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理解

信息理解

信息理解是指將以符號為載體的信息還原為原有意義的過程。信息理解是信息用戶的主觀理解,具有選擇性,亦即特定的用戶將選擇自己特定的理解,是用戶對信息內容進行分析和綜合的結果。

內涵


此外,信息理解的程度總是以用戶已有的知識結構為基礎的,只有用戶的知識結構與信息所反映的知識層次大體相當時,用戶才能真正領會信息的實質。

過程


人的大腦要接受和利用信息,首先就要理解這個信息,即對信息進行解釋和表徵。從心理學的研究成果看,解釋是將不理解的信息變為可理解信息的一個核心環節。人一旦遇到某一信息,在有著明確或模糊的目標指向時,他會去捕捉信息,經過一系列心理操作和認知操作過程,開始對信息的解釋。在解釋的過程中,人們對感受到的信息刺激加以選擇和組織,在自身的經驗、假設、文化背景、動機、情緒和態度等各種心理因素的影響下,在綜合感受到的信息的基礎上形成自己的認識圖式。
解釋的過程是一個複雜的過程,解釋者必須有足夠的作為外界刺激的相關信息,還需要搜尋自己頭腦中已掌握的信息或知識,進行比較、分析、綜合、評價后,形成自己對問題的認識空間,達到理解的目標。認識空間的形成往往不是一次完成的,而是進行多次反覆,直到得到合理的解釋為止。同時,由於個人的知識背景、心理狀態不同,對同樣的信息刺激可能產生不同的認識空間,也就會產生不同的信息理解。
從信息理解的過程來看,不同的人要達到相同的信息理解儘管很困難,但如果我們對具有基本相同的知識背景的人們,根據他們可能的心理活動特點,設定某種信息刺激,是有可能達到促進信息理解的目標的。

