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興趣
體育興趣
:體育興趣是人們積極認識和優先從事體育活動的心理傾向。它是與參與體育活動的需要相聯繫的意向活動。一個人如果對體育活動感興趣,就會積極參加,全力投入,活動的結果將是需要的滿足並由此得到積極的情緒體驗。所以體育興趣是體育參與的基本動力之一,它影響著人們體育參與的具體活動方向和強度.
大量的觀察和研究結果表明,體育興趣與體育學習活動效果常常是成正比的。在身體素質與原有技能水平大體一致的情況下,有體育興趣的人較無興趣的人活動效果更優。這是由於體育興趣對體育學習或鍛煉具有指向和強化的作用。
體育興趣是人在體育活動方面的個性傾向性的體現,每個人在體育興趣方面都可能有差異。同時,體育興趣又是人們心理和行為上對體育活動的趨近傾向。它使人可能從多種活動中做出選擇,選擇他所喜歡的體育活動內容或形式,並且樂此不疲。但是,不同年齡學生的體育興趣可能發生變化或分化,而使興趣的指向性越來越明確而趨於穩定,甚至逐漸形成對某個項目的中心興趣。更值得注意的是這種指向作用會因活動結果的積極強化而不斷得到加強,從而表現出體育興趣的動力性和體育參與的延續性。有人(徐和慶,1998年)將我國15座城市各類大專院校畢業的兩屆畢業生924人(男454人,女470人)作為研究對象,用問卷調查法來確認體育興趣的延續性。將體育活動歸納為三類:娛樂型、健身健美型和競技型。研究結果表明,中學、大學和學校后三個階段在三類體育活動的興趣上顯示了高度的一致性。其中,對健身健美活動的興趣呈增加趨勢;對娛樂型活動感興趣的人,無論在校時還是學校后都超過另兩類,並有很高的一致性。924名被試體育興趣與運動實踐的相關分析結果表明,體育興趣對運動參與有長期明顯的定向作用,對促進終身體育的實現有積極的影響。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對某項體育活動感興趣,可以促使人們對此傾注更多的時間和精力,產生持久的注意,並能保持清晰的感知,周密的思維,牢固的記憶,豐富的想象。體育活動要求人們付出較多的體力,比較容易產生疲勞和厭倦。但是,如果對活動本身感興趣,就會精神飽滿、積極熱情地投入,刻苦學習,努力進取。實驗表明:中學女生多數不喜歡長跑,但改成音樂伴奏下的跑跳步練習,在生理負荷相同的情況下仍然情緒振奮不感疲勞,課堂氣氛活躍,教學效果得到很大的提高。
人的體育興趣是隨著年齡的增長、身體的發育而不斷變化發展的,但更重要的條件是在社會需要原則和個人適應原則之下,在學校教師引導下通過學生主體實踐活動培養起來的。
小學生天真活潑,具有好動的天性。他們對體育活動有廣泛的興趣。他們把體育看成“玩”,只要能活動就感到滿心歡喜,表現興趣盎然,不知疲倦。但從小學一年級到六年級體育興趣也有一些變化。研究表明,一至三年級為充分活動階段,他們多選擇遊戲、跑步等技術簡單、富有趣味的活動;四年級為變化劇烈階段,喜歡球類者急劇增多,佔53.1%,不喜歡球類的佔14.4%,體育興趣有明顯分化;五至六年級為喜歡學習運動技術階段,有更多的學生喜歡跳高、跳遠、武術、球類等有一定技術、技巧的動作項目。但整個小學階段興趣不夠穩定,對呆板單調的活動容易產生厭煩情緒。
初中生的體育興趣比較廣泛,但容易分化。受教師教學水平、學校體育傳統和個人體育專長與體育成績的影響,一部分學生開始有了體育的專一興趣。由於生理上的成熟使男女生的體育興趣發生了較明顯的分化。男生喜歡活動量大和能表現靈活、敏捷、競賽性強的活動,如籃球、足球、武術、田徑等。女生則喜歡姿勢優美、節奏感韻律感強,能表現柔韌、機智和美感的項目,如藝術體操、排球、技巧等。但她們對臟、累項目如長跑最不喜歡。男生比女生體育興趣廣泛,但多數初中生尚未形成對專項運動的穩定興趣。
高中生的體育興趣在良好的教育條件下可能更加穩定,且有明顯的選擇性。但同時也顯現出更大的不平衡性:如從年齡上看,高一、二年級學生體育興趣的發展有上升趨勢,而到高三卻出現停滯和下降趨勢。有的學生仍然喜歡體育,有的學生卻對體育毫無興趣。在性別的差異上也很明顯,男生喜歡競爭性強、對抗激烈的項目,女生在體育活動中的惰性更加明顯,怕臟、怕苦、怕曬、怕出汗,部分學生對體育課持消極態度。但是,在正確教育和影響下,有些高中生會對某些體育項目或體育鍛煉產生執著的興趣。
