島弧
大陸邊緣連綿呈弧狀的島嶼
島弧(island arc) 大陸邊緣連綿呈弧狀的一長串島嶼。與強烈的火山活動、地震活動及造山作用過程相伴隨的長形曲線狀大洋島鏈。這類地質特徵如阿留申-阿拉斯加島弧和千島-堪察加島弧。
海溝
火山活動與火山岩:島弧是劇烈的火山活動區,在新近紀至第四紀期間,已有成千上萬座火山曾經一度活動過。其中2/3與島弧相伴。一般以噴發或噴溢形成的層狀熔岩、熔結凝灰岩和火山碎屑岩為特徵。火山一般平行於島弧軸向分佈。通常在海溝陸側200~300千米的地方突然開始噴發,此界線稱為“火山前鋒”,可能反映俯衝帶之中(或之上)熔融作用的開始,前鋒是火山活動最頻繁的地區。靠海溝一側,無火山活動,向大陸方向,火山活動迅速減弱。火山帶之下有同源侵入岩。
島弧
島弧的火山岩有分帶性,這種分帶性與島弧地震活動帶有緊密聯繫。鄰近海溝有拉斑玄武岩系列火山岩的產出,其物質來源相對比較淺,位於淺源地震震源帶地區;離海溝更遠的是高鉀的鈣鹼性和鹼性火山岩系列,位於中、深源地震震源地區。火山岩中的含鉀量以及Rb、Sr等大離子親石元素的含量與下伏震源帶的深度密切相關,K、Rb、Sr等含量向著震源帶傾斜方向增多,表明板塊俯衝帶可能是島弧地區岩漿的重要源地,各類岩漿源的形成與震源深度有關。
重力異常:島弧本身為重力正異常,相鄰海溝為重力負異常,兩者相差超過400毫伽,反映地殼處於不均衡狀態。重力負異常反映高密度岩石下移至較深部位,而水層或沉積層在原位增厚;重力正異常反映那裡分佈著源於地幔的深成岩體和火山岩。溝–弧–盆系所測得的重力異常可用以解釋地殼內部密度和構造的變化。
熱流:溝–弧–盆系有顯著的熱流異常。在海溝一側,熱流低於正常值;在火山島弧一側和弧后盆地,熱流高於正常值。低熱流是由於冷而緻密的地殼物質沉潛於上地幔造成,高熱流是由於上地幔物質(岩漿)向上流動所引起。
島弧是弧形排列的群島,也稱“島鏈”、“花彩列島”。弧形的凸面常指向一個洋底海盆的中心;凹面則向著大陸,成為大陸的天然屏障。
島弧是分隔大洋與邊緣海的重要構造地貌單元。它是延展很長的弧形列島。日本學者上田誠也等認為,島弧有三個主要特點:
1.有現代火山活動;
2.伴有深度大於6000米的深海溝;
3.有深達70公里的地震震源。島弧主要分佈在西太平洋。金球島弧總長度達4萬公里。
島弧是位於大陸附近,向海洋凸出成圓弧狀的列島。它們常排列成花彩狀,故可合稱為花彩列島,其中以亞洲東緣的花彩列島最為壯觀,該島群乃由阿留申、千島、日本、琉球、呂宋等島弧所成;中美洲的大安地列斯和小安地列斯群島,也是由島弧結合而成的典型花彩列島。島弧有時為單獨一條出現,大多以火山弧為主;但也常常有內外兩條平行排列的島弧,其中一部分陸地可能沒入海面以下。外弧都走出一些經過強烈變動的沉積岩或變質岩所構成;內弧則是形成時代很新的火山所造成,一般皆以安山岩質的岩石為主。
平行島弧的大洋邊上,常有深長而狹窄的弧形海溝,像呂宋弧外方的馬里亞納海溝(Mariana Trench),就是全球最深的海溝,最深邃的海淵深度可達一萬一千零三十四公尺。島弧和海溝附近常是地震和火山活動頻繁而且強烈的地方,震源有很深的,造成深達七十公里以上的深層地震,所以在構造上有特殊的意義。而海溝、火山和深層地震,正是島弧的三大特色。
根據新近建立的板塊構造理論,島弧實為大陸和海洋板塊相聚合時,所產生的成果,它的位置適在隱沒帶的上方。
大多數島弧都由兩列平行的、彎弓狀的島嶼組成。這樣一種雙島弧的內列由一串爆發的火山組成,而其外列由非火山的島嶼組成。在只有單列弧的情況下,組成它的島嶼很多是有火山活動的。
