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11條詞條名為太和鎮的結果 展開
太和鎮
湖南省永興縣太和鎮
太和鎮隸屬湖南省郴州市永興縣,地處永興縣北部,位於東經113°11′"~113°18′",北緯26°12′~26°19′。東與龍形市鄉、鯉魚塘鎮接壤,南與黃泥鎮相連,西與金龜鎮毗鄰,北與樟樹鎮、柏林鎮交界,是永興縣惟一一個不和外縣交界的鄉鎮。太和鎮有省道S212線過境,距永興縣城27公里。
太和鎮總面積98.7平方公里,轄15個村,總人口21587人(2011年),城鎮人口2000餘人。2013年,完成地區生產總值25.2億元。
太和鎮地處丘陵地帶,地勢北高南低。地形分為北部丘陵地貌為主,南部崗地平原相間;氣候屬亞溫熱帶季風濕潤氣候,年平均氣溫17.6℃,年平均降水量1480.2毫米。
太和新貌
清代屬延道鄉十六、十七都。
民國為柏林鄉南部。
1956年始設太和鄉。
1958年撤鄉設社,南屬先鋒公社,北屬紅專公社。
1961年調整設立太和公社。
1966年重新調整為雙豐公社。
1981年複名太和公社。
1984年復設太和鄉。
2012年4月撤鄉建鎮改為太和鎮。
2011年,太和鎮轄仁佳村、漾下村、鹽塘村、桐木村、雙合村、仁忠村、五合村、頂上村、烏蘿村、戲台村、七郎村、太和村、寺邊村、鰱魚、小江村共15個村,187個村民小組。鎮政府駐戲台村。
2016年,太和鎮建制村由15個調整為10個,詳見下表:
太和鎮建制村合併前後對照表 | |||||||||
調整前 | 調整后 | ||||||||
序號 | 村名 | 村民小組(個) | 面積(km2) | 人口(人) | 序號 | 村名 | 村民小組(個) | 面積(km2) | 人口(人) |
1 | 仁佳村 | 8 | 10.99 | 683 | 1 | 樣下村 | 20 | 21.39 | 1552 |
2 | 樣下村 | 12 | 10.39 | 869 | |||||
3 | 桐木村 | 11 | 4.08 | 830 | 2 | 鹽塘村 | 25 | 11.08 | 2557 |
4 | 鹽塘村 | 14 | 7 | 1727 | |||||
5 | 雙合村 | 9 | 6.15 | 1173 | 3 | 雙合村 | 17 | 9.33 | 2261 |
6 | 仁忠村 | 8 | 3.18 | 1088 | |||||
7 | 頂上村 | 17 | 6.59 | 1922 | 4 | 頂上村 | 17 | 6.59 | 1922 |
8 | 五合村 | 16 | 7.18 | 1481 | 5 | 五合村 | 16 | 7.18 | 1481 |
9 | 烏蘿村 | 15 | 5.07 | 1846 | 6 | 烏蘿村 | 15 | 5.07 | 1846 |
10 | 戲台村 | 12 | 5 | 1986 | 7 | 七郎村 | 20 | 10.2 | 3211 |
11 | 七郎村 | 8 | 5.2 | 1225 | |||||
12 | 太和村 | 15 | 5.2 | 2045 | 8 | 太和村 | 15 | 5.2 | 2045 |
13 | 寺邊村 | 21 | 10.49 | 1630 | 9 | 寺邊村 | 21 | 10.49 | 1630 |
14 | 小江村 | 8 | 3.83 | 852 | 10 | 鰱魚村 | 19 | 11.67 | 2183 |
15 | 鰱魚村 | 11 | 7.84 | 1331 | |||||
合計 | 15個村 | 185 | 98.19 | 20688 | 合計 | 10個村 | 185 | 98.2 | 20688 |
太和鎮位於東經113°11′"~113°18′",北緯26°12′~26°19′。地處永興縣北部,東與龍形市鄉、鯉魚塘鎮接壤,南與黃泥鎮相連,西與金龜鎮毗鄰,北與樟樹鎮、柏林鎮交界,是永興縣惟一一個不和外縣交界的鄉鎮。。距縣城23公里。轄區東西最大距離10.5公里,南北最大距離9.4公里,總面積98.7平方公里。其中陸地98.5平方公里,佔99.8%;水域0.2平方公里,佔0.2%。
太和鎮地處丘陵,地勢北高南低。地形分為北部以丘陵地貌為主,南部崗地平原相間。境內最高峰位於仁忠村官豬嶺,海拔363.2米,最低點位於桐木村謝家組,海拔127.4米。
太和鎮轄區屬亞溫熱帶季風濕潤氣候,其特點是雨豐偏旱。年平均氣溫17.6℃,年平均降水量1480.2毫米。
太和鎮境內有3條支流屬便江水系二級支流注江,自北向南縱貫全境。分別由柏林鎮經太和村,龍形市鄉經連魚、小江村、由鯉魚塘鎮經寺邊村匯入注江上游,注江上游在太和鎮境內經寺邊村、五合村、雙合村、鹽塘村、桐木村5村,境內全長15公里,流域面積達75萬平方米。
土地資源
太和鎮有耕地面積19584萬畝,人均0.91畝;林地面積2萬畝。
水資源
太和鎮水資源主要是地表水資源,注江水系從東、南、北三面環抱全鎮。
礦產資源
