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極洲板塊

六大板塊之一

南極洲板塊,簡稱南極板塊,是一塊包括南極洲和周圍洋麵的板塊,面積約16900000平方公里。每年正以1公分的速度向大西洋移動。

板塊簡介


板塊與納斯卡板塊、非洲板塊、南美洲板塊、斯科舍板塊和印度-澳洲板塊交界,並正與合併。
全球主要板塊圖
全球主要板塊圖

分開原因


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員邊千韜教授指出,大約1.5億年到1.3億年前的一期超級地幔熱柱活動,進一步導致了當時地球上兩塊大陸之一的岡瓦納大陸的裂解,並直接造成了印度板塊與澳大利亞板塊、南極洲板塊的分開,印度洋由此形成。
這是中國科學家首次解釋三大板塊從岡瓦納古大陸分離出來的原因。邊教授是中國喜馬拉雅山南北坡國際綜合科學考察隊的隊員之一。他在此間舉行的“喜馬拉雅地區環境變化”論壇上說,在西藏羊卓雍錯附近存在面積大約為1萬平方公里的暗色岩,這些暗色岩是遠古時代地幔熱柱活動留下的遺跡。
據邊教授介紹,羊卓雍錯暗色岩主要包括火山岩和侵入岩。侵入岩是由沒有噴出的岩漿岩在地下冷卻結晶形成的。他指出,對羊卓雍錯暗色岩的分析顯示,1.5億年到1.3億年前,這一地區的地幔熱柱活動不同於一般的地幔熱柱活動,熱物質來源比較深,能量非常大,屬於超級地幔熱柱活動。
“這一時期,地幔的熱物質從地核、地幔的邊界呈柱形往上升。熱柱在上升到岡瓦納大陸岩石圈下部的時候,開始向四周流散。所以,地幔熱柱活動產生了兩股力量:一種是往上頂的力量,另一種是向外擴張的力量,”邊教授說。
“超級地幔熱柱活動產生的這兩種力量導致了岡瓦納大陸的裂解,使印度板塊、澳大利亞板塊和南極洲板塊分開,印度洋由此形成。此後,間歇性的地幔熱柱活動導致印度板塊不斷向北運動,最終於6500萬年前與歐亞大陸板塊碰撞,使青藏高原逐漸隆起。”
據邊教授介紹,大約2.5億年前,世界上大陸都連在一起,成為潘基亞超大陸。2億年前,超大陸又分解成為南方的岡瓦納大陸和北方的勞亞大陸。後來,岡瓦納大陸又進一步分解,這才最後形成了目前地球板塊構造的基本格局。

走向南美


在“中國南極考察地區基礎測繪”項目開展過程中,我國科研人員對南極板塊運動進行了監測,結果發現一個有趣現象:南極板塊整體上在向南美洲方向移動。
南極板塊運動監測是國際南極地學界多年來關注的大尺度、長周期研究計劃,對研究南極的環境變化有著重要意義。昨日據武大中國南極測繪研究中心主任鄂棟臣教授介紹,在1997年至2005年間,他們運用GPS衛星跟蹤,對位於西南極的長城站和位於東南極的中山站進行了精確觀測,揭示長城站年均運動量為1.85厘米,中山站年均運動量為0.87厘米。綜合利用其他國家GPS觀察站的觀測資料得出,目前在南極洲上,年均運動量最大的是位於南極半島地區的巴西費拉茲站,每年要“走”2.27厘米。
由此可以看出,南極洲上GPS觀測站的運動情況與其所在地區大體一致。從地殼運動的幅度看,西南極大於東南極,南極半島又大於南極大陸
為什麼在“走”向南美洲的過程中,各GPS站的速度有快有慢?從南極的地質構造來看,東南極是比較穩定的前寒武紀地質,而西南極地形複雜,有海底火山運動和裂谷運動;在南極半島地區,地質活動更為激烈。
項目研究成果同時揭示了南極洲周邊板塊的運動規律;太平洋板塊向西北運動,納斯卡板塊向東北運動,非洲板塊向東北運動,澳大利亞板塊與南極板塊背道而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