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豐氏
陳豐氏
陳豐氏是一個以陳為姓的氏族,他們雖然不是後世陳姓的血緣祖先,但卻為陳氏家族留下了一個總徽記和一塊祖居的地方。陳豐氏是黃帝氏族的一個重要分支部落,他們擅長製造多幅高輪車。而高輪車在古代的戰爭起著非常重要的地位。而“陳”字的繁體字“陳”,就是由左邊的旌旗,右邊的車輪的象形組成。這一商周是高輪車的象形,最終成為一個龐大家族的不可替代的標誌。光這一點,就足以令人體味,高輪車征戰生活中給陳氏家族打下了多麼深的印記。
在黃帝時,戰車已被廣泛使用。黃帝發明了高輪車,所以又叫軒轅氏,陳豐氏是黃帝氏族的一個重要分支部落,是黃帝部落的姻親。“帝嚳取陳鋒氏女,生放勛(堯)。”(《史記·五帝本紀》)。帝嚳是黃帝的曾孫,顓頊的兒子。“陳豐,一作鋒,邦也。僑極取陳豐氏生帝嚳,嚳復取陳氏(女)生帝堯,齊之豐丘,陳氏邑也。”(《路史·國名紀己》)《索隱》、《人表》、《正義》等著作都認為鋒、峰、豐、邦同意通義,陳鋒、陳豐、陳邦指的是一回事。)可見,黃帝家族與最早見於記載的陳豐氏部落是兩個互相通婚的雙胞族。黃帝的孫媳婦與曾孫媳婦都是陳家的人,他們通過這種血緣關係,形成了炎黃氏族部落大聯盟的強大基礎。黃帝起於姬水,地點在今天的陝西、甘肅交界處。今甘肅天水市南有軒轅谷,陝西岐山縣有姬水,陳豐氏部落的起源,也很可能就在附近。今岐山縣西面有陳倉山。離今天的寶雞市約四十里。陳倉山又作陳峰,山上有形若山雞之石,因此又叫雞峰。山下是陳坂,這個陳可能便是陳豐氏部落的初居之地。相傳春秋時,秦文公得到一塊形狀如雞的寶石,當寶雞的神明來時,便會發現殷殷的聲響,好象野雞鳴啼。於是,秦文公在陳坂這個地方建祠祭祀,命名為陳寶祠。到唐代,就把這一代稱為寶雞縣。
黃帝部落擅長製造這種多輻高輪車。他和他的支裔過著游牧趕車,不斷在大草原遷徙的生活。整個部落排列著長長的車隊,由一個牧場遷到另一個牧場時,男女老幼和財物,都置於車上,由牛馬拉著高輪車,在廣漠的草原上前進。當遇到敵對部落前來襲擊時,車隊便橫著排列,以阻擋敵人的衝擊。這就是原始社會時期的“列陣”,也即車戰。人拿著武器迎敵,站在車上,車旁有步兵配合作戰。當夜幕悄悄降臨時,部落酋長便指揮其成員將車隊排列成圓圈,人畜居於圓圈中。在無險可守的廣盪大草原中,頓時形成了一個堅固的臨時城堡。這個高輪車圈成的城堡既可抵禦敵人或野獸的偷襲,又可抵禦寒風的侵襲,給人畜帶來安全感。由此可以體味到高輪車征戰生活給這個家族打下的深刻烙印。那麼,黃帝又是什麼樣的人呢?據司馬遷的《史記》記載,黃帝是少典的兒子,姓公孫氏,名叫軒轅。據說黃帝一生下來就能開口講話,很小的時候便展示出超人的聰明才智。他口齒伶俐,能言善辯,敦厚機敏,足智多謀。
大約在五千年前,陳部落隨黃帝族東遷於中原地帶肥沃的平原。陳豐氏部落開始由游牧生活轉向農業定居生活,他們定居的地方,就在河南宛丘(今淮陽縣)。顓頊國有“陳州之山”(《山海經·大荒南經》),這“陳州之山”便是宛丘。宛丘名聲雖大,其實不過是一座高不過四五十米的小土丘,因為凸立在茫茫無垠的平原上,所以才格外引人注目。這個宛丘,經過數千年黃河與淮河的泛濫淤積,已被泥沙填埋了二三十米,現今殘存的宛丘,僅只剩下略高於地面的小土堆而已。
商朝末年,商均的後裔中一個叫遏父(也稱閼父)的人,前去投奔周國,擔任了陶正之官,因其制陶技藝精湛,深得周文王姬昌歡心。姬昌之子姬發(周武王)滅商建立周朝后,追封先賢遺民,把遏父的兒子媯滿封於陳(今河南淮陽),國號陳,以取代虞遂之後的陳國,並將大女兒太姬嫁給他為妻。媯滿死後,謚號為胡公,故又稱胡公滿。今陳胡分媯滿的墓在河南淮陽縣柳湖旁。因城壕水注侵其址,故以鐵錮之,俗稱鐵墓。
陳國的國都就是我們現在十分熟悉的宛丘。陳豐氏部落雖最早見於典籍記載,但這個部落一部分融入了黃帝家族中,另一部份卻在史記典籍中銷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