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拉蘇鎮

喀拉蘇鄉

喀拉蘇鄉政府位於縣城西部30公里,東與加哈烏拉斯台鄉接壤,南至喀什河,西與蘇布台鄉相連,北與伊寧縣毗鄰,行政區域總面積1901.41平方千米,其中農田5萬畝(農田中有水田3萬畝、旱田2萬畝)、草場、土地、有岩石裸露,水域面積81.28萬畝。主要居住著維吾爾、哈薩克、漢、錫伯、回等民族。

喀拉蘇鎮農作物以小麥、油菜、大蒜、馬鈴薯、蠶豆為主;畜牧業以飼養馬、牛、羊為主。 2018年,喀拉蘇鎮有工業企業1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11個。

建置沿革


喀拉蘇鎮原屬阿克蘇公社。
1984年,析置喀拉蘇鄉。
2002年,阿合牙孜牧場併入。
2016年11月20日,喀拉蘇鄉撤鄉建鎮。

行政區劃


2011年末,喀拉蘇鎮下轄8個行政村:塔斯阿爾納、巴爾格勒津、巴斯喀拉蘇、阿亞克喀拉蘇、阿爾帕克曼、墩克爾曼、克西薩爾闊布、阿克薩依。
2020年6月,喀拉蘇鎮下轄8個行政村:巴爾格勒津村、塔斯阿爾納村、巴斯喀拉蘇村、阿亞克喀拉蘇村、阿爾帕克爾曼村、墩克爾曼村、克西薩爾闊布村、阿克薩依村,鎮人民政府駐塔斯阿爾納村。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喀拉蘇鎮地處昭蘇縣西南部,東、南與喀夏加爾鄉相鄰,西與察汗烏蘇蒙古族鄉毗鄰,北隔特克斯河與農四師77團相望,行政區域總面積1901.41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喀拉蘇鎮地處丘陵地帶,地勢南高北低,平均海拔高度2418米。
氣候
喀拉蘇鎮屬溫帶大陸性氣候,其特點是春季升溫緩慢且不穩定,秋季降溫迅速,冷空氣活動頻繁。多年平均氣溫1.5℃,無霜期年平均96天。
水文
喀拉蘇鎮境內河道屬特克斯河水系。有阿克蘇河、阿合牙孜河等河流流經鄉域。
自然災害
喀拉蘇鎮主要自然災害有冰雹、乾旱、洪澇、大風、低溫、霜凍、地震等。雹災、霜凍每年多有發生。

人口


2011年末,喀拉蘇鎮總人口1.66萬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2650人,城鎮化率15.99%。總人口中,男性8358人,佔50.4%;女性8214人,佔49.6%;14歲以下0.41萬人,佔24.7%;15—64歲0.99萬人,佔59.6%;65歲以上0.26萬人,佔15.7%。總人口中,以哈薩克族為主,達12316人,佔74.3%;還有漢、維吾爾、蒙古、回、柯爾克孜烏孜別克塔塔爾等民族,共4256人,佔25.7%。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24人。
截至2018年末,喀拉蘇鎮戶籍人口為16214人。

經濟


綜述
2011年,喀拉蘇鎮財政總收入1.4億元。
2018年,喀拉蘇鎮有工業企業1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11個。
農業
2011年,喀拉蘇鎮農業總產值4046.7萬元。農作物以小麥、油菜、大蒜、馬鈴薯、蠶豆為主。2011年,小麥種植面積24090畝,油菜種植面積37090畝,大蒜種植面積200畝,馬鈴薯種植面積600畝,蠶豆種植面積550畝。畜牧業以飼養馬、牛、羊為主。2011年,牲畜年末存欄91311頭(只、匹)。
工業
2011年,喀拉蘇鎮工業總產值達到412萬元。2011年,喀拉蘇鎮有磚廠3個,錳礦粗加工廠1個,哈爾勒陶羊毛加工廠1個,職工共129人。
商業
2011年末,喀拉蘇鎮有商業網點97個,職工115人。2011年,社會商品銷售總額達776萬元。
金融業
2011年,喀拉蘇鎮金融機構各類存款餘額2300萬,比上年增長35%;各項貸款餘額7300萬,比上年增長35%。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2011年末,喀拉蘇鎮有幼兒園3所,在幼兒園350人,專任教師11人;小學5所,在校生1266人,專任教師91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3所,在校生682人,專任教師47人。
文體事業
2011年末,喀拉蘇鎮有文化站1個,村文化活動中心3個;圖書室9個,藏書10萬餘冊。文藝演出31場次。
2011年末,喀拉蘇鎮有學校體育場3個。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占常住人口的20%。
醫療衛生
2011年末,喀拉蘇鎮有鎮衛生院1所,村衛生室2個;病床17張。專業衛生人員11人。2011年,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100%。
社會保障
2011年,喀拉蘇鎮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186戶,人數528人,支出147.5萬元,比上年增長1.53%,月人均232.7元。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593戶,人數1777人,支出248.4萬元,比上年增長1.25%,月人均116元。2011年,實現就業再就業263人。

交通運輸


喀拉蘇鎮境內有237省道經過。

歷史文化


● 地名由來
喀拉蘇鎮以駐地自然實體而得名。
喀拉蘇鄉
喀拉蘇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