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府巷

位於江蘇南京市秦淮區的古地名

鄧府巷位於南京市秦淮區洪武北路東側,南起中山東路,北通長江路,因明朝開國功臣、寧河王鄧愈居此而得名。

地名由來


據《南京地名大全》,南京地區歷史上有三處鄧府巷,其中在長江路附近的一處,明朝名將鄧愈曾在此設府,但是這個鄧府巷的地名如今已消失。
鄧府巷南起中山東路,北通長江路,原來的小巷如今已被拓寬為馬路,路兩側的寫字樓、酒店公寓、停泊的汽車,都顯示這裡是一處“摩登地界”。當年的鄧府早已蕩然無存,以前留存下來的老房子現在也不見一絲痕迹,取而代之的是以“長江路9號”為標誌的寫字樓群,現在的鄧府巷已然成了一處寸土寸金的地段。不過記者沿鄧府巷一直走到盡頭,都沒有看到標示“鄧府巷”的路牌,只有路邊的燈桿上還有“鄧府巷”的標識。
薛光介紹,在南京西站西北側,即今興安路段也曾有一古地名“鄧府巷”,不過得名原因尚未考證出來;還有城南的“豆腐巷”也曾被人訛為“鄧府巷”。

人物簡介


鄧愈(1337~1377年),本名友德,朱元璋賜名“愈”,安徽虹縣人(今泗縣)。鄧愈自小隨其父鄧順興從軍,16歲接受父兄之兵權,號令全軍。每遇戰事,他總是身先士卒,衝鋒陷陣,所向披靡,部屬都心悅誠服地聽其號令。
朱元璋領導的紅巾軍攻佔滁陽后,鄧愈即率部隊從盱眙趕來相隨,被授為管軍總督,常與李文忠胡大海常遇春協同作戰,先後參加了攻打集慶(今南京)、奪取鎮江等戰役,因軍功升江南行省參政,總制各翼兵馬,後設計攻佔陳友諒盤踞的撫州,奉命以江西行省參政守之。
陳友諒率部從長江中游順江而下攻打撫州時,鄧愈和朱元璋的外甥朱文正(即李文忠)共同防守撫州。當時陳友諒的攻城部隊,有水、陸軍共計約60多萬。鄧愈和朱文正夜不解甲,奮力抵抗,堅守三個月之久。朱元璋親自帶兵趕來為他解圍。
洪武初年,他又作為大將軍徐達的副將率部西征,追殺元軍殘部,攻克河州后,迫使吐蕃地區的酋長交印稱臣。后明太祖命鄧愈為征西將軍,遠征西南少數民族地區,取得了全勝。在班師途中,鄧愈突患急病卒於壽春,時年41歲。
鄧愈去世的噩耗傳到南京,朝野震驚,明太祖甚至痛苦失聲,下令輟朝三日以示哀悼,親迎靈柩祭奠,追封鄧愈為寧河王,謚“武順”,葬於鄧府山。至今,鄧愈墓前尚存神道碑一、墓碑一、石文臣二、石武將二、石馬二、石馬夫二、石羊二、石虎二等,這些石刻,威武雄壯,莊嚴肅穆,為明初陵墓石刻之精品。