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肺心草的結果 展開

肺心草

虎耳草科梅花草屬植物

肺心草,即虎耳草科植物突隔梅花草的全草,夏、秋採集,洗凈曬乾。主治清熱潤肺,消腫止痛。治肺結核,腮腺炎,淋巴腺炎,喉炎,白帶,熱毒瘡腫,跌打損傷。生於山坡路旁、林緣、林下或草坡上。分佈在雲南、四川、湖南、湖北、陝西、河南等地。

形態特徵


肺心草
肺心草
突隔梅花草。多年生草本,高10~45厘米。基生葉厚紙質,腎形或心形,長2.5~6厘米;葉柄長達16厘米;莖生葉1片,
圓形,基部心形,抱莖,全緣。花白色,單生莖端;萼片5,卵形或寬倒卵形,頂端鈍圓;花瓣5片,匙形、倒卵形、倒披針形,長達2.5厘米,全緣,有時下部或基部稀疏睫毛狀細裂;雄蕊5,與花瓣互生,葯隔褐色,呈鑽狀長突出於花藥之上,蕊間退化雄蕊中部以上3深裂;子房上位,心皮3個,合生,花柱稍長於子房,柱頭3裂。蒴果橢圓形。花果期6~9月。
肺心草
肺心草

分佈範圍


肺心草
肺心草
雲南、四川、湖南、湖北、陝西、河南等地。

生長習性


肺心草喜熱不喜寒,通常可以在南方地區種植,北方地區種植肺心草需要在特定的環境下,以免植株在低溫下被凍傷。肺心草生命力很頑強,對土壤的要求不嚴,無論是在肥沃的土壤中還是在貧瘠的土壤中都能生長得很好。

主要價值


【性味】甘,寒。
肺心草
肺心草
【功用主治】清熱潤肺,消腫止痛。治肺結核,腮腺炎,淋巴腺炎,喉炎,白帶,熱毒瘡腫,跌打損傷。
【用法與用量】內服:煎湯,3~5錢;或研末。外用:搗敷。
取肺心草的嫩葉和嫩尖50克,用刀切碎,加雞蛋一個調勻,放鹽少許,,鍋中煎菜油后煎炒,起鍋后食用。可治咳嗽。

開胃消食

肺心草中含有大量植物粘液,還有一些天然活性酶,平時人們把它當蔬菜食用時可以吸收豐富植物蛋白,也能把它含有的活性酶儘快吸收和利用,這些物質能促進人類胃液分泌提高腸胃消化功能,人們食用它以後既能開胃也能加快腸胃中食物中消化與吸收。

潤腸通便

肺心草是一種性質微寒的綠色食材,它含有大量果膠和纖維素,人們食用它以後能清理腸道中的熱毒並能緩解腸燥便秘,而他還有的纖維素和果膠在進入腸道以後還能促進腸道蠕動,縮短人體排便時間,人們經常吃肺心草能潤腸通便清腸排毒,也能降低腸癌的發病率。

消腫止痛

肺心草在入葯以後能消腫止痛,也能清熱解毒,在人們出現肺結核和腮腺炎以及淋巴結核等症時都能多使用一些肺心草,它能讓這些疾病癥狀明顯減輕,如果能配合其它清熱解毒的藥物一起服用,會讓患者身體儘快康復。

解毒消腫

肺心草中還有一些天然解毒成分,能加快人體內有毒物質的分解與代謝,平時人們出現食物中毒或者被毒蛇咬傷時,都能通過服用肺心草來解毒,食物中毒的患者可以直接把肺心草膠絞汁后口服,而被毒蛇有聲的患者則需要把肺心草搗碎製成泥狀后外敷在傷處。

功效

【性味】:味苦,性涼。
【歸經】:入肺、肝、膽經。
【功效】:清熱涼血,解毒消腫,止咳化痰。
【主治】:黃疸型肝炎,細菌性痢疾,咽喉腫痛,脈管炎,瘡癰腫毒,咳嗽痰多。
【附方】
1、治黃疸型肝炎,梅花草15g,小白蒿、秦艽、黃柏紅花各6g,五靈脂廣木香各3g。共研細末。每服3-4.5g,每日3次,白糖水送服。(《內蒙古中草藥》)
2、治急性細菌性痢疾,梅花草15-30g。水煎服。(《全國中草藥彙編》)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9g;或研末,每次1-3g。炮製、採集加工:夏季開花時採收,洗凈晾乾。

藥材性狀鑒別

根莖呈不規則團塊狀,褐色,有多數鬚根。莖圓柱形,長3-27cm,直徑1-2mm,有縱棱,質脆,易折斷。基生葉褐色,多破碎,完整葉片呈卵圓形或心形,長1-3cm,寬0.5-2.5cm,全緣,葉柄較長。莖生葉1枚,形同基生葉,無柄。花黃色,單生莖頂。氣微,味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