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省大山包黑頸鶴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
雲南省大山包黑頸鶴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
部門簡介
大山包自然保護區於2003年1月經國務院辦公廳《國辦發[2003]5號文件》批准晉陞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2003年5月經昭通市機構編製委員會《昭市編[2003]3號文件》批准成立了雲南省大山包黑頸鶴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為財政全額撥款的參公管理事業單位,機構規格為副處級。核定編製15人,內設機構3個:即辦公室、大山包管理所、大山包自然保護區派出所。下屬全額撥款的事業單位大山包自然保護區科學研究所,核定編製數9人。
雲南省大山包黑頸鶴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昭陽區位於雲南省東北端,地處雲、貴、川三省結合部和國家“攀西——六盤水”經濟開發區的腹心地帶。東鄰貴州省威寧縣,南接本市魯甸縣,西隔金沙江與四川省金陽縣相望,北與本市的彝良、大關、永善三縣相連,是昭通市委、市政府所在地,是全市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全區有國土面積2167平方公里,其中,壩區佔33.6%,山區佔64.3%,江邊河谷區佔2.1%。區轄14個鄉、3個建制鎮、3個城市街道辦事處,有129個村民委員會和49個社區居民委員會,1064個自然村,2380個村民小組。境內居住著漢、回、彝、苗等24個民族,總人口80.27萬人,其中,農業人口66.5萬人,是一個典型的農業大區,屬省列73個國家級貧困縣(區)之一。雲南省大山包黑頸鶴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昭陽區西南部,距昭通市區79公里。總面積19200公頃,其中核心區8686公頃,佔總面積45.24%;緩衝區面積4890公頃,佔總面積25.47%;實驗區面積5624公頃(旅遊亞區148公頃),佔總面積29.29%。主要保護對象是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黑頸鶴及其越冬棲息的亞高山沼澤化草甸濕地生態系統。
大山包黑頸鶴自然保護區始建於1990年1月,1994年3月經雲南省人民政府批准為省級自然保護區,2003年1月經國務院批准晉陞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成立了副處級的專業管理機構---雲南省大山包黑頸鶴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2005年1月國際濕地公約局秘書處批准,大山包3150公頃濕地列入“國際重要濕地”名錄。
大山包保護區內有合興、大興、車路、馬路、老林五個村民委員會,110個村民小組。現有人口15860人,其中農業人口15710人,3819戶,分佈在核心區:戶數1761戶、7038人;緩衝區1010戶、4299人;實驗區1048戶、4373人。是全省的重點扶貧攻堅鄉之一。
大山包保護區以體態優雅的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黑頸鶴,雄奇險峻自然景觀、原始古樸特色民居等豐富而獨具特色的旅遊資源,被列為昭通市六個重點建設的旅遊“精品”點之一。
黑頸鶴
貫徹執行國家與地方有關自然保護區的法律法規和方針政策;從事野生動植物及其棲息地保護管理工作,開展科學研究、科普教育,推動保護區的可持續發展的公益型事業單位。主要保護對象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珍稀鳥類黑頸鶴及其越冬棲息地亞高山沼澤化草甸高原濕地的生態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