社會心理作用


傳播者和受眾對信息接收處理的心理不同,他們的行為反應也就不同。從心理學角度來說,對信息的接收是人的物理刺激和心理刺激感覺的過程,也就是理解,在傳播學上稱之為解碼。這個過程是一個十分複雜的過程,人們往往把以往的看法當做常識,並根據常識去認識新的事物,做出新的判斷。因此,人們眼中的“外在世界”與個人理解(即心理印象)之間有相當一致的對應關係,也就是說,人們的理解受願望、需要、態度、動機及其他心理因素的影響,這就是選擇性理解。
在選擇性理解的基礎上,同時存在著其他的選擇性特徵,即選擇性接觸、選擇性注意、選擇性記憶。選擇性接觸指的是人們在接觸信息時,總是願意接觸那些與自己原有態度相一致的傳播信息,進而避免接觸與自己意見不相符合的傳播信息,因為,這樣做會在受眾心理上產生不和諧狀態,這種不和諧狀態會產生心理上的不舒服,因此,人們會努力減輕這種不和諧,以達到和諧。為了避免這種不和諧現象出現而導致心理上的不和諧,人們所採取的最有效的措施就是積極地避免接觸不和諧的信息。這樣就出現了選擇性接觸。雖然學者們對這個提法也有爭議,但是,美國學者科頓(J.L.Cotton)對選擇性接觸研究的評審中總結性地提出:“幾乎每一個研究均發現了顯著的選擇性接觸的效果”。
選擇性注意是指人們無法事先決定信息的內容,因此,人們總是傾向於關注信息中那些與自己固有觀念、態度、行為相一致的,或是自己需要的、感興趣的信息,這既是一種認知和諧心理因素,又是一種文化期待現象。例如:求職的人們關注職場上的問題以便於對自己的求職做出正確的選擇;考大學的人們關注熱門職業的走向以確定自己報考的大學專業;醫生關注疾病、疫情等情況,以便於提高自己的技術與做好對流行病的預防;政治家們關注世界各國的政局變化,以便於調整本國的政策、外交策略等。人們無論從事什麼職業,都會根據自己的需求、願望去選擇接觸信息。
選擇性記憶則是指人們在信息傳播過程中,願望、需要、態度及其他因素影響他們對信息的記憶,也就是說人們很容易記住那些他們自己感興趣的、一致的、需要的信息,進而忘卻那些自己不感興趣的、不需要的信息。在記憶過程中,人們對信息的記憶是在其心理作用下形成的不同的行為反應。就像有的人會“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而有的人則被人們稱作“不長記性”的人;有的人天性樂觀,在他的記憶中處處都是愉快、美好的事物,而有的人的記憶處處是事情的負面效應,由此他會感到人生、社會冷漠、灰暗。這就是人們選擇性記憶心理作用的結果。
這種選擇的過程被視為“四道圍牆的防禦,最外層的防禦是選擇性接觸,接下來的是選擇性注意,然後是選擇性理解,最裡層的是選擇性記憶”。這四道防禦線,是傳播主體——人在自己心裡建立起來的,它意味著無論是傳播者,還是受眾,對相同的信息刺激會有不同的接觸、注意、理解和記憶的過程,因此,也會產生不同的反應,這就是人的不同心理作用的結果。
就傳播者而言,他們有選擇性特性,他們要用高度敏感的眼光去收集與整個社會運行、社會各階層的民眾普遍相關的信息,發揮他們“守門人”的作用,以及傳播的社會導向功能,向社會全體民眾傳遞信息。因此,傳播者在信息報道過程中,主要是從整個社會的角度去思考問題,選取信息,報道信息。傳播者對待信息傳播的選擇性決定著他們的傳播行為,他們的不同態度、動機將引發不同的傳播行為,必然也會產生不同的傳播效果。有人提出“預防接種”理論,該理論認為,人對自己所處的現實社會需要有較好的了解和認知,只有這樣人們才能夠更好地去按照現實社會環境來調整自己的行為。就好比人不可能生活在無菌的環境中,他的每一次疾病都會產生抵禦這種疾病的抗體,或者他可以為了預防疾病事先接種疫苗,以增強身體對疾病的免疫功能,一旦他獲得了一定的免疫力,就可以更好地抵禦疾病對他的侵擾。人類社會也是如此,如果人們不能從媒介世界中了解真實的社會,一旦有一天發現社會事實與自己認知、期待的現實相悖的話,他就會在毫無精神和物質準備的前提下,手足無措,無法直接面對,造成重大的心理創傷。相反,如果我們讓人們切實地了解他們所處的實際社會環境,增強人類對各種侵害的抵禦能力,那麼,人類社會就會更有效地運作發展。這種預防接種是由傳播活動來完成的。因此,不同的,理影響著傳播者對信息的選擇。
對於受眾來說,首先他們具有比較明顯的選擇性特徵,這種選擇性特徵影響了他們對信息的接觸、注意、理解和記憶,而受眾對待信息的選擇性是存在差異的,這就是個體之間差異性的影響。差異性主要是指個人之間的人格差異,以及由此而引發的對待信息的認知、動機和態度的差異。例如,有一則消息,報道了一個罪犯等在銀行門口,用磚頭砸人進行搶劫的事件。當記者採訪時,罪犯竟然說這個手段是從前一天的報紙上學來的,因為,前一天的報紙上報道了一個這樣的事件。為什麼其他受眾沒有這樣學習,這樣模仿,這樣去做?這就是人格差異導致的對信息處理上的差異。雖然,模仿、學習是每個社會公眾都具有的特性,但是,個人的差異性決定了他們會模仿、學習不同的知識、技能。
其次,受眾需要了解他們的生存環境,需要通過媒介學習他們所應擁有的常識、技能,以及社會成員的資格,因此,這種需要就成為他們在傳播活動中的心理基礎,促使他們積極地介入到傳播活動之中,這就是他們的心理動力,是他們的主觀能動性反應。
再次,受眾的態度影響著傳播活動。受眾根據以往的經驗,常常對媒介授予一定的權威性,他們將媒介視為自己的眼睛,通過媒介“拷貝”現實社會,並形成自己對社會的認知影像。這種權威性作用十分明顯,在多數情況下,媒介“在告訴它的讀者該怎樣想時並不成功,但它在告訴它的讀者該想些什麼時,卻是驚人地成功”。例如,近年來媒介上報道的與人們生活密切相關的食品質量問題越來越多,諸如“瘋牛病”、“口蹄疫”、“瘦肉精”、“地溝油”,以及各種蔬菜水果農藥含量超標、各種肉類和水產食品抗生素超標、“毒大米”、“蘇丹紅”,以及“三聚氰胺”等等消息引起了社會公眾的關注,成為社會公眾最擔心的質量問題。這不能不說是媒介在引導公眾想什麼、關注什麼方面所取得的成功。這種成功源於媒介傳播者的引導,源於受眾授予媒介的權威性,源於社會公眾對從媒介世界中“拷貝”出來的現實社會的認知和反應。然而,一旦媒介世界與現實社會出現差距,就會給社會公眾造成一種虛擬的假象,這種假象直接影響著公眾對現實社會的認知和反應,進而造成社會的混亂。
最後,受眾的情緒直接影響著信息傳播中的認知、理解和反應。有實驗表明,當人們處於不同的情緒心境狀態時,對相同的信息會做出不同的反應。例如,心理學家將不同心境的人們放置在各種危險現象之中,讓他們對這些危險現象做出判斷。結果表明,人們的不同情緒對相同的現象會做出不同的判斷。當受眾心境不好時,就會將這些現象看成是極有可能發生的危險事情。例如,在美國的“9·11”事件之後,芝加哥發生了一起酒吧踩踏的傷人事件,該事件成為美國有史以來踩踏事件死傷人數最多的一次,究其原因,和“9·11”特定時期帶給人們的心理及情緒反應密切相關,特殊時期的場域氣氛,強化了人們的心境、情緒以及由這種心境、情緒而引發的對信息的誤判。這就是人的情緒對信息反應的影響。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得出一個結論,傳播者和受眾對信息的選擇性特性決定著他們對信息做出不同的處理。各自的需要是他們獲取信息的動力,情緒影響著他們對信息的認知和反應,以往的常識就是他們認知事物的態度,這種態度決定了他們的行為。因此,傳播者和受眾彼此問存在著人格差異和認知差異,存在著不同的需要和動機,使他們對信息形成不同的態度,產生不同的行為。這就是社會心理在傳播活動中的影響與作用,它促成了傳播者和受眾在傳播活動中的積極互動,形成了傳播者和受眾對傳播信息的不同行動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