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75條詞條名為張煒的結果 展開

張煒

中國男作家,代表作《你在高原》

張煒,1956年生於山東龍口市,原籍山東棲霞。畢業於煙台師範專科學校(今魯東大學)。當代著名作家,現為中國作協副主席、山東省作家協會主席,萬松浦書院院長。

80年代前期創作的長篇鄉土小說《古船》一經發表便轟動文壇,代表作《你在高原》《古船》《九月寓言》。

2011年,張煒憑藉耗時20餘年所創作的七百萬餘字大河小說《你在高原》榮獲第八屆茅盾文學獎

人物經歷


寫作經歷

張煒
張煒
1975年發表詩。
1980年發表小說。
發表作品一千三百餘萬字,被譯成英、日、法、韓、德、瑞典等多種文字。在國內及海外出版單行本四百餘部。

個人作品


作品名稱出版社
古船當代》1986年第5期
我的田園上卷於江蘇人民出版社1991年初版,《峨眉》1993年1,2期刊出全文,2010年收錄於長篇《你在高原》
九月寓言收穫》1992年第3期
柏慧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1994年初版
家族《當代》1995年第5期,2010年收錄於長篇《你在高原》
懷念與追記作家出版社1996年初版
遠河遠山花城》1997年第4期,1999年香港明報出版社初版
外省書《收穫》2000年第5期
能不憶蜀葵《當代》2001年第6期
西郊《芙蓉》2003年第1期,2010年收錄於長篇小說《你在高原》
醜行或浪漫大家》2003年第2期
刺蝟歌《當代》2007年第1期
你在高原作家出版社2010年初版,包括十部可銜接也可獨立的長篇小說《家族》《橡樹路》《海客談瀛洲》《鹿眼》《憶阿雅》《我的田園》《人的雜誌》《曙光與暮色》《荒原紀事》《無邊的遊盪
半島哈里哈氣河北少年兒童出版社2012年初版
愛的川流不息山東教育出版社

創作特點


整個的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張煒的散文作品非常少,且沒有引人注目的篇章,在八十年代的後期,在那個動人心魄的夏季過後的鬱悶中,張煒的散文開始增加,而到了九十年代,整個世界市聲喧囂,變成了一片莽野,落紅狼藉。一點也不隱諱,張煒對市場這隻螃蟹是害怕的,對飛速發展的商業帝國心懷恐懼,張煒的話”是心懷仇視的”。這有點象海德格爾,當年海德格爾看到美國登月的畫面,失聲痛哭。別爾嘉耶夫在《論人的奴役與自由在》中說“人發明了強有力的技術,這個強有力的技術可能成為改變生活的工具,但也奴役他,讓人的生活的一切方面都服從自己。”人成了自己創造工具的奴役,人發明強有力的技術本來是解放自己,卻異化了自己,這是人始料不及的。
張煒與現代物質社會有點“隔膜”,他心懷恐懼,,張煒既憂生,又憂世。他開始張揚非功利的詩性人生與新的倫理,以期超越現世生存的苦痛,其實,這也是傳統儒生大多數走的路子,文學是一種“無用之用”,但又必須找出文學的“用”,於是張煒的散文不是大多數所謂的美文,而是“不用粉飾之字”多為美刺篇章。但我們這裡還必須探察一下人的恐懼與慰藉的問題。身外世界的偶在和不確定,是產生恐懼的原因,英國神學家詹姆士·里德的說,“許多恐懼都是來自我們對我們生活於其中的世界不理解,來自這個世界對我們的控制。”“為了實現完滿的人生,需要我們做的第一事情就是去獲得控制恐懼的力量。”張煒走向了一種反抗恐懼與尋找慰藉的路途,無論是現實空間的還是心理,抑或一種表達。
張煒有篇《一輩子的尋找》談到尋找是難的,目標幻化,只有尋找是確定的,有點象魯迅筆下的過客,過客只是走,一直走。但目標有時又是充滿誘惑力,象精靈,張煒說是魅人的狐狸。
尋找的意義,就是在找一種精神的支撐點,就是面對絕境而不絕望,一種保持靈魂高潔的真誠。因為人面對恐懼,總想緩解,在童年時有母親守護,而成年被拋到了社會的虛空里,個人必須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但人是脆弱的,總想尋找一種關懷和慰藉,於是人們開始反抗這種恐懼,在恐懼中受難等待,在恐懼中注入意義,抵擋恐懼。
人們抵擋恐懼的路數是不一的,幼小時受到傷害和恐懼,有母親給予消解,而長大后呢?張煒雖然在生理成人,但他的心理卻要找一個母親的替代來慰藉,,張煒找到了一塊稱為“野地”(故地)的母親的替代。在散文《融入野地》有這樣一句話“這裡處於大地的中央。這裡與母親心理的距離最近。”
張煒在故地重新縫合上被剪斷的肚臍,肚臍是一輸送養料的管道,他用了一個詞“融入”。“泥土滋生一切;在那兒,人將得到所需的全部,特別是百求不得的那個安慰。野地是萬物的生母,她子孫滿堂卻不會衰老。她的乳汁匯流成河,湧入海洋,滋潤了萬千生靈。 ”
這是一種詩意,對世界悲觀並非意味著絕望,正視生命的悲愴和人生的無意義也非意味著逃避人生,悲觀不等於厭世,真正的悲觀是視苦難為生命的應有之義,把苦難轉為生命振作之力。
張煒的尋找是沉入底層,他尋找的慰藉也非虛幻。從寫作的層面,張煒的小說創作使他的生命緊張,而他把一部分經歷轉向散文,有他內在的必然,小說的文體的限制,使作者在文本中虛化,而散文在最終的意義上,是和作者等一的,散文的高度,就是作者精神的高度,張煒說散文非作文“一個人只要有較好的文化素養,都應該能夠寫出一手好散文。它可以是言論、書信、日記、回憶,也可以是一個人在特定時刻里的自吟自語。後者之所以也可以是好的散文,就因為它所具有的‘實用性’:安頓自己的靈魂。這時,它產生的過程也是自然而然的。”
張煒的散文觀念不是把散文當成尋章嚼句的美文,他強調的是實用,是安頓人的靈魂。散文的寫作,就是慰藉的發生。在散文中他獲得了寧定。雖然他走在尋找的路上,但他的心已經沉實,路上的野花草不會轉移他,他走,只有走。

