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陽土紙
富陽土紙
富陽土紙,原產於浙江省富陽市的土紙。富陽土紙薄如蟬衣,韌力似紡綢,品多質優。傳統紙品有竹料紙、草料紙、皮料紙三大類50多個品種,如元書紙、坑邊紙、斗方、粗高、名糟、三頂、桑皮紙、綿紙、桃花紙、蠶種紙、雨傘紙等。其中以嫩毛竹手工精製的元書紙最為高檔而聞名中外。
富陽土紙,元書紙張面光潔,色澤白凈,不受蟲蛀,不會變色,用於寫字作畫滋潤而悅目。昔日武壇練功,用此紙作墊,任武士彈跳而不破碎。
宋朝的吏部大臣謝富春,一次用富陽的赤亭紙(元書紙的前稱),寫奏章,皇帝見奏章字跡清楚,紙質潔白,手叩有音,聞有清香,便召謝詢問。當他得知此乃是富陽用竹漿製造的,紙質優於當時朝廷通用的“棉藤紙”,落筆粗細自如,書寫暢如游龍,當即指定為貢紙,著人按規格要求生產。赤亭紙遂即改稱元書紙。後人為了紀念謝富春,又叫此紙為“謝公箋”。富陽元書紙從此揚名天下。在宋代,“富春謝廷紙”已成為朝廷的“錦夾奏章”和科舉試卷用紙,至清代更是旺銷京津滬杭,曾有“京都狀元富陽紙,十件元書考進士”之說。土紙是安化主要特產之一。清規戒律同治《安化縣誌》記載:明時,安化即有造紙業發展。清至民國期間,由於資源豐富,土紙日漸發展,產量逐漸增加,年輸出約百萬元以上。民國21年2月《改良紙業》一文稱:“紙為安邑了產大宗,以歸化鎮為最。“民國31年月日2月《湖南之紙》載:湖南產紙數量……,安化實居第一位。”計的產紙37.2萬擔。
富陽土紙素享盛名,距今已有1900年歷史,是“謝公箋”創製人謝景初的故鄉,也是全國聞名的“土紙之鄉”。《浙江紙工業》記載:“說紙,必說富陽紙”,“富陽一張紙,行銷十八省”。在宋代(公元960~1279年)時,“富春謝廷紙”已成為朝廷的“錦夾奏章”和科舉試卷用紙,至清代已旺銷京津滬杭。當年曾有“京都狀元富陽紙,十件元書考進士”之說。富陽土紙薄如蟬衣,韌力似紡綢,品多質優,傳統紙品有竹料紙、草料紙、皮料紙三大類50多個品種,其中以嫩毛竹手工精製的“元書紙”最為高檔而聞名中外。
富陽土紙,丰姿異彩,品種繁多。
元書紙,張面光潔,色澤白凈,不受蟲蛀,不會變色。寫字作畫滋潤而悅目。並且,“紙簿若蟬衣,韌力似紡綢。”昔日武壇練功,用此紙作墊,任武士彈跳而不破碎。
富陽的坑邊紙(亦叫土紙、毛紙)也很有名聲,以手工製作的為上品。紙面黃亮,厚薄均勻,富有彈性,手感柔軟,吸水性特強。富陽民間至今還流傳著“董誥獻毛紙”的故事。大學士董誥(富陽春江鄉人)一日與乾隆皇帝同進御宴。席間,一大臣油盪濺桌,久拂不凈,急得汗流滿面。這時坐在皇帝旁邊的董誥站起來,從袖內取出一張毛紙,只輕輕一抹,就把油跡揩凈。乾隆大喜,問董誥:“此為何物?”董誥答:稱這是家鄉用稻草做的坑邊紙。乾隆觀看以後讚嘆不已。從此,富陽坑邊紙聲名大振,至今暢銷不衰。
素有“造紙之鄉”美譽的富陽,在我國造紙史上佔有重要地位。同樣,富陽毛紙更曾傳說被皇帝所稱讚,說是富陽籍大清宰相董誥用已除去龍袍油漬的用品。自唐代起,富陽開始用嫩竹為原料生產土紙,名曰“竹紙”。到了宋代,當地竹紙之一的元書紙更以“製作精良、品質精粹、光滑不蠹、潔白瑩潤”而被譽為“紙中上品”。
千古流傳富陽紙,富春江水浩浩清波,風光分外旖旎。一江十溪的優質水資源和覆蓋群山的青翠竹,孕育了源遠流長的紙文化,使富陽成為名聞全國的“造紙之鄉”。改革開放后,“富陽造紙”一躍成為“中國白板紙基地”,造紙佔到富陽工業產值20%以上,成為富陽經濟命脈。
但是富陽造紙業並沒有就此滿足,而是在精益求精中不斷創新。上世紀70年代初,富陽老抄紙工徐渭根、徐雪華等試製成功浙江第一張書畫紙,把富陽的造紙工藝提升到一個新的層次。此後,富陽書畫紙很快便與安徽宣城的書畫紙齊名,為全國的書畫藝術作出了重要貢獻。上世紀80年代以來,富陽基本淘汰傳統的自製漿造紙,在全國率先改用廢紙作原料。90年代以後,為了在大力發展造紙業的同時,確保山青水綠,率先在全國實施公眾參與的環境保護有獎舉報制度。治污問題的解決,使富陽的造紙業獲得空前發展。如今,富陽的造紙企業已發展到280多家,總資產30多億元,年產各類紙張150多萬噸,成為我國主要的紙及紙製品生產基地之一。
富陽紙品種豐富,技術精良。各種各樣的紙共有30多類、100多個品種,大到冰箱、彩電的包裝盒,小到娛樂用的撲克牌,都有它們的身影。食品廠用清潔的郵封紙、雞皮紙來包裝麵包。桌子、茶几的表面貼上仿瓷貼花紙,就變得高雅脫俗。姑娘們用富陽產的工藝編織紙,編出漂亮的草帽、鬆軟的涼鞋。書畫大師們在富陽產的宣紙上筆走龍蛇,揮就一幅幅翰墨珍品。
坑邊紙、斗方、桑皮紙、綿紙、桃花紙、蠶種紙、雨傘紙,說起這些紙的名稱,大多數人都會感到陌生。然而,在富陽市老一輩造紙藝人的眼裡,它們代表了富陽土紙曾經“一紙風行天下”的繁榮。如今,富陽的紙業依舊繁華,但神奇的手工造紙工藝卻逐漸在人們的記憶里消失。現在被申報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元書紙,已經後繼乏人。富陽市僅有湖源鄉的一兩個村尚有少數農戶生產元書紙,但由於各方面條件制約,產品質量大不如前。更令人憂心的是,掌握手工造紙技藝的人大多年事已高,造紙技藝正瀕臨消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