太和鎮境內礦產較少主要為錳石。
太和新貌
2010年太和鎮完成地區生產總值49560萬元,比2009年增長68%。其中第一產增加值9218萬元,比2009年增長14.8%;第二產增加值33560萬元,比2009年增長107.6%,第三產增加值6782萬元,比2009年增長28.3%。
2013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5.2億元,比2012年增長18.9%。
太和鎮農業
2011年太和鎮農業總產值從1978年的5000萬元增加到2011年的2.2578萬元,比2010年增加6.3%,佔GDP的比重5.6%。農民人均純收入10539元。 2013年農民人均純收入1.7萬元,比2010年增長26.8%
永興縣太和工業區
2011年太和鎮工業總產值從1978年的0萬元增加到2011年的177920萬元,比2010年增長36.5%,佔GDP的比重88.7%。
2013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23000萬元。
2010年第三產業完成6782萬元,比2009年增長28.3%。完成固定資產投資48000萬元,比2009年增長51%;財政總收入完成3900萬元,比2009年增長372%。
2011年末太和鎮共有商業網點198個。社會商品銷售總額達2866萬元,比2010年增加3.6%。集市貿易成交額1906萬元,比2010年增加2.5%。2011年鄉財政總收入15058萬元,比2010年增長50.2%,比1978年增長40倍。
2013年財政總收入5288萬元,比2012年增長7.9%;固定資產投資22.6億元,比2012年增長47.6%。
2012年下半年以來,完成了總投資1949萬元的七大鎮區改造工程項目。
太和鎮新農村
二是投資200萬元的鎮區綠化工程,修建花池5000平方米、休閑綠地12處3100平方米,綠化8100平方米,新栽8公分樟樹286棵。
三是投資600餘萬元的鎮區立面改造工程,屋頂“平改坡”260戶、3400米,牆麵粉刷33000餘平方米,安裝廣告牌2000餘平方米。
四是投資300餘萬元的鎮區環境衛生整治項目,新建垃圾中轉站1個,佔地面積2300平方米,購置環衛斗車80餘輛,除草機15台及口罩、夾鉗、工作服等環衛設施。
五是投資500餘萬元的鎮區自來水工程,埋設管道5000餘米,修建水塔1座,安裝自來水400餘戶。
六是投資80餘萬元的鎮區拆危拆舊工程,拆除舊房28戶、74間,拆除雜房、廁所、烤房83戶、175間,拆除廠棚57個。
七是投資49萬元的鎮區亮化工程,安裝路燈62盞。
2011年末太和鎮有郵政網點1個,鄉村通郵率50%。電信服務網點19個;固定電話用戶0.05萬戶,用戶普及率達到9%;行動電話用戶0.78萬戶,用戶普及率為90%,比2010年提高5個百分點。有發電企業2家,2011年發電0.02億度。高壓輸電線路3條,總長度60公里,用電負荷300000千瓦,供電可靠率90%。
2011年末太和鎮有15個農家書屋,各類科普圖書7400冊。2011年末太和鎮經常參加體育煅練的人數佔總人口的26%。
太和鎮小學
2013年太和鎮為有效改善農村辦學條件,投資32萬元和23萬元對雙合、鹽塘兩個村小進行維修,包括校門校舍的修繕、運動場的改擴建、課桌椅等教學設備添置等。改造后的村小已全部驗收合格。
2011末,太和鎮各類科技人才308人,其中專業技術人才126人,經營管理人才112人,技能人才34人,農村實用人才36人。
2011年末太和鎮有各類醫療衛生機構16個,其中縣屬醫院1所,村衛生室15所。專業衛生人員36人,平均每千人擁有衛生技術人員1.7人。2011年法定報告傳染病(甲乙類)發病率為0/10萬;農村安全飲用水普及率100%,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36%;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數1.8萬人,參合率90%;居民人口平均期望壽命82.5歲。
2011年太和鎮農村最低生活保障403戶420人,支出33.6萬元,比2010年增長1.5%;農村五保戶供養157人,支出33萬元,比2010年增長2.6%;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400人次,共支出4萬元,比2010年增長30%;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126人,支出60.5萬元,比2010年增長25%。
太和鎮境內有省道S212通過境內,現有通村公路全部硬化,總長約60公里,實現了村村通水泥路。
太和鎮名勝古迹有仁沖村的石鼓和中灣村的石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