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侯祠
陝西省勉縣武侯祠
勉縣武侯祠位於陝西漢中勉縣,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與武侯墓隔漢江遙遙相峙,建於景耀六年春。舊時武侯祠多如繁星,不勝枚舉。現在,全國尚存有規模較大的武侯祠9座。而陝西漢中勉縣武侯祠是皇帝下詔修建的,比成都武侯祠早建約50年,堪稱“中華第一武侯祠”。
公元徠263年,即諸葛亮死後第29年,劉禪才下詔立祠。當時因“建之京師,又逼宗廟”,故選祠址於定軍山下的武侯坪,祠靠近墓所。這是全國唯一由皇帝下詔並撥給銀兩修建的祠廟,因而有“天下第一武侯祠”之稱。
整個祠廟佔地80餘畝,歷經1700多年,融古建、園林、文學、藝術、書畫、雕刻、彩繪於一體,是一座代表陝南地方傳統建築風格的千年古祠。祠內文物豐富,匾聯層層,碑石林立,古樹名木甚多。其中,《唐碑》於1979年被國務院確定為“全國第一批書法藝術名碑”;古柏經林學專家測定已有1700多年樹齡;旱蓮被證實為世界稀有花樹,樹齡400餘年,被確定為漢中市“市花”。
武侯祠[陝西省勉縣武侯祠]
據史料記載,在亮死後,蜀人十分思念,紛紛要求為他立廟,朝廷認為不合禮制,一概不準,百姓便在道上私向拜祭,後來有人建議在成都立廟,但劉禪沒有聽從,直到263年春天,習隆、向充上表以周人懷念召伯,越王勾踐思念范蠡的故事勸諫劉禪為諸葛亮立廟。
公元263年,即諸葛亮死後29年,蜀漢後主劉禪才下詔立祠,這是唯一的“官祠”,也是世界上最早的武侯祠。當時因“建之京師,又逼宗廟”,故選祠址於定軍山下的武侯坪,祠靠近墓所。距武侯墓十餘里,為明、清建築,祠坐南向北,背臨漢水,面對公路,南北長約200米,東西寬約120米,呈長方形。四周有圍牆,地基八十畝,共有七院五十四間房舍。規模宏大,建築雄偉,亭台樓閣,遍布祠中。
勉縣武侯祠
祠內遍懸匠、聯,匾額有:“高山流水”’“醇儒氣象”,“代仰清高”,“大漢一人”,“大器無方”,“天下奇才”,“其猶龍乎”,“山高水長”,“伯仲伊呂,”其中“忠貫雲霄”為清嘉慶八年(公元1803年)“御 賜”。
對聯有:“扶漢室堅惟謹慎,乃能擔當事業;伏龍譽早必深潛,而後騰踔雲霄。”馮玉祥將軍1928年題:“成大事以小心,一生謹慎;仰風流於遺跡,萬古清高。”嵌於大殿背後牆上;琴樓上有“石琴”一張,長115厘米,頭寬24厘米,尾寬20厘米,上刻“章武元年”,叩之清亮,悅耳,傳為晉汶水胡韜作。可惜文革時期被摔斷了。在眾多石碑中,豎有沈迥刻立的“蜀漢丞相諸葛武侯新廟碑銘並序”唐碑一通,系唐德宗貞元十一年(公元795年),與明碑最為珍貴。
大殿內,有諸葛亮泥塑坐像一尊,羽扇綸巾,目光凝重,栩栩如生,側塑關興、張苞站像。坐像前額殿中,懸有清嘉慶皇帝於嘉慶八年(1803年)親筆御書“忠貫雲霄”匾額。
祠內有古柏18株,(原有64株)直徑都在1米左右,高大,繁茂,鬱鬱蔥蔥,為祠增色。鼓樓東院有“旱蓮”一株,高約l0米,直徑約40厘米,為稀有的木本植物,春初開花,類似蓮花,芳香數里,別開生面,人們把它理解為是諸葛亮淡泊廉潔的象徵。
武侯祠[陝西省勉縣武侯祠]
免票政策:身高1.2米以下兒童免大門票。中國現役軍人、殘疾人、記者憑有效證件免費參觀。
優惠政策:身高1.3(含1.3米)-1.4米(含1.4米)的兒童半價優惠; 60歲(含60歲)-64歲(含64歲)老年人半價優惠;學生持本人有效學生證享受優惠半價購票(成人院校、在職教育、網路院校除外)。
兌徠票時間:旺季8:00--17:00 淡季8:30--16:00
旺季:8:00--18:00 (3月1日-11月30日)
淡季:8:30--17:30(12月1日-2月29日)
自駕線路:漢中市—民主街—天漢大道—環島—G108—龍江立交橋—褒河大橋—黃河沙橋—堰河大橋—終點。
公共交通:漢中乘至 的班車,在勉縣乘計程車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