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刺鰍
1800年由Lacépède命名的動物
大刺鰍(學名:Mastacembelus armatus)為輻鰭魚綱合鰓目刺鰍科刺鰍屬的一種,俗名鋸齒泥鰍、帶刀魚、豬媽鋸、刀鰍。體細長,前部稍側扁,尾部扁薄。棲息於礫石底的江河溪流中,常藏匿於石縫或洞穴中,以小型無脊椎動物和部分植物為食。本魚體修長,上部分為金黃色,下半部為深褐色,腹面有兩排橢圓形斑塊。臀鰭、背鰭及尾鰭,在魚體後部連接成一片。背鰭硬棘33-40枚;背鰭軟條67-82枚;臀鰭軟條67-83枚;脊椎骨87-98厘米,體長可達90厘米。
大刺鰍屬溫水性魚類,棲息於高原溪流、平原低洼濕地等水域底層,且有河卵石、岩石的區域。大刺鰍捕食小型的無脊椎動物,包括水生昆蟲、小魚、小蝦,也攝食水生植物等。大刺鰍比較貪食,能將較大的食物吞入胃中。分佈於南亞次大陸及東南亞廣大淡水域,中國長江以南各水域。
大刺鰍
體長,前段稍側扁,肛門以後扁薄。頭長而尖。眼位於頭的前部,側上位。眼間頭背自後向前漸漸狹長。眼被皮膜覆蓋。眼下斜前方有一尖端向後的小刺,埋於皮內。吻長遠不及眼後頭長。吻端向伸出吻吻突,其長度大於眼徑。兩對鼻孔前後分離,后鼻孔靠近眼,呈平眼狀,前鼻孔位於吻突兩側,呈管眼狀。口下位,口裂幾成三角形。口角止於后鼻孔下方。上下頜有絨毛狀齒帶。胸鰭小而圓。無腹鰭。背鰭和臀鰭分別迕於尾鰭。尾鰭長圓形。背鰭刺34,臀鰭刺2.肛門靠近臀鰭。體鱗細小。側線完全。
背側灰褐色,腹部灰黃色,胸鰭黃白色,其它各鰭灰黑色,鰭緣有一灰白邊。
大刺鰍與小刺鰍(Mastacembelus aculeatus)的主要區別是:臀鰭刺少,吻突尖長,口裂較短,斑條不明顯,此外,個體也較之為大。
大刺鰍屬溫水性魚類,棲息於高原溪流、平原低洼濕地等水域底層,且有河卵石、岩石的區域。適溫範圍為7~30℃,適宜生長水溫為20~29℃。在池塘人工養殖條件下,水體中溶解氧在3.5毫克/升以上,大刺鰍可正常攝食和生長。在池塘養殖中,大刺鰍有集群棲息的特點,白天潛伏在陡岸邊水底,夜間到淺水區捕食,仍保留晝伏夜出的習性。大刺鰍捕食小型的無脊椎動物,包括水生昆蟲、小魚、小蝦,也攝食水生植物等。大刺鰍比較貪食,能將較大的食物吞入胃中。
水域範圍
分佈於南亞次大陸及東南亞廣大淡水域,中國長江以南各水域。
國家地區
可能已存在(季節不確定):孟加拉國、柬埔寨、中國、印度(烏塔蘭恰、西孟加拉邦、賈坎德);緬甸、尼泊爾、巴基斯坦、泰國、越南。
存在:斯里蘭卡。
在人工養殖條件下,大刺鰍的性成熟年齡為2齡,繁殖季節為每年的4~8月,大刺鰍的產卵類型為一次產卵型,產卵的高峰期為5~6月,2齡雌魚的絕對懷卵量為5709粒,相對懷卯量為39.3粒/克。
● 親魚培育
選擇年齡在4冬齡以上,個體重200克以上的個體作為人工繁殖親本。進入4月,每天加喂一次麵包蟲,並加大流水刺激親魚發育,每日3小時左右。親魚池放入少量已消毒的水葫蘆,既可以調節水質,又能為大刺鰍遮陰避陽,提供良好的產卵場所。人工繁殖時,應選取成熟度好的親本進行催產,雌雄親魚區別方法是,雌魚腹部膨大且柔軟,生殖孔大而突出,雄魚則身體較雌魚略長,生殖孔微呈粉紅色,輕壓其腹部有乳白色精液流出。
● 人工催產和孵化
雌雄親魚按1:1的配比進行人工催產。催產藥物採用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類似物(GnRHa),注射劑量按雌魚每千克體重用藥0.5毫升、雌魚每千克體重用藥0.25毫升計算,注射部位為背部肌肉或者胸鰭基部,藥物使用前用生理鹽水稀釋,每尾親魚注射量0.15~0.3毫升。注射藥物后將親魚放入產卵池,池面上加蓋網目為2a=4厘米的柔軟網布,以防親魚跳躍逃跑。
● 產卵與孵化
水溫在26~30℃時,經過10~12小時親魚開始發情產卵,受精卵具粘性,粘附在產卵槽上,產卵槽用棕片或根系發達的水葫蘆,使用前先清洗乾淨並用20毫克/升高錳酸鉀消毒。
將產卵槽帶水移至孵化缸或孵化槽中進行充氧或流水孵化,孵化期間水溫保持在26~30℃,保證充足的溶氧,且每天換水至少3次,注意溫差控制在2℃以內。孵化時間為48~56小時。
● 苗種暫養與培育
剛孵化出來的魚苗,腹部帶有一膨大的卵黃囊,活動能力較差,常側卧於池底,需在孵化槽中暫養數天。5~7天後卵黃囊消失,魚苗可以自由遊動,開始主動攝食,這時可以投喂豐年蟲幼體,按照少量多次的原則,每天可以投喂4~6次,注意勤換水和及時清除殘餌。卵黃囊消失2~3天後,轉入魚苗池培育,此時投喂輪蟲,適量多次,隨著魚苗逐漸長大,可投喂新鮮的紅蟲(水蚯蚓)、蠅蛆等優質鮮活動物性餌料。
養殖技術
● 仿生態養殖池的選擇
