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辭典
孔子辭典
《孔子辭典》是由夏乃儒所著的一本書籍之一,於2008年上海辭書出版社出版。
全書共約120餘詞條,分類編排,分生平事迹、背景知識、思想體系、典籍文獻、弟子後學、孔學影響六,二十餘個小類。並有孔子年譜,孔子周遊列國示意圖,孔子進系表等付錄。《孔子辭典》既可查閱,又可閱讀,實為一本以條目形式組成的孔子傳記,是一本孔子知識的實用小百科,也是每個熱愛中國傳統文化讀者的必備案頭書。
凡例
分類詞目表
正文
附錄一孔子周遊列國示意圖
附錄二孔子世系表
附錄三孔子年譜
詞目筆畫索引
……
歷史背景
古國地名
夏朝代名。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奴隸制王朝。相傳為夏后氏部落首領禹之子啟所建。先都陽城(今河南登封),后遷陽翟(今河南禹縣),最後建都安邑(今山西夏縣西北)。到桀時,為商所滅。共傳十三代,十六王,歷時400多年。約當公元前20世紀到公元前16世紀左右。孔子可能已接觸到夏代典籍的一些傳述,故日:“夏禮吾能言之”(《論語·八佾》),認為“殷因於夏禮,所損益,可知也”(《為政》)。又答其弟子顏淵問日:“行夏之時。”(《衛靈公》)但孔子深感夏代“文獻不足”(《八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