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氣

陰氣

陰氣,與“陽氣”相對。泛指它們的事物的兩個對立面之一。

陰氣,在陰陽五行學里與之相對應的是陽氣。陰陽是矛盾對立卻又統一一體。

一般理解陰陽具有四大要素:陰陽對立陰陽轉化陰陽消長陰陽互根

陰氣,來源於周易,古陰陽家中陰陽理論的術語,后滲透到宗教,哲學,醫學,曆法,書法,建築堪輿,命理占卜等。

簡介


● 英文名稱:Yin Qi
● 學科來源:中醫藥學—基礎理論—精氣學說

古籍摘選


● 陰氣者,靜則神藏,躁則消亡。(《素問·痹論》)

名詞解釋


● 事物或運動中具有內里的、向下的、抑制的、重濁的、形質性的等具有陰屬性的一面。

術語在線


● 引自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術語在線

百科解讀


● 陰陽是古代哲學家對事物屬性的概括與區分。任何相關聯又矛盾的事物或現象均可以用陰陽進行劃分。氣根據其屬性不同,可分為陰氣和陽氣。陰氣就是氣屬陰性的一方,尤其是作為物質基礎的一方。

氣與陰氣

● 氣是構成世界的基本物質,處於不斷的運動之中,氣既是物質的,也是功能的。
● 陰陽是對物質世界的一種劃分,陰陽最初的含義指陽光的向背,向日為陽,背日為陰,其後從具體概念逐漸演變為抽象的屬性概念,凡是寧靜的、抑制的、黑暗的、下降的、寒涼的均為陰。
● 陰氣概念是將氣學說與陰陽學說結合的產物,從氣的物質角度而言,有陽氣則有陰氣,陰氣具備陰的屬性。

陰氣的作用

● 陰氣是周身之氣的一種,氣從陰陽屬性進行劃分則包括陰氣與陽氣。陰陽二氣相互協調,共同維持機體的平衡狀態。
● 陰氣的屬性為內在的、沉降的、寧靜的、抑制的、向下的。陰氣可以制約陽氣,防止體溫過高及氣血運行過快而產生火熱病症。陰氣也會協助陽氣,在某些特殊狀態下,陰氣會轉化為陽氣,以維持陰陽的平衡。
● 如肝為剛臟,喜條達而惡抑鬱,肝之陽氣以升為主,肝之陰氣能夠制約陽氣,防止肝氣升而無制;心屬火,主血脈,血液在脈中運行主要依靠心陽氣的推動作用,心陰氣則制約陽氣,防止心跳過快或血行過速。

陰氣異常的治療

● 陰氣異常主要包括有餘和不及。
● 陰氣有餘會消耗陽氣,產生寒涼或抑制的病理變化,機體會出現畏寒肢冷、神疲倦怠等新陳代謝緩慢的癥狀表現,治療當以祛除陰寒之氣為主,選用熱性藥物,如附子、乾薑、肉桂、生薑等。
● 陰氣不足則陽氣相對有餘,出現虛熱性病症,表現為五心煩熱、口乾口渴、脈細數等,治療等補陰為主,選用甘寒性的藥物,如北沙參、生地、石斛等。

參考文獻


● [1] 世界衛生組織(西太平洋地區).北京大學第一醫院中西醫結合研究所,譯. WHO西太平洋地區傳統醫學名詞術語國際標準。北京:北京大學醫學出版社,2009.
● [2] 鄭洪新。中醫基礎理論。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