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派,古代醫學流派。自從東漢張仲景著成《傷寒雜病論》以來,後世醫家對該書註釋、發揮者頗多。使仲景的傷寒論學說得以不斷發展。他們之中雖有各種不同見解的爭論,但在繼承發揚仲景學說上則是一致的。迨至溫病學說興起,在傷寒、溫病之間的學說爭論更有發展對外感熱 病的診治,尊張仲景傷寒之說者自成一大派,後世稱之為傷寒派。與明清以來形成之溫病學派開展爭鳴,推動學術發展。
清刻本《傷寒論》
《傷寒論》的卓越貢獻在於創立了
六經辨證論治體系。張仲景全面分析外感熱病發生髮展過程,綜合病邪性質、正氣強弱、臟腑經絡、陰陽氣血、宿疾兼夾等多種因素,將外感熱病發展過程中各個階段所呈現的各種綜合癥狀概括為六個基本類型,即
太陽病、
少陽病、
陽明病、
太陰病、
少陰病、
厥陰病,並以此作為辨證論治的綱領。任何一個類型都不是一種獨立的疾病,而是外感熱病在整個發展過程中或曰病程的某個階段所呈現的綜合癥狀。六經病證彼此之間有機聯繫,並能相互傳變。其傳變學說並無必然的僵化順序和固定之時日,而是主張疾病之傳變,決定於感邪之輕重、正氣之強弱和醫護之當否,或傳或不傳,或循經傳,或越經傳,或直中,或合病、並病,靈活多變,較之《內經》之傳變學說,更符合臨床實際。其三陽三陰分證,客觀反映了外感熱病由表入里、由淺入深、由輕到重、由實轉虛的發展變化規律,具有極高的臨床實用價值。其系統的辨證論治思想不僅對外感熱病的診治具有指導意義,而且廣泛適用於中醫臨證各科。
醫聖張仲景
張仲景,《傷寒論》作者,約生於公元150~219年,南陽郡涅陽人。少時隨同郡
張伯祖習歧黃技,好學多思,終至青出於藍,醫術遠超其師,成為著名醫家,與
華陀並稱於世。因其對臨證醫學的卓越貢獻,而被後世醫家奉為醫聖。仲景生平《
漢書》無傳,其生卒年份無從確認。
北京中醫學院主編《中國醫學史》 (上海科技出版社,1978,15~17)則將其生年確定為公元150年,卒年確定為公元219年。
張仲景醫德高尚,向為後世所傳頌。其所處之時,風氣日頹。士子多追名逐利而不求務實。仲景對此頗感憤慨,並予以抨擊。反對重巫輕醫的不良風氣,呼籲社會關心醫學。同時,也對因循守舊、不負責任的惡劣醫風給予無情批判。自己則以拯疾濟世的崇高責任感,刻苦鑽研,勤求古訓,博採眾方,結合自己豐富的臨床經驗,撰寫《傷寒雜病論》,創立辨證論治原則,奠定中醫臨證醫學不朽之基。
張仲景
《傷寒微旨論》傷寒著作。二卷。宋·韓祗和約撰於1086年。原書已佚,後世刊印本系從《永樂大典》中輯錄編成。全書自傷寒源至勞復證共十五篇,論述辨脈,汗、下、溫中等治療大法,用藥和某些病證的證治,並附方論、治案。所用方劑不限於《傷寒論》方,多為自擬方。所設汗、下、溫中諸法均依立春后至清明前;清明后至芒種前;芒種后至立秋前三個不同階段而定。韓氏在闡發《傷寒論》的學術經驗方面多有創新,體現了一定程度的變化與發展,論著頗為後世所重。但
王履在《醫經溯洄集》中批評韓氏“將溫暑作傷寒立論”,應予注意。現存清末刻本及石印本,《四庫全書》本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