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鰍魚
體型細長且背上有倒刺的魚類
刀鰍魚(即刺鰍)又稱鋼鰍、刀鰍、石錐,是一種淡水魚,分佈於我國南方及淮河、京杭運河南四湖等流域,體型細而長,背上有倒刺,嘴巴又尖又細。
相比於大刺鰍(Mastacemlelue armatus)而言,中華刺鰍個體較小,但其肌肉的營養成分在蛋白質、氨基酸含量和組成、鮮味氨基酸總量、多不飽和脂肪酸含量等方面優於大刺鰍,具有更佳的食用口感和更高的營養價值,不少地區已經作為小型經濟魚類進行開發利用。
刀鰍魚,體細長,前端稍側扁,肛門以後扁薄。頭長而尖。吻稍長,但不及眼後頭長,吻端向前伸出成吻突,其長度約等於眼徑。前鼻孔呈管狀,位於吻的兩側;后鼻孔圓形,近眼前緣。眼位於頭部的側上方,表面覆以薄皮,眼下前方有一倒生的小刺,埋於皮內。口下位,口裂幾成三角形,口角達眼前緣或稍超過。上下頜具絨毛狀齒,呈帶狀排列。胸鰭小而圓,無腹鰭,背鰭和臀鰭分別與尾鰭相連。背鰭前方有1排各自獨立的硬棘,約為31-33枚;臀鰭具棘3枚;尾鰭略尖。體鱗細小,側線不顯著。體背黃褐色,腹部淡黃。頭部從眼上向後有2條淡色線條,沿體背縱伸至尾鰭基。體背、腹側有許多網狀花紋,背鰭、臀鰭與尾鰭的基部網紋更為明顯,體側有30餘條褐色垂直條斑。有些個體條斑上端色較深黑,有部分個體近腹側的條斑之間雜以短斑。背棘基黑褐色,胸鰭淡黃色或灰黃,其餘各鰭灰色,臀鰭下緣常飾以白邊。
刀鰍魚
典型的無鰾管、有胃魚類,消化道較短,約為體長的45%,整體呈“Z”字形。食道很短,后與胃相聯,胃呈“V”型,胃分為賁門部、胃底部和幽門部,賁門胃自食道末端到胃的底部都具有豐富的腺組織分佈,其長度也是胃部最長的,約佔中華刺鰍消化管長度的23%。胃底部的肌肉發達較厚,但僅賁門部有豐富的腺組織。消化道各段在組織結構上差異顯著。胃前,消化道肌肉層內環肌與外縱肌厚度之比自前向後逐漸增大, 杯狀細胞數量自前向後逐漸減少;胃后,腸道肌肉層內環肌與外縱肌厚度之比則逐漸減小,杯狀細胞數量逐漸增多。消化腺分為肝臟和胰腺,肝臟與胰臟為獨立的兩個器官,胰臟分散分佈於胃與腸道周圍的系膜內,肉眼可見。未發現類似鯉科魚類彌撒於肝臟或脾臟內的胰腺結構。
淡水魚,棲息於礫石底的江河溪流中,常藏匿於石縫或洞穴中,分佈於淮河以南的各水系。在南方分佈很廣生活於多水草的淺水區。以小型無脊椎動物和部分植物為食,適水溫為24-28℃,喜好弱酸性的軟水,是屬夜行性的,故白天均潛伏砂中,只留鼻與口在外,或隱藏於暗處,靜待夜晚的來臨,始出來活動覓食。
刀鰍魚
棘鰍,原產於印度以東的東南亞之廣大區域,台灣亦產,分佈於台北桃園一帶。本魚的體形極長,頗似鰻魚,又因眼前下方有小棘,背鰭前部亦有許多分離的小棘,故英文名之為“棘鰻”。咖啡色的身體上,有3-10個不規則的圓形黑斑,口小吻長,且可自由扭轉,用此口吻在砂中挖採食物。
主要分佈於我國各平原省區,南起廣西,北至河北,東至台灣。
生殖期大約在7月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