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街鄉
十街鄉
十街徠鄉位於玉溪市易門縣城東南部,是易門縣的南大門,東接晉寧縣夕陽鄉,西連綠汁鎮、銅廠鄉、南與峨山縣甸中鎮相連,北與浦貝鄉接壤,境內地形地貌複雜,立體氣候明顯,扒河自東向西流過境內,高山坡地交錯,河流與良田並存,屬亞熱帶低熱河谷季風氣候。
截止2020年11月1日零時,十街鄉常住人口為7938人。
十街鄉鄉政府距離易門縣城36公里,全鄉國土面積159.14平方公里,森林覆蓋率達61.2%,礦產資源儲量達75萬噸,耕地總面積18862.28畝,其中,田9807.07畝,地9055.21畝。轄8個村民委員會,85個村民小組,86個自然村,境內最高海拔2364米(馬頭大山),最低海拔1066米(佔馬田),鄉政府所在地海拔1400米。年平均氣溫18.2℃,最低氣溫5℃,最高氣溫39℃。年平均降雨量800毫米,雨季集中6至9月,平均日照2160小時,無霜期350天,適宜種植烤煙、水稻、包穀、甘蔗及冬早蔬菜、塔拉。2007年農村經濟總收入9272.2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347元,本級財政收入237萬元。面對今後新的發展機遇,鄉黨委、政府將發展思路定位為“生態立鄉、產業富民、文化興鄉、開放活鄉”,決心以結構調整為主線,培育農產品基地建設為重點,以建立新型農村經濟合作組織為突破口,實施農產品品牌戰略,大力培植糧食、畜牧、烤煙、油菜、林果、蔬菜、塔拉7個上千萬元的特色產業,確保全鄉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截止2020年11月1日零時,十街鄉常住人口為7938人。
十街鄉古徠榕樹
十街鄉小水窖
十街鄉水庫
農村經濟的發展,促進了各項事業的發展。一是農村居住條件改善,121戶住進磚(鋼)混結構房屋,274戶住進磚木結構新居,3092戶居住於土木結構的房屋中。同時縣殘聯的大力支持,28戶殘疾戶搬進新居。二是3511戶用上自來水,86個自然村,85個農業組通電、通公路。三是享受到黨和政府對老百姓種糧補貼、農機補貼、母豬能繁補貼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等惠農政策。全鄉參合戶達3306戶,參合人9952人,參合率達94%。十街鄉特色產業發展:一是發展以烤煙為主的支柱產業;二是發展以生豬為主的畜牧養殖業;三是發展以冬早菜為重點蔬菜產業;四是發展以塔拉為突破口林果產業;五是發展以油菜、早蠶豆為主的後繼產業。同時加大勞務輸出力度,花大力氣做好煙、豬、果、蔬、油五篇文章。
十街鄉教學樓
十街中心小學2007年共有8所村完小56個教學班,在校生1246人,有教職工118人,其中教師87人,工人1人,臨時班27人,87名專職教師中本科13人,專科38人,中專36人,小學高級教師40人,小學一級教師36人。學校佔地面積25836平方米,建築面積23521.9平方米,校園綠化面積1500平方米。一學年來,抓好教職工思想教育和理論學習,組織教職工認真學習,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學習《教師法》、《義務教育法》、《未成年人保護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規。確立德育教育在教學中的重要位置。通過常抓不懈,先後被各部委辦局授予2005年度“六·一”兒童節,獲縣教育局“文藝調演一等獎”,2005年獲縣委、政府“防雷減災先進集體”,2007年被縣委、政府評為“法制宣傳教育先進集體”,2007年被縣委、政府授予“教育教學管理先進學校”。兩年內,共投資130.5萬元,完成腳家店小學學生住宿樓23萬元,完成建蓋馬頭小學教學樓及食堂、廁所46萬元。完成建蓋中心小學廁所8萬元。完成老吾小學教師宿舍樓、球場、廚房42萬元,完成金田小學廁所4.5萬元,完成大村小學大門及圍牆7萬元。鄉文化站1個,職工3人。主要工作職責:認真履行好文化教育服務職能,抓好文化宣傳陣地建設,挖掘民族民間文化資源,抓文化市場管理和文化保護。2007年配合縣文工團創作,具有地方民族特色舞蹈、“龍頭舞”、“刀鐮舞”、“納蘇笆旯筒”、“琴情歡歌”、“花鼓舞”、排練后在十街鄉第六屆火把節展演,深受觀眾歡迎,“龍頭舞”在易門縣第二屆食用菌交易會開幕式上展演。以春節、火把節為契機,組織25支業餘文化宣傳隊,演出花燈、小品、相聲、民族舞蹈等110場(次),圖書室接待讀者210人次,書籍流通總量500冊。總冊數2100冊。村、組文化活動室27個,業餘文藝宣傳隊25支,基本能滿足學習農業科技知識和文化生活的要求。
十街鄉是一個典型的彝族鄉,少數民族人口佔全鄉總人口的49.7%,經過一代又一代的延續發展,形成了十街彝族獨特的民風民俗,每年農曆六月二十四火把節,彝家的寨子各自燃起篝火,狂歡到黎明。二OO一年開始舉行第一屆火把節,議程有開幕式、民族舞蹈展演、點火儀式、篝火狂歡。今年第七屆火把節各代表隊展演“竹桿舞”、“山神舞”、“煙桐舞”、“花鼓舞”、“龍燈舞”、“龍頭舞”、“刀鐮舞”等各有特色展示於觀眾。在篝火狂歡時,彝家兒女及各民族兄弟跳起歡快的“大彝樂”、“煙盒舞”及“左腳舞”。用山歌對唱的形式,不少青年男女唱出深厚的感情,尋找到意中的戀人。整個場面壯觀、快樂洋溢在歡樂的海洋之中。彝家山寨代代相傳,自繁飼養土雞,進村寨常年可品嘗土雞、土雞蛋。每年中秋節前後,可品嘗特色泡核桃。各民族兄弟還有吹嗩吶的風俗,如老人去世吹嗩吶,婚嫁吹嗩吶各種喜慶活動吹嗩吶,採用各種不同的曲調來表達各種不同的氣氛,吹嗩吶習俗流傳至今近200餘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