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航空戰隊
日本海軍機動部隊之一
第一航空戰隊、一航戰,作為日本海軍機動部隊之一部分,存在於日本帝國時期。
目錄
1928年(昭和3年)4月,“赤城”、“鳳翔”與第6驅逐艦隊的“梅”號、“楠”號進行了試驗性的編隊,1929年(昭和4年)4月起,成為了第一艦隊的常備編製。當時“赤城”號與“加賀”號均不具備大量的艦載機搭載數,包含“鳳翔”號在內,三艦之中,兩兩輪流來進行戰隊編組。而及至1931年度,隨著水上機母艦“能登呂”號的編入、“赤城”、“加賀”的大規模改裝完工、新建“龍驤”號空母的下水服役,最終形成了“‘赤城’單艦·‘加賀’單艦·‘鳳翔’+‘龍驤’”這三種編隊模式,組成了兩個航空戰隊+預備艦的輪轉替換順序。
“戰爭。太平洋戰爭發端之際,第一航空戰隊由“赤城”號、“加賀”號以及第7驅逐隊的3艘驅逐艦組成。彼時“一航戰”的指揮官正是第一航空艦隊的司令長官南雲忠一中將。空襲珍珠港、臘包爾戰役、空襲達爾文港、印度洋空襲、中途島海戰均有“一航戰”參與。另需指出的是,“加賀”號並未參加印度洋空襲。
1943年(昭和18年)4月的伊號作戰(イ號作戦)、及11月的露號作戰(ろ號作戦)中,雖然有艦載機的參加,但“一航戰”在沒有獲得矚目戰果的同時卻蒙受了相當程度的損傷,並且已經處於事實上的殆滅狀態之中。其後的戰力恢復並未順利進行,且不論其訓練狀態,甚至連定員人數亦未達到滿員狀態。
1944年(昭和19年)3月,“大鳳”號航空母艦建造完成後,編入第一航空戰隊。因此,“瑞鳳”號被編入第三航空戰隊。
1944年8月,憑藉建造完成的“雲龍”、“天城”兩艘航母,“一航戰”再度編成。計劃搭載的六〇一海軍航空隊經歷了馬里亞納海戰之後,正在處在重整再編的階段,同時母艦自身亦處於訓練狀態之中,所以投入實戰的日期被定在了1944年末。
但是,當年10月開始的台灣海戰中,六〇一航空隊經受了機體、資材、人員的抽出與消耗,加之母艦訓練尚未完成。故“一航戰”並未參加萊特灣海戰,而是處於本土待機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