進行大刺鰍養殖的地方要求環境安靜、背風向陽,噪音大、人流車流多以及風口處不適宜建池養殖大刺鰍。養殖池塘為土池或水泥池。土池呈長方形或正方形,面積667~3335平方米,池深2.5~3.0米,水深2.0~2.5米,壤性土質底,要求保水性能好。水泥池面積50~667平方米,池深1.8~2.5米,水深1.3~2.0米。不論是土池還是水泥池,要求養殖池進水端淺,出水端深,坡度約5%,池底排水,便於排污。養殖池要有獨立的進排水管道和增氧設備。養大刺鰍自然資源日益減少,已成為瀕危珍稀野生水生物種。有關單位雖對大刺鰍開展了人工繁殖和馴化養殖技術的研究,繁殖苗量和商品魚很少,大多數苗種和商品魚仍然依靠野外捕撈。為發展大刺鰍規模化養殖,贛州市水產研究所近幾年來進行了大刺鰍池塘仿生態養殖技術的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果。殖水源水質符合國家漁業水質標準(GB11607-1989),最好用溪流水或山泉水。
● 仿生態養殖池的處理
土池池底淤泥厚度低於10厘米,如果淤泥過多,要進行清淤處理。如果是水泥池,先在池底鋪上10厘米~15厘米厚的潮泥沙,面積約佔池子總面積的10%。魚種下池前要對養殖池進行消毒。池內平均留水深20~30厘米,每667平方米用生石灰100~150千克化水后全池潑灑。毒性消失后移栽輪葉黑藻,待池內輪葉黑藻有一定的數量後放入大刺鰍魚種,每667平方米放體重5~15克的大刺鰍魚種3000~4000尾,10~15克的彭澤鯽魚種50~100尾,池面四角用竹子圍栽水葫蘆,水葫蘆栽種面積不超過水麵總面積的1/4。養殖池底部布置一定數量的卵石、竹筒、塑料管等作為大刺鰍棲息隱蔽場所。有條件的可配備智能化的水質監測設備。
● 餌料投喂
大刺鰍全長5厘米前的苗種期以投喂輪蟲為主。全長5~15厘米時可以投喂切碎的水蚯蚓並輔以配合飼料,配合飼料粗蛋白含量高於47%,賴氨酸含量高於2.5%。全長15~20厘米時投喂蠅蛆、黃粉蟲以及配合飼料,配合飼料粗蛋白含量高於42%,賴氨酸含量高於2.2%。全長20厘米以上時逐漸減少蠅蛆、黃粉蟲等動物性飼料的投喂量,增加配合飼料投喂量,直至完全投喂配合飼料,這一過程大約15天。此時的配合飼料粗蛋白含量應高於40%,賴氨酸含量高於2.0%。動物性飼料的投喂量按大刺鰍體重的8~10%、配合飼料的投喂量按大刺鰍體重的2~3%每天分2~3次投喂,一般早上9:00、中午12:00和下午5:00各一次,每次投喂量以1小時內吃完為宜。
● 水質調控與病害防治
有條件的養殖場可以採取微流水養殖,每天不間斷沖水。無法實現微流水養殖的養殖場,可以15天左右換水一次,每次換水量占池水總量的20%。每月用濃度20毫克/升生石灰全池潑灑1次,保持水質活、嫩、爽,嚴禁水質過肥和水質老化。定期用芽孢桿菌或光合細菌調節水質,增加有益菌的數量。整個養殖過程不用其他任何藥物。
● 日常管理
做好防逃:受到外界流水聲音等的刺激時大刺鰍會跳躍逃跑,因此,沖水時盡量不要產生水流聲,養殖池水面離池堤頂部保持最少50厘米的距離,或在池面加蓋防逃網。及時清除殘餌:吃剩的餌料要及時清除掉防止治污染水質。控制水草的數量:養殖池內輪葉黑藻和水葫蘆數量要控制在一個合適的範圍內,定期撈出過多的水草,不能讓其瘋長,以免影響光照。入冬后要把水面的水葫蘆逐步清除乾淨。冬季保溫:大刺鰍在水溫低於7℃會凍死,在冬季要做好保溫工作,池水溫度最好保持在15℃以上。
保護級別: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 2019年 ver 3.1)——無危(LC)。
種群狀態:20世紀80年代以後,由於酷漁濫捕和江河環境被污染,大刺鰍的江河野生資源遭到嚴重破壞,資源枯竭,廣東、福建、貴州等省已將其列入重點保護的野生水生動物之一。
保護措施:2000年以來,廣西水產研究所承擔了廣西壯族自治區科技廳下達的“大刺鰍池塘馴化養殖技術”基礎研究項目,對大刺鰍的生物學、人工繁殖、苗種培育、成魚養殖等進行了全面研究。2004年福建龍岩市建立了“長汀縣大刺鰍生態保護區”,使得保護區的大刺鰍種群數量明顯增加。雲南省水產研究所從2001年開始實施“雲南野生珍稀魚蝦人工馴化養殖研究”課題,大刺鰍為其中一個品種,並於2004年開始利用已馴化的大刺鰍進行人工繁殖試驗,經過10餘次試驗,至2005年6月10日首次催產成功,以後又相繼2次催產獲成功,人工孵化出魚苗18~50尾,經過20~35天的培育,獲體長3.8-7.0厘米的幼魚1016尾。
大刺鰍肉質細嫩,營養價值高,具有益氣壯陽,消渴利尿等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