獲得榮譽


獲獎時間獎項名稱作品獲獎結果
1982年全國短篇小說獎《聲音》獲獎
1984年全國短篇小說獎《一潭清水》獲獎
人民文學出版社1985年-1986年長篇小說獎《古船》獲獎
20世紀中文小說100強《古船》獲獎
上海第二屆中長篇小說大獎《九月寓言》一等獎
全國優秀長篇小說獎獲獎
九十年代最具影響力十作家十作品第五名
八五期間全國優秀長篇小說獎《九月寓言》修訂版獲獎
2000年中國十大最受歡迎作家獲獎
第一屆齊魯文學獎《外省書》第一名
第七屆人民文學獎《東萊五記》獲獎
中國暢銷書獎《醜行或浪漫》獲獎
中國最美的書獎《醜行或浪漫》獲獎
當代獎《能不憶蜀葵》、《魚的故事》等獲獎
中國環境文學獎《能不憶蜀葵》、《魚的故事》等獲獎
台灣“好書獎” 《能不憶蜀葵》、《魚的故事》等獲獎
金石堂選票最受讀者歡迎圖書獎《能不憶蜀葵》、《魚的故事》等獲獎
2010年全球華文十大小說《你在高原》第一名
2010年第九屆華語文學傳媒大獎“2010年年度作家”《你在高原》獲獎
2011年8月第八屆茅盾文學獎《你在高原》獲獎
2021年1月名人堂·2020年度十大作家獲獎

社會活動


2020年5月2日,為了緩解疫情對實體書店的衝擊,北京長江新世紀聯合眾位名家發起“書店的春天——拯救實體書店”聯合倡議,該倡議一經發起,響應者眾。作家張煒積極參與,皆願為此事盡一己之力,以期早日讓書店恢復如常。
張煒的文章被一些省份用作高考題,如2008年《歌德之勺》(山東卷等)。2009年《耕作的詩人》(廣東卷)、《木車的激情》(江西卷)。
2021年7月15日,作家張煒新書《摯友口信》新書分享會在第30屆全國圖書博覽會現場舉行,主題為“一弦一柱思年華”,詩人王家新、中原出版傳媒集團總編輯耿相新、河南文藝出版社總編輯馬達作為對談嘉賓出席分享會。

社會任職


2016年12月2日晚,在中國作協第九屆全國委員會第一次全體會議投票選舉中,作家張煒當選中國作協副主席。
2017年2月10日,政協第十一屆山東省委員會第五次會議通過,任命為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十一屆山東省委員會常務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