枸櫞酸桿菌

枸櫞酸桿菌

枸櫞酸桿菌是人類腸道正常寄居菌。本菌屬3個種:弗勞地枸櫞酸桿菌(C.freumdii)、異型枸櫞酸桿菌(C.diversus)和丙二酸鹽陰性枸櫞酸桿菌(C.amalonaticus)。

正文


概述:


中文名稱: 枸櫞酸桿菌
英文名稱: Citro Bacter
枸櫞酸桿菌(Citro Bacter)在自然界分佈很廣,是人類腸道正常寄居菌。本菌屬3個種:弗勞地枸櫞酸桿菌(C.freumdii)、異型枸櫞酸桿菌(C.diversus)和丙二酸鹽陰性枸櫞酸桿菌(C.amalonaticus)。

臨床意義


當機體抵抗力降低時本菌可引起呼吸道感染、創面感染、腹瀉、尿路感染、腦膜炎、中耳炎膽囊炎及敗血症。
本菌是糞便污染水源的衛生學檢查指標菌之一

費氏枸櫞酸桿菌複合群的鑒定及耐藥性分析


枸櫞酸桿菌屬(citrobacter)機會性致病菌,可引起人的原發和繼發性感染症,如呼吸道、泌尿系感染及敗血症等,占醫院感染的1.5%[1,2]。文獻報道不同的枸櫞酸桿菌對抗生素的敏感性不同,這對治療由該菌引起的感染症有重要意義。我們對臨床分離的89株費氏枸櫞酸桿菌複合群按Brenner等[3]提出的生化方法進行了鑒定,並對葯敏試驗結果進行了分析。
一、材料與方法
(一)材料
1.菌株來源:菌株分離於1994年5月~1996年11月我院住院及門診患者的標本,其中呼吸道42株、傷口21株、泌尿道26株、共89株。
2.主要試劑:腸桿菌科鑒定所需各種生化管購自浙江省軍區後勤部衛生防疫檢驗所;Mueller-hinton培養基購於衛生部生物製品檢定所;葯敏紙片由上海醫學化驗所提供。
3.質控菌株:大腸埃希菌標準菌株(ATCC 25922),綠膿假單胞菌標準菌株(ATCC 27853)購自衛生部藥品檢定所。
二、方法
1.菌種鑒定方法:標本按常規接種於血平板及伊紅美藍平板,35℃培養24小時,挑取氧化酶陰性,生化反應為發酵性的革蘭陰性桿菌按文獻[1]鑒定。檢出的枸櫞酸桿菌按Brenner等[3]提出的生化方法鑒定:費氏枸櫞酸桿菌複合群通過吲哚、硫化氫、丙二酸鹽、D-阿拉伯糖醇及側金盞花醇試驗與克色枸櫞酸桿菌、無丙二酸鹽枸櫞酸桿菌群相鑒別,再做如下試驗鑒定到種:蔗糖、棉子糖、蜜二糖、衛矛醇、水楊素、七葉苷、尿素、α-甲基-D-葡萄糖甙、精氨酸、鳥氨酸枸櫞酸鹽、醋酸鹽。
2.葯敏試驗:採用紙片擴散法。全部抑菌環均經卡尺測量。檢測質控結果均與美國臨床實驗室標準化委員會標準加以對照。
二、結果
1.費氏枸櫞酸桿菌複合群在標本中的分佈情況:89株費氏枸櫞酸桿菌複合群經生化鑒定,第1位為費氏枸櫞酸桿菌71株(79.78%),其中呼吸道33株(37.08%)、傷口17株(19.10%)、泌尿道21株(23.60%);第2位為楊格枸櫞酸桿菌9株(10.11%),其中呼吸道4株(4.49%)、傷口2株(2.25%)、泌尿道3株(3.37%);第3位為布拉克枸櫞酸桿菌5株(5.62%),其中呼吸道、泌尿道各2株(2.25%)、傷口1株(1.12%);第4位沃克曼枸櫞酸桿菌4株(4.49%),其中呼吸道3株(3.37%)、傷口1株(1.12%)。
2.對16種常用抗生素的敏感性(附表):我們把檢出較多的費氏枸櫞酸桿菌與楊格枸櫞酸桿菌對16種抗生素的敏感性分別進行χ2檢驗分析后,差異無顯著性(P>0.05)。布拉克枸櫞酸桿菌和沃克曼枸櫞酸桿菌的檢出株數少,故本文葯敏試驗結果未對費氏枸櫞酸桿菌複合群各種加以區分。
附表 89株費氏枸櫞酸桿菌複合群對16種抗生素的敏感率(%)
枸櫞酸桿菌
枸櫞酸桿菌
三、討論
Brenner等[3]利用DNA相關性研究將枸櫞酸桿菌屬分為費氏枸櫞酸桿菌複合群(C.freundii complex)、克色枸櫞酸桿菌(C.koseri)和無丙二酸鹽枸櫞酸桿菌群(C.amalonaticus group)。其中費氏枸櫞酸桿菌複合群又分為費氏枸櫞酸桿菌(C.freundii)、楊格枸櫞酸桿菌(C.youngae)、布拉克枸櫞酸桿菌(C.braakii),沃克曼枸櫞酸桿菌(C.werkmanii)、塞德拉克枸櫞酸桿菌(C.sedlakii)、枸櫞酸桿菌9,10,11型,這11個新種可按常規的生化方法進行鑒別。Janda等[4]按Brenner等提出的生化方法鑒定了162株費氏枸櫞酸桿菌複合群,結果以費氏枸櫞酸桿菌最多,其次是楊格枸櫞酸桿菌、布拉克枸櫞酸桿菌及沃克曼枸櫞酸桿菌、塞德拉克枸櫞酸桿菌和枸櫞酸桿菌11型各檢出一株。我們的結果同Janda等[4]報告一致,但未檢出塞德拉克枸櫞酸桿菌和枸櫞酸桿菌9,10,11型。
89株費氏枸櫞酸桿菌複合群的葯敏試驗結果表明:對該菌引起的感染,可選用丁胺卡那黴素和環丙氟哌酸來治療。與文獻[1]比較:本研究中的丁胺卡那黴素和羧苄西林的敏感率高,分別為83.15%和42.70%;頭孢哌酮、頭孢噻甲羧肟、頭孢三嗪噻肟的敏感率低,分別為62.92%、69.66%、68.54%;其餘對抗生素的敏感率沒有變化。
作者單位:050051 石家莊,河北省人民醫院細菌室[王建升、劉朱梅、王振顯、宋津曉,張敏(進修醫師)];西安市西電醫院檢驗科(馬展);石家莊鋼廠職工醫院檢驗科(孫笑菊)
參考文獻:
1 李仲興,鄭家齊,李家宏主編。診斷細菌學。香港:黃河文化出版社,1992.319-322.
2 王樞群,張邦燮主編。醫學感染學。重慶: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重慶分社,1990.50-55.
3 Brenner DJ, Grimont PAD, Steigerwalt AG, et al. Classification of citrobacteria by DNA hybridization: designation of Citrobacter farmeri sp. nov. Citrobacter youngae sp. nov. Citrobacter Braakii sp. nov. Citrobacter werkmanii sp. nov. Citrobacter sedlakii sp. nov. and three unnamed Citrobacter genomospecies. Int J Syst Bacteriol, 1993,43:645-658.
4 Janda JM, Sharon LA, Wendy KWC, et al. Biochemical identification of citrobacteria in the clinical Laboratory. J Clin Microbiol, 1994,32:1850-18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