從追溯性的研究中發現,高中生的體育興趣多在小學、初中階段就已奠定,具有連續性特徵,可見,小學、初中階段是學生體育興趣發展的關鍵期。但是,這種現象只是在城市和南方經濟發達地區的學校中凸現,在廣大農村落後地區卻不盡然。由於農村經濟發展落後,造成師資力量、場地器材和教育教學觀念的相對滯后,小學、初中階段對學生體育興趣的發展並未起到應有的作用,在個別地區甚至起到抑制學生體育興趣發展的反作用。調查顯示,在農村高中生中,97.3%的學生認為體育對人的影響是終生的,並有91.2%的學生表示喜愛體育活動(銅山縣夾河中學“農村高中生的體育興趣的培養與研究”,2000年元月)。進一步研究顯示大多數學生的體育興趣存在很大的盲從性,從我校2002—2003學年度實施分項分層體育教學的探索來看,農村高中生中只有10%—15%左右的學生形成了對某項體育項目的專一興趣或中心興趣,且呈現出很大的不均衡性,這類學生多集中在高三年級。大多數學生報名參加各項體育活動均為盲從性質,並無明確的指向性,他們對各類體育項目了解不多,各項運動技術掌握較差,有少數學生在初中階段從來未接觸過各種球類項目。這就給高中階段的體育教學和學生體育興趣的培養帶來了一定的難度。如果在高中階段學生不能初步形成專一或中心的體育興趣的話,這將對學生在大學或學校后的體育活動產生消極的影響,對學生終身體育的實現產生巨大的阻礙作用。因此,對學生體育興趣的培養就成為農村高中階段的一項重要任務。
“興趣是創造一個歡樂和光明的教學環境的主要途徑之一”(誇美紐斯)。“沒有絲毫興趣的強制學習,將會扼殺學生追求真理的願望”(烏申斯基)。教師應通過教學和組織課外體育活動在培養學生的體育興趣方面起到主導作用。
學生在求知慾的基礎上努力參與並取得技能進步時,他對成功的表現會產生積極體驗並對此項體育活動更加關心。蘇霍姆林斯基指出:“只有在學習獲得成功而產生鼓舞的地方,才會出現學習興趣。”因此,要想使學生產生體育興趣,就必須設法使他們獲得成功。
在學校體育教學中貫徹愉快教學的宗旨是要使學生在體育活動的過程中體驗到快樂,滿足其趨樂避苦的慾望。由此而產生體育興趣。貫徹愉快教學的關鍵是教師。教師要以充沛的感情,專註的精神,優美的動作,生動的語言,嫻熟的技巧,組織得法的體育遊戲,和藹可親的態度來感染學生,建立起體育教學過程中的師生之情,充分信任、尊重學生,用“樂教”影響學生“樂學”,防止由於體育活動內容的苦、累、臟以及其他因素造成學生懼學的消極心理。
活潑好動是青少年的天性,所以他們之中絕大多數人喜歡上體育課,參加體育活動。但是他們的自我約束能力差,注意易分散,這就需要對他們進行積極引導。高中生的求新好奇心理仍然較明顯。好奇心是一種帶有情緒色彩的探索事物或獲得知識的認識需要。對我校學生的調查顯示,有85%以上的學生不希望幾個月、一學期甚至一學年只進行一項體育項目的學習,體育課上學生希望教學內容常換常新,每節課都有新東西、新活動、新收穫。體育教師應抓住“國家新體育課程標準”和“中小學體質健康標準”實施的有利時機,盡量在新字上下功夫,不僅要教材新,而且要教法新。如同是喊口令,既可以由教師喊或吹哨子做,也可以由學生喊、師生輪呼口令做,敲擊樂器做,音樂伴奏做等;同是隊列練習,隊形可變換成不同的類型等。只要教師注意教材內容安排的新穎性,教法手段運用的多變性,充分體現體育課的活動性、遊戲性和娛樂性,就能提高學生的求知慾,發展學生的體育興趣。爭強好勝是中小學生的突出特點,採取比一比、測一測的方法學生會感到有變化、有新意、有趣味。體育活動中蘊涵著豐富的美的因素,教師的語言美、動作美、教態美、形體美能使學生耳濡目染受到美的熏陶,通過美的啟迪,易於實現體育活動中的“苦學”變“樂學”。
體育興趣離不開教師的引導和環境因素的誘發。教學中持續“引趣”是引起學生愉快體驗並逐漸形成體育興趣的重要條件。教師可以通過新穎的教法、生動的教學用語、優美的示範、多種形式的競賽活動、設置疑難、情景設置和豐富的體育信息來引導學生,使學生在愉快的體育體驗中逐漸形成穩定的體育興趣,並初步形成專一的或中心的體育興趣。
針對目前農村大多數高中生缺乏必要的體育體驗,學生的體育興趣存在很大的盲從性、隨意性和不穩定性的現狀,在農村高中生中應首先強調學生廣泛體育興趣的培養,不宜過早地將一項或幾項體育項目作為高中學段的教學內容。在實際的教育教學中,既要重視學生的體育興趣,又不能把學生的體育興趣推向極致,學生的體育興趣只是學校體育改革的依據之一,而不是唯一依據。而且學生的體育興趣是可以培養、可以拓展和可以改變的。在體育參與的動力調節系統中,除體育興趣外,還包括體育參與需要、體育參與動機、體育態度和體育活動習慣等因素,只是在中小學階段體育興趣的作用更加突出一些。並且,學生在高中階段后的去向以及環境預期也會在不同程度上影響學生體育興趣的選擇和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