年歌劇之夜萊文赫普納(男高音)
2000年韻律與節奏之夜長野健兒玉麻里(鋼琴)
2001年西班牙之夜多明戈莎拉·張(小提琴)
2002年返場曲之夜楊松斯拉賓(小提琴)
2003年格什溫之夜小澤征爾馬庫斯·羅伯特三重奏
2005年法蘭西之夜拉貝克(鋼琴)
2006年一千零一夜雅爾維詹森(小提琴)
2007年狂想曲之夜西蒙·拉特爾福克斯(單簧管)
2009年俄羅斯節奏之夜西蒙·拉特爾鮑夫曼(鋼琴)
2010年弗萊明情歌之夜馬林弗萊明(女高音)
2011年爵士之夜夏伊
2015年好萊塢之夜西蒙·拉特爾
2016年捷克之夜雅尼克·瑟貢芭蒂亞什維利(小提琴)
2017年德奧之夜古斯塔沃·杜達梅爾
2018年西蒙·拉特爾告別西蒙·拉特爾馬格達萊娜·科澤納(女高音)
2019年普羅科菲耶夫與拉威爾圖甘·索基耶夫瑪麗安娜·科萊巴薩(次女高音)
歐洲音樂會
年份演出地所在城市指揮主要獨奏/獨唱備註
1991年斯美塔那音樂廳捷克-布拉格阿巴多斯圖特(女高音)“歐洲音樂會”全稱為“歐洲聖城音樂會”,是柏林愛樂樂團三大音樂會中最年輕的。1991年開始舉辦,時間是每年的5月1日,與樂團的誕生日是同一天。
1992年埃斯科瑞亞修道院西班牙-馬德里巴倫博伊姆多明戈(男高音)
1993年皇家阿爾伯特大廳英國-倫敦海廷克齊默爾曼(小提琴)
1994年霍夫劇院德國-麥寧根阿巴多巴倫博伊姆(鋼琴)
1995年韋奇奧宮義大利-弗羅倫薩梅塔莎拉·張(小提琴)
1996年馬林斯基劇院俄羅斯-聖彼得堡阿巴多布拉格(小提琴)
1997年凡爾賽皇家歌劇院法國-巴黎巴倫博伊姆巴倫博伊姆(鋼琴)
1998年瓦薩號沉船遺跡瑞典-斯德哥爾摩阿巴多亞歷克斯(女高音)
1999年聖瑪利亞教堂波蘭-克拉科夫海廷克艾克斯(鋼琴)
2000年柏林愛樂音樂廳德國-柏林阿巴多普列特涅夫(鋼琴)
2001年聖伊蘭大教堂土耳其-伊斯坦布爾楊松斯帕胡德(長笛)
2002年馬西莫劇院義大利-巴勒莫阿巴多沙漢姆(小提琴)
2003年傑諾米洛斯修道院葡萄牙-里斯本布列茲皮雷斯(鋼琴)
2004年阿提克斯圓形劇場希臘-雅典西蒙·拉特爾巴倫博伊姆(鋼琴)
2005年匈牙利國家歌劇院匈牙利-布達佩斯西蒙·拉特爾卡瓦科什(小提琴)
2006年城邦劇院捷克-布拉格巴倫博伊姆巴博雷克(小號)
2007年奧伯斯普瑞電纜廠德國-柏林西蒙·拉特爾巴蒂什利(小提琴)
2008年柴可夫斯基音樂學院俄羅斯-莫斯科西蒙·拉特爾拉賓(小提琴)
2009年聖卡羅歌劇院義大利-那不勒斯穆蒂布瑪娜(女高音)
2010年謝爾多尼劇院英國-牛津巴倫博伊姆維勒斯坦(大提琴)
2011年西班牙皇家劇院西班牙-馬德里西蒙·拉特爾卡尼薩雷斯(吉他)
2012年西班牙騎術學校奧地利-維也納杜達梅爾卡普肯(大提琴)
2013年布拉格堡西班牙廳捷克-布拉格西蒙·拉特爾科澤娜(女高音)
2014年柏林愛樂音樂廳德國-柏林巴倫博伊姆
2015年中心音樂廳希臘-雅典西蒙·拉特爾卡瓦科斯(小提琴)
2016年羅斯巴洛克式教堂挪威-羅斯西蒙·拉特爾薇爾德·弗朗(小提琴)
2017年拜占庭城堡塞普勒斯-帕福斯馬里斯·楊松斯安德列斯·奧登薩默(單簧管)
2018年拜羅伊特侯爵歌劇院德國-拜羅伊特怕沃·雅爾維艾娃-瑪利亞·維斯特布洛克(女高音)
2019年奧賽博物館法國-巴黎丹尼爾·哈丁布林恩·特菲爾(男中低音)
參演紀錄片
時間作品名導演備註
1952年《音樂的大使》 赫爾曼·什托布以柏林愛樂樂團為主題的黑白紀錄片
2003年《舞動柏林》 托馬斯·格魯伯、恩里克·朗什柏林愛樂樂團開展的第一個舞蹈教育項目
2004年《富特文格勒之愛》 簡·施密特-加雷深入富特文格勒隱藏在指揮家身份背後的生活
2007年《柏林愛樂和第三帝國》 恩里克·朗什二戰期間柏林愛樂樂團的情況
2008年《亞洲之旅——尋找和諧》 托馬斯·格魯伯柏林愛樂樂團在2005年的亞洲巡演情況

樂團評價


柏林愛樂樂團以其嚴謹的演奏風格、高超的技巧和對作品內容的正確理解,獲得了各國音樂界的一致讚揚,有“傳播音樂的使者”之美譽。樂團在演出合作、曲目詮釋方面均具有兼容並蓄的胸懷,只要是優秀的指揮家、演奏者,可以不問國籍與之合作,這樣就使其成為具有國際色彩的高水準樂團;同時曲目詮釋廣泛,尤其是德國作品更是如魚得水。樂團在合奏方面精緻洗鍊,可以說是理想的管弦樂團的一種典型;此外在使用管樂器和打擊樂器方面,能發掘這些樂器新的表現性能 。
柏林愛樂樂團的發展史堪稱交響音樂文化從19世紀到21世紀所走過的歷程的縮影。在漢斯·馮·彪羅德領導下,樂團確立為一個水準高超的大型交響樂團,阿瑟·尼基什則賦予它豐富的浪漫靈性,富特文格勒將古典和浪漫的遺產熔鑄為宏大的精神王國,卡拉揚則在二戰後的文化復甦背景下藉助現代錄音錄像技術的發展將樂團推向成功,西蒙·拉特爾以其作為指揮家的人格魅力和感召力、對音樂領域裡新觀念和新事物的敏銳意識,使之與樂團一起成為我們這個時代理想的音樂文化使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