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叟

紀叟

紀叟(?—761),祖居宣城北郊,善釀美酒,酒名“老春”。唐天寶至上元年間(753—762),李白每次來宣城必至其家酣飲,紀叟“能禮賢士,了無吝色”,二人成為至交。公元761年,宣城善釀老人紀叟病逝,大詩人李白哀賦《哭宣城善釀紀叟》詩“紀叟黃泉里,還應釀老春。夜台無李白,沽酒與何人?”。為世人傳誦至今。在紀叟生前,李白七游至宣城敬亭山,每次暢遊此地,必暢飲紀叟老春酒。

紀叟生平


據史書記載:大唐天寶年間,宣城盛燒釀之風,大小作坊有100多家,其中以紀叟名盛。紀叟(?—761),名春,字東軒,其祖上曾為朝中高官,因遭奸佞所陷,被逼隱居民間,並以釀酒為業。紀叟繼承祖業后不久,家遭意外變故,輾轉到宣城,發現宣城敬亭山氣候宜人,雨量充沛,更喜敬亭山柔質山泉是釀酒最佳水源,由此便定住在敬亭山腳下,開起了釀酒作坊,並將成品酒以自己的名字命名,為“老春酒”不久,紀叟的“老春酒”很快問,聞名江南,此後紀叟老春酒所採用的釀造工藝為後代傳承,並發展成為中國傳統手工釀造的典型代表,宋太祖趙匡胤欽點紀叟老春酒為皇家御用宴酒,並賜名“宣酒”。

宣酒始祖


“宣酒”釀造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唐代,據史書載:大唐天寶年間,宣城盛燒釀之風,尤以紀叟善釀。詩仙李白七游至敬亭山,皆暢飲紀叟美酒,驚羨稱絕,遂贈名曰:“紀叟老春”。唐上元二年紀叟仙逝,李白曾作詩哀悼。這位大詩人在他的《哭宣城善釀紀叟》中寫道:“紀叟黃泉里,還應釀老春。夜台無李白,沽酒與何人?
晚唐詩人杜牧曾隨宣歙觀察使沈傳師來宣城,以及晚唐大八大家之首韓愈就學宣城時,無不對老春酒情有獨鍾。更為有趣的是,據考證(更多的宣城當地老百姓的口頭傳說),南唐著名人物畫家顧閎中的作品《韓熙載夜宴圖》,正是取材於韓熙載在宣城生活中的一個場景。韓熙載原是山東北海人,唐末進士,又是一位北方貴族,因戰知己南逃,被南唐後主李煜收留了下來,並想任他為相。可身處逆境的韓熙載,為避免在政治上與南唐小韓廷發生衝突,佯裝顛狂,每日縱情酒色。他從李白的詩作中得知宣城的老春酒,特地趕到宣城,對老春酒產生了特別濃厚的興趣,每日只與家人狂喝濫醉。李煜只以為韓熙載生活太過放蕩,為規勸他為朝廷效力,故命顧閎中作了一幅《韓熙載夜宴圖》,想藉此來提醒他要節制一點。有人說,沒有紀叟的老春酒,也就沒有畫界的千古絕品《韓熙載夜宴圖》,不是沒有一定的道理。
北宋建隆二年,一次宋太祖趙匡胤偶爾在翻閱前朝詩人李白的詩作時,無意中讀到《哭宣城善釀紀叟》一詩,一時好奇心起,竟下旨派人去宣城取老春酒,喝后連聲叫好。趙匡胤本喜酒,於是接著一道聖旨,讓宣城官府逢年過節,都要送老春酒進宮作御宴用。只是朝中官員認為紀叟以自己的命字,給酒命名太過狂妄,遂將酒賜名為“宣酒”。宣酒清澈透明如水晶,注入杯中粘稠掛杯,香氣純凈如幽蘭,入口醇和,濃郁甘潤,回味和余香悠長,具有獨特的風格。
善釀紀叟以他的傳世名酒而與詩仙李白結緣,他們的故事為後世名人大家所津津樂道。紀叟成就了宣酒,而宣酒也令紀叟名垂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