一個島弧,在典型情況下,其凹的一側有陸塊,或部分封閉的、特別淺的海。沿著其凸的一側,則幾乎固定不變地存在著長而狹窄的深海溝。大洋的最大深度就發現於這樣的海底凹陷,正如在馬里亞納海溝和東加海溝的情況那樣。
破壞性地震經常發生在島弧所在地。這些地震與世界其他地區記錄到的淺源地震不同,它們是源於島弧基底以下深達600公里處的深源地震事件。這些地震的震源有朝著島弧凹側越來越深的趨勢。
火山島弧不斷上升,遭受強烈剝蝕作用,碎屑物質被輸送到周圍海盆與深海溝,形成濁積岩及其他粗碎屑岩。島弧區還常有變質岩帶出現,島弧外側為高壓低溫型區域變質帶,內側為高溫低壓型區域變質帶,前者以藍閃石、硬玉、硬柱石為代表,後者以紅柱石為代表,兩條變質帶相互平行,稱雙變質帶。
板塊構造理論對島弧的成因,作了比較全面的解釋:大洋岩石圈隨著地幔對流從大洋中脊生長擴張,而在相應的活動大陸邊緣俯衝潛沒,島弧就是大洋板塊潛沒過程中的產物。當大洋板塊潛沒於陸側板塊之下時,兩個板塊的摩擦作用使地幔物質增溫,發生分熔,岩漿上涌噴出地表形成火山,組成內弧。在靠近大洋一側,由於大洋板塊俯衝作用,將海底拖曳向下,形成深海溝。在俯衝過程中,大洋沉積物在島弧靠海溝一側增生,使島弧展寬,形成外弧。弧后地區由於次生擴張,形成弧后盆地。
從島弧的地殼結構來看,島弧有兩種不同成因類型。一類島弧下伏典型大陸型地殼,有花崗岩質基底。它們通常由較老的大島構成,鄰近大陸展布,一般認為是由於弧后擴張作用從大陸分裂出來的碎塊,如日本列島;另一類島弧下伏大洋與大陸的過渡型地殼,一般由年輕的小島組成,遠離大陸,展佈於洋內,如馬里亞納群島。當一大洋板塊俯衝於另一大洋板塊之下,島弧便在洋殼基礎上發育增長,由於岩漿和沉積物的累積,使這類洋內島弧的地殼逐漸增厚向陸殼轉化。
島弧也分佈在各大洋中,以太平洋最多,尤以西太平洋最發育。其中堪察加一—千島島弧、日本島弧、琉球島弧和台灣一—菲律賓島弧,總長達1萬多公里,稱東亞花彩列島,是世界海洋中最長的島弧。
島弧是多火山和地震地帶。由於島弧一—海溝系位於大陸外側,是其內側大陸國家走向海洋的跳板,也是這些國家的海防前哨;也由於島弧一—海溝系位於大洋邊緣,島弧又是霸權大國控制海洋的要地,多建有重要的海軍基地,如馬里亞納群島中的關島,日本群島中的橫須賀、佐世保,琉球群島中的中城灣,大安的列斯群島中的關塔那摩灣等。
大多數島弧沿著太平洋盆地的西緣出現。少數例外是東印度島弧、西印度島弧和南大西洋的斯科舍島弧。根據流行的理論,島弧形成於兩個岩石圈板塊(組成地球表面各塊段的巨大剛性板體)會聚之處。當碰撞時,其中一個板塊具有重的大洋地殼,向下猛插,並被擠入具有較輕大洋地殼的第二板塊之下局部熔融的較低地函之中。島弧就由於玄武岩和安山岩噴發而從仰沖板塊的表面上形成。玄武岩被認為是來源於半熔融的地函,而安山岩可能是由於下降板塊及堆積其表面上之沉積物的局部熔融而生成的。
位於大陸邊緣與海溝平行排列的弧形列島。其分佈與海溝一致,以西太平洋活動大陸邊緣為主,是分開大洋盆地和邊緣盆地的重要構造地貌單元,也是全球最活躍的構造活動帶。島弧向大洋方向外凸的一側是與之平行的海溝,凹入一側為弧后盆地;它與海溝和弧后盆地共同構成溝弧盆系。一個島弧縱向延伸長幾百至幾千公里,寬約200~300公里。全球島弧(包括山弧)總長度達40000公里。上田誠也等認為具備下列3項條件的地區即可稱為島弧:①有現代火山作用;②伴有與之平行的深度大於6000米的海溝;③有深度大於70公里的地震震源。故島弧不僅限于海洋中的弧形列島,也應包括中美洲、南美洲西海岸的弧形山脈(山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